第1节 绪论
现代汉语教案(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的概念及其形成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地说,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
狭义的现代汉语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如果要解释什么是普通话也是这个内容: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言有三个基本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普通话的定义正是从这三个方面作了规定。
但这三个方面只是粗略的勾勒出了普通话的一个大致轮廓,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明确。
如“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不是北京话的语音都可以作为我们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那么,什么样的作品算得上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举例说明,如老舍、赵树理、鲁迅、毛泽东的作品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此外这些人的作品中是不是每个句子都是规范的呢?所以这个定义还有很多的问题,其实还很不明确。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
从文献来看,早在先秦时代汉语就存在着一种共同语。
在春秋时期这种汉族共同语被称为“雅言”。
《论语·述而》篇说,孔子读《诗经》、《尚书》和《行礼》的时候是用“雅言”的。
又《诗经》包括十五国风,而用韵却没有什么不同;孔子周游中原列国,也没听说要别人翻译。
可见,“雅言”无疑就是当时比较通行于交际场合的通语。
汉代称为“通语”(扬雄《方言》),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普通话”。
如今,普通话在台湾仍被称为称“国语”;在东南亚、新、马、泰称“华语”;英美也有称现代汉语为“官话”或“满大人”(mandarin)的。
要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可以从书面语和口语两个方面来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沟通概述一什么是沟通

二、目的明确是前提、态度端正是关键 目的:闲聊?改善关系?获得帮助?说服他人? 请求他人?表达自己的意见? 态度:态度影响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 定命运。
三、人文素养是基础、把握适度是策略
(一)提高人文素养:德、礼、城、雅、美、思、 学、格、趣、新。
二、类型与特点 (一)说话
说话的“质量”决定着交流是否进行,沟 通是 否有效,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主要特征: 1、情境性:是由说话过程中时间、空间、对象、
说话 缘由等因素构成的说话环境。
2、得体性:说话时要看接受者和自己的关系, 要看接 受者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
(二)交谈 是一方或双方为着某一个目的,以对话的方式,相互
方的精神境界。 (二)口语沟通的技巧
(三)个人因素 1、生理因素:处于疲劳或疼痛状态时,可以影响沟 通的效果。 2、智力因素:双方的认识水平、使用语言不同以及 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也会影响沟通效果。 3、社会因素:不同种族、民族、文化、职业和社会 阶层的人容易产生沟通困难或误解。 4、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的速度过快或过慢、滥用信 息符号、术语、发音吐字模糊等都会影响沟通效果。 (四)环境因素 (五)理解因素
过程及规律
1、交谈的启动 (1)树立谈话的信心 (3)寻找共同的话题
2、交谈的进行 (1)自然转入话题 (3)注意谈话策略
3、交谈的结束 (1)水到渠成 (3)勿忘询问
(2)创建良好的氛围 (4)克服自身的偏见
(2)正确使用词句
(2)重复主题 (4)交谈体会
(三)演讲
演讲,又称演说、讲演,是一个人与众人之间 的信息交流方式。
第一节 协调人际关系 一、通过交谈协调关系(谈话与对话) (一)寒暄与敬语 1、礼仪性 2、应酬性 3、规范性 4、伸缩性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1节绪论高中第一节物理课(16张ppt)

高中第一节物理课(绪论)
一、认识物理老师
1、基本资料 姓 名: 毕业院校:XX师范大学
2、联系方式 电话: QQ: E-mail: 办公室:X楼X室
时期 地域 代表 人物
主要 成就
主要 特点
古
代
经
典
现
代
从远古到16世纪中叶
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19世纪末到现在
中国,古希腊,阿拉伯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1:55:47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第1章 普通心理学(全文阅读)-第1节 绪论

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
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
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孩——让狼叼走养大的孩子,他们有健全的人的大
维,有了意识,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是神经
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所以,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
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获得这一正确的认识经历了几千年。现在,这一论断得到
们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在人的发
展过程中,先有心理过程,而后逐渐形成了人格。人格形成以后,又会对心理过程具有制
约的作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
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但是,影响最大的
要数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创建了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这些人后
来到了世界各地,他还创办了《心理》杂志,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一代又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 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形成的过程中, 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 已是北方军事重镇。北京是辽、金、元、 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 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 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历代官 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 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 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 一、现代汉语 • 世界上的语言数以千计,各民族大都有自 己的语言。汉语是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 主要语言,分布在全国各地,同时也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用语。我国 境内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藏语、蒙语、维 吾尔语、壮语、苗语、彝语、布衣语等。
