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专题讲座-基本理论(2)
鸡驱学校高三复习专题讲座基本理论(4)

能否电离是否完全妨努州忍劲市鸡驱学校高三复习专题讲座-根本理论——电离平衡〔一〕一、 本讲教学进度第二 根本理论——电离平衡〔一〕 本讲教学主要内容1.比拟决电解质的强弱、电离程度的大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因素 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平衡常数3.水的电离〔酸、碱、盐对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的影响〕二、学习指导:〔一〕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相互关系否——非电解质化合物 是——强电解质能否——弱电解质热或水的作用电解质 自由移动离子 电离思考:一种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原物质一是电解质吗?分析:不一!关键要分清发生电离散是否要原物质本身。
有可能溶于水时就发生了化学变化如〔1〕Cl 2 −−→−溶于水氯水↓ ↓ 即不是电解质 HCl.HclO 又不是非电解质 发生电离〔2〕CO 2 −−→−溶于水碳酸溶液 ↓ ↓ 非电解质 H 2CO 3电离〔3〕Na 2O −−→−溶于水NO 2OH 溶液 ↓ ↓ 虽不是本身电离子 NaOH 电离 但可在熔融态电 离,故它属强电 解质2.比拟强、弱电解质注意:多元强酸电离一步完成且完全 如 H n A====Nh ++A n —而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二步电离比第一步电离困难,第三步电离比第二步电离更困难,但每步电离都存在相的电离平衡,因此分步书写电离方程式。
例如磷酸的电离方程式写三步:H 3PO 4 H ++H 2PO 4—, H 2PO 4—H ++HPO 42—HPO 42—H ++PO 43—,不能合并成H 3PO 4 3H ++PO 43—。
由于磷酸溶液中的[H +]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因此磷酸的电离方程式有时也可只写第一步。
对HnA 弱酸而言,电离方程式可只考虑: HnA H ++Hn+A —想一想:为什么多元的酸电离下一步比上一步困难,电离程度小得多,甚至可忽略?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指在一条件下〔湿度、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的状态。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KenMcPhail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考点剖析:1、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
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
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高三政治复习哲学讲座

2008——2009年江苏高考哲学选择题取材一览表
08江苏卷
社会 生活
29题,江苏人在改革开放中 形成许多精神
09江苏卷
27题,汶川地震;30题,京沪高铁带来引线地区 经济发展;33题,农村改革问题
自然 31题,三角形内角和问 科学 题 古诗 32题,“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文
等
26题,李贺的“少年安能长 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一、研读考纲 找方向
(一)命题指导思想
(1)遵循三个原则:
(2)两个充分体现:
(3)三个注重考查:
(4)坚持三个统一: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
4、论证和探索问题
(三)考试范围
1、《生活与哲学》部分删除考点
(1)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 精华 (3)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4)了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 (5)了解价值观的含义 (6)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 阶级性 (7)理解价值冲突与价值评价
2、能级要求降低的考点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由理解变了解
3、变换说法的考点
(1)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 事改成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2)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改成理 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 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四)考题特点 1、2010哲学考点暨08、09江苏考题考点分布表
2、命题趋势
(1)哲学选择题:
①题量在适当增加,主干知识会反复考
②试题难度较大
③取材范围较广。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讲座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讲座
第二讲唯物论
复备
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2)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意识的能动作用(3)运用:运用世界的物质性,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通过学习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论运动,避免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本讲重点】(1)物质的概念(2)规律的理解(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本讲难点】(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础知识巩固】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的。
它概括了宇宙间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人教版高三教材重点内容解析培养正确的理论与观念

