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组织方案
填石路基施工方案

填石路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石方路基施工。
二、石方路基施工、安全施工及环保方案(一)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使用批准可以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用全站仪精确放出开挖边界,设置牢固控制桩,并在施工中加强校核。
2、场地准备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原地面复测,在填挖方地段的原地面进行表面清理工作,清理深度为15cm厚,清出的表土应集中堆放,再经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
3、填方路基设计本路段路基基底地质条件良好,无大面积软弱地基等不良地质现象。
一般路堤边坡坡率为:当路堤边坡高度小于8m时,其边坡坡率采用1:1.5;当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m时,上部8m采用1:1.5的坡度,8m以下采用1:1.75的坡度。
(2)填石路基施工1、卸料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根据规范及监理的要求,每层炮渣石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按每层松铺厚度50cm铺筑,运输车辆由专人指挥,按指定的行驶路线运送,自卸汽车从料场把炮渣石运到现场后,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料堆成梅花型分布。
根据路基宽度、自卸车每车方量及松铺厚度,在上料工作面上用白灰洒网格,以确定每车料的卸车位置,来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并且在路基填筑前,在路基上每间隔20米,横断面上设置红白50cm间隔的填筑控制杆,作为控制填方材料松铺厚度的方法。
上述两种控制方法可使推土机推平料堆后,路基填料的松铺厚度大致相同且不大于50cm。
2、摊铺整形用推土机摊铺整平。
摊铺时先用推土机按路基上控制的填筑高程大致推平,人工配合装载机挑除超粒径(>25cm)的填料,个别不平处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
2)布设测点:石料作为路基填料,由于粒径较大,在碾压过程中粒料有错动现象,易造成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降低。
故在试验路段每断面布设5个控制点,每个控制点至少布设3个子控制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从而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出填石路堤的压实标准。
3)碾压之前用精密仪器测量各测点的标高。
路基土方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本项目为夏门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赣州至崇义(赣湘界)段B5标,标段起讫桩号为K514+000- K518+150,路线全长4.15KM。
本标段路线总体为东西走向,位于崇义县关田镇境内。
本段路线起于关田村上牛岗附近,沿小江设置两座高架桥后至刘屋北面,沿山脚布线,于关田小学附近设关田互通,之后跨赣丰公路及小江,终于杨梅坑附近。
主要控制点有上牛岗、关田镇、关田互通。
主要河流为小江,主要公路为赣丰公路,为三级公路,沥青砼路面,路基宽8.5m,路面宽7m。
导线点、水准点、路基横断面已进行了准确的复测,其成果已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复。
2010年12月15日经我项目部和监理组在现场认真勘查研究,最后综合考虑决定试验段选择在K518+000—K518+150,全幅填筑施工,试验段计划施工时间2010.12.29-2011.01.02。
1、赣崇高速公路B5合同段施工承包合同书及技术规范;2、赣崇高速公路B5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3、交通部现行的公路设计、施工技术规范、验收评定标准等。
相关规范、规程;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04。
三、试验段目的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2、通过试验段验证:最佳含水量、最大密实度等土工试验指标指导施工的实际效果。
3、通过试铺决定:1)压实机械的选择、组合,碾压顺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2)确定压实系数;3)挖土、运输、推平和碾压机械的合理组合;4)施工中人员的配合。
4、确定每天的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
5、全面检查填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填方用土:试验段用土主要来自主线挖方段,挖方段土源五、路基土方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场地处理---试验准备---排水设施完善—布土—推平---碾压成型---试验检测---下道工序施工。
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为了进行石方路基试验的施工方案,试验段长度为1000米,试验段宽度为10米。
试验内容包括填方、压实、均匀性检测等。
二、施工准备2.试验段划定:根据试验需求,在路基试验段两侧进行标识,并设置显示标志。
3.施工机械的准备:根据试验要求,准备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
4.工人队伍的组织:招募经验丰富的土方施工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培训。
三、施工过程1.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进行填方土石的开挖。
开挖深度一般为1.2米,开挖的土方应根据场地情况进行分类堆放。
2.土方运输:使用装载机将挖掘出的土方装载到运输车上,并将其运输至目标地点。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土方的泄漏和污染。
3.土方填筑:将土方倒入试验段内,并使用装载机进行均匀分布和振实。
4.压实作业:将填方土进行分层压实,使用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5.均匀性检测:在填方结束后,进行均匀性测试。
测量不同位置的填方高度和密度,判断填方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四、安全措施1.挖掘机和装载机操作时,必须按照使用规范操作,防止发生倾覆和伤亡事故。
2.运输车辆在运输土方时,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证道路畅通,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穿戴防护服,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4.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路过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五、环境保护1.填方土石应由专业机动车辆进行运输,避免泄漏和扬尘污染。
