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绪论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合集下载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第1章旅游概论1.什么是旅游?旅游和旅行、迁徙的关系?旅游的定义:克尔和普拉普夫在1942年合写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写到:“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管理的总和”。

这就是艾斯特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1995年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

旅游与迁徙、旅行的关系:迁徙不是旅游;所有的旅游都属于旅行。

2.旅游的特征和类型包括哪些?(1)旅游的类型:按旅游者游览的区域划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

按旅游目的划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科技文化交流旅游;探亲访友;宗教旅游;生态旅游。

按旅游接待的形式划分:团体旅游;零散旅游。

(2)旅游的本质是: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交活动;旅游是人类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3.旅游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a.旅游业对经济的作用:为国家创汇、创税、回笼货币: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b.旅游业对经济的消极影响:引起物价上涨;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c.旅游对社会文化的作用:了解外部世界,开阔视野,变革现状;增长知识,怡悦身心, 培养情操;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外交活动;推动科技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完善。

d.旅游对旅游目的国社会文化的消极作用:造成社会失范(社会道德逐渐低下);导致文化被庸俗化。

4.旅游对环境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旅游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才会有更好的效果?(1)旅游对环境的积极作用a.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并提高他们的满意程度,许多风景区、野生动物区和历史古迹作为旅游点,其环境保护问题自然会引起旅游经营者的高度重视。

发展旅游业能够带来大量资金,从而使风景区环境优化、野生动物区受到保护、历史遗迹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b.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旅游的发展既能改善地方的基础设施,如机场、道路、通讯、用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又可以促进当地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完善,从而使地方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地方人民环境得以改善。

《旅游概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旅游概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智慧树知到《旅游概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请判断这个表述是否正确“旅游概论的学习目标之一是掌握构成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A:错B:对答案: 【对】2、下列哪些目标属于旅游概论学习的能力目标A:整合思维能力B:抽象思维能力C:观察能力D:管理能力答案: 【整合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3、旅游概论课程中,宏观层面的知识学习就是要将旅游各组成部分建立起联系,以获得对旅游怎样的认识?A:旅游整体结构B:旅游资源C:旅游环境D:旅游吸引物答案: 【旅游整体结构】4、旅游支持系统对旅游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A:调节杠杆B:激发旅游动机C:保驾护航D:导向作用答案: 【保驾护航;导向作用】5、旅游的基本概念主要是获得哪些方面的认知?A:旅游网络B:旅游关联C:旅游活动的要素D: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答案: 【旅游活动的要素;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单元测试1、旅行社出发前期会进行的业务有()A:拟定接待计划B:旅游指南编写C:旅游团的组织D:线路勘测答案: 【拟定接待计划;旅游指南编写;旅游团的组织;线路勘测】2、到了13、14世纪,西欧社会旅行活动才开始复苏和发展,主要标志是()A:朝觐旅行B:商贸旅行C:温泉旅行D:科考旅行答案: 【温泉旅行】3、人们自愿和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迅速发展于奴隶社会时期,外出旅行人员的主要构成是进行商品贸易的商人,旅行的目的主要为经济利益。

A:对B:错答案: 【对】4、1841年这次团体旅游活动是出于纯商业性的盈利目的,纯为观光消遣的社会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A:错B:对答案: 【错】5、迁移往往是出于被迫性和求生性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财富的积累,迁移会越来越少,未来将消失。