人教版高三教材重点内容解析培养正确的理论与观念人教版高三教材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教材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理论与观念。
本文将对该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第一部分:政治思想理论高三政治学习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
政治思想理论是政治学习的基础,它涉及到国家、政权、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石,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潮。
人教版高三教材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该认真学习这些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基本原理,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人教版高三教材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念。
第二部分:历史知识历史知识是培养正确的理论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内容,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一、近代史人教版高三教材中对近代史的介绍相对较详细,包括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了解近代史的基本概念、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认识到近代史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二、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人教版高三教材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党的历史、党的路线、党的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第三部分: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社会学知识,可以培养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
南京市教研室中学组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
1) 新篇目研究课: 《获得教养 的途径》
(张玉娟) 一中 9 月 21 日下午 2:00 一语文 2)专题讲座:真正的课堂 (蔡肇基) 教师
观摩课 1: “生存选择”整合教 学
高二物理集中研训、备课
①对 3-1 教材《第一章 静电 场》的教学反思
主讲 于红梅(一中)
②对 3-1 教材 《第二章 恒定电 9 月 22 日上午 8:30 金陵中学 流》的教学反思 高二物 理教师 主讲 陈明(师大附中 )
③谈 3-1 教材《第三章 磁场》 的教学设计
主讲 夏广平(金中)
地点:金陵中学
高一物理研究课两节
1. 课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与时间的关系
执教 李苏华
上课地点:人民中学
人民中学 9 月 22 上午 8:30 金陵中学
2.课题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 高一物 时间变化的规律 理教师 执教 孟亚玲
高中通 劳动 9.月 9 日上午 8:30 三中 教学研究课《技术与设计 1》技 ( “ 术的性质”;课后研讨 ) 用技术 教师;通 用技术 术 授课教师:张忠余 教研员 高中音乐鉴赏备课&有关教学 案例和课件比赛的演示与宣讲 音乐 9 月 19 日上午 8:30 九中艺术楼 中学音 乐教师、 各区县 音乐教 研员 中学美 9 月 11 日上午 8:30 29 中(玉泉路校区) 初中美术教材备课 术教师 中学美 美术 9 月 18 日上午 9:00 市美术馆 教师水彩画提名展 术教师 中学美 9 月 18 日下午 1:30 宁海中学 高中美术研讨课 术教师
9 月 18 日上午 8:30
高三复习专题讲座-基本理论(3)

高三复习专题讲座-基本理论 -----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下)一、本讲教学进度第二部分 基本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下) 本讲教学主要内容1.化学平衡图象的特征分析2.化学平衡问题研究的重要思维方3.有关转化率的判断计算 二、学习指导:(一)化学平衡的图象问题研究1. 作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运用各种图象能直观地反映可逆反应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能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分析和研究变化的因素、方向和程度.2.方法:(1)注重纵坐标和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只要其中一个物理量改变,就可能导致图象的改变.A 的百分含量)、A 的转化率αA 分别t 1 t A 的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 A 的转化率与时间关系(2)弄清纵坐标和横坐标两种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图或析图时要注意变化的方向、趋势、程度,.如考虑是直线还是曲线?是上升还是下降?到一定时是否会不再改变?若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直线,斜率是否相同?若是两曲线,它们的曲率是否相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思考清楚。
.(3)抓住关键的点:如原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拐点)、交点等.。
同样有一系列问题值得去好好思考,如该不该通过原点?有没有最高(或最低)点?为何有转折点、交点等?3.图象类型(1)横坐标——时间(t )纵坐标——反应速率(v ) 或某物质浓度(C )或某成分的百分含量(A%) 或某反应物的转化率(αA ) 特点:①可逆反应从非平衡到达平衡以前,v 、C 、A% 、αA 均随时间(t )变化,到达平衡后,t 1则不随时间而改变.。
