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集训营老师怎么样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周庆山育明教育 内部考研笔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周庆山育明教育 内部考研笔记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周庆山
【育明教育】考研内部笔记
传播——人类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第一章传播学总论
第一节导论
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现象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
分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
发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逐步成型于40年代,6、70年代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两大学派:传统学派——以美国为中心,自称经验学派,注重经验和实证,欧洲也称其为行政学派,认为其从管理者的利益出发。

批判学派——以欧洲为中心,也有部分美国学者,英国的传播学批判研究自60年代蓬勃兴起,大致分为四派:以麦奎尔为首的社会学派;以霍洛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以奇斯曼和加纳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以利兹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职能”学派。

第二节起源和发展
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修辞”的概念,提出政治传播中宣传的意义并从说服的角度开始了传播效果研究
中世纪:西塞罗与昆提连提出更广泛的传播理论
早期学术思想源流——19世纪末
欧洲:
塔尔德(1843-1904):法国社会心理学家,1890年出版《模仿的法则》一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模范理论的创始人。

对美国传播学的社会学习论、创新扩散论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奇莫尔(1858-1918):德国社会学家,提出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学院的创建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和传播专家。

成立于2002年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北京大学卓越的学术传统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成为业界瞩目的研究和教学机构。

作为中国传媒行业的翘楚,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优势。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和研究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又有年轻有为的讲师和助教。

这支队伍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在学术研究、专业实践和教学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和指导。

学院设有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同时还拥有新闻与传播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多个研究生专业。

本科生专业课程内容涵盖新闻理论与实务、传播学基础、传媒与社会、媒体经济与管理等多个方面。

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丰富的实习和交流项目,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媒体环境中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除了教学工作,新闻与传播学院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

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在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上积极发表学术论文,并参与各类科研项目。

学院还与国内外众多学术机构和媒体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此外,学院还组织丰富多样的学术讲座、培训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

新闻与传播学院致力于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院,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院与多个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互派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和教育项目。

这种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为我国的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丰富的实践教学和积极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培养中国优秀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和传播专家不断努力。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机构介绍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机构介绍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机构介绍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展指导委员会(2006年5月28日聘任)主任委员:许智宏(北京大学校长)委员:蔡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人民日报社社长)龙新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范敬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翟惠生(中国记协党组书记)何平(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蔡赴朝(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化勇(中央电视台台长)杨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徐如俊(经济日报社社长)苟天林(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朱灵(中国日报总编辑)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梓华(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童兵(复旦大学教授)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良荣(复旦大学教授)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张国有(北京大学副校长)二、学院领导院长:邵华泽常务副院长:徐泓副院长:赵为民(兼)、程曼丽、陈刚院长助理:杨伯溆、徐勤霞党委书记:冯支越党委副书记:王洪波三、学术委员会育明教育【喜报】38人考研状元集训营,20人考上北大、人大、清华、复旦。

【喜报】36人考研冲刺集训营,16人考上北大、清华。

【喜报】“三跨”学员隋JiaLun(378分)36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378分)、城环(409分)、政管(402分)共11个专业状元。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外汉教、翻硕、法语等6个专业状元。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共有126人考上北大、人大、中财、贸大、五道口经济金融类研究生,众多学员成绩400+,最高分464分。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大(402分)、人大(396分)、北师大(378分)等6大名校行政管理状元。

【喜报】“三跨”学员马Lin(402分)以第一名考上对外经贸大学翻译硕士国际会议传译。

学术委员会主席:程曼丽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刚冯支越关世杰刘德寰徐泓肖东发谢新洲杨伯溆四、学位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主席:杨伯溆副主席:程曼丽学位委员会委员:陈刚谢新洲陆地刘德寰陆绍阳师曾志陈汝东李琨吕艺五、系、所、中心、行政新闻学系系主任:吕艺副系主任:陆绍阳传播学系系主任:李琨副系主任:刘德寰新媒体系系主任:谢新洲广告学系系主任:陈刚学院办公室主任:徐勤霞学院教务办公室:高忠欣张蓉丁学院数字媒体实验室:严富昌刘杨学院图书分馆:李小波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曾育平李洁媒体与传播研究所所长:龚文庠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陈刚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谢新洲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杨伯溆【育明小陈提醒大家】专业课复习一定要赶早,不要在起跑线上就输给对手。

一个班考上16位北大、清华、人大研究生的故事

一个班考上16位北大、清华、人大研究生的故事

一个班考上16位北大、清华、人大研究生的故事生而为赢的坚持——一个班考上16位北大、清华、人大研究生的故事一个培训班,48名同学,16名分别被清华、北大、人大录取,这是发生在刚刚过去的2012考研北京跨考考研基地的真实故事。

根据统计,跨考魔鬼集训营今年总共有2200多名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被“985”录取的多达500名。

