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哈尔滨市初中历史结业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2012年哈尔滨市初中历史考试说明

2012年哈尔滨市初中历史考试说明

2012年哈尔滨市初中历史考试说明考试具体内容中国古代史1.元谋人(了解)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了解)北京人已经能直立行走、会制造石制工具、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3.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原始农耕特点(了解)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已经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4.炎帝和黄帝(了解)相传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由战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5. 禅让(了解)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

6.夏朝的建立(了解)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7.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了解)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

8.司母戊鼎(了解)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9.孔子及墨、儒、道、法家代表人物(了解)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他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10.都江堰水利工程(理解)都江堰是我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1.秦统一及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措施:采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二级行政机构;统一车辆形制、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焚书坑儒。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 D B B C B 6~10: D A C C A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11、(1)《淮南子》(2)《史记》 (3)《战争与和平》12、(1)阿基米德 (2)玻利瓦尔 (3)王进喜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3、【×】(1) 秦朝改为汉朝【×】(2) 玄奘改为鉴真【×】(3) 苏联改为美国14、(1)错误:葛尔丹改正:大小和卓(2)错误:《解放黑人宣言》改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错误:澳门改正:香港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15、(1)“百家争鸣”“启蒙运动”。

(2分)(2)创立《新青年》;率先倡导“民主”“科学”;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3分)(3)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4分)(4)正确面对西方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批判的吸收其先进的东西,抵制一切腐朽文化;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等。

(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16、(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的革新(2分);(2)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分) 中国的改革开放(1分)(3)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分)(4) 导致社会变化的原因:政治制度的改变和法令的制订;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政策;科技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3分)认识: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

(答出其中任意l点即给1分。

不拘泥于此参考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l分)五、分析与探究(11分)17、(1)《权利法案》;《南京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3分)(2) 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2分)发动一系列殖民掠夺和侵略战争,给世界带来痛苦灾难或成为殖民帝国。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结果4月13日下午在北京揭晓。

河南郑州老奶奶庙遗址暨嵩山东南旧石器地点群等入选“十大新发现”。

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朝代的历史()A. 夏朝 B.商朝 C. 西周 D. 春秋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的“开元”指唐朝哪一位皇帝统治前期的年号()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祖D. 武则天3.在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是()①秦朝②元朝③明朝④清朝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②④4.曹操曾参加和指挥过的战役有()①官渡之战②巨鹿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5.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6.“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一五计划” D.新文化运动7.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辽沈战役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③渡江战役④淮海战役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③①④8.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的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 经济交流,互补互利C. 直接实行“三通”D.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9.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A.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B. 人民公社化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三大改造时期1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于1953年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012年初中毕业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初中毕业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初中毕业历史试题试题说明:1.试卷分Ⅰ卷和Ⅱ卷,答题时间是90分钟。

2.试卷满分为100分,采取闭卷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计50分)1.1929年年底,中国地质学会特别会议隆重召开,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会上报告了他在周口店发掘猿人头盖骨的经过。

他发掘出来的化石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2.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在他的著作中提倡法制、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3.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

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A.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 B.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 D.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4.《女史箴图》的··原作已经遗失。

现存的两幅都是后人的摹本。

一幅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宋人摹本;另一幅为唐人摹本,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

该作品的作者是A.顾恺之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屈原5.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在文化上的突出贡献是A.吸取北宋灭亡教训,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B.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C.完善科举制,创设殿试和武举D.开通了大运河。

6.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她是A.武则天 B.李清照 C.王昭君 D.曹雪芹7.李时珍参考了近千种著作,行走了近万里路,访问了上千个人,花了二十七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写成了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 D.《伤寒杂病论》8.1931年某日“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

