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石路基试验段成果报告
试验路段土石填筑成果报告

第一章工程慨况一、施工依据施工图纸、《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二、土石混填试验路段的选择忠垫高速公路A9合同段路基试验段选定在K108+380~K108+460,全长80米。
该施工段为全填方段,基底通过换填片石进行处理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
三、施工时间:2005年7月01日—2005年7月4日四、施工设备及劳动力安排:1、施工设备及器材附:压路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2、施工人员:第二章填筑材料选定通过试验和现场勘察,经过综合比较,k108+480—k108+700段料源相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确定选取此处作为取料场。
经过严格试验程序,填料得出试验结果如下:土石混填的含石量为55%;土中的石料强度大于15Mpa 。
第三章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填前基层的处理→测量放样、布料→测出基层高程→标出填筑高度→自卸汽车分运到填筑路段→测定材料含石量→推土机推平→检查摊铺厚度并调整→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观察压实情况→测量压实后的高程→补压一遍再进行高程测量→作好现场记录,形成试验段的总结报。
1、将已填筑的路基用装载机或者人工检平,然后用压路机将其压实。
2、放出填方边界线,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50cm以上,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和边坡位置的压实质量和边坡整修的净宽。
3、试验段施工时,分别以45cm、50cm、55cm作为松铺厚度,铺设时以每车虚方量作为单位,确定每100平方米所需车数;平整时,在路基两侧边桩及中桩处设置虚铺厚度红线作为平整时的控制性标志。
然后将合格的路基填料运到填筑地点,依次在每个格子里倒一车料,其卸料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并派专人指挥,防止乱倒混倒,影响摊铺厚度。
当填料布到一定长度时用推土机将填料摊铺平整。
试验段成果报告(填石已OK)

填石路基试验段试验成果报告为确保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以科学的数据指导生产,确保工程质量,2008年9月21日,我标段在项目办、代表处及驻地办的领导和监督下,进行路基土方试验段填石路基的施工,获得了适宜的松铺厚度、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等一系列的确切资料,并上报驻地办批准,依此指导路基填石的施工。
本次试验段成果总结如下:(一)、施工选择1、段落选择:选择K336+530+~K336+780段作为试验段,此段为全幅路基,为填方路段。
2、工程实验:填料来自K335+192~K335+280路基挖方段,所选填石路基填料石块强度大于15Mpa,且石料含量在70%以上,最大填料料径不超过30cm,超粒径填料在取料场解小处理。
3、施工采用的人员及机械设备:根据工程需要与施工安排,各施工段需配备施工人员情况见下表根据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艺要求,路基土方采用的机械配备如下:四、具体施工工艺:整个填筑施工过程采取石料反铲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水准仪观测沉降量检测的流水作业施工方式。
具体施工方法为:1、原材料要求:所选填石路基填料石块强度大于15Mpa,且石料含量在70%以上,最大填料料径不超过30cm,超粒径填料在取料场解小处理。
2、测量放线:清表完毕后用压路机对已经施工完毕的路基进行碾压,然后根据填筑层面的高程,放出路基的填筑边线。
为保证路基边坡处的压实度,在放线时将路基填筑边线加宽50cm,同时沿线路纵向每10m 设一对标高指示桩,以控制每层松铺厚度。
为保证路基边坡圆顺,两标高指示桩间挂线施工。
3、布料:根据运输车的装载数量及确定的石料松铺厚度,按方格网法布料。
4、整平:首先用160推土机将填筑石料就地推平,然后人工配合机械根据标高指示桩拉线精确整平。
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时,人工将粒径较大的石块,大面朝下,摆放平稳,空隙里扫入石碴、石屑,再以压力水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
石方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试验路⼯程简介根据本项⽬的实际情况及⼯程特点,经我项⽬经理部多次现场考察,并仔细考虑,最终路路基填⽯⽅试验路段选在IK0+180-IK0+240m,该段⽯⽅路基⼯程具有代表性,对全线的⽯⽅路堤施⼯的指导意义较⼤。
我项⽬部试验室按照有关填⼟路基的要求对试验路填料进⾏了试验,确定各项指标符合填⼟路堤的要求,可以⽤作填⼟路堤的施⼯。
试验段施⼯计划起讫时间:2012年11⽉05⽇?2012年11⽉20⽇。
