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程序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
1 5 8・
临床 合 理 用 药 2 0 1 3年 7月 第 6卷 第 7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i t o n a l D n l gU s e . J u l y 2 0 1 3 V o L6 N o . 7 B
超过 9 0 。 。若疼痛剧烈或有皮下瘀血应适 当减少度数 , 并遵循 三级镇痛 的原则进行镇痛 , 即口服 、 肌 内注射镇痛剂 , 严重者应 观 察患者 生命 体征 的变化 及 引流管 是否通
1 . 1 临床观察
畅, 引流液 的性质 、 量及颜色 , 及早 发现 出血征 象 ; 观察 局部有 无红 、 肿、 热、 痛 的急性炎症 表现 , 若切 口肿胀 明显伴 静止痛 和 高热 , 应及 时报告 医师 ; 观察 并评估术后患者 的疼痛程度 , 并适
给予腰麻置管 内注药 。停机 时问 , 一 般为手术 切 口愈合 , 主动 关节 内活动无疼痛 , 肿胀停止或消退时 , 大约 3~ 4周 。 临床上常见停机后肢体主动活动角度小 于机上活动角度 ,
这是 由于肌 肉主动活动力弱 , 所 以在 C P M被动锻炼 的同时 , 也 应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方法为 : 取仰卧位 , 双手支撑 床面 , 伸
部血运差 , 抗感染力 低 , 因此 , 要 注意保持 切 口敷料 清洁 、 无 污
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

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它通过整合医疗、康复和社会福利资源,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综合性的护理服务。
膝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膝关节退变的一种常见方法,虽然手术成功率高,但术后康复期间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本文旨在探讨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首先介绍该模式的内容。
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包括三个层面:医疗、康复和社会福利。
医疗层面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操作和术后治疗等方面。
康复层面则包括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和晚期康复等,早期康新常规为冷敷、床上下肢活动、功能锻炼和床位转移等。
中期康复则要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走路、上下楼梯及活动。
晚期康复主要是维护和巩固康复效果。
社会福利层面则涉及到病人出院后的安排和康复后的生活,包括康复护理、自理能力的培养、社会心理等。
其次探讨该模式的优势。
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康复效果和护理质量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该模式强调整合医疗、康复和社会福利资源,大大提高了康复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
其次,在康复训练中,采用个性化的康复教学模式,让患者参加康复训练更积极主动,让康复效果更为显著。
最后,在社会福利层面,该模式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后总结该模式的适用性。
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首先,该模式能够满足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的不同需求,提高康复效果。
其次,该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连续性的康复护理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因此,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可为膝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3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

3 1 心理康 复 : 复是一项 主动 、 . 康 被动 、 自觉 的活动 , 大部 分 术后患者对使用持续被动活动器( P 功能锻炼和进 行活动 C M)
有恐惧心理 , 惧怕疼痛 , 疑 自己是否能够 承受 。而且患者往 怀 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是 国内外公
12 结果 : . 本组 3 例经过 6~ 8个 月的术后随访 , S 1 2 H S评分
因负压作用而引流管 内血液 回流 , 加感 染几率 , 增 停机后 再开
放吸弓管 。。无一例发生术后 并发症 ,
效果满意 。
2 护理
3 4 负重康复 : . 术后第 4周 一 3个月期间, 进一步加 强提高患 膝功能效果 , 增加患肢活动范围及负 重能力 , 负重练 习可借助 平衡杠、 助行器 , 部分 负重逐步过渡到术后 6周完 全负重练 从 习。着重生活 自理能力 的训练 , 回归 社会做 准备 。在 练习 为
之内主动屈曲达到 9 j O 。若疼痛剧烈 、 皮下淤 血或肢体肿胀 明显时应适当减少膝关节 活动度 , 对这类 患者 口服或注射镇
痛药或带镇痛泵之后再进行功能 锻炼 。终 止 C M 时 , 术伤 P 手 11 一般资料 : . 本组 3 例 , 6例 , 2 1 男 女 5例 , 年龄 5 — 4岁。 8 7
肢体功 能的康 复, 只有 患者战胜 自我 , 解除思想顾虑 , 充分 才
会积极 主动 配合治疗 、 护理 。因此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 , 掌
握患者 的心态 , 详细做好术后康复指导。同时 , 通过讲解全膝
关节置换术预后的可靠信 息、 同种病例的手术效果 、 活动的重 要性及让患者与病 区内同类 型患者交谈 等方法 , 解释合理 锻 炼 的效果 、 意义 , 使患 者树 立信 心 , 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 增
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措施及疗效评价

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措施及疗效评价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方法。
尽管手术风险较小,但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对康复和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措施及疗效评价。
手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身体状况适宜手术。
除此之外,患者也需要进行一些生活习惯上的调整和准备。
例如,不吸烟、控制饮食、准备好术后康复辅助器具等。
手术前的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手术和康复期。
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在医院内接受一定的康复治疗,然而,回到家中后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注意伤口护理手术后,患者关注伤口的护理至关重要。
医生会为患者处理伤口,并在伤口上贴上透明贴。
此时,患者需要关注伤口是否出血和感染。
如果伤口长期不愈合或者有明显的红肿、热度等症状,应该及时看医生处理。
2.关注疼痛情况手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患者通常需要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然而,过量使用止痛药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止痛药时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此外,患者也可以采用一些替代方法来缓解疼痛,例如热敷、按摩等。
3.进行康复运动康复运动是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重要环节。
康复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强化肌肉、减轻疼痛等。
然而,康复运动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和实施。