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2012年初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2年初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2年初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内容世界现代史一.选择题(18分)( )1.1921年,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A 突出发展重工业B 实施农业集体化C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制定国家新宪法( )2.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新秩序的是A 巴黎和会 B《凡尔赛和约》C 《九国公约》D 凡尔赛体系()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各国签定了《九国公约》,表述不正确的是A 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B 确立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C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D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4.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A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 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D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5.学习完了“冷战中的对峙”后,小明对美国冷战政策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 发动局部战争打击了苏联力量B 推动西欧发展经济,反对苏联C 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D 联合资本主义国家,打击社会主义阵营()6.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上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成果B 政局相对稳定,资本雄厚C 加入欧共体,走联合自强道路D 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7..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

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 “铁幕演说”的发表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 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8.下列有关“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美国的扶持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C 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D 不断对外侵略扩张、积累资本()9.罗斯福总统为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A 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 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C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D 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二. 材料题(22分)16.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破坏性特别大。

初三历史结业考试模拟试题

初三历史结业考试模拟试题

2011~2012学年学业考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

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实行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文史全才的你一定可以知道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在最后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C.“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5.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

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A.鉴真B.张骞C.玄奘D.郑和 6.请依据右边三幅图片中历史人物的事迹, 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A.鸦片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B.解放战争中涌现的杰出人物C.反抗日本侵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D.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7.我国历来重视发展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依据下列史实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8.2010年9月7日,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撞我渔船,中方提出严正交涉,明确指出: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问下列哪个朝代的疆域明确规定钓鱼岛是中国领土?A.西汉B.秦朝C.唐朝D.清朝西域都护府 平定回部叛乱左宗棠收复1884年建行省戚继光 邓世昌 彭德怀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毛泽东在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中的著名词句。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4月)含答案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4月)含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 2012.4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对应题号填写在答题表内。

4.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把答案字母代号填在下表内。

1.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下列事件中,你不可能遇到的是A.举办太学B.张骞通西域C.焚书坑儒D.大规模反击匈奴 2.文物图片不仅能增强历史感,而且能提供重要的历史信息。

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3.潍坊历史上著有“天下第一农书”,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代“农圣”是A.晏婴B.贾思勰C.刘墉D.陈介祺4.“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A.分封制B.宗法制C.内阁制D.行省制5.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国务院确立的中国“文化遗产日”。

下列“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存在时间长短排列,正确的是①赵州桥②北京故宫③都江堰④秦长城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6.“少壮勤学,造福潍县,辞官回家,书艺风流”这16字最能概括潍坊历史上哪位名人?A.郑板桥B.郑玄C.刘墉D.张择端7.潍坊历史名人陈介祺自号“万印楼主人”,下列对他的评价正确的是A.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B.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C.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D.勤学不辍的经学大师8.《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2012历史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2历史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2年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注意:1、考试时间40分钟,本试卷满分40分,2、本试卷共3页,共2道大题,23道小题。

3、答案要写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内每题1分,共20分)1.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

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A.颁布了《共同纲领》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3.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A.左宗棠B.李鸿章C.林则徐D.谭嗣同4.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A.《南方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6.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一国两制”的构想D. 科学发展观8.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A.蔡元培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9.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

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2011年7月,中共将迎来90华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哈尔滨市初中历史结业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1、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B)A青铜立人像B司母戊鼎 C 四羊方尊D商代青铜豕尊2、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B )A玄奘B鉴真C晁衡D戒贤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这句话出自下列人物中的( A )A林则徐B魏源C左宗棠D李鸿章4、17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用行动和表达中国人民禁烟勇气和决心,赢得世人尊重,这位民族英雄与下列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B )A洋务运动B虎门销烟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5、台湾是在下列哪个条约中被日本割占的( A )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6、最早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是(B)A辛丑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7、小明要实地考察九一八事变遗址,他应该到( B )A哈尔滨 B 沈阳C长春 D 旅顺8、“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边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歌词中提到的“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A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9、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B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求同存异”方针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0、1972年2月,被西方新闻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事件是( C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C 尼克松访华D《中美联合公报》签署11、金字塔是古代统治者权力的象征。

以金字塔闻名的古代文明诞生于(A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12、随着中西文化碰撞的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传人中国,其中“圣诞节”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C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13、右图是上海世博会会徽,寓意是你、我、他的人类社会。