• 汉语的来源十分久远,从有文字算起已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记 录汉语的最古老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 文,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汉语各方言 语音分歧严重,但书面语一直没有分化, 汉字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虽然没有古埃 及文字和巴比伦文字那么久远,但却一直 沿用至今。
• •
• •
2、方言差异的形成 人口的迁徙、自然地理的阻隔、语言发展的不 平衡、民族的融合、语言的接触。 3、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和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 音差别最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有无塞音韵尾;有无 鼻音韵尾;有无塞擦音、擦音声母;声调的数 目。
• 书面语形成于口语的基础上,而具有与口 语不同的语体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严 实、结构完整,因而长句较多。这种风格 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 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性信息,不 得不要求语句自身表达上的严谨与完备。 写出来的话,既允许有斟酌、加工,乃至 反复修改的余地。这就使书面语得以规范 化、标准化,进而成为文学语言,即标准 语的基础。
烹饪学

(举例:汤爆猪肚)
4、熘:将原料用炸的方法先加热成熟,然后调制卤汁浇 淋于原料上 1)脆熘(举例:糖醋黄鱼) 2)滑熘(糟熘、醋熘) :先划油后熘(举例:糟熘 鱼片) 5、烹:将小型的原料用旺火热油炸制成熟(举例:烹鱼 条) 6、煎:用少量油涮锅,再放入经过调味成挂糊的原料慢 慢煎熟 1)干煎:将原料切成片,腌制,挂蛋糊,再放入锅 中用少量油煎成(举例:油煎蛏子)
2、蒸:蒸气加热,使经过调味的原料成熟的烹调方法 1)旺火沸水速蒸:断生即可(举例:蒸鲈鱼) 2)旺火沸水长时间蒸:蒸得酥烂(举例:粉蒸肉) 3)中等小火沸水徐徐蒸(举例:蛤蜊炖蛋) 4)微火沸水保温蒸(举例:蒸扇贝) 四、特殊熟法 1、烤 1)暗炉烤(举例:烤鸭) 2)明炉烤(举例:烤羊肉) 2、盐局(举例:盐局鸡) 3、泥烤(举例:叫化鸡) 4、蜜汁(举例:蜜汁山药) 5、拔丝(举例:拔丝苹果)
第七节 冷菜的烹调方法
冷菜,又叫冷盆,可分为炝拌、煮烧、汽蒸、
烧烤、炸氽、糖粘、冻制、卷酿、脱水等10大类。 一、炝拌类 炝多用花椒油加调料拌 拌主要用香油、酱油、醋、糖、盐、味精、 姜末、葱花等 1、炝 1)焯炝(举例:炝腰花) 2)滑炝(举例:炝鸡片)
2、拌 1)生拌(举例:鲜族黄瓜) 2)熟拌(举例:土豆色拉) 配方:蛋黄1只、色拉油6两,两者调和成 马乃斯;土豆3斤、 味精7克、绵白 糖35克、细盐20克、白醋12毫升、 红肠1斤、青豆半斤、生洋葱20克、 胡椒粉3克) 3)生熟混合拌(举例:蒜泥白肉)
第四节 烹饪原料的初步熟处理(前期热处理)
一、水加热处理工艺
1、焯水(出水、水锅)
1)冷水焯:原料投入冷水锅后逐步升温加热的方
法, 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蔬菜(萝卜、土
豆、 笋等)、较多血污和较重腥膻异味
第一章 绪论

品第 治污第 第 安三 概染二 一 全章 论、章 章 的 综 影环 合食 响境 利品 绪 污 用工 论 染 及业 及 污对 其 染环 对 防境 食 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人类与环境 环境与食物链、食品与人 环境科学与食品科学 环境与食品安全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起源、内涵与特征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伦敦烟雾事件 (1952,12;UK)
5天内死亡4000 人,历年共发生 12次,死亡近万 人
居民取暖煤中含硫量高, 排出大量SO2和烟尘,又遇 逆温天气
水俣事件 截止1991年3月, 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 (From 1953;Japan) 有2248人患病, 排入海湾,转化成甲基汞, 其中死亡1004人 被鱼、贝类摄入
小结
环境污染是环境对食品安全性影响的 主要原因 , 而人工环境恶化对食品安全 性的影响是研究环境与食品安全性的关 系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12;Belgiu m) 危 害 原 因 几千人中毒,60 人死亡 烟尘堆积河谷,遭遇长时 间逆温天气且有大雾
例:
最典型的元素过少而引起的地方病为碘 缺乏病。在远离海洋和有高山阻隔的地 区 , 由于土壤含碘少或易流失 , 常常为 缺碘土壤 , 土壤缺碘会导致水和食物中 含碘少 , 使人体摄碘量不足 ;加碘盐的使 用 , 已使碘缺乏病在我国逐步受到控制。
例:
地球结构原因的元素过多而导致的地 方病 , 主要为元素的慢性中毒 , 如地方 性氟病、慢性碑毒和慢性硒中毒等。这 与由于污染而引起环境元素过多系统产 生的效果相同 , 尽管这些过多的元素产 生方式或来源不同 , 但二者主要经食物 和水进入人体 , 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民法第一章绪论

民法第一章绪论民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法的概述一、民法的概念1、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2、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内容上表现为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我国《民法典》第二条明确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法典》的规定揭示了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以及特点,划分了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界限。
根据各国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民法的划分为:第一,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际意义上的民法。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指的是由立法机关系统编纂成《民法典》的民法规范体系。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指的是具备民法实质内容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包括《民法典》和其它民事法律、法规。
在我国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指的是《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除了《民法典》还包括了其他规定了民法实质内容的单行法律、法规。
