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6张PPT)

1.商人盛行占卜,十分迷信。
( √)
2.商人占卜工具是龟甲和兽骨。
( √)
3.甲骨文记录了商人的占卜结果。
( √)
4.祭祀和田猎,都属于商人占卜的事 项 ( √ )
商代人盛行占卜,几乎事无大小 都要求神问卜·甲骨(龟甲或兽骨) 就是他们的主要占卜用具。占卜时先 将甲骨刮削整治,然后在背面钻孔凿 槽,用火灼烧,然后卜者根据正面出 现裂叙的密度、方向判断吉凶。占卜 完毕,将占卜的经过和结果概括地写 成卜辞,刻在甲骨上备查,即成甲骨 交
象形
羊
日
田
雨
指事
上
下
会意 形声 假借
明
从
柄
右,假借为“佑”,祈求保佑
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的关系
清华附中 宋薇
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的关系
清华附中 宋薇
上 上图是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牛骨 的正面刻有卜辞百余字,记录了 商王武丁祭祀先祖、乘车田猎等 占卜内容。
以下内容符合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 ,请在 括号内 划“√ ”;违 背材料 信息所 表达的 意思, 请在括 号内划 “×” 。
中国文字的形成与
发甲展骨有深文远有影什响 么重中要国有地文位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商朝字。
尊神重鬼的殷商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萌芽 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尚不能把握自己命运、对自身能力 缺乏信心的表现。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青铜器与甲骨文
远古人类的生活经验,靠口耳相传,
靠记忆保留下来。但记忆力有限,不及 用实物记录下来持久。
夏
商
西 周
据说中国远古的人结绳记事: 大事打个大绳结表示,小事打
个小结。绳的长短和颜色也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5张PPT)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C( )
A.纺织业 B.制瓷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造纸业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3、考古学家发掘了一批文物,从上面的文字分析它是商
代文物,这些文字应该是(A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4、甲骨文当时主要是刻在( A )
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规模大
盥(guàn)水器
酒 器
乐 器
铜 镜
食器
特点:种类丰富, 数量众多
兵器
农具
蕉叶纹 纹理清晰
四羊方尊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
羊,露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 装饰着蟠龙纹,双角龙头点缀在羊头之间, 布局新颖。
四只大卷角羊 双角龙头 羊的前腿
特点:工艺高超
青铜立人像
二、甲骨文记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自主阅读课本P24—25的内容,完成第4题
• 4.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什么?甲骨文造字有 什么特点?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①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②龟甲与兽骨
③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方式造字
④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 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①王懿荣发现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
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 ②该文字有什么用途? 除记载占卜的吉凶外,还涉及商王朝的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 药、天文历法等多方面。
• ③发现这种文字的意义何在?
A.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B.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一脉相 承的关系
A.纺织业 B.制瓷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造纸业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3、考古学家发掘了一批文物,从上面的文字分析它是商
代文物,这些文字应该是(A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4、甲骨文当时主要是刻在( A )
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规模大
盥(guàn)水器
酒 器
乐 器
铜 镜
食器
特点:种类丰富, 数量众多
兵器
农具
蕉叶纹 纹理清晰
四羊方尊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
羊,露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 装饰着蟠龙纹,双角龙头点缀在羊头之间, 布局新颖。
四只大卷角羊 双角龙头 羊的前腿
特点:工艺高超
青铜立人像
二、甲骨文记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自主阅读课本P24—25的内容,完成第4题
• 4.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什么?甲骨文造字有 什么特点?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①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②龟甲与兽骨
③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方式造字
④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 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①王懿荣发现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
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 ②该文字有什么用途? 除记载占卜的吉凶外,还涉及商王朝的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 药、天文历法等多方面。
• ③发现这种文字的意义何在?