世博会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

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A )A.文艺复兴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南北战争D.工业革命14、“凡未经议会同意,而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施行法律,均属非法。

”这则引文出自下列哪一文献?( A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法典》15、世界许多国家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 B )A.明治维新B.1861年农奴制改革C.大化改新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6、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阐述此理论的文献是(D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17、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航海家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其中,发现美洲的是( C )A.达·伽马B.迪亚士C.哥伦布D.麦哲伦18、德国把2005年定为“爱因斯坦年”,以纪念这位科学家在物理学上的伟大贡献。

他的重要贡献是(C)A.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提出了“进化论"思想C.提出相对论D.发明了火车机车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其中三国同盟是指(C )A.英国、法国、俄国B.英国、德国、奥匈帝国C.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D.德国、意大利、日本20、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核心是(B )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爱国主义D.自由主义21、“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

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里“新的时代”是指(A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生物时代22、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

输入“马克思主义”、“共产者同盟”两个关键词,都能够找到的文献是(D)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2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其中由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是( A )A.三国协约B.华沙条约组织C.三国同盟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4、“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主要是因为牛顿( D )A.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B.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C.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D.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25、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

以下作品属于他的是( A )A.《战争与和平》B.《物种起源》C.《向日葵》D.《命运交响曲》二、判断题(共16题)1、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的先进水平,历经种种天灾与人祸的岁月的洗礼,他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0年都江堰与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A )2、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为鲁班所建。

( B )3、赵州桥的设计者为隋朝著名的工匠李春。

他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把人类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 B )4、李白的诗讴歌祖国的山河与美丽的自然美景,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他被尊为“诗仙”。

( A )5、两宋时期发明了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标志着宋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

( B )6、宋代著名的炼丹家和医学家孙思邈,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 B )7、成吉思汗是完成蒙古族统一大业的蒙古族杰出领袖。

他建立了蒙古政权,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 A )8、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两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 A )9、“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爱国知识分子魏源在《四洲志》中提出的主张。

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 B )10、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他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A )11、《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 B )12、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长诗《神曲》。

(B)13、《国际歌》是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的词作者是诗人狄盖特,曲作者是音乐家欧仁·鲍狄埃。

(B)14、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 A )15、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为世界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B )16、“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这首气势磅礴的《国际歌》是为了纪念巴黎公社革命。

( A )三、图说历史1、读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香港和澳门(2)分别写出这两个地区是何时回到祖国怀抱的?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3)对于这两个地区的回归你有什么感想?提示:从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发表感想。

象征着中国正在滕飞,经济正在腾飞,标志着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综合国力越来越强,经济不断发展,我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们要为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2、请观察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人物是谁?张学良(2)1936年,他和另一位将军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事件,这是什么事件?另一位将军是谁?西安事变;杨虎城(3)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他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图一图二①图一名为“火箭号”机车是谁研制的?他是哪国人?该机车以什么为动力?①史蒂芬孙;英国;蒸汽。

②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者是谁?②莱特兄弟③从火车到飞机,人类的交通工具不断改进,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交通工具的革新进步?③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生活对交通工具革新的需要推动着交通工具不断变革。

四、材料解析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据史记载,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等10科举人。

这些都是临时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1)材料中,隋朝出现的这种选拔官吏的方式后来发展成为什么制度?科举制(2)依据这种制度在选拔官员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如果你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你希望自己在哪个科目中“金榜题名”?科举制常设的主要科目是明经和进士一般选进士,是考察能力的科目,具有挑战性,能衡量自己的真才实学。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材料二: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难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

详尽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同盟会的领导者是谁?孙中山(2)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3)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多少周年?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00周年武昌起义(4)辛亥革命的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材料一: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透……材料二:1900年,还是这些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摘编自《大国崛起》请回答:①材料一中的“集体亮相”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②材料二中“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签订《辛丑条约》③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③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是建立在对弱国掠夺基础之上的(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五、拓展探究1、改革是人类社会实现近代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