图象中一定将出现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简称“平台”.②出现转折“平台”的先后取决于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时间的长短又取决于反应速率的大小.温度(T)一定,压强(P)越大,V正、V逆越大,t越小压强(P)一定,温度(T)越大,V正、V逆越大,t越小T、P一定,使用正催化剂后V正、V逆均增大,t缩小.③“平台”的相对高低,则由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来决定.“平台”越高,说明条件在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中,在保持平衡的某时刻t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V正、V逆的变化有两种:V正、V逆同时突破——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V正、V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图1 图2解析 图1中t 2-t 3曲线与原来连续变化,说明只可能改为变温度引起.NH 3浓度下降,H 2解析: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度,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状态。
高考政治必背的常用基本理论

高考政治必背的常用基本理论一.常用的经济常识道理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更的实现其价值。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7.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
如果超过了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8.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反过来,价格也影响供求,使供求最终趋于平衡。
9.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三个作用:(1)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
在货币出现之前,等价交换表现为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表现为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等价交换原则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2)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总之,它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10.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11.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复习专题讲座-基本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中)一、本周教学进度及主要内容:第二单元 基本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中)本讲主要教学内容1. 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3.掌握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4. 理解工业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 二、学习指导(一) 化学平衡移动1.从正、逆反应速度是否相等分析:一定条件 改变条件 新条件一定 v 正=v 逆≠0 v '正≠v '逆 v ''正=v ''逆≠0 平衡状态I 平衡破坏 平衡状态Ⅱ平 衡 移 动方向取决于v '正与v '逆的相对大小若v '正>v '逆, 则正移 若v '正<v '逆, 则逆移 若v '正=v '逆, 则不移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的动态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是相对的,改变反应的某些条件,可以使正、逆反应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也可能只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的一种速率),原平衡状态被破坏,一定时间后,在新的条件下又建立新的平衡状态,这一过程就是化学平衡的移动。
2.从浓度商和平衡常数分析:对于一个一般的可逆反应:aA + bB ==== cC + dD ,在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K=ba dc B A D C ][][][][,浓度商Q 与K 具有相同的表达式,但其浓度(或压力)不像K 那样特指平衡态。
当Q = K 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当Q < K 时,反应向着正方向进行; 当Q > K 时,反应向着逆方向进行。
同样,欲破坏化学平衡状态,必须使Q ≠ K ,(二).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mA(g)+nB(g) pC(g)+qD(g)+Q (放热),△ng =p +q -(m +n)思考:若在气体混和物中充入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有无影响? 解析:应分恒温恒压和恒温恒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 恒温恒压 : 充入惰性气体,密闭容器的体积体积增大,各组分浓度同等程度降低,其效果相当于减小平衡混和物的压强,因此,平衡向反应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如对合成氨反应来说,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图象如下:② 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似乎总压强增大了,但实际上容器体积不变,对平衡混和物各组成浓度不变,即原各气体分压不变,增大的惰性气体的分压与平衡体系无关,所以平衡不发生移动. 图象如下:V 正 V 正’= V 逆’ V 逆注意①以上讨论适合于不与平衡混和物各组分反应的多种气体.不一定真为惰性气体。
②如可逆反应前后气态物质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化学平衡不受压强影响,上述恒温恒压、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1.定义:2.实例:分析下列实验: (T 一定)2NO 2 N色 颜色深浅顺序:(四)合成氨工业简述 1.原料气的制备、净化 ① 制N 2: 物理方法:空气 液态空气 N 2化学方法: 空气 CO 2+N 2 N 2压缩 蒸发炭 H 2O燃烧 (去CO 2)②制H2:水蒸气 CO+H2CO2+H2 H2反应方程式为:C+H2O(g)====CO+H2;CO+H2O(g)====CO2+H2注意:制得的N2、H2需要净化,清除杂质,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2.合成氨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N2+3H2 2NH3 △H=-92.4KJ(1)可逆反应;(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3)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