A.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B.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一脉相 承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共24张PPT)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1、出现: 2、发展: 3、盛行:
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 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用途较广泛。
1.33米
司母戊鼎
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一:规模大
食器
兵
器
特点二:品种多
农 具
酒 器
乐 器
盥(guàn)水器
铜 特点三:用途广 镜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四 羊 方 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羊的前腿
四只大卷角羊
四、工艺精美
利簋[guǐ]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天亡簋
(陕西岐[qí]山出土)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24.2厘米,
4、成就: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动脑筋:
商周的青铜器的制作 特点有哪些呢?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 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 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 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
1.1米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我国文字起源很早。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 字。
二、甲骨文记事
1.名称来历 :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 陕西、山东等地出土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文,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 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 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 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1、出现: 2、发展: 3、盛行:
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 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用途较广泛。
1.33米
司母戊鼎
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一:规模大
食器
兵
器
特点二:品种多
农 具
酒 器
乐 器
盥(guàn)水器
铜 特点三:用途广 镜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四 羊 方 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羊的前腿
四只大卷角羊
四、工艺精美
利簋[guǐ]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天亡簋
(陕西岐[qí]山出土)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24.2厘米,
4、成就: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动脑筋:
商周的青铜器的制作 特点有哪些呢?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 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 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 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
1.1米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我国文字起源很早。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 字。
二、甲骨文记事
1.名称来历 :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 陕西、山东等地出土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文,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 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 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 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器
发 西周崇尚礼制,
主要以青铜器
展 鼎、簋的数量
区分贵族等级。
夏朝时开始出 现中国最早的 青铜礼器鼎、 爵、觚、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 青铜酒器比的数 量多少,是区分 贵族等级的标志。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 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 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觚( gū )【饮酒】商 尊【盛酒】商代
斝(jiǎ) 【温酒】商
彝( yí)【 盛酒】商
盉 (hé) 【调酒】春秋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水
器
第二单元
匜( yí) 战国
青铜盘 春秋
铜鉴 战国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农
具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古代中国的三张名片: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中国 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何尊:从此有了“中国”一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青铜器里的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Bronze Ware)古称“金”“吉金”, 指以铜、锡、铅为主要原料铸造加工而成的器 具,刚铸造完成呈金色,但因出土随时间流逝 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故名青铜。
铜器的发现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 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
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发 西周崇尚礼制,
主要以青铜器
展 鼎、簋的数量
区分贵族等级。
夏朝时开始出 现中国最早的 青铜礼器鼎、 爵、觚、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 青铜酒器比的数 量多少,是区分 贵族等级的标志。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 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 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觚( gū )【饮酒】商 尊【盛酒】商代
斝(jiǎ) 【温酒】商
彝( yí)【 盛酒】商
盉 (hé) 【调酒】春秋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水
器
第二单元
匜( yí) 战国
青铜盘 春秋
铜鉴 战国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农
具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古代中国的三张名片: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中国 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何尊:从此有了“中国”一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青铜器里的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Bronze Ware)古称“金”“吉金”, 指以铜、锡、铅为主要原料铸造加工而成的器 具,刚铸造完成呈金色,但因出土随时间流逝 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故名青铜。
铜器的发现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 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
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课件(26张)

如何制作?
选用和制备适当的
01 工匠利用1000℃的烈 火对调配好比例 的矿石(铜84.77%, 锡11.44%,铅2.76%, 其他0.9%)进行熔化,
02 泥料将之和成软硬 适度的泥土,再经 过反复摔打和揉搓, 还有经过较长时间 的浸润,使之定性, 形成模板
03 熔化后的金属液 趁热倒进模板中
01
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发现的地点——殷墟(今河南
02
安阳小屯村)
03 价值: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 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04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 开始
1.造字方法: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假借 2.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 形(40%)
第三节
3.最进步的造字方法:形 甲骨文造字的特点
觥(gōng) 觚(gū)
青铜酒器
爵( jué)
簋(guǐ) 盉(hé)
青铜礼器
曎(yí)
青铜兵器
胄(zhòu)
镞(zú)
灌水器 铜镜
青铜乐器
四羊方尊——最精美的青铜器
四角附着向外半伸的羊,露 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
器物四壁装饰着蟠龙纹,双 角龙头点缀咋一羊头之间
羊头上方点缀焦叶纹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制造一个大鼎需要近300人同时操作才能制好,这能说明什么?
01
司(后):祭祀 母:母亲 戊:母亲的名字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
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
鼎
为三足两耳,或者四足两 耳。西周时期,所用鼎的
数量及大小代表贵族的身
份和等级。《公羊传》何
休注云:“天子九鼎,诸
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鼎的数量和类型反映布W广泛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共30张PPT)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战国时期, 用毛笔在竹 简和丝帛上 写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汗青”是指什么?