2.填方土石的运输路线要避开水源保护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填方土石运输过程中,应设置防尘措施,并根据需要进行喷水降尘。
4.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保持环境的整洁。
六、质量控制1.土方开挖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深度的控制,避免过挖或不足。
2.填方土石的填筑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填筑,确保填方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压实作业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压实,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填石路堤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

填石路堤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填石路堤是一种常见的路堤形式,对于保障道路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验证填石路堤的施工效果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本文针对填石路堤试验段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设计方案1. 施工背景填石路堤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旨在为填石路堤的试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施工支持,并依据填石路堤试验段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2. 施工目的本次施工旨在对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材料选取、施工工期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以确保填石路堤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3. 施工内容•路堤基础处理:清理路基,进行填料夯实,并保持较好的平整度。
•填石路堤施工:选取适当规格的填石材料,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填石路堤。
•路堤护坡处理:设置路堤护坡,确保路堤稳定性。
4. 施工流程•准备阶段: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队伍,准备所需工器具和材料。
•基础处理:清理路基,夯实填料。
•填石路堤施工:铺设填石路堤,夯实压实。
•护坡处理:设置路堤护坡,加固路堤。
5. 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施工过程中需保证施工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经验。
6.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施工意外发生。
三、验收标准1. 建设标准填石路堤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需符合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和规范。
2. 施工质量填石路堤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路堤平整度和稳定性良好。
3. 施工效果经过试验段的施工后,填石路堤应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保证路堤的功能和持久性。
四、总结通过填石路堤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的详细规划和实施,能够为填石路堤的试验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持,并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希望本文提出的方案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研究者有所帮助。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最新版样本

目录1.编制根据 (1)2.工程概况 (1)3.实验段实验目和范畴 (2)4.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状况 (3)5.路基实验段施工准备 (5)6.填筑施工办法 (8)7、实验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施工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9、质量保证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安全保证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环保办法 (26)12.文明工地管理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填筑实验段施工方案为保证高速铁路路堤填筑质量, 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资料及相应沉降参数, 避免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损失, 找出适合本地区施工最佳施工方案, 指引本段路基施工, 特编制本方案。
1.编制根据(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铁建设[]160号;(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原则》铁建设[]085;(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J971-;(6)《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初次设计技术交底资料》;(7)《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路基工程设计详图集;(8)沪昆赣鹰指安发[]8号;(9) 沪昆赣工发[]79号文;(10)《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路基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2.1概述我项目部承建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施工里程为DK453+000~DK477+301.5,全长24.3km。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前言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是道路的基础部分,对于路基的施工方案选择至关重要。
土石混填是一种常用的路基填筑方式,通过将土石材料混合填充至路基设计高程,以提升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土石混填路基的试验段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前准备1. 材料准备在进行土石混填的路基试验段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主要材料:•砂石土:用于填充路基。