3.工业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料选择、产量和设备等多方面情况,以确定最佳的生产条件。
,测得达到平衡时NH3(a)压强不变时,温度越低, NH3%越大(b)温度不变时,压强越高, NH3%越大但是又存在如下问题:a)温度低,反应速率降低.在较低温度下,从N2、H2开始到达平衡要花好几年时间,无实际意义b)压强增高,对设备、技术、动力等要求相应提高.适宜条件:①一般采用的压强是77105~102⨯⨯Pa②选择适当的催化剂(铁触媒)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及反应速率选择适当的温度(500℃)(2)浓度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①提高N2或H2的浓度,均可使反应速率增大. 对转化率(α)的影响如下:平衡均正移赤热炭催化剂(去CO2)催化剂△△当 C N 2 ↗时,则αN 2↘,αH 2↗当C H 2↗时,则αH 2↘,αN 2↗故向循环气中不断补充N 2和H 2 且N 2、H 2可循环使用 ② 当降低NH 3的浓度,平衡正移——使生成的氨冷却,成液态分离出. 4. 图示合成氨的原理三、典型例析:例1.对于下列二个平衡体系,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时,混合气体的颜色有何变化?)(1)H 2(g) + I 2(g) ==== 2HI(g) (2)2NO 2(g) ==== N 2O 4(g) 析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判断出平衡移动方向,但体系的颜色取决于有色物质的平衡浓度,要比较出第一次平衡时有色气体的浓度与第二次平衡时有色气体平衡浓度的大小,方可得出颜色的变化。
解 析:(1)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缩小了体积,[I 2]增大,故体系颜色加深。
(2)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 2O 4]增大,由于2242][][NO O N K c =,故[NO 2]亦增大,故体系颜色也加深。
例2. 298K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气)+3H 2(气) 2NH 3(气)△H=-92.4KJ 。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 2和3 mol H 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KJ 。
其原因是 。
解析: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将达到平衡,1 mol N 2 和3 mol H 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 3 ,因而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4KJ 。
例3. 在容积相同的两密闭容器A 和B 中,保持温度为423K ,同时向A 、B 中分别加入a mol 及b mol HI (a >b ),当反应2HI H 2+I 2(g )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是t A >t B . B 平衡时[I 2]A =[I 2]B无实际意义C 平衡时, I2蒸气在混和气体中的体积百分含量A容器中的大于B容器中的D HI的平衡分解率αA=αB解析本题分析时抓住两个关键:(1)A、B容器中分别加入a mol及b mol HI(a>b),则压强P a>P b.(2)化学方程式特点是:△Vg=0,故压强变化平衡不移动根据压强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可得∵ P A>P B ∴ V A>V B ∴ t A<t B根据反应特点,平衡不受压强变化的影响,,A和B容器中I2蒸气的体积百分含量相等.但注意:平衡状态相同是指在平衡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相同,而不是浓度相等,∵P A>P B ∴[I2]A>[I2]B由于平衡状态相同,当然HI的平衡分解率相同:αA=αB本题选项D注意:从本题可进一步明白:若反应速率、平衡浓度改变,但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而例4.可逆反应2A+A.A和BB.A和BC.若BD.A和B解析;则只有C不一定!若B为固体,A使平均分子量减小,故此时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中,如果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反应物理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合物的压强2.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固)==== Ca2++2OH—,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A.Na2S溶液 B.AlCl3溶液C.NaOH溶液 D.CaCl2溶液3.在高温下反应2HBr(气) ==== H2(气)+Br2(气)—Q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C.升高温度 D.增大氢气的浓度4.现有三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都进行下列反应:CO2+H2 ==== H2O(气)+CO反应所处的湿度相同,但起始浓度不同,其中甲:n(CO2)=n(H2)=a摩,乙:n(CO2)=a摩,n(H2)=2a摩,丙:n(CO2)=n(H2)=n(H2O气)=a摩,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乙>甲>丙5.关于合成氨工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的,所以合成氨时温度越低,对氨的工业生产越有利。
B.根据合成氨的反应,增大压强能提高氨的生产率,所以在合成氨工业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大压强。
C.生产中常使用某种廉价易得的原料适当过量,以提高另一原料的转化率。
D.使用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度,不影响平衡移动,因此对合成氨产量无影响。
