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绪论教案课程

合集下载

《机械基础绪论》课件

《机械基础绪论》课件

复合材料
1 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
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具有轻 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
碳纤维增强金属(CFRP)
由碳纤维和金属复合而成,具有高强度、高刚性 、轻质等特点。
3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
由陶瓷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具有高 强度、高耐磨性、耐高温等特点。
04
非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常用于制造密封件 、刀具等。
高分子材料
如塑料、橡胶等,具有轻质、高弹性、绝缘性好等特点,常用于制 造减震件、密封件等。
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具有各组成材料的优点,如玻璃纤维增 强塑料、碳纤维增强金属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焊接技术
总结词
通过熔融两个或多个金属接头,然后冷却固化,以将金 属连接在一起的技术。
详细描述
焊接技术是一种通过熔融两个或多个金属接头,然后冷 却固化,将金属连接在一起的技术。焊接过程中,需要 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接头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通过填充 材料或焊接电流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焊接技术具有连接 强度高、密封性好等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如容易产 生焊接缺陷和应力集中。
06
机械工程与环境保护
机械制造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 的废气、废水、废渣 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影 响。
机械制造过程中对自 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 破坏问题。
机械制造过程中能源 消耗和能源浪费问题 。
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
绿色设计
采用环保材料,减少材料消耗,优化产品设计, 降低能耗和排放。
清洁生产
05
机械设计方法
传统设计方法

机械基础教案绪论

机械基础教案绪论

机械基础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概述机械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机械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 机械设计设计原则和方法机械零件的选材和加工3. 机械制造制造过程和方法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4. 机械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5. 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机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演示法:展示机械设备的工作过程和操作方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机械设计的优化和创新。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基础教材。

2. 课件:制作相关章节的教学课件。

3. 设备:展示机械设备的实物或模型。

4. 工具:准备实践操作所需的工具和器材。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机械知识的能力。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应用能力。

六、机械零件与传动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掌握常见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轴承、齿轮、弹簧、联轴器等传动机构: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液压传动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结构、功能和传动原理演示法:展示传动机构的实际运行效果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零件与传动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设备:展示机械零件和传动机构的实物或模型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机械零件和传动的掌握程度七、机械强度与材料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强度的重要性掌握机械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特点和应用2. 教学内容机械强度:失效模式、强度计算、安全系数等工程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强度与材料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设备:展示工程材料的实物或模型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机械强度和材料知识的能力八、机械动力学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动力学基本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机械系统动力学:运动方程、速度与加速度分析、受力分析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力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机械系统中的动力学问题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动力学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设备:演示机械动力学现象的实验器材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动力学知识的能力九、机械控制工程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方法能够应用控制理论解决机械工程问题2. 教学内容控制基本概念: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稳定性等控制系统设计:PID控制、状态空间分析、频域分析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拟仿真:利用软件进行机械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控制工程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软件:准备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所需的软件工具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控制工程知识的能力十、机械系统设计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全过程掌握机械系统分析与优化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2. 教学内容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试验与验证等分析与优化:结构分析、强度分析、动态分析、节能优化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分析方法案例教学:分析典型机械系统设计案例4. 教学准备教材:机械系统设计与应用相关章节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案例:准备典型的机械系统设计案例5.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机械系统设计知识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机械概述补充说明:机械概述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的分类和特点,了解机械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9机制3Z姓名:缪润亭学号:09321323关于蒸汽机的故事:1688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个圆筒和活塞制造出第一台简单的蒸汽机。

但是,帕潘的发明没有实际运用到工业生产上。

十年后,英国人托易斯·塞维利发明了蒸汽抽水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

1705年,纽克曼经过长期研究,综合帕潘和塞维利发明的优点,创造了空气蒸汽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机械的组成及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2.了解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3.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2.掌握机器、机械、机构、零件等概念。

难点: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教学手段与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内容:绪论第一节机械的组成第二节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绪论第一节机械的组成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

它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一、机器与机构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机器。

例如:洗衣机、缝纫机、内燃机、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包装机、复印机等。

机器——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完成一定的工作过程,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

机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1.机器的分类( 按工作类型的不同分)动力机器——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电动机、蒸汽机、发电机、压气机等。

工作机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搬运物品;如:机床、织布机、汽车、飞机、起重机、输送机等。