第二,广义的民法和狭义的民法。
广义的民法指的是一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民事基本法和民事特别法的总和,其外延包括民法典、其他民事法律法规以及传统的商务等。
狭义的民法仅指的是编纂成民法典的民事法律规范系统。
二、民法的性质1、民法是私法。
(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有三种,一是利益说,二是意思说,三是主体说)民法的调整对象,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涉及私人利益,民事具体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减少国家干预提倡当事人意思自治决定了民法是私法。
2、民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民法调整了财产关系,主要包括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通关系。
从历史发展来看民法也始终和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相联系。
3、民法是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基本法。
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相对存在,民法调整市民的社会关系,重在保护市民的私权,加大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保障,以构建和谐的市民社会秩序。
4、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的基本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
5、民法是实体法。
民法规定民事主体相互间权利义务的实体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心理学实验——内省实验1例
当你走进心理学实验室,一个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问你,你在桌子上看见了 什么。 “一本书” “不错,当然是一本书。”“可是,你‘真正’看见了什么?”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我‘真正’看见什么?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我看 见一本书,一本包着红色封套的书。” “对了,你要对我尽可能明确地描述它。” “按你的意思,它不是一本书?那是什么?” “是的,它是一本书,我只要你把能看到的东西严格地向我描述出来。” “这本书的封面看来好像是一个暗红色的平行四边形。” “对了,对了,你在平行四边形上看到了暗红色。还有别的吗?” “在它下面有一条灰白色的边,再下面是一条暗红色的细线,细线下面是 桌子,周围是一些闪烁着淡褐色的杂色条纹。” “谢谢你,你帮助我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知觉原理。你看见的是颜色而不是 物体,你之所以认为它是一本书,是因为它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仅仅是 感觉元素的复合物。”
行为的获得/塑造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教育心理学家提出
了促使有机体行为变化的两种技术:
塑造 消退
具体方法:
代币法 行为协议法
代币法
代币作为阳性强化物,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 示,如用记分卡、筹码、小红星和证卷等象 征性的方式。代币应该具有现实生活中“钱 币”那样的功能,即可换取多种多样的奖励 物品或求助者所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获得价 值。
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 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 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认知 需要和动机 情绪、情感和意志 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心理是脑的机能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 无神经系统的动物没有心理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简单-能认识事物个别属性-感觉 脊椎动物-脊髓和大脑-能认识整个事物-知觉 灵长类动物-大脑较发达-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思维 的萌芽 心理活动的器官 人类-完善的神经系统-能认识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 部联系-思维、意识 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 的产生而出现,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
根据《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5)》 《基础心理学知识》在考试中的分值约12 分(基础知识共6大部分,总分45分)。
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1节 绪论
第2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3节 感觉、知觉和记忆
第4节 维、言语及想象
第5节 意识和注意
认知
心 理 特 征
第6节 需要与动机 第7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8节 能力和人格
小结:机能主义心理学
研究对象:意识; 研究思路:意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研究方法:内省和客观观察; 存在的问题:否定构造主义合理的一面。
行为主义
代表:华生
观点:
华生实验
华生
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研究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用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 应的组合,这些反应是肌肉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我的日常工作表: 1、整理床铺 2、把玩具放在架子上 3、清除垃圾 4、晚餐后整理桌子 点数 1 1 2 2
我的报酬表(我赚的点数可以换取下列支持强化物) 1、选择所喜欢的电视节目 3 2、选择我最喜欢的食物 3 3、买新玩具 20 4、短途旅行 40
爸爸和我同意我的工作表和报酬表。签名:
问题
是否必须无限期地强化学生的行为,否则 它们就会消失呢?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韦伯:韦伯定律 费希纳:心理物理学 艾宾浩斯:开创记忆的实验研究 冯特:创建心理学实验室,奠定心理学的科 学地位
学派纷争
构造心理学 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构造心理学(内容心理学)
创始人:冯特、铁钦纳 观点: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 以及他们如何连结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即从 意识经验的构造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问意识的 成分,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方法:内省法