A:对B:错答案: 【错】6、我国以商贸旅行为主,还有活跃在各诸侯国之间“讲纵横之术的政客”的旅行、贵族的享乐旅行等旅行活动的时代是?A:封建社会B:原始社会C:当代社会D:奴隶社会答案: 【奴隶社会】7、下列选项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的因素有?A:水路交通的发展B:陆路交通的发展C:驿站体系建立D:大型疫情的爆发答案: 【水路交通的发展;陆路交通的发展;驿站体系建立】8、1841年7月5日,谁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团体旅游活动?A:普劳格(Stanley C. Plog)B: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C: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D:罗伯特.麦金托什(Robert McIntosh)答案: 【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9、下列属于二战后刺激旅游需求迅速扩大的主要“拉动”因素的有?A:很多国家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和鼓励B: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带薪假期得以实现和增加C:很多目的地在景点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投入D: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提升了外出的可能和便利答案: 【很多国家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和鼓励;很多目的地在景点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投入】10、现在很多旅游者在旅游中自带水壶,减少消费瓶装矿泉水,避免产生垃圾;尽量使用充电电池的旅游器具,减少毒物污染。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行概括第一节旅行的定义和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出门旅行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A旅行B购物C娱乐D旅行2、小放暑期到济南姑姑家玩,趁便赏析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A旅行B旅行C旅行D娱乐3、旅行的前提和手段是()A旅行B旅行C住宿D娱乐4、以下属于旅行的是()A远先人打猎迁移B乞丐沿途要饭C帝王巡游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5、旅行的本质是()A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的特别经历B特别生活经历C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D追求人身自由感6、旅行定义发展的产物是()A社会B文化C历史D政治7、吃住行游购娱六因素是旅行的()A本质B属性吗C特点D内容8、“旅行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A北宋B东汉C南朝D北朝9、西方“旅行”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年第一版的()A《一般旅行学大纲》B《旅行指南》整理可编写C《牛津字典》D《利物浦之行手册》10、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旅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A艾斯特定义B旅行C旅行D旅行二、简答题1、什么是旅行?旅行的本质是什么?2、旅行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3、旅行是非功利性,为什么又有会议旅行商务旅行等称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ACA 6-10BDCCB二、简答1、答:旅行是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旅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行的本质属性是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的特别经历。

2、答:旅行的内容是指旅行、旅行、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行而言的。

3、答:旅行定义扩大了旅行观点的包含性(即外延性)。

诸如在商务活动、列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备旅行和消遣等这类公事与游乐相联合的活动形式包含在旅行范围以内,即无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旅行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需在整个出门率计划内或许说在某一段完好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旅行赏析活动,从理论上讲,相同能够称为旅行。

(完整版)旅游概论试卷一

(完整版)旅游概论试卷一

旅游概论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一般认为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其旅行目的在于贸易。

2、旅游者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______、______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3、世界旅游组织是联合国组织所属的全球唯一的政府间旅游组织,它每年都推出一个“________”的主题口号.4、中国古代旅行游览历史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即_________、_______5、旅游资源在旅游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价值。

6、________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阿拉伯商人兼旅行家________,就曾经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和考察旅行。

()A.马可·波罗B.苏拉曼C.穆罕默德D.巴格达2、“闲”是指闲暇时间,亦即()A.空闲时间B.可支配的时间C.可自由支配的时间D.非自由支配时间3、台湾同胞来安徽黄山、九华山旅游,属于()A.国内旅游者B.国际旅游者C来华人境旅游者 D.出境旅游者4、中国旅游简史发展大体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其中近代旅游的时间跨度为()A.1840年以前 B.1840年以后C.1840年至新中国诞生前 D.1949年至1977年5、________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是使旅游者产生亲临其境的动力()A.吸引性 B.可进人性 C.价值性 D.变化性6、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A.游览 B.旅行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具有包容性7、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选择具有垄断性从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资源来开发。

这说明了旅游资源开发中要遵循()A.特色原则B. 经济原则 C.市场原则 D.保护原则8、________孕育着旅游的因子,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内涵。

《旅游概论》第一单元测试题

《旅游概论》第一单元测试题

《旅游概论》第一单元测试题《旅游概论》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A“采猎人”的迁徙活动B享乐旅行C经商旅行D旅行观念的产生2、人类有自觉意识的旅行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末期C封建社会初期D封建社会末期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提出的近游的旅游观。