疗效评价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治疗。
一般来说,手术后3个月左右,患者的关节疼痛和肿胀会逐渐减轻。
而手术后半年,患者的康复状况也会有进一步的改善。
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坚持康复运动和注意护理。
结论膝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然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效果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注意伤口护理、疼痛缓解、康复运动等多方面的措施,同时也需要关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只有在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下,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和康复效果。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K 是解 除严重骨 性关 节炎 、 T A) 类风
湿性关节炎所 引起 的关节剧烈疼 痛 , 纠正关节 畸形从 而改善膝 关节功能 的有效手段 。随着我 国步入 老年社会 , 『关 节炎患 骨生
4 术后康 复指导 41 术后疼痛护理 .
411 松 弛和意象干预 ..
松 弛指应用 某种身体活动 , 如节
药物镇痛 , 留置 2d 3d ~ 。
本组病例 2 8例 , 1 , l , 男 0例 女 8例 年龄 4 5岁 ~ 2岁 , 7 平 均年龄 5 。2 8岁 8例患者 中膝关节骨性 关节 炎 2 , 2例 类风湿性
关节炎 6例。
2 有 效 的 心 理 康 复 指 导
41 应用度冷丁 、 .. 3 曲马多 、 吗啡 、 痛定 等药 物镇痛 。 颅 42 术 后体 位 与制 动 . T A采 用硬 膜 外麻 醉术 或 全麻 K
况 。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 况 , 对患者 和家 属进 行耐
练遵循 原则 : 期开始 , 早 循序渐 进 , 被动和 主动结合 , 长 和等 431 住院期间及 出院后 的康复训 练 ① 术后 1  ̄ - . 3d患 d 肢局部用 石膏 固定 于伸直位 , 这期 间做呼 吸肌的运 动 , 做踝关 节的主动 活动 , 每小时 1 , 当抬 高患肢或 抬高床脚 , 0次 适 注意 有无 腓总神经受伤 的表 现 , 时处理 。术后 3d拔除引流管 和 及
防止关 节内积血 ; 促进关节 内渗 出液 吸收 、 ③ 防止粘连。
1 霍杰 , 惠 民. 中 国护理荟 萃[ 】 计 当代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 技 出版社 .
19 1 ~ 5 9 5, 58 1 9
42 康复训 练的注意事项 . 421 只有使患 者从 心理 上真正认识 到康 复训 练是 治疗 .. 恢 复肢体功能必不可少 的重要 环节 , 才能在各种 条件 下 自觉 自 愿地坚持到底 。在训练过程 中 , 不可避免要 出现 肿胀 、 疼痛 、 关
快速康复在骨科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

快速康复在骨科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快速康复理念是指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促进功能恢复,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快速康复理念不仅适用于临床外科的治疗,同样也适用于临床外科的护理方面。
快速康复护理包括了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有效镇痛、导管护理、早期活动、快速恢复、饮食护理和出院随访等方面,通过运用快速康复理念,促使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早日出院。
关键词:快速康复;关节置换术;护理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本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120例患者。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
在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3例;其中,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40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20例。
这些患者的年龄为35~73岁,其平均年龄为(51.5±2.2)岁。
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其中,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44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16例。
这些患者的年龄为36~72岁,其平均年龄为(52.5±2.3)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管理方法在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
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好相关记录。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医嘱完成相关的护理操作。
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对其进行生活照护。
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
方法是:1)术前宣教:在手术前,为了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与恐惧,因此需要给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术前宣教,包括: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手术相关的详细信息、术后的进食及活动等,让患者与家属能够详细了解围手术期中的每一个环节,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日增加 5 ~1。每 日 2次 , 次 1h 。 0; 每 。④ 术后 第 3天 重 复前 2天 的康 复项 目; 除 引流 管 后 , 无 头 晕 不 拔 如 适 , 床边屈 膝 练习 ; x线 片示 假体 位置 良好 , 使 行 如 则 用 习步 架 下 床 活 动 。患 者 坐 于 床 边 或 椅 上 , 腿 下 双 垂, 单膝 置换 的患者 用 健 侧 压 迫 患 肢 往 内收 , 尽量 使
关 节功 能 , 2 膝 , 5膝 , 2膝 。术 后 2周 , 换 膝 关 节 主 动 活动 度 9 。~15 , 优 l 良 可 置 O 0 。 中位 数 9 。被 动 活 动 度 10 9; 0 。~10 , 2 。 中位 数
12 。术后 6个月, 】。 所有置换 关 节稳 定性 、 活动 度及 下肢 肌 力均 恢复 良好 , 患者 可恢复 正 常生 活。无关 节粘连 等并发 症发 生。 结论 : 范、 规 系统的术后 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 关节置换 术后膝 关节功 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促进 作用 , 有利 于提 高手术疗效 。
后 放下 ; 次 1 每 0下 , 渐 增 加 到 每 次 2 逐 5下 , H 2 每
中单 膝置换 l 6例 , 膝 置换 6例 。 双
2 方 法
2 1 术前康复指导 . 术前 向患者耐心讲解 T A术 K
后 早期 功 能锻炼 的重 要性 , 患 者做好 充 分 的思想 准 让 备 ; 导患 者掌 握 正 确 的 锻 炼 方 法 , 术 后 康 复 锻 炼 指 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摘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患有严重关节疾病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而康复护理在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等,以确保手术效果。
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关节功能的恢复和肌肉力量的增强。
饮食调理也不可忽视,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恢复。
生活方式指导和持续的康复护理同样重要。
