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时2化学方程式习题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和习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说明:(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3)质量守恒定律中所谓的参加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是指真正参与反响的那一局部物质的质量;(4)推论: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响的过程从微观角度上说就是分子再分,原子重组的过程.在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响前后参加反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相等.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可以归纳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元素种类不变宏观J 元素质量不变(物质的质量息和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 (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稳固练习】1 . 在化学反响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数目D.各 物质的总质量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生锈后其质量将 ( )A.增重B.减轻C.不变D.无法判断 3 .碳在氧气中燃烧,以下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 4gC 和 5 g .2 生成 9gC02D. 5gC 和 9gO 2 生成14gC024 . “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造成的.“二甘 醇〞在人体内两个一定变 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A.3gC 和 8g .2生成 11 gCO 2B. 2gC 和 4g .2 生成 6gC02可发生如下反响:C4H1O O3+4O2=2X+3H2O,而导致人中毒.X 的化学式为〔〕A. C4H霜8B. C2H4.4C. C2H2O2D. C2H2.4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一外£碳淀粉+氧气,据此可知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碳、氢B.碳、氧C.氢、氧D.碳、氢和氧6.在化学反响前后,以下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的种类④分子的数目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数目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①③⑥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 Y Z Q410121反响前质量/g01215待测反响后质量/g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反响后Q的质量为12gB、反响后生成15 g ZC、该化学方程式中Q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D、反响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8.在反响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 11,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响,生成,那么在此反响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 2: 1 B, 3: 4 C. 12: 11 D. 1:9. 3g 镁在3g 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A.小于6gB.大于6gC.等于6gD.以上都有可能 10.以下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的是〔 〕A. Fe + 02 =^= FeOB. 3Fe + 202^^Fe 304C. 4Fe + 302^- 2Fe 203D. 6Fe +4022Fe 304 11 .用托盘天平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 〔 〕A.托盘上B,纸上 C .玻璃器皿中 D.铁盒上12 .相同质量的以下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 CB . PC . SD. H 213 .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探究活动中,陆红同学在玻璃管上端 没有系小气球,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局部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 B.天平不平衡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锥形瓶的瓶塞会被冲出来14.以下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大B.纸条燃烧后,灰烬的质量比纸条质量小C.湿衣服晾干D.蜡烛燃烧越来越短15.在2A + B2=2C的反响中,C的化学式为〔〕A. AB B . A2B2C . AB2D. A2B16.由化学方程式QHyOz + 5.2 =====4CO? + 4H?0,可知x,y,z的值分别是〔〕A. 1、2、3B. 2、4、1C. 4、8、2D. 4、4、117.反响A + B=C + D且A与B参加反响的质量比为4 :3, 假设反响后生成C 和D质量共,那么消耗的反响物B为〔〕A. B. C, D.18.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A、B元素的质量比为2:3, 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 ,那么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0.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02^_:4C02+4H20,可知x、y、z的值分别是〔〕21. A. 1 、2、3 B. 2、4、1 C, 4、8、2D. 4、4、120.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 + 502 === 4N0 + 6A ,推断A是〔〕A.单质B.纯洁物C. 一种常见的氧化物D.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响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以2H2.==2b7+02T为例〕〔户的母后J说明反响物和生成物及反响条件炭的万曲I反响条件:通电;反响物:/.;生成物:也和.2小、、.一皿T巨%安观;表示反响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之比化字方程从<量的方皿<I微观:表示反响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比甘化学反响的类型;分解反响I化学反响中各物质的分类:也0为氧化物,也、.2为单质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02二二co?