A老子B庄子C孟子D孔子4、古代关于“游”的词汇中,帝王出游称()A游学B游幸C游方D巡游5、来自五湖四海的郑大在校学生,利用节假日到二七纪念塔参观的行为属于()A旅行B游览C旅游D游玩6、下列选项中,属于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是()A旅行B游览C娱乐D购物7、郑州组织的登封少林寺一日游属于()A地方性旅游B区域性旅游C全国性旅游8、下列不属于旅游活动一般发展规律的是()A先国内后国外B先国际后国内C由近及远9、开封所组织的焦作云台山旅游属于()A地方性旅游B区域向旅游C全国性旅游10、“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说明()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设施D管理服务11、唐代玄奘到“天竺”求取真经的过程属于()A区域性旅游B全国性旅游C跨国旅游D洲际旅游12、目前最普遍最主要的旅游活动是()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公务旅游D宗教旅游13、下列不属于公务旅游的是()A商务旅游B会议旅游C奖励旅游D购物旅游14、下列不属于旅游基本特征的是()A审美性B异地性C参与性D流动性15、下列不属于观光旅游的具体形式和内容的是()A探亲访友B旧地重游C宗教旅游D寻根问祖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工业旅游起始于法国。

()2.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

()3、旅游是从旅行中孕育又是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4、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旅游”一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5、我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旅游2、旅游的异地性3、全国性旅游4、宗教旅游四、简答题(4小题,共22分)1、旅游的基本属性有哪些?(4分)2、旅游为什么能满足人们的需要?(4分)3、旅游的本质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说自由感、解放感和满足感反映了旅游的最高价值?(8分)4、旅游、旅行和游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6分)五、综合题(11分)试论述旅游的类型。

旅游概论第一、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概论第一、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旅游的定义、特点和类型一、单项选择题1.托马斯·库克首次出于商业性目的组织团体消遣旅游活动是在()A.1841年 B。

1845年C.1855年 D。

1872年2.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

库克旅行社成立于()A.1841年B.1845年C.1865年D.1872年3.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 )A。

《易经》 B.《诗经》C。

《左传》 D。

《悲哉行》4.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了解和接触的需要促发产生的一种()A.休闲活动 B。

度假活动C.观光活动 D。

经济活动5。

最普通、最常见的旅游类型是( )A。

观光型 B。

度假型C。

商务型 D。

宗教型6.属于特种旅游活动的是( )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

奖励旅游 D.生态旅游7。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最更本的差别在于()A。

消费程度 B。

逗留时间C.跨越国界 D。

便利程度8。

旅游活动要素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

食 B。

住 C。

行D。

游 E。

购 F。

娱9.在伦敦接待的旅游者中,93%的人都前往特拉法格广场游览,83%的人都前去白金汉宫观看皇家卫兵换岗,这说明旅游具有( )A.普及性 B。

持续性C.地理集中性 D。

大众性10.旅游活动最根本的两个特征是()。

A 社会性和文化性B 异地性和暂时性C 多样性和娱乐性D 经济性和政治性二、填空题1.( )是古代旅行活动中最普遍、发展最早的类型之一。

不但参与人数多,涉足区域广,而且贯穿于整个古代时期。

2。

我国汉代时起开辟的( ),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3.公元851年出版的( )是阿拉伯人最早记载中国和印度沿海情况的文献。

4.巴图特在外旅行长达38年之久,约于1345——1346年间到中国,著有( )。

5。

18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在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卢梭等的影响下,掀起了( )的热潮。

6.把自己14年的旅行见闻写成《佛国记》的()是中国僧人赴印度留学的先驱.7.被誉为日本“律宗太祖"和中国“过海大师”的唐代高僧是()。

《旅游概论》第一章的测试练习.doc

《旅游概论》第一章的测试练习.doc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A.德国的《国家科学词典》B. 1931年的《辞源》B.1959年的《现代汉语词典》 D. 1800年的英国牛津字典2,中国关于“旅游”的条目最早出现在()。

A. 1979年以后B. 1959年C. 1931年D. 1911年3,WTO是()的简称。

A.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B. world association of travel agenciesC.international hotel associationD. 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4,以下的情况中,属于旅游的是()A. 从四川迁到广州定居B. 去云南做生意C. 去九寨沟观光D. 德国大使来中国居住了五年5,以下的旅游不属于地方性旅游的是()。