信息机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如:复印机、打印机、绘图机、传真机、照相机等。

机器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构造、用途和功能也各不相同。

但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实例1: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实例2:小型压力机2.机器与机构的共有特征1)人为的实物(机件)组合体。

机械设计基础1-绪论

机械设计基础1-绪论

凸轮7
3、工作过程:
活塞下行,进气阀打开, 燃气被吸入汽缸
活塞上行,进气阀关闭,压缩燃气
点火后燃气燃烧膨胀,推动活塞 下行,经连杆带动曲轴输出转动
活塞上行,排气阀打开,排出废气
4、运动分析: 原动件:活塞—由燃气推动(驱动力所作用的构件) 主运动: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曲轴的回转运动 辅助运动:配气 ——启闭进排气阀
电力代替了蒸汽。 集中驱动被抛弃了, 每台机器都安装了独 立的电动机。
为汽车、飞机的 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1886年,本茨发明的汽油发动 机为动力的三轮车被授予专利。
与此同时,戴姆勒也发明 出了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
莱 特 兄 弟
1903
近代 — 材料的变革
19世纪中叶,发明了炼钢法,从那时一直到现在,
运动学
静力学
动力学
强度理论
牛顿经典力学
材料学
到20世纪上半叶,机械设计的方法已基本形成。
机 构 结 构 学 机 构 运 动 学 机 器 静 力 学 机 器 动 力 学 机 械 零 件 设 计
运动学
静力学
动力学
强度理论
但是,这些方法都基于图解和手工计算。 牛顿经典力学
材料学
现 代: 20世纪中叶 -
单一零件曲轴
多个零件
刚性组合 连杆
4.零件是组成机器最基本的单元体,是机械制造的单元体。
专用零件:特定机器中所使用的零件,如活塞、曲 轴、叶片
通用零件:各类机器中普遍使用的零件,如齿轮、 轴、螺栓等
5.部件:若干个零件的装配体
具体内容
常用机构设计
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 槽轮机构、不完全
只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机构 如 凸轮机构(配气机构):把回转运动→直线运动 曲柄滑块机构:将活塞的直线运动→曲柄的回转 运动

中职《机械基础》(二版)绪论 (栾学钢等)云天课件

中职《机械基础》(二版)绪论 (栾学钢等)云天课件
易磨损,但传动效率较低。
0.2 机构的结构
P.4
二、运动副的类型与构件的结构
(一)运动副的类型 1. 低副: 2. 高副:两构件以点或线的形式相接触而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如:滚动副、齿轮副、凸轮副等等。 高副特点:高副是以点或线接触,易实现复杂的传动。其接触部分压强
较高。
0.2 机构的结构
P.5
机构的组成:由原动件、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特殊机构可以没有从动件,但 必须有原动件和机架,如电动机、液压油缸等。
0.2 机构的结构
P.5
二、运动副的类型与构件的结构
(二)构件的结构
1要做成杆状。 (2)距离很近:做成偏心轮(轴)。 (3)定轴转动构件:做成轮盘状。 2. 具有移动副的构件
考纲要求
(1)认识机器的组成及作用 (2)识别零件部件构件机器机械 (3)理解运动副的概念 (4)了解机构简图 (5)认识机械的类型
它 们 都 是 机 器 吗 ?
0.1 机器的组成
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
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小带轮
机器用来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以
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
大带轮
P.1 绪论
思维导图
动力部分 传动部分 控制部分 保障部分
机械的组成
动力机械 加工机械 运输机械 信息机械
机械的类型
机构的结构
绪 论
认知的内容
零件:通用、专用 构件:原动件、从动件、机架 部件 运动副:高副、低副
机械的功能及应用 构件的材料及安全性 机构的性能及高效性 机械的运行及经济性
P.1 绪论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冲压机的工作过程:
制动器
曲轴 连杆
滑块 凸模 坯料

《机械基础》完整课件一(绪论)

