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商 人 祭 祀 神 鬼 和 祖 先
“问卜” 的过程
“问卜” 灼后的 的过程 “卜兆”
“问卜” 的过程
卜 辞
[殷墟甲骨文数字(商代...] 159 x 298 pixels - (41.1 K)
[甲骨文字 (29809 字节...] 371 x 591 pixels - (19.4 K)
造字游戏:
虎 纹 饕 餮 纹
夔 龙 纹
云 雷 纹
造型独特
学者们认为三 星堆文化距今约三 千多年,是商朝时 期我国西南成都平 原上古蜀人的文化。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人认为祭祀和打仗是国家头等重要的 事情,目前青铜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宗庙 中使用的器物,即礼器。
1964 年 8 月 25 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青 铜艺术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 行一套《殷代铜器》特种邮票,全套 8 枚
内容:A同学去商店买一把剪刀、 一把锤子 要求:A同学不能说话,不能用肢 体语言 聪明的同学,请问: A同学怎样才能完成任务?
A同学只要将任务的具 体内容写在纸上,就 能顺利完成任务。
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 开文字?
第9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用于哪些方面? 2、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3、什么叫甲骨文?发现的地点? 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司母戊鼎铸造的每一道工序都包含 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聪明 才智与协作劳动,同样对于今天的 我们,无论是一个班级体,一所学 校,还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都需要 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去打造。
四羊方尊
商代
四羊方尊于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器物有巨大的方形口,长颈, 折肩,浅腰腹,高足,四面和每面中部都有脊。它将器物的造型 设计与艺术装饰高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5)甲骨文的影响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动脑筋:根据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猜一猜下面的12个甲骨文 分别是什么字?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铜器的发现 我国在黄河流域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 5000--4000年的铜器。
在石器时代晚期,铜器逐渐取代了石器,成为人们使用的主要工具
铜
器
出
现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器残片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距 今约4000年铜镜和铜刀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铜器的发现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 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
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图解殷商制作青铜器的全过程
制
作
1.备泥
流
程
5.浇筹
2.制模
3.制范
4.装配
6.去范
7.打磨
8.制成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青铜器制作工艺 ②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 型器物。
制
作
工
艺
司母戊鼎 制造这样大、这样精美的青铜器,不仅需要规模宏大的手工作坊和复 杂的分工协作,还必须有相当高超的技术水平。
簋
问,兆象很好。武王赐给有事 (官名)利(人名)以金(青
铜),利觉得很荣耀,遂铸此
簋作为纪念。
簋: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七年级上历史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历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汉字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特点: 从繁到简。
历史
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材料,小组合作,开展探究。 材料 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 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 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 较高的武将。
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以该造型为主题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中华世纪鼎 D.大盂鼎
历史
( C )5.(2018黑龙江)文物是鲜活的历史。现存青铜器中形体 最大、最重的一件是
A.青铜面具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青铜立人像
历史 ( B )6.(2018山东)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 精神”的基因,下图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 就
历史
知识要点
一、青铜器
1.含义: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因为颜色发青而得名。
2.主要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 饮食
、 祭祀 及
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
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高度发展时期: 商周 时期。
历史
4.代表作: 司母戊 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
最重 的青铜器,折射出 商
历史
( C )15.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 义,我们把这种造字法称为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历史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人描绘仓颉造字之时的情景是“天雨粟,鬼夜 哭”。并将其人描写为龙颜侈侈,“四目灵光”的巫觋神 道。
——李家养《远古巫文化与汉字起源》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发展: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盛行: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成就: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制作工艺:商朝时期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当时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
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
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业不仅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如: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二、甲骨文记事
1.名称来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43张PPT)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 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图片资料:
甲骨文: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 字方法。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 来。甲骨文40%是象形字。
指事:用一种指示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 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 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 青铜工艺
1、组成成分: • 铜 (85%)锡 (12%)铅(3% ) 2、特点: • 硬度高、耐磨、锋利、青灰色
青铜如此贵重,拿这样多的青铜 铸这么大的一个鼎说明了什么?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舟 车
象形
甲骨文、金文的发展
涉及各个领域
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传为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鼎腹 内刻有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的金文铭 文。全文追述周代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接着 叙述宣王委任毛公管理内外事务,并附告诫勉 励之词,赏赐器物。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流 传后世。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是研 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此铭文也是成 熟的西周金文书法典范,书法家李瑞清曾写下: 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 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现藏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
图片资料:
甲骨文: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 字方法。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 来。甲骨文40%是象形字。
指事:用一种指示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 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 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 青铜工艺
1、组成成分: • 铜 (85%)锡 (12%)铅(3% ) 2、特点: • 硬度高、耐磨、锋利、青灰色
青铜如此贵重,拿这样多的青铜 铸这么大的一个鼎说明了什么?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舟 车
象形
甲骨文、金文的发展
涉及各个领域
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传为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鼎腹 内刻有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的金文铭 文。全文追述周代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接着 叙述宣王委任毛公管理内外事务,并附告诫勉 励之词,赏赐器物。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流 传后世。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是研 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此铭文也是成 熟的西周金文书法典范,书法家李瑞清曾写下: 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 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现藏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否要建立有围墙的 病的方法。
还是三牛。
大聚落。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 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种事物或概念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 义,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 跟从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 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独特的三星堆文化
酒
特点三:品种繁多 器
铜
人
乐
头
器
像
特点四:造型独特
食
器
青
铜
兵
纵 目
器 青铜立人像 农具
青铜神树
面 具
分布广泛
甘肃、青海、四川、 陕西、河南、山西、 山东、辽宁、安徽等
青铜铭文
青 人铜类在时青代铜:时人代类所用青 创铜 造制 的作 物生 质产 文工 化具 便、被武称器作及“生青活铜毛 公用文具明的”文。化发展阶段。 鼎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1.了解我国青铜工艺的成就及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2.掌握我国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 骨文的渊源关系。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C.商朝