A. 去东莞樟木头观音山游览B. 去深圳欢乐谷游玩C. 参观东莞古典园林可园D. 参观东莞石碣袁崇焕故居6,世界上最常见、最普遍的旅游形式是()。

A.生态旅游B. 商务旅游C. 宗教旅游D. 观光旅游7,最早出现的旅游形式是()。

A.度假旅游B. 科技文化交流旅游C. 商务旅游D. 团体旅游8,以下旅游不属于洲际旅游的是()。

A. 美国人到北京旅游B. 中国人到长城参观C、日本人来中国参加广东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D. 你和父母去罗马旅游9,目前我国接待中最基本的旅游类型是()。

A.观光旅游B.宗教旅游C. 宗教旅游D.探亲访友10,国际旅馆协会的总部设在()。

A. 巴黎B. 西班牙C. 日内瓦 D 马德里11、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多数属于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旅游。

A、观光B、度假C、商务D、专项12、1998年6月25日——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属于:A、观光旅游B、专项旅游C、新型旅游D、跨国旅游13、尽管各人的旅游动机不同,旅游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其追求身心的愉快,想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确是一致的。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A 旅行B购物C娱乐D游览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A 旅行B旅游C游览D娱乐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A 旅行B游览C住宿D娱乐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A 远古人狩猎迁徙B乞丐沿途要饭C 帝王巡游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5、旅游的本质是()A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B特殊生活经历C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寻求人身自由感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A 社会B文化C历史D政治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A 本质B属性吗C特点D内容8、“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A 北宋B东汉C南朝D北朝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 1811 年出版的()A 《普通旅游学纲要》B《旅游指南》C 《牛津词典》D《利物浦之行手册》1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A艾斯特定义B旅游C旅行D游览二、简答题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ACA6-10BDCCB二、简答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

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率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称为旅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概论绪论、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旅游学的产生是旅游实践的()认识的(),理性的()。

2、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3、旅游在()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4、()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5、旅游的产生源于()的发展、()的提高、()的成熟。

6、世界旅游组织秘书处在《2000年全球旅游业的预测研究》中指出:“()已同()、()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7、世界旅游创始人是()。

8、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质就是“()”。

9、迁徙不同于旅行的地方在于,旅行是一种()行为。

10、旅游活动的六要素分别是:()
二.选择题:
1 、()开创了旅游的先河
A 农民B手工业 C 牧民D商人
2、旅游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游览B旅行C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具有包容性
3、WTO是()的简称
A世界旅游组织 B 太平洋旅游组织C 世界旅游协会D国际旅馆协会
4、从整个人类具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游萌芽于( )
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早期 D奴隶社会末期
5、()是旅游的吸引物
A旅游业B旅游资源C旅游市场D旅游服务
6、“旅游”一词最早见于()梁沈约的《悲哉行》。

A商朝B秦朝C唐朝D南朝
7、世界最古老的旅游类型是()
A 度假旅游
B 观光旅游
C 购物旅游
D 宗教旅游
8、旅游的客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业
D、旅游动机
9、“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由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
10、()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A、“采猎人”的迁徙活动
B、旅行观念的产生
C、经商旅行
D、享乐旅行11、“游”字的古老含义与()有关。

A、帝王巡视农业的生产情况
B、政治旅行
C、商旅活动
D、士人漫游
12、帝王出游称()
A、巡狩或巡游
B、游幸
C、游宦
D、游学
13、帝王及其宫妃出游称()
A、巡狩或巡游
B、游幸
C、游宦
D、游学
14、为修学或进行学术考察旅行称()
A、巡狩或巡游
B、游幸
C、游宦
D、游学
15、僧人出游称()
A、游方
B、游幸
C、游宦
D、游学
16、古代诸多有关“游”的词汇中,隐含了中国古人注重()的价值取向。

A、纲常伦理和登记身份
B、社会伦理和血缘亲情
C、社会道德和社会伦理
D、社会伦理和个人责任
17、提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近游宗旨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18、为了撰写《史记》而壮游天下的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李白
D、李商隐
19、为汉匈民族永久和平而凿空西域的人是()。

A、张骞
B、卫青
C、苏轼
D、霍去病
20、为著《水经注》而考察国家水道的人是()。

A、沈约
B、郦道元
C、沈括
D、徐霞客
三、名词解释:
1、迁徙
2、享乐旅行
3、旅游(本书定义):
四.简答题
1、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2、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旅游是非功利性的,为何又有“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称呼?其根据的标准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