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6张PPT)

1.商人盛行占卜,十分迷信。
( √)
2.商人占卜工具是龟甲和兽骨。
( √)
3.甲骨文记录了商人的占卜结果。
( √)
4.祭祀和田猎,都属于商人占卜的事 项 ( √ )
商代人盛行占卜,几乎事无大小 都要求神问卜·甲骨(龟甲或兽骨) 就是他们的主要占卜用具。占卜时先 将甲骨刮削整治,然后在背面钻孔凿 槽,用火灼烧,然后卜者根据正面出 现裂叙的密度、方向判断吉凶。占卜 完毕,将占卜的经过和结果概括地写 成卜辞,刻在甲骨上备查,即成甲骨 交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假借



右,假借为“佑”,祈求保佑
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的关系
清华附中 宋薇
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的关系
清华附中 宋薇
上 上图是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牛骨 的正面刻有卜辞百余字,记录了 商王武丁祭祀先祖、乘车田猎等 占卜内容。
以下内容符合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 ,请在 括号内 划“√ ”;违 背材料 信息所 表达的 意思, 请在括 号内划 “×” 。
中国文字的形成与
发甲展骨有深文远有影什响 么重中要国有地文位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商朝字。
尊神重鬼的殷商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萌芽 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尚不能把握自己命运、对自身能力 缺乏信心的表现。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青铜器与甲骨文
远古人类的生活经验,靠口耳相传,
靠记忆保留下来。但记忆力有限,不及 用实物记录下来持久。


西 周
据说中国远古的人结绳记事: 大事打个大绳结表示,小事打
个小结。绳的长短和颜色也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发 西周崇尚礼制,
主要以青铜器
展 鼎、簋的数量
区分贵族等级。
夏朝时开始出 现中国最早的 青铜礼器鼎、 爵、觚、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 青铜酒器比的数 量多少,是区分 贵族等级的标志。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 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 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觚( gū )【饮酒】商 尊【盛酒】商代
斝(jiǎ) 【温酒】商
彝( yí)【 盛酒】商
盉 (hé) 【调酒】春秋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匜( yí) 战国
青铜盘 春秋
铜鉴 战国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古代中国的三张名片: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中国 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何尊:从此有了“中国”一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青铜器里的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Bronze Ware)古称“金”“吉金”, 指以铜、锡、铅为主要原料铸造加工而成的器 具,刚铸造完成呈金色,但因出土随时间流逝 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故名青铜。
铜器的发现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 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
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4版新教材)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
香港同胞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的香港宝鼎
港澳同胞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的澳门宝鼎
西藏民族团结宝鼎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禹铸九鼎,像九州”。)
特点一:规模大
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
52.4厘米
58.3厘米
总重量达34.5千克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千克,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特点二:工艺精美
乳钉纹铜方鼎
学习目标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掌握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理解甲骨文的发现及意义。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时期青铜器繁荣的表现是什么?
种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1.33米
1.10米
6厘米
总重量达832.84千克
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因鼎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而得名。鼎高1.33米,长1.10米,总重量达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B
欣赏以下这几个甲骨文字后,说说中国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 A.广泛使用字母 B.刻画 C.象形 D.形声
C
青铜鼎
青铜甗[yǎn]
青铜豆
食器
特点三:品种繁多
酗[xù]亚方尊
青铜方斝[jiǎ]
青铜角
青铜提梁卣[yǒu]
酒器
青铜编铙[náo]
兽面纹双面铜鼓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本节课主要介绍的就是夏、商、西周时期的成就其中重要的两个,也就是青铜器和甲骨文。

青铜器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出现,甲骨文从商代开始出现,夏朝有青铜器,但是暂时并没有发现甲骨文。

2.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再如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比如鼎、簋、尊、爵、斝、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和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确立了制度。

鼎和簋的配合一般是奇数个鼎,偶数个簋,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二簋或者一鼎零簋。