⼆、试验路施⼯⼈员组合王新国质检⼯程师⼯程师路基⼯程师⼯程师曾美玲测量⼯程师⼯程师李进施⼯员施⼯员覃浪涛测量员技术员胡良伟试验员试验员三、试验段施⼯机械设备表四、施⼯⼯序、施⼯技术规范、检查松铺厚度、压实度和施⼯注意事项1、施⼯⼯序:施⼯场地清理T监理验收T测量放样T布测点T⾃卸车进料T推⼟机平整T 光轮压路机动压T检验压实情况T测量⼈员测量T监理验收T上⼀层填筑施⼯。
(1)施⼯前准备⼯作a、开⼯前现场放样和测量、布设测点。
b、完成清表、回填⼯作,为路堤填筑提供施⼯场地。
(2)取料按照规范要求的频率在I线路基试验段IK0+180-IK0+240的挖⽅段取填料做⽯料吸⽔率、抗压强度试验,确定填料的抗压强度指标,做好试验记录,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才能⽤于路基填筑。
取料采⽤爆破⽅式挖掘机配合⾃卸汽车的组合⽅式。
(3)卸料场地清理完成后,测量⼈员放出坡脚线位置及护桩,然后根据填筑松铺厚度和汽车运输的体积计算出卸料的距离,并⽤⽯灰标出⽅格⽹。
⾃卸汽车把填料运到铺筑现场,按⽯灰⽅格⽹卸料,从⼀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等距离布料。
(4)摊铺平整先⽤推⼟机将填料散开、平整,平整时,顺路线纵坡⽅向由低端向⾼端平整,往返⼏次,达到平整度要求,形成路拱,测量⼈员及时检测松铺厚度,根据各桩号底层标⾼,控制好顶⾯标⾼,使层厚达到控制的厚度。
(5)碾压碾压时⽤光轮压路机顺路线纵坡⽅向从两边向中间进⾏,碾压⾏驶速度为2?4km/h,碾压轮重叠30?50cm宽,碾压3?5遍后⽤推⼟机再进⾏⼀次平整,再⽤光轮压路机静压⼀遍。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其中,公路建设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的基础工程中,石方路基填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确保公路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了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设与研究。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石方路基填筑的实际操作,验证填筑工艺和材料的合理性,评估填筑工艺的可行性,并总结填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填筑提供参考。
三、试验内容1.原材料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宜的石方材料和填筑材料。
2.填筑工艺: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逐层填筑的方式进行,保证填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填筑设备:使用挖掘机、翻斗车等设备进行填筑工作。
4.填筑控制:通过填筑高程控制点和沉降点的测量,控制填筑的水平和垂直度。
四、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填筑,取得了以下结果:1.填筑工艺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各道工序之间的衔接紧密,填筑层之间的结合牢固。
2.填筑材料的选择合理,填筑后的路基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3.填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填筑层高度控制不够准确,导致部分路基高度偏差较大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五、总结与建议1.石方路基填筑工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操作,合理控制。
在今后的类似项目中,应加强对填筑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2.填筑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石方材料和填筑材料。
同时,要对填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填筑后的路基质量良好。
3.在填筑过程中,应加强对填筑层高度的控制,避免出现高度偏差过大的情况。
可以利用精确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进行高程控制,提高填筑的准确性。
4.填筑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填筑的各项参数和测量数据,以便总结和改进填筑工艺。
同时,要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填筑的工艺和质量达到要求。
六、展望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设与研究,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填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块石填筑试验成果报告