•石灰:用于土石混合填充过程中的胶凝作用。
•水:用于搅拌土石混合材料。
•路基填料:用于表层修整。
2. 设备准备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准备好如下设备:•推土机:用于土石混合填充的均匀推平。
•水泥搅拌机:用于混合土石材料及石灰的搅拌。
•初期检测仪器:用于监测土石混合填充后的压实情况。
•卡板:用于压实土石混合材料,确保路基密实。
三、施工流程1. 土石混合填充1.将砂石土和石灰按比例混合,并逐步加入适量水进行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土石混合材料。
2.将土石混合材料填充至路基设计高程,并用推土机进行均匀推平,确保填充充实。
3.使用初始检测仪器对土石混合填充进行检测,调整填充密实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 压实处理1.采用卡板进行压实处理,逐层逐段进行,确保土石混合材料密实度达标。
2.压实完毕后,对路基进行表层修整,确保路基平整度。
四、施工质量控制1. 定期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定期检测点,对土石混合填充的压实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2.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的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总结土石混填路基是路基填筑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本文对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流程进行操作,保证路基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路基填筑试验段方案

路基填筑试验段方案为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提高路面强度、平整度、耐久性和安全性,通常都会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设。
路基填筑试验段是在公路建设前,为了测试路面强度和稳定性而临时建造的一小段路基。
路基填筑试验段的选择与设计在选择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该路段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及与其他道路的环境和土质条件是否相近。
试验段的设计需要依据设计规范和工程技术要求进行,确保设计质量符合标准。
设计方案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填筑试验段的长度和宽度,一般建议长度为100-200米,宽度为20-40米。
2.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分析确定断面形状、路基高程和纵坡,路堤填筑高度应符合道路设计标准。
3.确定填筑土方总量和每日填筑量。
填筑土方总量应与正式施工量相当。
4.选择填筑土的种类、质量和含水率。
填筑土的种类和质量应满足环保要求,含水率应合理。
5.确定压实控制标准。
人工或机械压实应控制好压实度和压实次数,确保路基填筑质量。
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造在路基填筑试验段建造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路基填筑质量符合标准。
建造过程需要简单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清理道路基础:清理试验段基础,去除杂草、泥沙和石块等。
2.填充土方:依据设计方案,按照填筑剖面进行土方填充。
3.压实土方:进行机械平整,人工压实,确保路基的强度。
4.测量路基坡度和平整度:测量路基的横、纵坡度和平整度,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5.检测路基质量:通过强度、密度、含水率等多项指标对路基进行质量检测。
路基填筑试验段的监管和管理路基填筑试验段建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监管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罗列试验段问题:对试验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清单罗列。
2.制订整改方案: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
3.执行整改措施:对于问题进行整改,确保试验段能够符合质量要求。
4.拍摄试验段照片:对试验段建设过程进行拍摄,记录路基填筑的全过程。
路基填筑石方试验段施工方案

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依据施组安排,在路基工程全面展开施工前,需做填石路基施工试验段,以测定路基填筑施工全过程的技术参数,指导全段路基施工。
一、选定的试验段地点:由于我标段内整幅施工的路基段受结构物和即有道路的限制,经现场多次查验选择,在与有关部门协商后,选定在K124+032-K124+200,长度168m。
该段填方高度在5m~10m 之间,符合做试验段基本要求。
二、主要工程量1、K124+019—K124+168耕地填前夯(压)实数量144m,夯实面积:4936.32m3,增补土方:1481 m3。
2、K124+145—K124+170开挖台阶25m,宽6m,开挖面积150m2。
3、K124+019—K124+163清除表土144m,平均宽37.2m,厚0.3m清除土方1608 m3。
三、路基填筑施工所选定的机械设备1、国产SK330挖掘机1台;日产PC220挖掘机1台。
2、洛阳50T拖式震动碾1台;洛阳光轮压路机1台;徐州C30A振动压路机1台。
3、TY220推土机1台。
4、天津PY-160B平地机1台。
5、12T国产交通自卸车6辆。
6、5T洒水车1辆。
7、检验试验设备(见附表)四、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力安排为做好路基试验段,取得可靠的技术参数,正确指导路基施工,选配能力强、有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操作手,施工员负责此项工作,具体人员安排如下:施工负责人:张先海技术负责人:邱勇测量负责人:苗保胜、文宏军试验负责人:赵建丽、张玲质检员:钟安涛安全负责人:胡长永工人:30人五、拟定的主要施工方法1、基底处理1.1、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对试验段进行基底清理整平工作,清除死角。
对淤泥、杂草、垃圾、落石等一切不适合做路基填料的东西全部清除路基施工范围外,做废弃处理。
(附填前碾压压实度检测记录表)1.2、清平范围:该试验段征地全范围。