《机械基础》完整课件一(绪论)
一、机器和机构 二、零件和构件 三、运动副 四、机械传动的分类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二)
一、机器和机构
1、机器的组成
2、机器的类型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三)
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传
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1)由许多构件组成 (2)只用来传递运动和力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四)
素材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素材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机器: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
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各类机器都有着共同的特征
(1)机器是由许多构件组成的 (2)各运动实体(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实现能量转换,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一)
(3)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低副特点:
单位面积压力较小,较耐用,传力性能好 摩擦损失大,效率低 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高副特点: 单位面积压力较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 制造和维修困难 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十)
(4)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 低副机构——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 高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
机 器 与 机 构 的 区 别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五)
二、零件与构件 零件——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构件——运动的单元体。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六)
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零件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绪论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绪论
32
思考题
计划如何学习好本课程?
10
青铜:第一种合金
• 青铜,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 、镍、铅、磷等)的合金。 • 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 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 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 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 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
夏钺yuè

11
十大国宝 青铜名器
• 8、铜冰鉴: 战国时期器物,方鉴 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 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铜 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 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 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 ,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 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具有 极高的历史价值。
15
• 9、虢(音国)季子白盘:是西周宣 王时期青铜礼器,道光年间出土于 陕西宝鸡,底部有铭文110字,四壁 各有含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 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 艺术精品 。 • 10、曾仲斿(音刘)父壶:为春秋 时期的盛酒器,为古代著名的盛酒 器或盛水器。
• 1 、 鸮 (音销)尊:商代鸟兽形 青铜器中的精品。
• 2、匽(音演)侯盂:西周时期 的盛食器 ,整体器具造型庄重 ,显示了 匽 侯身份和地位的尊 贵。
12
3、四羊方尊:造型简洁、优美 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 于极致的青铜典范”。这件器 物被认为是传统泥范法铸制的 巅峰之作 。
• 4、大盂(音余)鼎:它是西周早 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鼎腹内记 载了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 的立国经验。
机械制造基础
主讲人:武同
1
一、为什么要学机械制造基础
基础课→(桥梁)→ 专业课 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对专业课和 基础课起着桥梁的作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 材:于骏一、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总 学 时:64第一章 绪 论一、教学目的1.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对制造业、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及制造活动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和把握;2. 深入理解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 了解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基本要求;4. 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5. 熟悉了解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概念,能够准确判别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活动属于工艺过程,那些生产活动不属于工艺过程;6. 熟悉了解工艺过程每个组成的定义;7. 熟悉了解三种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能根据生产零件的生产纲领和零件本身的特性确定生产类型;8. 熟悉了解设计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的概念;9. 掌握工件定位的六点定位原理,消化理解表1-5所列常见典型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10. 熟悉了解欠定位和过定位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学时分配4学时。

五、重点、难点1. 制造系统的概念;2.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3. 需要掌握的制造技术;4. 基准的概念;5. 六点定位原理;6. 过定位与欠定位分析。

六、作业布置P12 1-1、2、3、6、7、9、10七、辅导安排每周5下午2:00在机电办公楼210室辅导答疑。

八、教学内容1. 制造业与制造技术2. 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4. 制造与制造系统5.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6. 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7. 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8. 基准9. 工件的装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9机制3Z
姓名:缪润亭
学号: 09321323
关于蒸汽机的故事:1688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个圆筒和活塞制造出第一台简单的蒸汽机。

但是,帕潘的发明没有实际运用到工业生产上。

十年后,英国人托易斯·塞维利发明了蒸汽抽水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

1705年,纽克曼经过长期研究,综合帕潘和塞维利发明的优点,创造了空气蒸汽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机械的组成及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
2.了解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3.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
2.掌握机器、机械、机构、零件等概念。

难点: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教学手段与方式: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节机械的组成
第二节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绪论
第一节机械的组成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

它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一、机器与机构
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机器。

例如:洗衣机、缝纫机、内燃机、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包装机、复印机等。

机器——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完成一定的工作过程,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

机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1.机器的分类( 按工作类型的不同分)
动力机器——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电动机、蒸汽机、发电机、压气机等。

工作机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搬运物品;如:机床、织布机、汽车、飞机、起重机、输送机等。

信息机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如:复印机、打印机、绘图机、传真机、照相机等。

机器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构造、用途和功能也各不相同。

但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实例1: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实例2:小型压力机
2.机器与机构的共有特征
1)人为的实物(机件)组合体。

2)各个运动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凡具备上述1)、2)两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构。

3.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机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或代替人的劳动去作有用的机械功,而机构则没有这种功能。