xxxx道路工程(合同编号:xxxx号)xxxx工程填石路基试验成果报告批准:审核:校核:编制:编制单位: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工程项目部编制日期:20xx年x月xx日目录1.编制依据 (1)2.试验概况 (1)3.试验组织及完成情况 (1)3.1主要设备配置 (1)3.2主要人员配置 (2)3.3试验段场区概况 (2)4.填筑实验工艺及技术控制 (2)4.1填筑材料 (2)4.2松铺厚度 (2)4.3碾压遍数 (2)4.4试验机械组合 (3)4.5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3)5.施工方法 (3)5.1施工工艺 (3)5.2施工放样及控制网点 (3)5.3基底处理 (3)5.4材料运输及摊铺 (4)5.5填料碾压 (4)5.6试验检测 (4)5.7路基修整 (4)6.实验数据整理 (4)7.实验成果总结 (6)8.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7)8.1质量保证措施 (7)8.2安全保证措施 (7)8.3环境保护措施 (7)8.4节能及绿色施工 (8)xxxx工程填石路基试验成果报告1.编制依据(1)《x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1版(3)《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安全文明考核实施细则》(4)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10)《xxxx工程填石路基实验方案》(11)其他法律法规2.试验概况为保证xxxx工程填石路基施工质量,规范施工,在业主、监理、实验室相关单位支持与协助下,我部选定2号公路K0+600~K0+700段填方区域作为填石路基碾压施工实验区域,并编制《xxxx工程路基碾压实验方案》,经填石路基碾压实验,2号公路K0+600~K0+700段实验区域,碾压效果良好,并取得一系列碾压实验成果,现将碾压实验成果总结形成报告,进行上报。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填石路基试验段是在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路基处理方法,其常见的特点为填充一定尺寸的石料或者其他的坚硬材料。
为了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我们在某地进行了一次填石路基试验段的实验,本文将对此次实验的结果及分析进行。
实验区域本次实验选择了某地的一条公路,实验区域长5000米,路宽为15米,总面积为75000平方米,路面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在实验区域内,我们选取了不同位置、不同路段进行了填石路基试验。
实验方法在选取的试验路段上,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1.清理路面:使用清扫车将试验区域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矫正路面高度:将试验区域内路面高度低于标准高度的地方进行矫正。
3.水平铺设石料:在道路上铺设约15-20厘米厚的石料,并用铁锤进行均匀敲打,使其凝固结实。
4.倾斜设置石料:倾斜设置石料的变化范围是4-6%。
结果分析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对道路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记录,还对填石部分进行了常规的强度、密度等测试。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分析:1.试验结果表明,填石路基可以有效改善公路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排水性,同时也使公路适应了更广泛的气候条件。
2.填石路基对各种载荷的负载性能非常出色,试验表明该种路基结构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具有一定的抗压性,填石路基可承受的荷载与水泥混凝土相同,在一定的程度上,填石路基较传统路基的承载能力更强。
3.试验结果中,石料的稳定性也变得更加优越,相比于一些传统路基结构,填石路基能够更好地防止因材料龟裂或轻微变形引起的结构破坏现象,在长期运营下基本不会出现路面破裂、变形这些问题。
4.在考虑经济效益的方面,填石路基的填筑工艺简单,因此它的建造成本要低于传统路基结构,并且根据试验结果建立的经济模型也表明,填石路基的总体成本相对较低。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及分析,填石路基相对于传统的路基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气候条件下的路面应用,但在实施路面改造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我们相信填石路基将成为公路工程中得到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填石路基试验段试验成果报告