2、复核放样基底处理完成后,进行复核放样工作,每10m一个中心桩点,按实测标高计算基底面填筑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石路基试验段K19+680~K19+912段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定:中国建筑股份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2015年10月14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进行试验段的目的 (1)三、试验段施工标准及依据 (1)四、施工人员及主要机械配备 (1)五、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 (3)六、施工工艺及流程 (3)七、质量保证措施 (9)八、安全环保措施 (10)九、环境保护措施 (11)一、工程概况我分部系联六线第三分部,起讫桩号为K14+060~K20+430.587,全长6.37公里,路基填石利用方约21万立方米,填料主要来自路基挖方及岳岭隧道洞渣,为天然花岗岩属中硬质石料,最大粒径20cm,满足JTGF10-2006规要求。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K19+680~K19+912段作为路基填石试验路段,长232米,进行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试验。
通过试验确定适用于路基填筑的材料,选择合理的碾压机械,确定满足不同分区中孔隙率标准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等,以指导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二、进行试验段的目的1、积累数据,确定机械压实、运输车卸料距离、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以及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2、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部颁质量标准进行规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3、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相同填料路基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三、试验段施工标准及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6);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施工图有关路基设计情况;4、K19+680~K19+912段现场施工取得各项技术参数;5、现场选定的料源的特点;6、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机械。
四、施工人员及主要机械配备1、(一)试验路施工组织机构:(二)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如下:2、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测量仪器配置如下表:五、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填石路堤采用翠林山头石方开采及岳岭隧道洞渣作为填料,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工艺,用挖掘机炮头分解粒径较大的石块。
路堤填料粒径要求小于30cm,路床底面以下40cm围调料粒径要求小于15cm,路床填料粒径要求小于10cm。
六、施工工艺及流程1、基底处理1)路堤施工中的基底处理,应根据土壤性质,基底地面所处的自然环境状态,同时结合设计对基底的稳定性要求等,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措施予以处理。
2)首先根据地基情况,采取相应的填前压实。
3)根据试验段现场地形,先采用进行填料调平,然后进行填石填筑试验。
2、布格上料测量人员根据路基设计断面放出填筑边线填筑围,技术人员根据每层所需的填层厚度与自卸汽车容量计算每格尺寸,路基上用石灰按7 m ×7 m 的宽度打方格网,计算得出次摊铺面积需24.5方,一车填料方量为27方左右,一车填满一方格网,将填料卸在已划定的方格网中。
路堤填筑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故试验段工填筑分二层,第一层松铺厚度是30cm~40cm,第二层松铺厚度是40cm~50cm。
施工采用分层压实法填筑,自下而上水平分层,逐层填筑,逐层压实。
3、摊铺初平当填料运输卸料之后,用推土机将填料摊铺平整。
松铺厚度不大于40cm进行摊铺,对于个别大粒径石块,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挑出。
松铺厚度检查,每20m一个断面,每断面5个点,采用水准仪测量填层顶标高,根据填层顶标高与下层填层对应点的标高差检测松铺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对于松铺大于要求的围,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需填补的段落或运出场外。
4、细料填充找平推土机摊铺初平后,人工配合装载机对局部不平地段利用用细料找平,填充石料之间的空隙。
确保碾压前的路基平整度,细料填充找平后的路基平整度达到眼观大致平整,无明显坑洼。
5、填层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1遍,检测一次压实质量,继续强振1遍,检测一次碾压沉降差,依次进行,直至沉降差满足指标,此时测定满足沉降差指标时的孔隙率,若满足,即可以确定碾压遍数与沉降差指标以及孔隙率指标的关系。
若不满足,再进行强振碾压,测孔隙率指标,直至孔隙率指标与沉降差指标均满足规要求。
碾压过程中,要遵循先两边后中间,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碾压速度不得大于4Km/h。
填石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如下:1、填料要求(1)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我部下路堤填石粒径将控制在20cm及以下,下路堤将控制在10cm及以下。
(2)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作为填石路基填料。
(3)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2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路床底面以下400mm围,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
在非岩石地基上,路床底下设一层不大于400mm 的过渡层,过渡层碎石粒径小于150mm,其中小于0.05mm的细粒料不小于30%,路床填料粒径小于100mm,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一致。
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0mm。
(4)填石路堤采用挖掘机、炮机破碎锤与20T压路机配合施工,压实质量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厚度等)与压实质量联合控制。
(5)填石路堤可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检测采用水袋法进行。
我部开挖的石方属花岗岩,为中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如下: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2、填石路基施工顺序石料检测合格运料推料边坡码砌大粒径料破碎人工局部找平补充细料碾压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路段进行整改下一层施工。
3、施工方法(1)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标高,放出坡脚桩,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