D.西周
2.最近不断爆出三星堆考古发现的相关新闻。据专家分析,这里出土 的精美青铜面具很可能是当时祭祀的道具。由此可知,该考古成果能
够印证三星堆文化的( C )
A.青铜冶炼和农业生产 B.农业生产和天文历法 C.青铜冶炼和礼典祭祀 D.礼典祭祀和天文历法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答案 B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以及商朝 的政治、经济情况,是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 要价值。
1.(2014山东潍坊中考)右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 收藏过的毛公鼎。某中学“走近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 的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 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
C.大篆
D.小篆
答案 A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殷墟出土的 这些文字属于甲骨文。
5.(2018广东深圳龙华期末)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 史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B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 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青铜文明=青铜器=青铜铸造业。(✕) 提示:学生很容易把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铸造业简单地等同起 来。实际上“青铜文明”指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包括农 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等的繁荣。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西周开始的。(✕) 提示: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商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 资料,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6.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提示:商朝时的甲骨文已经记载了当时的一些情况,所以我国有文字可 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但这不能说明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2013 年,考古工作者在对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发掘的资料进行整理时发现了 大量的刻画符号和原始文字。
2.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其目的是 ( ) A.记录历史 B.占卜吉凶 C.传达命令 D.礼仪教化
1.(2014山东潍坊中考)右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 收藏过的毛公鼎。某中学“走近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 的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 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
C.大篆
D.小篆
答案 A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殷墟出土的 这些文字属于甲骨文。
5.(2018广东深圳龙华期末)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 史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B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 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青铜文明=青铜器=青铜铸造业。(✕) 提示:学生很容易把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铸造业简单地等同起 来。实际上“青铜文明”指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包括农 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等的繁荣。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西周开始的。(✕) 提示: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商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 资料,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6.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提示:商朝时的甲骨文已经记载了当时的一些情况,所以我国有文字可 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但这不能说明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2013 年,考古工作者在对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发掘的资料进行整理时发现了 大量的刻画符号和原始文字。
2.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其目的是 ( ) A.记录历史 B.占卜吉凶 C.传达命令 D.礼仪教化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百人同时操作。
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
总重量达34.5公斤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羊方尊,商 晚期偏早器。是我 国现存商器中最大
58.3厘米
的方尊,高58.3 厘米,重近34.5
四只大卷角羊 公斤,1938年出
羊的前腿
土于湖南宁乡县黄 村月山铺转耳仑的
特点二:工艺精美 山腰上。现藏于北
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青铜神树 青铜立人像
青铜文明
• 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
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 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石器时代” 和“铁器时代”之间。
• 青铜文明:即在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
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北京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是什么?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呢?
最大的青铜器,被称为_____司__母__戊__鼎__, 重800多公斤,是__商___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三:识图题写出下列器物的名称:
图一
图二
图一是
司母戊鼎
-----------------
,它的地位是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
青铜器
图二是 -四---羊---方---尊----------。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生产规 模宏大,采用“泥范铸造法”。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二、甲骨文记事
①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
②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 造字方法。
巩固练习
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甲骨文使用 、 等多种造字方法。
、
、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
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例如「上」、「下」、「凶」等等。「上」、「下」两个
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甲骨文记 这块龟甲上所 刻的卜辞内容是: 录了祭祀、 卜一位地位极高 战争、农牧 的贵族外出打猎, 能否遇到野猪、 业、官制、 鹿等动物,以及 刑法、医药、 能否将它们猎获。 天文历法等。
图片展
甲骨文的出土和解读有何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 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 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北京人、山顶 洞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是什 么?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呢?
打制石器
石 器 时 代
磨制石器
青铜器
青 铜 时 代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独立自学:
下面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上画下来。
找到
1.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
特点二:品种多
兵 器
农 具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龙角 羊的前腿 特点三、工艺精
商代青铜器中最为精致的!
特点四:分布范围广
2、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规模大
分布范 围广
品种多
工艺精
试试看:你认识这些字吗?
人
牛
水
日
上
下
明
射
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被谁发现的?
王懿荣:
一片甲骨惊天下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后(数量增多,种类 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 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商周时期(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制作工艺高超)
繁荣丰富——
想象一下,古时那些独一无二的青铜鼎是用什么办法制作 出来的呢?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 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 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 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 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立。
1.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右图的展品出 自中国古代的( )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许多 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 药店作药材。这些龙骨上面刻写符号,被称为 (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思考:商周青铜器有没有完全相同的?
1.1米
重832.84千克。
1.33米
是世界 现存最 大的青 铜器。
司母戊鼎
这 熔化铜液 样 的 场 景 说 明 运输铜液 了 什 么特点一:规模大 ?
浇铸铜液
“三星堆”文化
青 铜 人 头 像
青铜立人像
青铜纵目面具
青铜神树
酒 器
器 乐
镜 铜 盥(灌)水器
食器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
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字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
方的位置,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则是「下」
字。「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
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 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 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在陷阱 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 示武力的意思。 里放置的致命的危险物(交叉而置的箭)。 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 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 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 示新的意义,我们把这种造字法称为(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仔细观察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件文物叫什么名字? 司母戊鼎 (2)这件文物出自哪个朝代? 商朝 (3)这件文物的历史地位如何?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