“我们过去也有很多同学考生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对这个通过率早就习惯了,但今年一下子有这么多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人大,在跨考是第一次。

” 该班的班主任孟老师继续补充说,“这48名同学当中,大部分人的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同学来自二本、三本甚至是不知名的院校,还有7、8个同学是工作数年之后再回来报考的。

而且,和其他来参加集训班的学生一样,这个班的同学有超过80%是准备要跨专业考研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报考的难度更大、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除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师生们都将成功归结于考生的平常的心态和不平常的坚持,通过这样的坚持,他们在创造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渴望,是一种力量崔馨予,本科院校:吉林大学新闻学录取院校:北京大学新闻学总分:353还没来到集训营之前,崔馨予的目标就已经非常坚定。

她有着非常严重的“名校情结”:非北大不考,非新闻不上。

追问为什么,她说这是她从小到大的一个梦想:高考的时候因为5分的差距和北大檫肩而过,为梦想远赴吉林默默积淀。

好不容易等了4年,她决心一定要在考研时候拼一把,圆梦北大!而相对于那些一考再考、甚至三战四战的考生而言,崔馨予是非常幸运的。

首次考研,她就以政治68、英语65、专业课112、108、总分353分的成绩杀进复试,并顺利通过,最终录取。

崔馨予参加的是跨考的“魔鬼集训营”。

回忆起自己100多天“魔鬼之旅”时,她感慨万分:“自从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从前那种无所忌惮的放纵了。

大家的目标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连节假日也不例外。

我每天的生活都如流水线:早上6点30分起床,洗簌。

【考研心路历程】悲春伤秋,落华秋实

【考研心路历程】悲春伤秋,落华秋实

凯程考研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考研心路历程】悲春伤秋,落华秋实多年后,如果有人问我,大学期间,最令你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这一件是绝对不可不提的:从清风苑到弘德楼,我曾走过,无数次,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我们学校学生公寓有好几栋,名字都起的特别的文雅:清风苑、惠风苑、和风苑、畅风苑等,清、惠、和、畅取自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清风苑就是我入住的地方。

而弘德楼,顾名思义,是弘扬道德,培养人才的地方,是我们的教学楼。

名字,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往往寄予着命名人的希望和信念。

拿我的名字来说,我单名一个“力”字,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听我妈抱怨说,尽管我的名字音韵很好,但寓意不好。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言,还有什么比力气来的更实际的吗?所以说,中国人是缺什么就渴望什么,而这渴望最直接的寄托就是名字了。

从“弘德”二字可以看出,取名字的人深知我国德育的缺失,所以才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这正如中国现在不和谐,所以才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

大三下学期因为要考研,加之这学期课程安排少,所以常常在五栋五楼的自习室一呆就是一整天。

坐在座位上,眼镜死死第盯着课本,有时一动不动,像极了寺庙里打坐的和尚,唯一的区别是我睁着眼,他闭着眼。

有时和人谈起这样的生活,也总是以和尚自诩,四年本科僧,如果将来有幸,再加三年研究僧,这人生中最美好的七年的青春就全部埋葬在大学里。

在大三下学期的这几个月里,枯燥的生活中唯一的点缀就是当别人问起,你想考哪所学校时。

然后你嘴上说不清楚,心中却早已展望起自己考取理想中的大学后的美好生活,尽管此时的自己还不确定能否考上。

这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像极了三年前为了高考而疲于奔命的自己。

三年的大学生活,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你的生活没有得到完全改观之前,一切的理想,一切的梦想,都不过是支撑着我们脑海中勾画过无数次的空中楼阁的那根顶梁柱。

讲师介绍 资料PPT课件

讲师介绍 资料PPT课件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与对策 建立团队信任氛围 团队沟通与争论艺术 打造说到做到的执行力 从结果来学习找到有效方法 实务问题探讨应用
掌握培育人才的心法 个别培育部属方法技巧 集中培育部属方法技巧 各种情境下部属辅导技巧 管理提升部属的绩效 实务问题探讨应用
阶段 效果
学习克服负面情绪与压力 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转换正向心态
管理咨询培训、个人创业实战经验。
廖老师致力于提高企业经营模式、流程管理和团队领导力。过去十多年精研企业流 程再造方法论,情绪心态、团队管理、部属培育与辅导、领导力与团队协作;尤其在情 绪心态、领导力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接受过专业问题分析与对策、TOC冲突管理、教 练技术等训练,熟悉上市公司电子、造纸、机电、食品化工的运营模式与信息化应用, 为多家上市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
张群星先生的课程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学员从无奈接受培训到庆幸参与张群星先 生课程,课程中学员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参与,收获到可以在课后运用的工具和方法,超 乎想象的是能够给到学员以生命的高度看待工作,不少学员感叹张群星先生的课程超乎 自己的意料,透过管理课程改变生命品质,所以评估分数高达90%以上;
张群星先生目前还是最受欢迎的华人NLP应用培训师之一,在跟随众多国际大师和华 人导师的学习后,结合中国当前社会和企业环境,及各地人群,更加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帮助企业提升企业绩效及人的能力和组织效率,并应邀到新加坡等国家授课。
联系方式: Jennifer Lian
———————————————————
• 电话:
———————————————————
• 邮箱:juansmart_816@
———————————————————
• Q Q(工作): 122157934

