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身大样图设计
建筑构造作业1--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1)

作业1:墙体构造设计一、学习目标1. 掌握墙体的细部构造,了解其相应作用。
2. 熟悉墙体与楼板的连接关系。
3. 熟悉墙体和楼地面的饰面构造层次与材料做法。
4. 熟悉墙身构造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5. 熟悉墙身大样图的识读,增强图纸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1. 勒脚、踢脚、防潮层、散水、窗台、过梁、圈梁等构造要点。
2. 墙与楼板的连接构造。
3. 墙体和楼地面饰面材料的选用与常用做法。
4. 墙体大样图的主要内容和标注。
二、工程设计条件1、自选校内建筑或自己设计建筑的外墙构造设计2、按三层设计。
层高为3600mm,室内外高差450mm,窗台距室内地面900mm高。
外墙为砖墙,其厚度不小于240mm。
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圈梁,楼板厚100mm。
采用木门窗。
内外墙均做抹灰饰面。
楼地面做法、散水(明沟)自定。
设计中所需的其它条件自定。
三、设计内容和深度用一张竖向Α3图纸,以铅笔绘制。
按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外墙身节点详图,如图1-1所示。
要求按顺序将节点详图自下而上布置在同一垂直轴线(即墙身定位轴线)上,标注定位轴线及编号圆圈,标注墙体厚度(在轴线两边分别标注)。
详图编号:画完该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右下角画详图编号圆圈,然后在编号圆圈的右侧注写详图比例。
图1-1 外墙身节点内容及要求1.节点详图1——墙脚和地坪层构造(比例1∶10)画出墙身、勒脚、散水或明沟、防潮层、室内外地坪和内外墙面抹灰,剖切到的部分用材料图例表示。
(1)用引出线注明勒脚做法,标明勒脚高度。
(2)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散水或明沟各层做法,标注散水或明沟的宽度、排水方向和坡度值。
(3)表示出防潮层的位置,注明做法。
(4)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地坪层的各层做法。
(5)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
2、节点详图2——窗台构造(比例1∶10)(1)画出墙身、内外墙面抹灰、内外窗台和窗框等。
(2)用引出线注明内外窗台的饰面做法,标注细部尺寸,标注外窗台的排水方向和坡度值。
4~10M高挡土墙大样图

墙体构造设计

墙体构造设计(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作业一墙体构造设计设计任务书墙体构造设计是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掌握墙体中几个节点(包括墙脚、窗台、窗上口、墙与楼板连接处等)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并增强图纸表能力。
一、设计条件(1)某市一中学宿舍楼,五层、砖混结构,平面图、剖面图如图所示。
根据此图进行本次设计。
(2)砖块尺寸为240mm×115mm×53mm。
内墙厚度可取240mm,外墙厚度可采取240mm、370mm。
(3)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现浇或者预制过梁。
(4)门、窗材料自定。
窗面积应该符合采光要求。
(5)墙面装修、楼地面做法、散水、踢脚线等可以自定。
二、设计图纸内容以及深度2号图纸一张,可以用铅笔绘制,图纸内容如下:1.底层局部平面图(比例1:100)由于该建筑物平面对称,平面图可以只画出其中的一半。
画图时需在图中标出对称符号,具体的深度要求如下:(1)画出横向、纵向定位轴线和轴线编号圆圈,并编写轴线号。
(2)在平面图的左、下、上三个方面各标注三道尺寸,即总尺寸、定位尺寸和细部尺寸。
总尺寸:该尺寸线为第一道尺寸线,也是三道尺寸线中位置最外的一道。
处于建筑物左右两个外墙外边缘之间的尺寸,叫做建筑物全长总尺寸;建筑物上、下两个外墙外边缘之间的尺寸,也叫做建筑进深总尺寸。
由于本次设计只画出建筑物的左半部分,所以建筑物面宽总尺寸线画到对称符号为止,但是仍按建筑物全长标注。
定位尺寸:该尺寸线为第二尺寸线,也是三道尺寸线中位置居中的一道。
定位尺寸是指:外墙外边缘到第一条定位轴线的距离尺寸(或最后一条定位轴线到外墙外边缘的距离尺寸);相邻的两条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尺寸。
细部尺寸:该尺寸线为第三道尺寸线,也是三道尺寸线中位置最靠内的一道。
细部尺寸是指在外墙上各墙段以及门窗洞口的尺寸,若轴线穿过墙段,则应分别在轴线两边标注墙段尺寸。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设计依据(1).墙身构造某二级公路路基宽度B=12m ,土路肩宽,某段路基拟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支挡(见图1),填土边坡坡度为1:墙身分段长度10m 。
(2).车辆荷载 公路Ⅱ级 (3).土壤与地基墙背填土为砂性土,容重γ=18kN/3m 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取δ=ϕ/2地基土性指标与填土相同 (4).墙身材料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容重k γ=24kN/3m ;砌体容许压应力[∂σ]= 800kPa 许剪应力[τ]=160kPa ,容许拉应力[1σ]=80kPa 。
(5).计算参数墙背坡度 1:0.2α=(俯斜)(11.31=o ),墙 面 坡 度 为 1: (=°),填土高 a=2m ,挡土墙高度H=7m ,内摩擦角ϕ=33°,基底摩擦系数f 0.35=,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 =300kPa车辆荷载换算当m 2≤H 时,20.0q kPa =;当m H 10≥时,10q kPa = 试算拟定顶宽 1b 1.00m =,根据几何关系可计算得,挡土墙实际高度H 1=,墙底宽B 1=,由线性内插法(5.2225.11+-=H q )得:17.55H m =时, 1.257.5022.513.125q kPa =-⨯+=注意:以下所有H 值代表H 1值换算均布土层厚度: 013.1250.70218q h mγ===主动土压力计算破裂棱体位置确定(1).破裂角(θ)的计算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ϕδαψ11.3116.53360.81+︒+︒=︒o()()()0011a 2(a )27.8920.70227.8955.8422A H h H =+++=⨯++⨯⨯+= ()()αtan 222121000h a H H h d b ab B ++-++=()112 2.5 2.50.701-7.897.892220.7010.222=⨯⨯+⨯⨯⨯+⨯+⨯⨯-6.235=其中()b 2 1.510.5 2.5m =⨯--=,tan 0.2α=)tan )(tan t (tan tan 0ψψϕψθ+++-=A B co-tan60.81=o 0.57=故arctan 0.5729.68θ==o(2).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H=,d=0m ,tan 0.2α=,b=,m 5.1075.0212d 2b 0=⨯-=-=B 堤顶破裂面至墙踵的距离:()a tan 5.64m H θ+= 荷载内缘至墙踵的距离:b tan -2.0m H α-= 荷载外缘至墙踵的距离:tan 10m b H B α-+= <<10m ,故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与假设相符。
3~6M高挡土墙大样图