仅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与机构并无区别,它们都是构件的组合,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因此,通常我们把机器与机构统称为机械。

机器的种类很多,但基本机构的种类不多,最常用的机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

二、机器的组成
1.按功能分析机器的组成
就功能来说,一般机器主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
控制部分
动力部分——是机器工作动力源。

最常见的是电动机和内燃机。

工作部分——是机器特定功能的执行部分。

比如:汽车的车轮、起重机的吊钩、机床的刀架、飞机的尾舵和机翼以及轮船的螺旋桨等。

传动部分——联接原动机和工作部分的中间部分。

比如:汽车的变速箱、机床的主轴箱、起重机的减速器等。

控制部分——控制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作。

比如:汽车的方向盘和转向系统、排挡杆,刹车及其踏板,离合器踏板及油门等就组成了汽车的控制系统。

实例3:分析自动洗衣机的组成
2.按结构分析机器的组成
静联接动联接协调组合
零件构件机构机器
与动力源
静联接:被联接件的相对位置在工作时不能也不允许发生变化的联接。

动联接:被联接件的相对位置在工作时能够按需要变化的联接。

构件是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

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装配而成的刚性结构(如内燃机中的曲轴,连杆)。

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基本单元(即制造单元)。

通用零件——机器中普遍
使用的零件。

如:齿轮、螺钉、轴等。

专用零件——只在某些机器中使用的零件。

如:内燃机中的活塞、起重机中的吊钩等。

部件——完成共同任务而结合起来的一组零件,它是机器装配的单元。

如:联轴器、滚动轴承、减速器等。

实例4:分析带传动机构的组成?答案:带传动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
实例5:分析链传动机构的组成?答案:链传动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链组成
按照用途不同,链可分为起重链、牵引链和传动链三大类。

第二节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要面临对现有机械设备和产品进行仿制、革新、使用、维护、维修等,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种种分析。

本课程将以实物机械为对象,研究常用机构、通用零件与部件以及一般机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1.机械传动系统的运动分析分析机械传动系统中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原动机的类型、所用机构的类型、功能、性能特点、运动特点、运动参数、几何参数及标准等。

2.机械传动装置结构分析分析机械传动装置中各基本机构、零部件及其组合的结构及其合理性,包括设计结构、工艺结构、装配结构等。

3.通用零件与部件的工作能力分析分析通用零件与部件的功能、特点、结构、材料、标准,并作载荷分析、受力分析、失效分析、承载能力核算,了解提高工作能力的措施。

4.机械常用零部件的精度分析根据整机及其零部件的功能要求,分析其尺寸精度、配合精度、形状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

二、机械分析的基本方法
1.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将机械分析的理论与实际机构和机器的具体应用密切联系起来,并运用所学的原理进行观察和分析。

2.抓住分析对象的共性:各种机构和机器具有许多共性的问题,在机械分析过程中,不仅应分析它们的特性,也要抓住它们之间的共性,从而可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培养创新意识。

3.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工程问题都是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问题,故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工程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分析、对比、判断等多种方法,以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介绍机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培养一定机械分析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
1.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2.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培养有关的基本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着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不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 2.着重理解公式建立的前提、意义和应用,不强调对理论公式的具体推导;3.注意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努力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
绪论
第一章常用机构及其功能介绍
第一节铰链四杆机构
第二节凸轮机构
第三节变速机构
第四节步进运动机构
第二章轴系零件的种类及其功能
第一节轴
第二节键
第三节销
第四节轴承
第五节联轴器
第六节离合器
第七节制动器
第三章轮传动和轮系机构的类型及功能
第一节摩擦轮传动
第二节齿轮传动
第三节轮系
第四章螺旋传动和蜗杆传动机构的类型及功能第一节螺旋传动
第二节蜗杆传动
第五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构的类型及功能
第一节带传动
第二节链传动
第六章液压传动的构成
第一节液压传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节液压传动系统的流量和压力
第三节液压传动的功率
第四节液压基本回路
第五节液压传动系统实例分析
第七章液压元件及辅助装置
第一节液压泵
第二节液压马达
第三节液压缸
第四节液压阀
第五节液压辅件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气动冲压机小型压力机
内燃机
Y系列电动机
重庆东风康明斯发电机燃气轮机的压力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