2014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及历年真题

2014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及历年真题

看到初试成绩很激动,专业课分别是128,115,有一种苦心人天不负的感慨。

备考的路上每个人都很努力,我很感谢师兄师姐、小伙伴们给我的帮助、鼓励和支持。

这些都是我能考上不可或缺的。

很多同学在复试名单出来后就在写考研经验,我拖到拟录取名单出来之后才写,一方面是准备复试着实繁忙,另一方面是希望在结果出来之后在把经验分享给大家,显得更靠谱一点。

下面说说备考经验,我主要说专业课,因为自己英语政治考得一般,政治64,英语74,童鞋们还是看看高分师兄师姐的经验为好。

一、报考新闻与传播硕士(MJC)的原因备战MJC是在13年初。

13年北大新传考研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学硕全部在北京上课,不去深圳了,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硕缩招,MJC扩招,这也是我在权衡了多方面因素之后,报考MJC的原因。

MJC相较于传播学学硕的区别,主要是加入了新闻学和新闻实务的考察,这方面的比重差不多是传播学:新闻学=8:2,而且近些年有更加偏重新闻和新媒体的趋向,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不能过于注重传播学,要两者兼顾。

二、推荐书单(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弟学妹作参照)专业课的复习由于针对MJC的经验较少,我参照了立早师姐、逆转录猴子师哥和猫哥的书单,这些主要是针对传播学的,我给大家列一下我看的书单,里面参考了师兄师姐的书单,也有一些我自己看的书。

专业一考察的范围较广,社会学、新闻学、政治学等相关科目的知识都会有所涉及到,这跟传播学的学科起源有关。

按照大块来分,这一科目的参考书可分为史、论和方法。

其中,“论”指的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占比较多;“史”指的是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往往穿插在理论当中;“方法”指的就是研究方法,这一块占比越来越重,而且每年必有一道方法的题会考。

由于学科的体系是通过理论来构建的,我就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来梳理相应的参考书。

此外,还会把相关的专著、辅导书、期刊、网站和需要关注的微博等作简要介绍。

1、【新闻学】(1)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8年6月1日)《新闻理论十讲》抛弃了以往教材所谓“严谨系统”的结构,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形成体例上的开放式系统,避免了对新闻理论刻板生硬的演绎和组织。

中国传媒大学凯程考研辅导名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凯程考研辅导名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凯程考研辅导名师介绍王哲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有十年考研辅导工作经验,凯程三化四阶五法的尝试人,对研究生考试规划和辅导方案有深刻的见解,是凯程的金牌学习规划师。

在考研的初试指导上,强调学习方法与规划并行,非常看中督导的作用;在复试指导上,注重面试技巧和方法,善于从细节中帮助学生提升整体能力,深受集训营同学们的认可与喜爱。

英语考研团队索玉柱老师国内知名考研英语辅导专家、北大英语系教授、考研英语阅卷组组长,凯程教育首席英语名师。

多次参与国家各类英语水平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工作,拥有丰富的辅导经验。

齐方炜老师原新东方英语老师,北京大学英语硕士。

主讲考研英语阅读技巧课,英语长难句专题课,英语写作理论与技巧课,被凯程学员称为“英语大神级”人物。

孙浩老师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博士,5年考研课程教学经验,凯程金牌英语讲师,擅长英语单词、长难句、阅读理解和翻译题型的教学,曾成功带出考取清华的学员。

惠新华老师多年考研课程教学经验,凯程金牌英语讲师。

她独创了一体化教学方法,对考点把握非常准确,在多年的考研英语辅导中成功帮助多位英语“零“基础考生事先考研梦想。

政治考研团队卢营老师国内知名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人大政治学博士。

他知识渊博,思想深刻,他上课极具逻辑性,实战性强,擅长框架整理知识。

张鑫老师凯程考研政治主讲老师,参与考研大纲的修订和配套教材编写工作。

多年从事考研辅导工作,在政治辅导上有着独特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中传考研专业课王牌老师别君华老师:别君华老师在读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授课方式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熟悉艺术硕士历年真题热点和考点,有多年授课经验,深受同学喜爱。

庞清老师:庞清老师授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时间安排合理,应变能力表现突出。

语言生动严谨,准确流畅,表达清晰。

陆晨老师:陆晨老师上课诙谐有趣,他善于用凝练的语言将复杂难于理解的过程公式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