填石路基试验段试验成果报告第一篇:填石路基试验段试验成果报告填石路基试验段试验成果报告我标段于2002年9月10日至23日于K73+750~K73+850路段进行填石路基的填筑碾压试验,施工中严格按照填石路基试验段开工报告中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施工人员熟悉了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确定了施工机械的选型,完善了各种机械的配套组合及施工人员的配备,完成了施工中各种参数的选定,为后续大规模填石路基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经过试验段施工,取得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填石路基施工工艺,用于指导施工。
具体施工工艺总结如下:一、施工机械配置情况:根据施工需要,每个工作面需配备反铲挖掘机一台、TY-220推土机一台、YZ-18振动压路机,自卸运输车5辆,一台水泵备用。
当运距较远时,自卸车的数量可适当增加。
二、施工人员配置情况:根据工程需要与施工安排,各施工段需配备施工人员情况见下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 1 管理人员 2 2 机械司机 16 3 修理工 2 4 普通工6 5 测试人员 3 6 合计 29三、配置测试仪器情况:名称型号数量水准仪 S2 1台经纬仪J2 1台塔尺 5米 2把花杆 3米 2套四、具体施工工艺:整个填筑施工过程采取石料反铲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水准仪观测沉降量检测的流水作业施工方式。
具体施工方法为:1、原材料要求:所选填石路基填料石块强度大于15Mpa(边坡摆砌的片石强度不小于20 Mpa),且石料含量在70%以上,最大填料料径不超过30cm,超粒径填料在取料场改炮处理。
2、测量放线:清表完毕后用压路机对原地面进行碾压,碾压后的原地面的密实度不低于85%,然后根据原地面(填筑层面)的高程,放出路基的填筑边线。
为保证路基边坡处的压实度,在放线时将路基填筑边线加宽50cm,同时沿线路纵向每10m 设一对标高指示桩,以控制每层虚铺厚度。
为保证路基边坡圆顺,两标高指示桩间挂线施工。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前言石路基试验段是为了评估道路基础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而设立的试验区域。
本报告将对该试验段的设计、施工、检测与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试验段设计1.试验段位置:试验段选取于一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路段上,具有代表性。
2.试验段长度:试验段长度为500m,包括了不同路基材料组合。
3.试验段结构:试验段包括了多层石料组成的路基结构,其中上层为碎石层,下层为砂石层。
4.试验段标示:为了方便对试验段进行识别和监测,每隔50m设置了标志桩。
三、试验段施工1.清理基床:对试验段所在路段进行了清理工作,包括去除松散的土壤和碎石,保持基床平整。
2.初压路基:将试验段上的石料进行分层压实,确保路基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3. 铺设碎石层:在初压的路基上进行碎石层的铺设,碎石层厚度为20cm,采用规定粒径范围内的石料进行铺设。
4. 铺设砂石层:在碎石层上进行砂石层的铺设,砂石层厚度为30cm,砂石采用中等粒径的石料进行铺设。
5.压实路基:对碎石层和砂石层进行逐层的压实作业,确保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四、试验段检测与分析1.路基稳定性检测:通过在试验段上设置应变片、测斜仪等传感器,对路基进行稳定性监测,并采集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
2.承载能力测试:采用静荷载试验、动荷载试验等方法,对试验段进行承载能力测试,获取路基的压实度和承载能力参数。
3.数据分析与评估:对试验段进行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计算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指标,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五、试验段总结与改进建议根据试验段的检测和分析结果1.路基的压实度和稳定性较好,符合设计要求。
2.碎石层和砂石层的材料选择合理,能够满足路基的承载需求。
3.试验段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碎石层和砂石层的厚度和密实度的控制,避免出现厚度不均匀或密实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4.在今后的石路基设计和施工中,可以结合试验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路基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石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的起讫桩号为K0+000~K19+496.743。
