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只有固体可以传播声音C.真空也可以传播声音D.声音在15℃时,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m/s2.有一根长15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A.一次响声B.两次响声C.三次响声D.四次响声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选项所示的四个小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不能成探究目的的选项是()A.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后慢慢向外抽气B.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指触摸喉咙处C.敲打铜锣,锣响,同时用手触摸锣面D.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面颊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位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A.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B.声波在铁管中会发生多次反射C.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D.敲打铁管在空气中会形成两个不同的声波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6.太阳上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A.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B.太阳离我们太远了C.真空不能传声D.以上答案都不对7.关于声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比液体中传播得快D.声音的传播要介质8.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拨打放在真空中的手机,手机显示呼叫号,却听不到铃声;℃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 (1).pd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 (1).pdf

17.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空气 音色 山
19.② ①
20.介质 振动 发射
21.骨
22.棉线,固体
23.被弹起 振动 能量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4.两次声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速度大,所
以首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后听到的是从空气中传来的.
25.(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房间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无法传声。
多选题
9.(2 分)人能够听到声音所具备的条件是 ( )
A.有振动物体就能产生声音
B.振动在入耳的感觉范围内就能听到声音
C.有声源、有声的传播物质、同时振动在入耳的感觉范围内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2 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更有效,故铁的传声本领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指声音通过不同介质传播的快慢不
同,由介质结构特性决定。如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空气中的 4.5 倍。因此不同物质
传声本领不同与声速不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些固体如橡胶,其传声本领比空气强,但
在橡胶中的声速却比在空气中小。
28.炮弹飞行的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当人听到炮声时,炮弹早已远离人而
18.(3 分)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是通
过 传播到人耳的人们能轻易听出是猿在啼叫,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区分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 为参照物做出判断的
19.(3 分)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经典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经典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X围的声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X围的声音7.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8.根据所学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播的物质,就一定能得到声音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物体C.在声的传播中,声源的位置并没有移动,只是通过介质向外传播波动D.声音是在生物的听觉X围内所能感觉到的一种振动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真空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B.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C.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D.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物体停止了振动,我们也能听到很弱的声音C.骨传导方式可以让一部分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D.耳朵才是接受声音的,牙齿不能传导声音11.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X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比液体快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但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C.凡是人听不到的声音都是频率很低的声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13.(2011•金平区)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机上人员要X口做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在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X口,使咽喉管X开或闭嘴同时堵住双耳,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防止()A.听小骨损坏B.听觉神经损坏C.鼓膜被震破D.14.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物体振幅太小B.物体振动太快C.物体离人太远D.空气不能传播声音15.当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站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D.饼干太干了16.大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朵听不到声音,他将木棒的一端咬在口中,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倾听钢琴的演奏并谱写出了传世之作,这是因为()A.这样就可以使耳朵恢复正常B.钢琴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向耳朵,引起听觉C.贝多芬利用骨传导的方式听到声音D.贝多芬即使这样,也根本听不到声音17.下列属于骨传导的是()A.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B.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C.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D.以上说法都正确18.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琴声,主要是能过()A.空气B.水C.木棒和骨D.19.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20.人发声的频率X围大约为()A.20HZ~1100HZ B.85HZ~20000HZ C.85HZ~1100HZ D.二.填空题(共4小题)2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 产生的,平时我们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 传入我们耳朵里面的;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琴声,他靠的是_________ .22.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_ Hz,人耳_________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 次.23.声波的频率X围很宽,由10﹣4Hz到l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_________ Hz之间的声音,低于或高于此频率X围的声音入耳都听不到.请你设想一下,如果人的听力可以听到20Hz以下的声音,我们的听觉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与此有关的合理的场景:_________ .24.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组织传给_________ ,_________ 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三.解答题(共6小题)25.(2005•某某)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_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 .26.叫一位同学蒙住眼睛坐在房间中央,请他安静地坐着不动,也不要把头转动.然后,你拿两枚硬币敲响起来,你所站的位置要总是在他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现在请他说出敲响硬币的地方,他的回答会令你吃惊.例如,声音本发生在房间的这一角,他却会指着完全相反的一角!请你和同学讨论这种现象,想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7.根据声音传播速度和效果的知识,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原因:(1)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远处敌人的人踏地声和车辆的轰鸣声,其原因是_________ 的缘故(2)夜晚,把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隔着枕头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若把枕头拿掉,反而听不到这种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 的缘故.28.(2012•某某)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X围信息,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井简述其合理性.29.看图说理:(1)观察如图所示,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如果按照如图所示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图中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30.经过本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人要听清声音,除了听觉系统要正常外,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定要有正在 _________ 的物体,即发声体.发声体和人耳之间必须有传声的 _________ .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___ 一定在人的听觉X 围内.声音到达人耳处的响度至少要达到 _________ dB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 .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重点实验突破实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在“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交流讨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钢尺振动得 ,发声的音调 ;钢尺伸出桌面较短时,钢尺振动得;发声的音调。