为例〕⑴ 质的方面: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响生成二氧化碳.19. A. A2B3 B. A3B2 C. AB3 D. A3B⑵ 量的方面: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响,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⑶粒子方面: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响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加热氯酸钾为例)书写原那么[客观事实:不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响‘一[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数目相等写:写出反响物、生成物的化学式:KCIO3 - KCl + 0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2KCIO2 - 2KCI + 302等;将中间短线变为等号:2KC\O3 = 2KCl+3O2标:标化学反响的条件、标F "号:2KC10? == 2KCB + 302 I查: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二查是否配平,三查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四查反响条件是否标明'(1)标明反响条件(2)反响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注时,用气体符号"T〞标明;反响物中有气体,生成物中也有气体时,不考前须知( 用气体符号.(3)反响物中都是液体,生成物中固体时,用沉淀符号标明;反响物中固体,生成物中也有固体时,不用固体符号.[左写反响物,右写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I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标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知识点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IO3TKCI+O2T在这个反响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那么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I03前系数应配2,.2前配3,式子变为:2KCI03->KCI+302T,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那么 KCI 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103==2KC I+302 T〔二〕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屡次出现,并且两边 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 2H 2+02-4C02+H 20,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 原子配起.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 为偶数.故右边庆0的系数应配2 〔假设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那么 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TCO2+2H2O,由此可 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Ch 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 即可:2C 2H 2+502==4C02+2H 20〔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拟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0——Fe 304+H 2, Fe3〔h 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 .,中 Fe 来源于单质Fe, 0来自于H2O,那么Fe 前配3, R0前配4,那么式子为: 3Fe+4H20=FeQ4+H2由此推出M 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 可:3Fe+4H 20==Fe 304+4H 2【注】本实验中庆0必须是气态,所以从不标气体符号.〔四〕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 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假设出现计量数为 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 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 再依次推断.第一步:设N&的系数为1 1NH 3+02——N0+H 20第二步:反响中的N 原子和H 原子分别转移到NO 和&0中,由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02系数【稳固练习】1 .对于方程式 4AJJ- 30 2Al2.3的以下说法正确是A.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B.铝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响生成氧化铝C. 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D. 4个铝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2. ng 氯酸钾和2g 二氧化镒混合加热,完全反响后得到固体mg,那么放 出氧气 的 质 量 为 ( ) A. (n-m)gB. (m+2)gC. (m —2) gD. (n + 2-m) g4.在反响X + 2Y = R+2M 中,R 和M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 当与Y 完全反响后,生成,那么在此反响中Y 和M 的质量比是 ( )A . 16:9B . 23:9C . 32:9D. 46:9 3.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力口热, 示容器内所有物质总质量(01)与时间(( )B. C. 以下图中能正确表t)的变化关系是1一、 D.5.在化学反响3X=2Y的反响中,最多能生成Y的质量为 ()在反响2A+B=C+2D中,与8gB完全反响生成,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生成B. A、B、C、D 的质量比为49:40:71 :18C.生成D. A、B、C、D的分子质量分别为98、80、142、367.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相混合,混合溶液的pH ()A.大于7B.等于7C.小于7D.无法确定8.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盛放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然后在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以下各物质,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C. CuO 4g Cu 4gD. CaC03 10g Ca (OH) 2 10g 9.将含有杂质的FeCL 溶于水,与足量的AgN()3溶液反响得到30gAgCI 沉淀.那么 FeCI 2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10,取10g 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响,有可能产生的是 ()和 MgCOa 和 CaCOsC. MgCOa 和 CaCOaD. Na2co3口 K2c .311 .在由COz 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那么混合气体中 C02 和 .2 的质量比为 ():1 :2 :4 :712 .在反响A+3B=2c+2D 中,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 8. 与一定量B 完全反响,生成.那么在反响中,B 和C 的质量比为 ()13 .实验室用从复原8gCuO,当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时,被复原的CuO 质量为 ()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氧化亚铁; FeS04;FeC 13;硫酸铁; Fe 304; Fe (OH) 3°A. Zn 4g Fe 2gB. Zn 2g Fe 2g:3 :4 :11 :1215.在4P+m 2P2O5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质量的磷可跟份质量的氧气化合,并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16.以下化学方程式是某学生在一次作业中书写的,请你判断它们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分别指出,并加以改正.