3.鼎是用来烧煮食物和煮饭的,相当于锅。

4.簋是用来盛饭的,相当于饭盆。

5.尊是用来盛放酒的,相当于酒桶。

6.爵是用来饮酒的,相当于酒杯。

7.斝是用来温酒和调酒的,相当于酒壶,没有壶嘴。

8.盉是用来温酒和调酒的,相当于酒壶,有壶嘴。

9.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采用“泥范铸造法”。

当时的工匠已经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筑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

到了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比如司母戊鼎。

铸造这样巨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43张PPT)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 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图片资料:
甲骨文: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 字方法。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 来。甲骨文40%是象形字。
指事:用一种指示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 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 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 青铜工艺
1、组成成分: • 铜 (85%)锡 (12%)铅(3% ) 2、特点: • 硬度高、耐磨、锋利、青灰色
青铜如此贵重,拿这样多的青铜 铸这么大的一个鼎说明了什么?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舟 车
象形
甲骨文、金文的发展
涉及各个领域
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传为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鼎腹 内刻有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的金文铭 文。全文追述周代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接着 叙述宣王委任毛公管理内外事务,并附告诫勉 励之词,赏赐器物。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流 传后世。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册命铭文,是研 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此铭文也是成 熟的西周金文书法典范,书法家李瑞清曾写下: 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 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现藏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否要建立有围墙的 病的方法。
还是三牛。
大聚落。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 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种事物或概念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 义,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 跟从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 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独特的三星堆文化

特点三:品种繁多 器






特点四:造型独特





纵 目
器 青铜立人像 农具
青铜神树
面 具
分布广泛
甘肃、青海、四川、 陕西、河南、山西、 山东、辽宁、安徽等
青铜铭文
青 人铜类在时青代铜:时人代类所用青 创铜 造制 的作 物生 质产 文工 化具 便、被武称器作及“生青活铜毛 公用文具明的”文。化发展阶段。 鼎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1.了解我国青铜工艺的成就及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2.掌握我国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 骨文的渊源关系。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C.商朝
D.西周
2.最近不断爆出三星堆考古发现的相关新闻。据专家分析,这里出土 的精美青铜面具很可能是当时祭祀的道具。由此可知,该考古成果能
够印证三星堆文化的( C )
A.青铜冶炼和农业生产 B.农业生产和天文历法 C.青铜冶炼和礼典祭祀 D.礼典祭祀和天文历法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答案 B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以及商朝 的政治、经济情况,是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 要价值。
1.(2014山东潍坊中考)右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 收藏过的毛公鼎。某中学“走近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 的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 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
C.大篆
D.小篆
答案 A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殷墟出土的 这些文字属于甲骨文。
5.(2018广东深圳龙华期末)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 史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B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 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青铜文明=青铜器=青铜铸造业。(✕) 提示:学生很容易把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铸造业简单地等同起 来。实际上“青铜文明”指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包括农 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等的繁荣。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西周开始的。(✕) 提示: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商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 资料,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6.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提示:商朝时的甲骨文已经记载了当时的一些情况,所以我国有文字可 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但这不能说明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2013 年,考古工作者在对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发掘的资料进行整理时发现了 大量的刻画符号和原始文字。
2.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其目的是 ( ) A.记录历史 B.占卜吉凶 C.传达命令 D.礼仪教化

2022) 六上历史第一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人教部编版()

2022) 六上历史第一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人教部编版()

选择题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判断,结合所学,商朝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的,D符合题意。

AB项不是说甲骨文惊天下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甲骨文不是字母文字,C不符合题意。

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选择题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答案】C【解析】西周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材料中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说明不同等级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因此C正确。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用鼎是“礼”的体现,与腐败无关。

因此A错误。

B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没有反应地区之间经济力量对比,因此B错误。

商朝制造业就十分发达了,因此D既与材料无关,也史实错误。

综上,故选C。

选择题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A. B. C. D.【答案】B【解析】A项是甲骨文的“羊”;B项是甲骨文的“鸡”,故选B;C项是甲骨文的“牛”;D项是甲骨文的“马”。