(3)实验结论: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时音调 ,频率低时音调。

中考考点强化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重庆A卷)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选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说明实验中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考点2 声音的特性4.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 )A.震耳欲聋B.声如洪钟C.轻声细语D.鼾声如雷5.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6.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7.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发现没有引起听觉。

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A.响度很小的超声B.响度很大的超声C.响度很小的次声D.响度很大的次声8.关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D.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9.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是因为琴弦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 (80).pd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 (80).pdf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0.(0 分)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A.气体不能发声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3.(2 分)如图所示,A 为信号源,B 为接收器,A、B 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 A 分别发
射出次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 )
A.次声波
B.无线电波
C.可见光
D.紫外线
四、简答题
26.(5 分)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说出以下各种不 同声音是由哪些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胡琴声、水滴入水声、蚊子嗡嗡声、口琴声
27.(5 分)声音也会钻“牛角尖”。如图所示,当声波钻进吸音壁上楔形物体,不再反射回 来,声波被大量吸收。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请解释下列现象:一场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这时你会发 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为什么?
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
2.(2 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可以产生
声音。 23.(3 分)如图所示是两个物体振动时的波形图。这两个波形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求写出 1 条):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29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294)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学校: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2分)如果流星落在地球上,会发出巨大的声音;但如果是落在月球上,即使在附近,宇航员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时产生的是超声波.3.(2分)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而产生的:()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4.(2分)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

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

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5.(2分)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6.(2分)关于声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比液体中传播得快D.声音的传播要介质.7.(2分)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A.快 B.慢C.一样快D.无法比较.8.(2分)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2分)会堂和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A.减弱声音的反射B.增强声音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10.(2分)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的结石B.高音甚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C.正在发声的喇叭前的蜡烛,烛焰飘动D.音乐能使人心情愉快11.(2分)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然自得地升降、漂游。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34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342)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2.(2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频率小于20000H 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D.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3.(2分)用手指堵住双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听到自己的讲话声B.只能听到别人的讲话声C.自己和别人的讲话声都能听到D.自己和别人的讲话声都听不到.4.(2分)自行车的车铃响时,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A.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

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挡住无法听到。

C.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在发出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多选题5.(0分)小玲在书房记单词,爸妈在客厅看新闻联播,为了减小电视机声音的影响,小玲采用的以下办法中较为合适的是()A.把电视机关掉B.减小电视机的音量C.关上书房的门D.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6.(0分)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v1):()A.钢轨的长为B.钢轨的长为(v2- v1)t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7.(3分)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分)如图2-1,敲击鼓面会听到鼓声,若向鼓面上撒些纸屑或泡沫塑料的颗粒,还会看到们在鼓面上跳动如图2―2,敲击音叉会听到声音,若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一只悬挂的小球,小球会摆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可以不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B.误差就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的,不可避免。