为了保证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我标段在大面积填石路基施工前先进行填石路基的试验段施工,试验段落为K7+310~K7+410,填筑层数一层,该段全长100米,用压路机及配套设备(机械设备见附表)进行压实试验,以确定石方填筑最合理的压实方法、为达到规定的沉降量所需压实设备的类型及其组合工序、各类压实设备的最佳组合及压实遍数、沉降量、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等,作好详细记录,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以此作为本项目路基填筑的指导依据。
二、施工时间
试验段工期: 2014年4月13日开工,2014年4月15日完工。
三、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K7+310~K7+410试验段工程由路基施工五组负责实施,现场负责人:曹仲新,施工负责人:李毅,技术负责人:文荣前,测量负责人:秦明亮,试验负责人:韩进文。
四、材料、设备人员、准备情况
1、材料准备
工程开工前,已完成路基填筑用料的调查落实,经取样试验合格后,进行了清表及便道整修。
2、设备、人员
(1)我项目部已安排本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员、设备进入现场。
(2)本项工程所需主要机械设备,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汽车、压路机、洒水汽车等已全部到达现场。
(3)主要施工材料的运输:试验段所用材料为天然石料,汽车运输到场。
五、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熟悉有关施工图、工程地质报告,做好“三通一平”准备工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根据线位控制桩,按图纸要求现场放样
(包括路基边缘、坡口、坡脚的具体位置),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路基石渣填筑前,先对原地面清表填筑50cm石渣冲碾层进行检测,检验合格后,把试验检测点位布好,用石灰标志好,并用水准仪测出各点的标高,试验检测6个段面,每个段面布置5个点,合计30个点,具体平面布置图见附表;
2、施工工艺
(1)施工放样——布点(并测出各点标高)——铺筑石料(用机械摊铺整平)——恢复各检测点位(测出各点位标高)——静压——弱振——强振(直到沉降量小于5mm)。
工序组合:路基基底清表—合格填料进场—按确定的间距卸料—按确定的松铺系数摊料—压路机碾压—检测沉降差
(2)进行石渣铺筑,填筑拟用松铺厚度为40~50cm,并根据每辆运输车的运输方量用石灰划好方格网,用以控制松铺厚度;
机械组合:挖掘机、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输—挖掘机摊料—推土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
(3)采用挖掘机将石渣粗平,粗平后再用推土机进行精平,在整平过程中,将粒径大于33cm的石块清出或打碎;
(4)推土机将填筑石渣精平后,然后就将检测点位重新放出,并测出各点的标高,从而得出松铺层度;
(5)采用激振力40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压路机碾压的具体操作过程是:静压—弱振—强振—静压的顺序进行。
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形式进行;纵向碾压重叠三分之二轮,横向接头一般重叠大于半轮。
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6)沉降值是控制填石路基质量最重要的指标。
我们将按照设计图纸及G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下,严格抓好现场的检测和控制。
检测的方法主要是:先静压一遍,弱振两遍后埋设钢球,测出各点的标高,再进行强振一遍后,使用精密水准仪测出各检测点位的标高,并做好记录;然后进行第二次强振,再测出各点的标高;依此操作,并将各检测点的标高与上一次的标高做比较,计算出沉降值,直到各点的沉降值不大于5mm时,并且标准差不大于3mm方为合格,每一层均应检查其沉降值,
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
(7)检测项目、规定值及允许偏差、检测频率
填石方路基允许偏差
3、试验成果
通过填石方路基检测成果表分析,第一次强振后沉降差平均值为21mm,第二次强振后沉降差平均值为16.4mm,第三次强振后沉降差平均值为7.833mm,第四次强振后沉降差平均值为3.567mm,前两次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孔隙较大,那么沉降幅度也大,随着强振遍数的增加,沉降幅度也逐渐变小,第四次已经达到预期效果。
结论:通过试验,填石方路基松浦厚度按40-50cm控制,本次试验松浦厚度47.1cm,压实厚度42.2cm,松浦系数1.121,强振4遍沉降差3.567mm,小于5mm,可以作为指导全线填石方路基施工参数。
压实遍数及顺序规定:静压一遍→弱振两遍→强振四遍→检测→弱振一遍→静压一遍→进入下一层铺料。
试验成果汇总见《填石方路基检测成果表》(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压实厚度、沉降量、高程检测数据等)。
用于本分项工程
试验检测、机械设备设备一览表
二0一四年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