良好的康复护理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患者需积极配合康复护理以提高康复效果。
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应该认识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共同努力让患者顺利恢复健康。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注意事项,康复训练,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持续性,手术效果,患者配合,康复效果。
1. 引言1.1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意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因骨关节炎、骨折或其他疾病导致的严重膝关节损伤而无法缓解疼痛的患者。
这种手术通过将受损的膝关节组织替换为人工关节,从而恢复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膝关节是支撑身体重量和进行日常活动的重要关节,膝关节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而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可以重获疼痛自由的关节功能,减少身体负担,恢复走路、爬楼梯等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还可以预防患者因膝关节疾病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如髋关节疼痛、腰椎疾病等。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膝关节疾病患者来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重新走上健康快乐的生活道路。
1.2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康复护理包括术后的注意事项、康复训练的内容、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指导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将全方位地促进患者的健康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7月 第21卷 No.337 3小结3.1护理前后两组HAMA评分比较本次两组护理对象在护理实施前,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有效护理后,HAMA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护理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干预组护理后HAMA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1W前后焦虑评分变化情况(X±s)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p干预组29.97+6.6923.64+5.5212.81<0.01对照组28.94+6.1325.65+5.368.29<0.01t1.172.10p>0.05<0.05 3.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通过为期1W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可知,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组别n(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Χ2P干预组34201224.98<0.05对照组34111854讨论角膜穿孔伤是眼外伤致盲眼病中最常见的一类,致伤因素多,伤情多较重。
术后视力恢复程度与就诊时间、角膜受伤部位、受伤性质、眼内容物的损伤程度等有关。
就诊时间越早,术后效果越理想,炎症反应越轻,反之亦然。
随着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各种类型的眼外伤频发,但就医意识仍相对薄弱,故加大宣传自我保护意识及普及眼外伤护理知识,早期、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等,对降低致盲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的护理(两组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有效,P<0.05)是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减缓医患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力的配合了医生进行治疗[11]。
同时,在常护理的基础上,突出心理护理,包括术前及术中的心理护理,更加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P<0.05),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减轻担忧、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所以,护士需在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后,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
通过鼓励、安慰、沟通等多种手段,尽快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并提高心理耐受力,以承受可能发生的后果。
综上所述,优质的护理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身心健康,尤其是术前及术中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如能加强整个护理过程的心理护理,其效果可能更佳,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1] 董丽艳,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1):137-138.[2] 戚建明.眼外伤69例急救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8):82.[3] 林海波,角膜穿孔伤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328):87-88.[4] 王景泽,眼外伤性角膜破裂穿孔缝合术24例疗效观察[J].临床论坛,2012,12:94.[5] 朱宝卿,邝松基,79例角膜穿孔伤的治疗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1):121-122.[6] 钟银燕,129例眼外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1,2.[7] 郑秀娥,陈小梅,眼化学伤的急救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8).[8] 刘静凡,心理护理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应用价值分析[J].2014,17:169-172.[9] 陶英娟,封亚玲,白蓉蓉,护理干预在角膜溃疡穿孔或近穿孔患者手术中的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2010,8(2):61-62.[10] 陆洁珍,角膜溃疡分析与护理对策护理园地,2013,7:431-432.[11] 余秋容,田惠清,蓝燕华,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82-84.作者简介:李晶,女,(1983年-),本科,护士,护师,研究方向:为眼科临床护理。
康复护理程序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祁建宾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大东医院 辽宁沈阳 110041)【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7-0037-01【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程序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着入院治疗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根据康复护理程序,进行康复训练。