讲课内容紧凑、丰富,并附有大量例题和练习题,十分有利于同学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堂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集训营老师怎么样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集训营有哪些?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集训营,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集训营说自己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新闻与传播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北京大学18人,2015年考入北京大学达到25人,新闻与传播硕士状元也来自凯程。

凯程有系统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讲义》《新闻与传播硕士题库》《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红宝书》,也有系统的考研集训营,及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深入的理解,在北京大学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

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计划招生110名,总体来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北京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集训营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北京大学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北京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北京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

社会对北京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方向与学费介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费总额为8万元,学制两年。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专业方向如下:新媒体方向创意写作方向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如下: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创意写作方向主要考写作)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创意写作方向主要考文学基础)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集训营有哪些?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集训营,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集训营说自己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新闻与传播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北京大学18人,2015年考入北京大学达到25人,新闻与传播硕士状元也来自凯程。

凯程有系统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讲义》《新闻与传播硕士题库》《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红宝书》,也有系统的考研集训营,及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深入的理解,在北京大学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

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五、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新闻与传播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雷跃捷:《新闻理论》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雷跃捷:《媒介批评》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谭云明:《新闻编辑》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凯程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讲义、模拟卷》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沙莲香:《传播学》李彬:《传播学引论》邵培仁:《传播学》沃纳.赛佛林等:《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凯程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讲义、模拟卷》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特别强调,这些参考书凯程老师经过审定,确定是100%没有问题的。

凯程作为专业的新闻传播硕士考研机构,请大家放心使用凯程提供的信息。

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复试分数线是多少?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各方向最低复试分数线340分,最高为370分,其中政治不得低于50分,外语不得低于50分,专业课不得低于90分。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七、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一)总结归纳知识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知识点,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

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

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

在此凯程辅导老师们要提醒一点,最好的办法是,每看一遍书都得要把自己的笔记再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千万不能遗漏重点考点。

还有些在每轮复习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解释都该单独列出来,找出解释。

加强记忆。

说实话,名词解释就比各人的积累,谁看得多记得多,谁的胜算就大。

(二)重视基本知识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

(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的老师分析15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新闻与传播类期刊。

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抱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

考新闻千万不要与新闻本身脱节,每天及时了解新闻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

其他有关新闻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

关于热点的问题,凯程老师建议,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

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复习建议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专业课共有两科,一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二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课分值高,拉分恐怖,最重要的还是新闻理论,这是最拉分的一项,需要深入挖掘。

这里重点讲讲专业课的学习和答题。

先谈谈这两门专业课怎么学。

首先,这种文科类型的东西,没别的方法,就是多记多背,反复背诵,没有捷径。

再说说背的东西从哪儿来,凯程网站上罗列了两门专业课总共有16本参考书,但按照老师的指导学习,不要全面开花,那么大的量肯定看不完,必须选择重点,在拿到参考书后,大致浏览一下,然后按照凯程老师发的两门专业课的考试大纲,老师会对照考试大纲将参考书中的内容都整理出来,每个知识点都要做得很详细,同时要考虑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容易延展到的其他的知识点,大纲上没有的知识点凯程老师会加以补充,同时形成系统性,这样会方便之后的背诵。

整个资料的整理工作最晚应该在9月开始之前完成。

整理完资料之后就要开始背诵了,凯程老师建议从8月中旬开始背诵,8月中旬到9月底完成第一遍背诵,10月初到10月底完成第二遍背诵,11月初到11月20日前后完成第三遍背诵,在12月20前后又将所有内容背了两遍,因为越来越熟练,到最后不到一周就能将所有内容在脑海中滚动一遍。

在背诵过程中同样是先建立框架再往里面填充内容。

以中国新闻史为例,先将所有内容以时代为标准划分为大概8个章节,然后列出每个章节的报纸、报人和事件,再将每个报纸、报人、事件的内容填充进去,依次展开。

将所有知识在脑海里按照制定好的框架像放电影一样反复滚动播放。

凯程老师总结历年学生背诵经验,建议考试背诵的时候采用的是边背边写的方法,效果很好。

北京大学的考试特别重视知识面,而不会对问题进行特别深度的挖掘,因此在背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复习的面铺开,不能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任何你放过的知识点都可能出现在考卷上。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北京大学考研所有的答题就非常重视举例子,比如谈到媒介伦理师范你就可以写21世纪经济报道沈灏案或者新快报穷骨头案的例子,而且如果真的答不出来别的东西那就举例子吧。

当然,高明的答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凯程辅导老师会教你如何熟练运用。

所以必须在考前要有适当的模拟训练,就拿往年的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考试的要求做。

凯程每年考前都进行模拟实战演练,每次学生们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答题技巧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