①比0 O=H2 T + 02 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2Hg04 Hg2 +0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③C + 0饕CO2 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AI+ 30息暨2 AI2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我国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它们燃烧过程产生的SO?遇到雨水成为酸雨.目前有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即用直升飞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碳酸钙与SO2及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实验证实石灰浆在空气中也可吸收SO2生成硫酸钙和另一种物质,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18.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淡化银(AgBr),淡化银见光分解为银(Ag)和澳(Br2),眼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澳与银又化合生成澳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变色眼镜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见光,避光19 .写出或配平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 ) 铁 在 氧 气 中 燃烧:; (2 ) 硫 跟 氧 气 反应:; (3 ) 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镒制氧 气:: (4) C 3H 0+ o 2 co 2+ H 2O ;(5) _ —Mg+_______ M g 3N 2 ; (6) _ _FeS+_ —02 ____ Fe 203+ _ __ S02 o20 .颗粒大小到达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响活性,俗称“纳米 铁〞.⑴在高温条件下,用庆与FeCL 反响,可生成“纳米铁〞和一种溶 于水显强酸性的气体,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 式 O⑵“纳米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时会燃烧,其反响与铁在纯氧中燃烧 相同, 写 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 式 O21 .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响中,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生成物的总质量(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脸探究.(3)设计并进行实脸: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 所示,小洁的如图B 所示,他们在反响前后都进行了标准的操作,准确 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灰石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D 提出假设: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质石灰石 -狒盐酸 正❿(溶液(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响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响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响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响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6)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7)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30个字)(8)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0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l205+5C0=L+5X 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0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知识点五: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D 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根本依据:化学方程可以表示反响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在化学反响中,参与化学反响的各物质及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比始终是一个定值.2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解题的步骤⑴ 设:设未知量,通常用x 、y 等字母表示.(2)方: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⑶ 关:找出物和待求物的质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5)答:简明的写出答案.3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常见题型反响物或生成物中的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其他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5)单位换算:1L=1000 mL 1mL=1cm34、 在化学反响方程式计算中常用的几个关系式(1) 分解百分率二 已分斛的物质的质里未分露时该物质的质里 X100% 纯物质的质里物质 的 纯 度二不纯时物质的质里X100%(4)质量 密度二丽考前须知:⑴化学方程式书写必须正确.(2)关系式中的数据与物质的化学式要对齐.⑶解题步骤要完整.(4)未知量X后面不能带单位,而实际质量要带单位进行运算.⑸体积要换成质量.(6)化学方程式中各质量都是纯洁物的质量,有杂质时需减去杂质的质量.(7)题目未作特殊要求时,结果应和题目的数据保存的小数位数保持一致,如果数据是整数,而计算结果不是整数,一般保存到小数后一位.(8)对题目中所给的“适量〞“足量〞“过量〞“恰好反应〞“完全反响〞“充分反响〞等词语,要认真理解.一般来说:“适量〞两种(或多种)反响物按一定质量比恰好反响.“足量〞一种反响物完全反响,无剩余;另一种反响物可能完全反响,无剩余,也可能过量.“过量〞:完全反响后,有一种(或多种)反响物剩余.“恰好反响〞和“完全反响〞:完全反响后,反响物无剩余.“充分反响〞和“反响完全〞:反响不受时间等因素限制,反应物可能无剩余,也可能过量.“反响一段时间“:可能完全反响,也可能一种〔或多种〕反应物都有剩余. 【稳固练习】1.实验室用10g锌跟足量盐酸反响最多可制得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多少升〔氨气的密度是L〕2.把枯燥纯洁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给试管加热来制取氧气.在反响不再发生后,等试管冷却,称量,得固体物质.问:〔1〕制得氧气多少克〔2〕固体物质里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3.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同时只生成和那么该化合物中含有种元素.4.有A、B、C三种物质各5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响B+C=2A+D.充分反响后的剩余物质中含有6gA、6gD和假设干克B, 那么参加反响的B、C的质量比为5.在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制取铜并生成二氧化碳.假设制取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多少(二氧化碳的密度为L)6. 