C.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

D.小明用分度值1cm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3cm。

2.下列物体不是声源的是A.敲响的音叉B.运转的马达C.张紧的橡皮筋D.演奏的手风琴3.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A.手指B.琴弦C.空气D.木4.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A.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C.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D.声波就是声源5.在敲响大古钟时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其原因是()A.人的听觉发生“延长”B.是大钟的回声C.大钟仍在振动D.大钟虽停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7.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在水中传播的是()A.雨滴打在雨伞上会听到啪啪声B.在岸上听到江水拍岸声C.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D.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8.两个航天员在空间站外一同工作时,需要借助通讯设备交谈.关于他们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员之间距离太远B.空间站外噪声太大C.空间站外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传播9.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听见某星体巨大的爆炸声B.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向开水瓶里倒水的声音随着水量的增加而音调升高10.古代士兵为了及时发现敌人,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这是因为A.马蹄声不能沿地面传播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地面发声较轻C.大地传声比空气快D.马蹄声不能沿空气传播11.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是A.发声物体的材料和结构B.传播声音的介质C.声源振动的频率D.声源振动的幅度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在太空中能交流,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C.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温度有关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13.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1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二、多选题15.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不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A.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它的声音三、填空题16.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例题
【例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通常称为声源,由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人耳的。

______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分析】实验证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介质向周围传播的。

真空中即使有声,也不能向周围传播声音。

【解答】振动;介质;在真空。

【例2】气体、液体、固体都能______声音。

传播最快的是______。

【分析】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可作介质传播声音。

实验表明,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解答】传播;固体。

【例3】为了听到回声,反射声波的障碍物至少应该离开我们多远?猎人在射击后6秒钟听到射击的回声,障碍物离猎人有多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分析】根据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340米/秒,利用s=vt,求出障碍物至少应该离人们多远。

【解答】设障碍物离我们s1,人要听到回声,声音应传播的路程为2s1,听到回声需要的时间至少要多于t1=0.1秒。

利用s=vt得
【例4】某人发现前方有一座大山,他就地击一下掌,经1.6秒听到回声,那么,他距离大山约为______米。

(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6米/秒)【分析】某人击掌发出的声音传播到大山又射回来,则1.6秒为往返时间。

【解答】
【例5】旅游者进入两侧是峭壁的山谷,大喊一声后经2秒听到一侧峭壁反射回的声音;又经1秒听到另一侧峭壁反射的回声。

求两峭壁间的距离约多远?(声速约344米/秒)
【分析】两峭壁间的距离为旅游者到两侧峭壁间的距离之和。

【解答】
【例6】打靶时,靶与射击者之间距离为300米。

射击后经过1.4秒开枪者听到击靶的声音,声速为340米/秒。

求枪弹的平均飞行速度。

【分析】从射击到听到击靶声的t=1.4秒,等于子弹飞行时间和声音从靶传回所用时间之和。

【解答】
【例7】在长为1000m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s,求: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
【分析】根据声音在空气中和铁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但传播的路程相同都等于铁管的长度,即可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在铁中的传播速度。

【解答】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和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分别为
【说明】利用这种方法测出声音在一些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本题也可利用比例法求解,请读者自行研究。

【例8】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声速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分析】司机按喇叭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0m/s的速度已经前行2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两者的路程之和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脚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两者的路程即可解题。

【解答】
【例9】用双手蹦紧一张较薄的纸,然后对它喊一声,手会感到振动,这是因为______。

【分析】喊声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声波,传出口外的振动空气——声波再作用于纸,使纸振动。

【解答】喊出的声波作用于纸,使纸振动。

【例10】敲击一下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因为______的______发出的【分析】敲击给碗一个扰动,使碗缘开始振动产生声波传至人耳,就听到声音了。

【解答】碗缘;振动。

【例11】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振动引起的(填:“人嘴”“笛子杆”“笛中的空气”)。

【分析】人吹笛子时,吹出的气流进入笛腔使腔中的空气振动,再通过手指开堵笛孔来改变笛腔长度,从而发出各种声音。

【解答】笛中的空气。

【例12】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附近______。

【分析】声音传播必须依靠媒介物,而月球表面没有传声的媒介物,更无通常使人耳感受的传声介质——空气。

因而,对人来讲月球表面上就是无声而“死寂”的。

【解答】没有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