(2)清除填方围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并平整压实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实测填前标高后,方可进行填石路基施工。
(3)运输填料时,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
填料经挖掘机直接装入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每侧填料铺设的宽度要超过填层设计宽度50cm。
为了控制填料的层厚不超过设计的最大厚度40cm,应在路基两侧设置刻度40cm 红白相间标杆尺并拉线,每5m设一个。
每卸一车填料,用挖掘机粗平,在摊铺过程中发现粒径超过规及技术要求的,炮机破碎锤进行再次解小,利用破碎的小石料使空隙填满,为使下一层运输车辆方便最后用土方薄层找平,使用20T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及光面。
(4)填石路堤的填料如其岩性相差较大,则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
如路堑为不同岩种互层,允许使用挖出的混合料填筑路堤,但石料强度、粒径应符合规规定。
(5)离近路床顶面以下50cm围应填筑砂类土或砾石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
(6)压实机具采用重型的振动压路机与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按照石料大小、石料硬度、碾压机具,碾压程序及碾压遍数进行碾压。
填石路堤压实时,先压两侧(即靠路肩部分),后压中间。
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采用羊足碾振动压路机不振动静压,时速控制在2km/h;然后振动碾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振压,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采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3km/h;碾压时从低向高进行,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侧向外侧,纵向式进行;压路机的错轮宽度不小于轮宽的1/3,横向接头振动压路机重叠1.0m~1.5m;对路基的边缘碾压时,压路机与线路横断面成45°角,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对于边角以及与山体交界处,大型压路机不能实施正常碾压的地方,采用人工铺填石料时,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
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开启激振静压,保证石料之间填塞饱满,确保路堤填筑质量。
填石路堤施工质量标准7、压实质量控制压实标准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F10-2006)执行。
采用压实沉降差指标检验压实质量:(1)外观检查:要求压实层面稳定、没有明显的碾压轮迹、石块紧密、无空隙、松石、坑洼及大的石块存在,表面平整时进行检测。
(2)压实沉降差法:在路基上按试验段测点布置图布设观测点,测其高程,用20t以上压路机每强振一遍,观测一遍高程,计算出沉降量变化。
首先在初步压实后的填石路堤上按试验段测点布置图布设观测点,布点在压实表面沿路堤纵向并排布点,点位间纵向间距为20 m,横向间距15m,应避免在突出的大石上和压路机不能到的地方布点。
在布好的点位上用白石灰做醒目的标记,用水准仪测量测点高程,测量时为了减少误差,准备一块20×20cm 的钢质垫块,垫块中央有一个半球形突出点,在测量时,将垫块放置在测点上,水准尺放在垫块突出点上进行测量。
按设计图要求:采用施工碾压时的重型震动压路机(20T以上)按规定碾压参数(强振,3.0km/h以下速度)碾压两遍后各测点的高程差。
压实沉降差平均值应不大于5mm,标准差不大于3mm,就认为达到压实标准。
8、填石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按上述施工方法进行,同时按普通土路基试验段检测布点的方法进行检测,试验段结束后,按相关要求进行试验段总结,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按批准的施工方法和检测办法指导施工。
七、质量保证措施1、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质量控制。
2、在施工过程中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观点,使职工认识到质量与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质量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人心中,形成道道工序齐抓共管,上下自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实行项目分解及目标管理。
3、做好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4、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形式进行确认。
5、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核对工程量,了解设计意图,并对设计中未能明确的事项同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联系,明确解答并指导施工。
6、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由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后,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和相关的技术规、标准,进行技术质量书面交底,落实重点工程、重点工序的实施细则。
7、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各分管分项工程负责人在落实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施工安全的交底,交底书面签认,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8、重视工程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人”因素,加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素质,保证施工工作的连续性及操作技能的提高。
9、加强现场材料质量管理(预控措施)。
10、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动态控制措施)11、加强施工工艺管理,及时督促检查已制定的施工工艺的落实,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2、每道工序开工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编写开工报告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
每道工序完成后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均符合设计、规要求,不留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