竹简在书写之前需 要烤干其中的水分, 在烤制过程中竹简 表面渗出的水珠, 称为“汗青 ”。
我们今天学习了青铜器如“鼎”,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 要的地位。那么你能列举出汉语中有 关“鼎”的成语吗?它的含义是什么?
一言九鼎
鼎足之势 鼎鼎大名
问鼎中原 人声鼎沸
二.甲骨文记事
王懿荣:一片
甲骨惊天下
什么叫甲骨文
• 商朝的文字, 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称“甲骨 文”。
甲骨文
为什么说,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 成熟的文字?
米 , 重 八 百 三
鼎 高 一 点 三 三
戊 ” 三 字 而 得
中 空 的 大 方 鼎
墟 出 土 。 该 鼎 为
。 。代鼎国十米名;立
规模大
工艺精美
四羊方尊的方形尊口像一只最大弧度 张开的喇叭,乍看上去,好象一个巨大的 屋檐。由此看来,这件青铜器的上半部分 圈套,可却没有给我们头重脚轻的感觉。
因中间分铸有四只大卷角羊,分布在 方尊的四角,并突出在尊外。这个造型给 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缓解了该青铜器 因“头重”面而造成的视觉上的压力。
是 世 界 上 的 最 大
点 八 公 斤 , 是 迄
一 米 多 , 宽 八 十
最 新 测 定 , 司 母
腹 内 壁 铸 有 “ 司
、
长 方 形 腹 , 四
九 三 九 年 河 南 安 阳
中 的杰青今厘戊母柱殷
国 历
史 博 物 馆
发 展 水 平
作 , 代 表 了 商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4版新教材)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
香港同胞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的香港宝鼎
港澳同胞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的澳门宝鼎
西藏民族团结宝鼎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禹铸九鼎,像九州”。)
特点一:规模大
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
52.4厘米
58.3厘米
总重量达34.5千克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千克,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特点二:工艺精美
乳钉纹铜方鼎
学习目标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掌握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理解甲骨文的发现及意义。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时期青铜器繁荣的表现是什么?
种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1.33米
1.10米
6厘米
总重量达832.84千克
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因鼎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而得名。鼎高1.33米,长1.10米,总重量达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B
欣赏以下这几个甲骨文字后,说说中国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 A.广泛使用字母 B.刻画 C.象形 D.形声
C
青铜鼎
青铜甗[yǎn]
青铜豆
食器
特点三:品种繁多
酗[xù]亚方尊
青铜方斝[jiǎ]
青铜角
青铜提梁卣[yǒu]
酒器
青铜编铙[náo]
兽面纹双面铜鼓
新课导入
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
香港同胞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的香港宝鼎
港澳同胞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的澳门宝鼎
西藏民族团结宝鼎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禹铸九鼎,像九州”。)
特点一:规模大
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
52.4厘米
58.3厘米
总重量达34.5千克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千克,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特点二:工艺精美
乳钉纹铜方鼎
学习目标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掌握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理解甲骨文的发现及意义。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时期青铜器繁荣的表现是什么?
种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1.33米
1.10米
6厘米
总重量达832.84千克
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因鼎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而得名。鼎高1.33米,长1.10米,总重量达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B
欣赏以下这几个甲骨文字后,说说中国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 A.广泛使用字母 B.刻画 C.象形 D.形声
C
青铜鼎
青铜甗[yǎn]
青铜豆
食器
特点三:品种繁多
酗[xù]亚方尊
青铜方斝[jiǎ]
青铜角
青铜提梁卣[yǒu]
酒器
青铜编铙[náo]
兽面纹双面铜鼓
部编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_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甲骨文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龟甲
兽骨
为什么要写甲骨文?