重力式挡土墙大样图

某地区公园古建筑墙身设计大样图纸

3~10M高挡土墙大样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身大样图设计
节点详图1 :外墙墙脚节点详图
节点详图2:外墙窗台节点详图
节点详图3:外墙过梁及楼板层节点详图
节点详图1 :外墙墙脚节点详图
1.比例为1:10
2.详图范围:下部画到基础顶面以上,上部画到底层的踢脚板以上,左边画出散水和一部分室外地坪;右边画出一部分底层室内地层。
上、下、右三方要用折断线折断。
3.首先画出定位轴线及编号圆,并注写相应的编号
4.墙面抹灰部分:画出墙身、勒脚墙、内外抹灰厚度,并用材料符号表示出来。
在定位轴线两边分别标注砖墙厚度。
5.水平防潮层部分:画水平防潮层,注明其材料和做法,标注水平防潮层与底层室内地面间的距离,以及水平防潮层标高。
6.散水和室外地面部分:画出室外地面,标注室外地面标高。
按照构造层次画出散水构造,根据制图规范用层次构造引出线标注散水材料、做法以及各层次的厚度尺寸;标注散水的宽度、流水方向和坡度大小,散水与勒脚墙之间的变形缝构造处理要交待清楚。
7.室内地层以及踢脚板部分:按照构造层次画出室内地面构造,用层次构造引出线标注室内地层材料、做法以及各层次的厚度尺寸;标注室内地面标高。
画出踢脚板,标注踢脚板的高度尺寸。
8.详图编号:画完该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右下角画详图编号圆圈,编号圆圈用粗线条绘制,直径14mm,因为是第一个节点详图,所以在编号圆圈内注写“1”数字。
然后在编号圆圈的右侧注写详图比例“1:10”。
节点详图2:外墙窗台节点详图
1.比例为1:10
2.详图范围:下部画到窗台以下,上部画到窗下框以上。
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3.首先画出定位轴线与节点详图1的定位轴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与节点详图1共用一个编号圆,不需要画出。
4.墙面抹灰部分:画出墙身、内外抹灰厚度。
5.窗台和窗台板部分:画窗台的细部构造,表示出窗台的材料和做法;标注窗台的厚度、宽度、坡向以及坡度大小;标注窗台的标高。
一般情况下,窗户都设有窗台板,应该将其画出,要求表明其与窗台和窗框的连接构造关系,标注出窗台板的材料、做法及尺寸。
6.窗框部分:画出窗框截面,与窗台和窗台板的连接构造应表示清楚。
7.详图编号:画完该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右下角画详图编号圆圈,编号圆圈画法与第一个节点详图相同,在编号圆圈内注写“2”数字。
然后在编号圆圈的右侧注写详图比例“1:10”。
节点详图3:外墙过梁及楼板层节点详图
1.比例为1:10
2.详图范围:下部画到下层窗上框以下;上部画到上层的踢脚板以上。
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3.首先画出定位轴线与节点详图1、节点详图2的定位轴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与节点详图1、2共用一个编号圆,不需要画出。
4.墙面抹灰部分:画出墙身、内外抹灰厚度。
5.窗上框部分:画出窗上框截面,与窗台和窗台板的连接构造应表示清楚。
6.窗过梁部分:画出钢筋混凝土过梁的细部构造,标注过梁的材料符号以及相关尺寸;标注过梁下表面标高。
7.圈梁以及楼板层部分:
8.楼面踢脚板部分:画出踢脚板的材料符号,并标注其高度尺寸。
9.详图编号:画完该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右下角画详图编号圆圈,编号圆圈画法与第一个节点详图相同,在编号圆圈内注写“3”数字。
然后在编号圆圈的右侧注写详图比例“1:10”。
设计步骤
1.先画轴线。
2.沿轴线画出墙线,画出窗框及其轮廓线,再在墙内外画抹灰层次。
3.按标高画墙体室内外地面、水平防潮层以及窗台顶面水平线。
4.在此基础上画出室外地坪、散水与室内地层以及水平防潮层的具体构造层次。
5.进行有关的尺寸或文字标注。
6.标注图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