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CO2和产物的总质量为,其中有.求:(1)参加反响的质量CH4为多少(2)生成CO、CO2的质量各为多少7.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234参加样品的质5101520量/g生成的C02质量m/g(1)哪几次反响中矿石有剩余(2)上表中的数值是多少(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二化学反应方程式1、含字母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在反应A + B = C + 2D中,2.9g A 和4.9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g 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29B. 40C. 58D.86【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已知A 的质量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要求A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应求出生成D 的质量。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D 的质量:m(A)+m(B)=m(C)+m(D),即2.9g+4.9g=6g+m (D ),得m(D)=1.8g 。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A)。
A +B =C + 2D Mr(A) 2×18 2.9g 1.8gMr(A)=58答:A 的相对分子为58。
【举一反三】在反应A + 3B = 2C + 2D 中,已知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 与一定量B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 ,则生成C 的质量为_______。
2、与体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2】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已知集气瓶的容积为150 mL ,氧气的密度为1.4g/ L ,为了节约药品,理论上所取硫的质量不能超过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先应用密度公式将氧气的体积换算成质量,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m(O 2)=ρ(O 2)V(O 2)=1.4g/L ×(0.15L-0.02L)=0.182g答:理论上所取硫的质量理论上不能超过0.18g 。
3、与含杂质的物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题【例8】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20g 补钙剂与足量的稀盐酸(HCl )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370g ,反应完全后,测得的物质总质量为363.4g ,请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时2 化学方程式习题-人教版初中九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时2 化学方程式命题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意义(必考点)1.(2018·某某·23(1)题·2分)(1)某某市是珠江源头第一市,旅游资源丰富。
“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去珠江源旅游。
①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 +H 2O===Ca(OH)2__。
2.(2017·某某·23(3)题·3分)注重科学选材,完善基础设施。
铁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材料,其缺点是易与水和__氧气__反应而锈蚀,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Fe 2O 3+6HCl===2FeCl 3+3H 2O__。
3.(2016·某某·13题·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A .CO 2+H 2O +CaCl 2===2HCl +CaCO 3↓B .2NaCl +MgSO 4===Na 2SO 4+MgCl 2C .2HgO===2Hg +O 2D .2KOH +CO 2===K 2CO 3 + H 2O 4.(2016·某某·21(2)题·2分)(2)书写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燃烧__S +O 2=====点燃SO 2__。
5.(2015·某某·22(2)题·4分)(2)请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电解水__2H 2O=====通电2H 2↑+O 2↑__;②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C +O 2=====点燃CO 2__。
6.(2015·某某·24(1)题·3分)2015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是“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常加入__肥皂水__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该方法的原理之一是水中溶有的碳酸氢钙[Ca(HCO 3)2]受热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HCO 3)2=====△CaCO 3↓+H 2O +CO 2↑__。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梳理知识网络知识归纳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质量守恒的理解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1五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2两个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元素的化合价;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原因解释“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5、适用范围:所有的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得的组成;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6、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实验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①红磷燃烧时,为什么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答:为了吸收红磷燃燃烧放出的热量,以防止锥形瓶炸裂;②红磷燃烧时,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答:因为红磷燃烧时放出热最,系上小气球,可以防止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发生危险;③红磷燃烧时,玻璃管上的小气球有何变化答:红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因瓶内氧气减少,气压变小,小气球变小;课题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含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③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C + O2错误! CO2为例1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3、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4、书写步骤: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配——配平为关键;等——短线改等号;注——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标——标出气体与沉淀生成气体“↑”标出,但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的气体不用标;生成沉淀“↓”标出,但反应物中有难容物,生成的难容物不用标;;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的是否恰当;5、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设“1”法;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意义——能表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2、步骤:①解:设未知量设xx的质量为X,不含单位②写出题目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必须是题目涉及到,且正确的③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不相关不用计算对应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须对应标出,列出关系式④列比例式求解比例式要列对⑤正确计算出结果⑥简明写出答案答一定不能忘3、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⑴m= ρv⑵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3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变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⑵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第一章至第五章化学方程式总结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O22MgO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 铝在氧气中燃烧: 4Al+3O22Al2O3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4.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 2CuO 固体由紫红色变成黑色5. 氢气燃烧:2H2+O22H2O 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的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6. 硫粉燃烧:S+O2SO2火焰在空气中呈淡蓝色,在氧气中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 红磷燃烧: 4P+5O22P2O5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8. 碳充分燃烧: C+O2CO2 在空气中呈红热状态,在氧气中发出炽热的白光9. 碳不充分燃烧: 2C+O2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火焰呈蓝色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 CO2 + 2H2O火焰呈蓝色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火焰呈蓝色二.有氧气生成的反应:分解反应1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2H2O2 2H2O + O2 ↑1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KClO3 2KCl + 3O2 ↑15.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 O2 ↑17.氧化汞受热分解: 2HgO 2Hg + O2 ↑红色固体变成银白色液体三、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18.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产生气泡平缓,固体逐渐消失19.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产生气泡剧烈,固体逐渐消失20.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 + CO2↑五、几个置换反应:2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渐变成淡绿色22.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产生气泡平缓,固体逐渐消失23.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产生气泡平缓,固体逐渐消失24.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黑色粉末变红,有水珠产生六.其它反应:25.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6.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生成蓝色沉淀27.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CO2+H2O=H2CO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28.碳酸受热分解: H2CO3=CO2↑+H2O29.生石灰与水反应:CaO+H2O=CaOH2。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梳理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理解(1)定律是针对化学变化而言的,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2)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是指实际参加了化学反应的质量,未参加反应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3.应用(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4)进行各物质间量的计算。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3.读法(以4P +5O 2=====点燃2P 2O 5为例)(1)质的方面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量的方面①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②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5.书写步骤6.配平化学方程式(1)依据:左右两边所有元素的原子的个数相等。
(2)方法:①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直接观察左右两边各物质的化学式,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相等即可。
②最小公倍数法:选择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且原子个数不同的元素作为突破口,求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推出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温馨提示 (1)化学方程式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2)在配平过程中不得更改化学式中的小角码,只能更改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3)配平后不要忘记标明反应条件,缺少条件的化学反应一般是不能发生的;在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时要注意,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固体或气体物质时,箭头不标,只有当反应物中没有固体或气体、生成物中有固体或气体时,才在生成物的化学式后标相应的箭头。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复习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年中国造出厚度仅 0.12 毫米的超薄玻璃,含有Al 2O 3、SiO 2、B 2O 3等成分,可耐汽车撞击。