研究者暗中观察并记录两组儿童玩耍玩具 的行为。
结果
第一组明显地比第二组表现出更多的破坏性 的损坏玩具的行为,他们大声尖叫,互相追 打,将玩具摔在地上,或者往墙上砸。 这个实验说明,挫折引发了更多的破坏性的 行为。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 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
巴甫洛夫的实验情境
案例:郑板桥揖驴
郑板桥早年曾在扬州官学求学。学校里有一势利学官,每见官宦子弟, 必溜须拍马;见贫寒士子,则另换一幅面孔,必令其对他作揖行礼,甚 是傲慢。 这个学官总是骑着一头驴来上班,就拴在学校门前的树上。于是,有一 天,郑板桥拿了一根木棍走到驴跟前,先是朝它作了一个揖,接着照准 驴屁股狠狠地打了一棍。驴疼得大叫一声,一蹦三丈高。连续数天,郑 板桥都是如此,先给驴作个揖,然后照驴屁股狠狠地打一棍。这样一来, 这头驴只要看到郑板桥给它作揖,还没等打它,就必定恐慌地撩蹶子蹦 跳起来。
确定目标行为:每天完成整理床铺、整理玩具、清 除垃圾、整理桌子4项任务。 分析起点行为:每天只能完成整理床铺1项任务。 选择代币(如纸牌、小红花、塑料片等)和支持强 化物。 拟定代币交换系统。 实施。 分析行为改变的效果。 脱离代币:逐渐取消代币;逐渐降低币值。
小华的代币制内容表
心理学的目的
构造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的目的就是通 过内省而了解在不同刺激情景下各种元素之间 的结构。
构造主义心理学的问题
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研究方法局限。
小结:构造主义心理学
研究对象:意识; 研究思路: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 组成部分; 研究方法:内省法; 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局限、研究方法不客 观。
代币制案例
我的学习和工作 1、对照字帖练习100字,笔顺正确 2、数学回家作业字迹清楚 3、作文每篇500字以上,字迹工整 我选择的物品 1、星期天去奶奶家吃饭 2、看电视动画片 3、选我喜欢的一本书 4、买新的运动服 获得代币点数 8 3 15 所需点数 7 7 40 500
案例:运用代币制使小华养成爱做家务劳动的习惯
扩展知识
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有反映外界事物产生心 理的机能,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 动而产生的。 心理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其产品。因为心理是一 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 是概念、体验。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可 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心理现象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心理咨询师培训· 基础知识
基础心理学知识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曹贵康 cgk@
欢迎来到心理学的世界!
学了心理学能不能知道别人的心理?
学了心理学能不能知道别人的心理?
心理现象如同自然现象,是有规律可寻 的。我们可以根据许多因素来推知人的 心理。
学了心理学能不能调控人的心理?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古代心理学思想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的影响。 孟子:性本善 荀子:性本恶 世硕:性善恶 告子:性无善恶 希波克拉底: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古人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思辨和总结自己经验的方 法;对心理现象的看法,只是一种思想,还未使心 理成为独立的科学。
这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官的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 他面前时,他走过去对着驴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了 起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了个鼻青脸肿。他狼狈地 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地大骂:“这头蠢驴!” 如是几天,学官再也 不敢让学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
思考
为什么曾被一只狗惊吓过的小孩会对所有的 狗产生恐惧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家会怎样解释你的晕高 症或对老鼠的无端恐惧? 解释药物成瘾现象。
激。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鼠
想要跳却怎么样 也跳不高
我们注定无处可逃
习得性无助
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能知道
为什么有些婴儿特别喜欢哭闹?
有些婴儿特别喜欢哭闹,是因为哭闹会给他 带来利益和强化。因此,哭闹成为其达到目 的的手段。
间隔强化与迷信行为
间隔强化有助于解释人们的迷信行为。
斯金纳曾通过在实验室中制造了8只“迷信 的”鸽子证明了这种现象。
问题分析
以打骂的方式惩罚儿童的问题行为,有什么 问题?
小结:行为主义心理学
研究对象:行为; 研究思路:考察行为(R)与环境刺激(S) 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 研究方法:实验法; 存在的问题:无视意识。
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魏特海默、克勒(柯勒)、科夫卡(考夫卡)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情 感等元素的集合。 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机能主义心理学
始于杜威、安吉尔。 在达尔文进化论与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推 动下建立。 詹姆士的的思想奠定了机能主义心理学的 思想基础。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 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反对把心理看作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 适应功能; 反对把心理学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其实际应用。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是查明刺激(S) 与反应(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 以预测行为并塑造行为。
扩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发现的行为习得 (学习)的规律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社会观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