结果应用康复护理程序是确保手术成功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4%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膝关节置换术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康复护理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能降低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程序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关节病长期保守治疗得不到实质性改善,膝关节的不稳定性和关节功能低下引起疼痛,活动范围受限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退行性关节炎的末期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优点是手术的精确度和一贯性。
术后患膝功能是否恢复的良好,取决于术后的功能锻炼,因此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对防止关节粘连,恢复肌力和关节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现将2010年至2014年38例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功能康复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例,女32例,平均年龄64(±3.2)岁,单侧29例,双侧9例;其中退行性关节炎2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行走困难,屈伸受限,均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按着入院治疗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根据康复护理程序,进行康复训练。
术前,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并向患者和家属简要介绍手术治疗及康复护理的流程,以及配合要求。
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完善各项检查,指导病人练习股四头肌肌力、直腿抬高及踝关节主动运动。
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应密切观察生命指征。
给予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
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必须有效镇痛,才能顺利完成康复计划,最终保证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1]。
无痛锻炼是康复的前提和条件。
术后6小时去枕平卧,患肢抬高20-30度,患肢置功能位,屈曲15-30度,使病人感到舒适。
下肢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术后早期的主要致死原因,术后早期活动及预防性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
②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2]。
第一阶段:术后1~3天以被动活动为主,护理人员可以协助病人行直腿抬高锻炼及踝关节背屈运动,角度从40度开始,持续1小时,每天完成2次。
术后24h即可行患肢CPM机持续被动运动,CPM是有规律的被动运动,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第二阶段:术后4~14天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负压引流管已拔除。
此期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屈膝超过90°;开始加强患肢主动运动,行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和进一步加强直腿抬高运动,改善关节主动活动范围,鼓励病人下床。
此期以增强肌力为主,扩大关节活动,增加活动量,可由2人搀扶下站立,重心双脚交替,时间不宜过久,也可扶拐在床周围活动,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第三阶段:术后2-6周,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已获得的膝关节活动。
做CPM训练时肌肉尽量放松,不要绷紧退步,肌肉以免受伤。
通过训练达到完全伸直膝关节,并且被动曲达90°-120°,能适应坐凳子和站立状态[3]。
患肢逐渐恢复负重,开始行走和步态训练。
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
逐渐减少拐杖的依赖。
最终独立行走。
出院康复指导:出院后患者的情绪要保持稳定,一般术后1个月可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另外平时要穿低跟的软底鞋,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患肢,当抬腿有力,膝关节无积液,不肿胀时,加强局部及全身功能锻炼,加大患膝关节的活动范围,继续扶拐行走。
避免患肢过多下地负重行走,注意预防膝关节及其他感染。
1.3疗效评价应用Harris评分法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共包括畸形、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疼痛4项,每项25分,共100分。
总分≥90分为优;总分80~89分为良;总分70~79分为中;总分 70分为差。
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应用MMT(徒手肌力评定)方法评价患者肌力恢复情况,采用6级法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tudentttest检验,P<0.05被认为是有意义,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表1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组别例数优良中差优良率(%)实验组19973084对照组19665263P<0.053讨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解除患者关节疾患痛苦,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正确的术前护理术后应用康复护理程序是确保手术成功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4]。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4%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除了医生精湛的技术,术后良好的功能康复护理也相当重要。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的功能康复离不开早期康复护理,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其周围的肌肉力量来维持,能够增加股四头肌尤其股内肌肌力,增强关节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可加速膝关节功能康复。
同时训练强度以患者能接受为宜,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持之以恒,切忌操之过急,康复训练应因人而异,抓住各个时期重点训练。
康复护理程序是将治疗、护理、康复融为一体,渗透到整个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本组病例,使我们认识到,膝关节置换术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康复护理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能降低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1] 房晓军,丁勇,田娟.下肢创伤患者术后应用持续被动运动的康复护理.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189[2] 辛海霞,赵艳.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73-74[3] 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54-362[4] 顾凤云,秦芳,李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60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