占卜
商王
最高统治者 群巫之长
图画性强,以象形文字为主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骨文的出 土和解读有 什么重要的 意义?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 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 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和 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 料。 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推进到了商朝。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3.右图为毛公鼎。其中学“走进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 的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B
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迄今世界上出土的 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B)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C.大盂鼎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今天的汉字最早起源于( A ) A.甲骨文 C.小篆 B.金文 D.隶书
3.以下故事可以通过甲骨文考证的是(
D
)
A.尧的传说
112CM 79.2CM
133CM
夔龙纹
832.84公斤
司母戊鼎
虎噬人纹
饕餮纹
我们把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 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称作“青铜时代”,并将在这个时代所 创造的物质文化,称作——“青铜文明”。
历史记忆的碎片——甲骨文
文字没有出以前, 人们用什么记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ιβλιοθήκη A.甲骨文B.金文小篆D.隶书
4甲骨文当时主要是刻在(A)
龟甲和兽骨上
陶器和青铜器上
骨器和石器上
铁器和木片上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这是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刻辞。
(1)王懿荣发现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含义。
【展示提升】
1简述商周青铜的高超工艺。
2简述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发现的意义。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C)
纺织业B.制瓷业
青铜器制造业D.造纸业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B)
夏朝B.商朝
西周D.春秋
3考古学家发掘了一批文物从上面的文字分析它是商代文物。这些文字应该是(A)
3简述青铜器高超的工艺过程。
1)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
(2)铸造技术——“混范铸造法”。
(3)工艺流程: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
(4)根据器物的大小制作不同的泥范再合范烧注铜液。
知识模块二、三 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自主阅读课本P24~25内容完成第4题。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1识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2.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及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1青铜器的高超技艺出现在什么时候?该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是什么?著名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
商朝。
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青铜器有哪些功能?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1)主要用于饮食、祭祀与军事。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象征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
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2)该文字有什么用途?
除记载占卜的吉凶外还涉及商王朝的祭祀、征伐、狩猎、天文历法、医药卫生等多方面的情况。
(3)发现这种文字的意义何在?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学习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与影响。
【学习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要求学生识记自学互研部分第1题的基础知识点。第2题从当时青铜器的功能来分析。第3题从延续的表现来总结。
方法指导二:
第4题对比原始社会的生产状况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来分析。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文物大鉴赏的方式进行展示假设你是一名文物鉴赏专家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商周的青铜工艺;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短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观看“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图片思考:这些青铜器是何时制作的?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自主阅读课本P23~24内容完成第1~3题。
4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什么?造字有什么特点?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1)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2)龟骨与兽骨。
(3)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方式造字。
(4)甲骨文是中国发现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们有文学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甲骨文当时主要是刻在(A)
龟甲和兽骨上
陶器和青铜器上
骨器和石器上
铁器和木片上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这是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刻辞。
(1)王懿荣发现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含义。
【展示提升】
1简述商周青铜的高超工艺。
2简述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发现的意义。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C)
纺织业B.制瓷业
青铜器制造业D.造纸业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B)
夏朝B.商朝
西周D.春秋
3考古学家发掘了一批文物从上面的文字分析它是商代文物。这些文字应该是(A)
3简述青铜器高超的工艺过程。
1)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
(2)铸造技术——“混范铸造法”。
(3)工艺流程: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
(4)根据器物的大小制作不同的泥范再合范烧注铜液。
知识模块二、三 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自主阅读课本P24~25内容完成第4题。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1识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2.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及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1青铜器的高超技艺出现在什么时候?该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是什么?著名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
商朝。
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青铜器有哪些功能?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1)主要用于饮食、祭祀与军事。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象征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
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2)该文字有什么用途?
除记载占卜的吉凶外还涉及商王朝的祭祀、征伐、狩猎、天文历法、医药卫生等多方面的情况。
(3)发现这种文字的意义何在?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学习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与影响。
【学习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要求学生识记自学互研部分第1题的基础知识点。第2题从当时青铜器的功能来分析。第3题从延续的表现来总结。
方法指导二:
第4题对比原始社会的生产状况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来分析。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文物大鉴赏的方式进行展示假设你是一名文物鉴赏专家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商周的青铜工艺;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短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观看“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图片思考:这些青铜器是何时制作的?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自主阅读课本P23~24内容完成第1~3题。
4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什么?造字有什么特点?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1)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2)龟骨与兽骨。
(3)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方式造字。
(4)甲骨文是中国发现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们有文学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