选择题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商朝B. 夏朝C. 秦朝D. 西周【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4.著名华裔作家陈河的“发掘历史系列”新作《甲骨时光》,
以 20 世纪 20 年代的安阳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和甲骨文发
掘有关的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故事。首次发现这种文字的
是( B )
A.裴文中
B.王懿荣 C.郭沫若 D.盘庚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5.“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图片中青铜器“酒器”“乐器”“舀水器”等反映了 青铜器种类多,功能多,也反映了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 超;青铜器上有文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能反映的是 青铜铸造业的规模,故答案是A。 【答案】A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2019·青岛期中]《周礼》中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 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B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陶器的制作工艺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点拨】结合题干中的信息“锡”“鼎”分析,锡是青铜器的 成分之一,鼎是青铜器,由此可见,材料反映的是青铜器 的铸造工艺。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是青 铜器中的精品。商朝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灿烂辉煌的文明。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3.[2020·南阳镇平期中]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 果于2019年2月19日揭晓,河南荥阳官庄遗址入围终评。 在该遗址中铸制作坊内大量陶范与陶器共出,其中,青铜 器种类多样,包括乐器、兵器、车马器等。这些发现反映 了当时( )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A.宏大的战争场面 B.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C.尖锐的阶级矛盾 D.先进的农业生产 【点拨】“青铜器种类多样”说明当时手工业发达;“兵器、车 马器”属于兵器,兵器用于服务国家机器,反映了尖锐的阶级 矛盾。 【答案】B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 字,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影响很大,所以郭沫若说“一片甲骨 惊天下”。 【答案】D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5.[2019·郑州第二中学期中]2017 年 10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最可能承载的“记忆”有( )
A.大禹治水
B.商朝官制、刑法
C.五铢钱的发行 D.金缕玉衣的制作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甲骨文是商周时期使用的文字,因此B可能是甲骨 文中记载的材料。 【答案】B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6.材料论述题。 材料 商朝青铜器的冶炼和制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 文化。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代表了我国当时青铜器制作工 艺的最高成就。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商朝的青铜器成就反映了商朝雄厚的国力和灿烂辉煌的文 明。
A
B
C
D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8.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文物。这些文物 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面图片回答相 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图一中的文物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 “龙骨”上都有相似的符号,这些符号叫什么?有何历史地 位?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 影响。
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
商朝历史的是( C )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人面鱼纹盆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猪纹陶钵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6.甲骨文使用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下 图中“日”字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 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 文明的是( A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4.[2019·邯郸成安期中]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郭 沫若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2.山西博物院馆的两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四足带盖方
鼎”和“商鸮卣”被戏称为中国版的“安卓小机器人”和
“愤怒的小鸟”。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________制造
出来的( )
A.高温锻打法
B.泥范铸造法
C.人工合成法
D.蒸煮法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点拨】结合题干信息“商周”“青铜器”分析,商周时期 铸造青铜器使用的方法是泥范铸造法。 【答案】B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2)图二、图三中的文物名字是什么?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 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商朝。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3)上述图片中的文物都是在同一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 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 我们为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如此瑰宝感到骄傲和自 豪,我们要好好学习,将先民的智慧继续发扬光大,争取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即可)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依据材料,指出代表商朝青铜器制作工艺最高成就的器物 是什么。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 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示例:观点:商朝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化。 论述:商朝以高超的制作工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 化。商朝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 艺高超。商朝后期,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四羊方尊、司 母戊鼎代表了我国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其中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C
5C
2B
6A
3B
7B
4B
8 见习题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A
5B
2B
6 见习题
3A
4D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现存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 一件是( C ) A.青铜面具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青铜立人像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 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 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商代酒器鸮卣
青铜器内的铭文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西周乐器晋侯稣钟
春秋舀水器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点拨】象形是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会意是把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形声是用声 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看图可知,“日”字的造字 方法是象形。 【答案】A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7.2020年是我国农历“鼠”年。甲骨文十二生肖中的“鼠”是下 面图片中的(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