6.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同正反应方向移动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④⑥7.可逆反应mA(g)+nB ==== pC(g)+qD中,A和C都是无色气体,达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m+n一定等于p+q.C.升温,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若B是气体,增大A的量,A、B转化率并不都增大。
8.两注射器中分别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含N2O4)和Br2(气),将活塞同时向外拉,使气体体积扩大1倍,从垂直于活塞拉动的方向观察颜色,符合下列情况的是()A.Br2(g)颜色比NO2颜色深B.NO2颜色比Br2(g)颜色深C.两种气体的颜色一样D.两种气体的颜色均比原来颜色浅。
9.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现象是()A.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
B.我国氮肥厂大都采用500℃左右的高温下合成氨。
C.我国氮肥厂大都采用3×107Pa条件下合成氨。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油污时,去污效果好。
10.将CO和H2O(气)按物质的量为1 :2进行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H2O(气)==== CO2+H2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混合气的平衡相对分子质量为()A.24 B.21.33 C.19.50 D.2311.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装入AmolN2,BmolH2,在一定条件达到平衡,生成CmolNH3,保持温度不变,平衡时与反应前压强之比为()A .B AC B A +-+ B .B A CB A +++C .B A C B A +-+3D .BA C +12.反应A+B ==== 2C+Q (放热),已知C 是气体,达平衡后同时升高温并降低压强,又达到新的平衡,若后次平衡时混合物中C 的含量与前次平衡时相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A 不一定是气态物质B .A 一定是气态物质C .B 一定不是气态物质D .B 一定是气态物质13.在一定湿度和压强下,N 2O 4 ==== 2NO 2—Q (吸热)的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能提高N 2O 4分解率的措施是( )A .降低体系的湿度B .保持体积不变,通入NO 2气,使体系压强增大C .保持体积不变,通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一倍D .保持压强不变,通入Ar 气,使体系体积增大一倍14.可逆反应X(g)+Y ==== Z(g)+R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升高湿度[x]/[Z]的比值减小,表时反应是吸热反应B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Y 、R 都是气体C .若Y 是气体,增大x 的浓度会使Y 的转化率增大D .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15.反应NH 4HS (s)==== NH 3(g)+H 2S(g)在某一湿度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不能使平衡发生转动的是( )A .移走一部分NH 4HS 固体B .其他条件不变时,通入SO 2气体C .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16.对于Ma(g)+nB(g) ==== PC(g)+Q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湿度时,体系的平衡分子量时氢气的相对密度从18.4变成1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 <p+q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m+n <p+g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 .m+m >p+g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m+n >p+g 逆反应是吸热反应17.当化学反应2NO(g)+O 2(g) ==== 2NO 2(g)在密闭容器中处于平衡状态时,几容器中加入18O原子含量较多的氧气,平衡发生转移,则在建立新平衡状态以前,NO 和NO 2中所含18O 的原子分数与原平衡状态时18O 的原子分数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均增大 B .均减小C .NO 中不变,NO 2中增大D .NO 中增大的多于NO 2中增大的18.A 、B 、C 、D 表示易溶于水的弱电解质分子或离子,量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化学平衡,加水稀释后,平衡向正方向转动的是( )A .A+B ==== C+D B .A+B ==== C+H 2OC .A+H 2O ==== C+D D .A+2B+H 2O ==== C+D 19.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 气体A 和5L 气体B ,在一定条件进和下述反应2A (气)+5B (气)=4C (气)+nC(气)反应守全后容器湿度不变,混合气压强是原来的81.5%,则化学方程式中n 值是( )A .2B .3C .4D .520.在容积为20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H 2和0.2mol 碘蒸气,加热到t 1℃后,发生反应:H 2+I 2(气) ==== 2HI+Q ,测得H 2的转化率为50%,再升温到t 2℃时,HI 的浓度又变成t 1℃时的一半,整个过程中体积不变,则在t 2℃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A .2.12g ·L —1B .2.55 g ·L —1C .3.06 g ·L —1D .3.18 g ·L —1(二)填空题21.在一密闭容器中,对可逆反应A(气)+B(气) ==== 2C(气)+Q 进行五次实验,实验数据记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1)第_______次实验结果A 的转化率最大; (2)第_______次实验结果A 的浓度最大; (3)第_______次实验结果正反应速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