中考化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21张)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_总__质__量_________
五个“不
宏观
__元_素__的__种__类_____
变”
__原__子__的__种_类_____ 微观
__原__子__的__数_目_____
化
____原__子__的_质__量___
学
反 应
宏观: __物__质__的__种_类_____
过 两个“一定改变”
3.计算步骤:(简记为:五步骤。)
设——根据题意设_未__知_量____ ↓ 写——正确书写反应的__化__学_方__程_式__ ↓ 写——写出已知量、未知量的_化_学__计_量__数___与__相_对__分_子__质_量__
的乘积以及 __已_知__量___、___未_知__量__ ↓ 列——列出__比__例_式___,求解 ↓ 答——简明地写出__答__案____
程
微观: __分__子__的__种_类_____
两个“可能改 变”
____分__子__的_数__目___ __元__素__的__化_合__价___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和问题。 (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 (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理解】(1)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反应有意义,对物理变化无意义。 (2)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也不是反应前后分 子数守恒。 (3)“化学反应”是前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适用 于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参加反应”是基础。概念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如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 算在内。制取氧气中的催化剂不算在内。 (5)“总质总和”是核心。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的物 质,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沉淀、气体也应考虑在内。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五个不变、两个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九年级化学分章复习(含知识点总结和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D.磷在氧气中燃烧 : 4P + 5O 2 == 2P 2O5
: 3Fe+2O 2
Fe3O4
10 、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4P+5O2
2P2O5
B. C+O2
CO2
C. S+O2
SO2
D. 2H2+O2
2H2O
11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
()
A .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 .原子的数目 D .物质的总质量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氯化钠 NaCl
B. 氧化铝 AlO C. 氢氧化铁 Fe(OH)3 D. 硫酸铜 CuSO4
4
2NO2+2NaOH ===== NaNO2 +
NaNOX + H 2O,则 x 的值为
()
()
A .+ 1
B
.+ 2 C .+ 3 D .+ 5
8、根据化学方程式 4NH3+ 5O2 == 4X + 6H2O,可推断 X 的化学式是
()
A.NO
B
. NO2
C
. N2O3
D. NH3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汞加热分解 : HgO
Hg+O2↑ B .铁在氧气中燃烧
C.铝片投入稀硫酸(用 H2SO4 表示)中: Al+H 2SO4=AlSO4+H2↑
A.Cu、 O
B. Cu、O、 H C . O、H
() D.Cu、 H
7、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是有毒物质, 外观和口味与食盐相似, 我国曾多次发生民工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硝 酸 钠 的 化 学 式 为 NaNO2 , 请 判 断 , 亚 硝 酸 钠 中 氮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时2 化学方程式命题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意义(必考点)1.(2018·曲靖·23(1)题·2分)(1)曲靖市是珠江源头第一市,旅游资源丰富。
“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去珠江源旅游。
①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 +H 2O===Ca(OH)2__。
2.(2017·昆明·23(3)题·3分)注重科学选材,完善基础设施。
铁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材料,其缺点是易与水和__氧气__反应而锈蚀,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Fe 2O 3+6HCl===2FeCl 3+3H 2O__。
3.(2016·曲靖·13题·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A .CO 2+H 2O +CaCl 2===2HCl +CaCO 3↓B .2NaCl +MgSO 4===Na 2SO 4+MgCl 2C .2HgO===2Hg +O 2D .2KOH +CO 2===K 2CO 3 + H 2O4.(2016·昆明·21(2)题·2分)(2)书写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燃烧__S +O 2=====点燃SO 2__。
5.(2015·昆明·22(2)题·4分)(2)请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电解水__2H 2O=====通电2H 2↑+O 2↑__;②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C +O 2=====点燃CO 2__。
6.(2015·曲靖·24(1)题·3分)2015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是“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常加入__肥皂水__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该方法的原理之一是水中溶有的碳酸氢钙[Ca(HCO 3)2]受热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HCO 3)2=====△CaCO 3↓+H 2O +CO 2↑__。
命题点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必考点)7.(2015·昆明·30题·6分)工业上煅烧125 t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可制得56 t 氧化钙,则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化学方程式为CaCO 3=====高温CaO +CO 2↑)解: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CaCO 3=====高温CaO +CO 2↑100 56x 56 t10056=x 56 tx =100 t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 t 125 t×100%=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例1】 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原因。
(1)P +O 2=====点燃P 2O 5(没有配平)。
(2)C +2CuO=====高温2Cu +CO 2(没有标注“↑”或“↓”)。
(3)CuSO 4+NaOH===CuOH↓+NaSO 4(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化学式写错,没有配平)。
(4)S +O 2===SO 2(没有注明反应条件)。
(5)Fe +O 2=====点燃Fe 2O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不遵守客观事实,没有配平)。
(6)2Fe +6HCl===2FeCl 3+3H 2↑(置换反应中,生成的是氯化亚铁)。
(7)Fe 2O 3+6HCl===2FeCl 2+3H 2O(复分解反应中化合价不变,应生成氯化铁)。
(8)Na OH +KCl===NaCl +KOH(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
(9)Cu +H 2SO 4===CuSO 4+H 2↑(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不反应)。
【例2】 配平下列方程式: (1)__8__Al +__3__Fe 3O 4=====△__9__Fe +__4__Al 2O 3 (2)__3__H 2+__1__N 2=====一定条件__2__NH 3 (3)__1__CH 4+__2__O 2=====点燃__1__CO 2+__2__H 2O (4)__1__Fe 2O 3+__3__H 2SO 4===__1__Fe 2(SO 4)3+__3__H 2O01 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2018·荆州)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B)A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B .化学反应的快慢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D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2.(2018·南宁)关于化学方程式4P +5O 2=====点燃2P 2O 5的理解,正确的是(D)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C .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D .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3.(2018·昆明五华区模拟)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D)A .2Fe +6HCl===2FeCl 3+3H 2↑B .CO +Fe 2O 3=====高温2Fe +CO 2C .2NaOH +CuSO 4===Na 2SO 4+Cu(OH)2D .NaHCO 3+HCl===NaCl +H 2O +CO 2↑4.(变式训练)(2015·曲靖)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A .2Fe +6HCl===2FeCl 3+3H 2↑B .NaOH +KCl===NaCl +KOHC .Cu +H 2SO 4===CuSO 4+H 2↑D .AgNO 3+NaCl ===AgCl↓+NaNO 35.(2018·哈尔滨)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B)A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HgO=====△Hg +O 2↑ 分解反应B .生石灰作干燥剂CaO +H 2O===Ca(OH)2 化合反应C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 3+NaOH===Na 2SO 3+H 2O 复分解反应D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氧化反应6.(2017·曲靖)如图所示是处理汽车尾气的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该反应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2NO =====催化剂2CO 2+N 2二、填空与简答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8__NH 3+__3__Cl 2===__1__N 2+__6__NH 4Cl (2)__4__FeS 2+__11__O 2=====点燃__2__Fe 2O 3+__8__SO 2 (3)__1__C 3H 8+__5__O 2=====点燃__3__CO 2+__4__H 2O (4)__4__N 2O 3+__9__Fe=====高温__3__Fe 3O 4+__4__N 2 (5)__2__Al(OH)3+__3__H 2SO 4===__1__Al 2(SO 4)3+__6__H 2O (6)__2__C 4H 10+__13__O 2=====高温__8__CO 2+__10__H 2O8.(2018·天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__C +O 2=====点燃CO 2__;(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NaOH +HCl===NaCl +H 2O__;(3)镁与稀硫酸反应__Mg +H 2SO 4===MgSO 4+H 2↑__。
9.(2018·黄冈)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__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__,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 3O 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Fe 3O 4+4CO=====高温3Fe +4CO 2__;(3)用盐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6HCl +Fe 2O 3===2FeCl 3+3H 2O__;(4)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__4Al +3O 2===2Al 2O 3__;(5)氢化镁(MgH 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 2O 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MgH 2+2H 2O===Mg(OH)2+2H 2↑__。
10.(2017·嘉兴)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NaOH 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 溶液吸收SO 2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 +SO 2===Na 2SO 3+H 2O__。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 溶液及吸收SO 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__Na +__。
三、分析与计算11.(2018·昆明一中二模)13 g 锌与100 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H 2SO 4===ZnSO 4+H 2↑)解:设反应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
Zn +H 2SO 4===ZnSO 4+H 2↑65 98 13 g x6598=13 g xx =19.6 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6 g 100 g×100%=19.6%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02 能力提升12.(2018·桂林)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m SO 2+O 2===m CaSO 4,则m 的值是(B)A .1B .2C .3D .413.(2018·临沂)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B)A .C 2H 5OH +2O 2=====点燃2CO 2+3H 2OB .C +2CuO=====高温2Cu +CO 2↑C .2KMnO 4=====△K 2MnO 4+Mn 2O +O 2↑D .SO 2+2NaOH===Na 2SO 4+H 2O14.(2017·泰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学习过程要关注物质的性质以及能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
现有A 、B 、C 三种物质,它们可能是O 2、Fe 、H 2O 、H 2O 2、CaO 、Fe 2O 3、HCl 、NaOH 、Ca(OH)2、Na 2CO 3中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