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学)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二科目代码:340)一、考查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中选择三门相关科目命制试卷,每个科目的内容各占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1、动物遗传学(50分)(1)、名词解释题(约20分)(2)、问答题(约22分)(3)、计(推)算题(约8分)2、动物生理学(50分)(1)、名词解释(10分)(2)、选择题(5分)(3)、填空题(5分)(4)、问答题(30分)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50分)(1)、名词解释(10分)(2)、选择题(5分)(3)、填空题(5分)(4)、问答题(30分)4、动物繁殖学(1)、名词解释(15分)(2)、选择题(5分)(2)、问答题(30分)三、考查范围1、动物遗传学第一章绪论重点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遗传学的发展及应用。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了解DNA的分子结构;掌握染色体的结构、组成、主要畜禽的染色体数;了解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了解基因的一般结构特征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掌握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过程,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遗传信息的改变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性;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变异的机制与遗传效应;重组与转座的有关概念。
第五章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掌握遗传学的三大定律理论基本论点;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性及孟德尔遗传的扩展现象,包括不完全显性、致死基因、复等位基因,基因的互补、上位、重叠,“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等遗传现象与遗传规律;掌握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
2024年塔里木大学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

塔里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查目标1.掌握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过程。
2.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与缺乏症。
3.各类饲料分类方法及种类和基本营养特点。
4.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家畜繁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应用能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农业硕士畜牧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及要求闭卷、笔试。
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内容结构《农业知识综合二》由《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两门课程构成,每门课程75分,合计150分。
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题;(3)简答题;(4)论述综合题四、参考书目1、《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陈代文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家畜繁殖学》朱士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五版)3、《动物繁殖学》周虚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第二部分复习重点:(按章节分)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相关概念;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差异。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动物的消化方式;饲料的消化性;动物的消化力;影响动物消化率的因素。
第三章水的营养水的营养作用;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和去处。
第四章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理想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特点;非蛋白氮的利用。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其营养生理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代谢;家畜对粗纤维的利用。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脂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及营养生理作用。
第七章能量营养能量来源及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海洋大学考研《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范围说明
一、考试性质
《农业知识综合二》是上海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渔业发展)农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课程。
二、考察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知识的考查,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动物生产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参考书目
1.《动物生理学》,杨秀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动物遗传学》,吴常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王忠艳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
4.《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麦康森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大纲-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学)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江西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
一、动物遗传育种学考试大纲
绪论
1、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2、动物遗传育种的发展简史
3、动物遗传育种与动物生产的关系(重点)
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显性原理、复等位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互换定律;难点是三大遗传定律的实质与验证、交换率的计算、三点作图。
1.1 几个基本概念
1.1.1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
1.1.2 显性效应及原理
1.1.3 复等位基因
1.2 分离定律
1.2.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2.2 分离现象的假说与验证
1.2.3 分离定律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3 自由组合定律
1.3.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学)

《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性质《农业知识综合二》是报考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硕士畜牧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动物科学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
二、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动物生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动物生产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三、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其中动物遗传育种学40分,动物繁殖学35分,动物营养与饲料40分,动物生理学35分。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绪论1、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2、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及其机制2、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3、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过程。
第二章血液1、血液的组成与理化性质,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浆渗透压2、红细胞与白细胞的生理功能3、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的机理,促进与延缓血液凝固的方法4、血型的概念、意义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第三章血液循环1、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心肌的生理特性2、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率及心输出量的概念3、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4、微循环的组成及特点5、组织液的生成及其调节6、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第四章呼吸1、肺通气的原理,胸内压、肺内压、肺容量及肺通气量的概念2、气体的交换过程及运输方式,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3、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的调节机理第五章消化与吸收1、动物的采食特点2、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3、胃肠道的运动及其调节4、主要消化液的成分、分泌特点5、主要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6、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7、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其原理第六章能量代谢及体温1、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的概念2、动物的产热与散热过程3、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1、尿的理化性质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其影响因素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及排泄作用4、尿生成的调节5、水盐平衡和渗透压调节第八章神经系统1、神经元活动的规律,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突触传递的特点2、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3、神经系统的感觉与运动功能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特点,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特点5、脑的高级机能,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义第九章内分泌1、激素的概念与分类,激素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2、下丘脑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3、垂体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4、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机制5、甲状腺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6、甲状旁腺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7、胰岛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8、肾上腺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第十章生殖与泌乳1、动物的性腺发育特点及生殖周期的概念2、雄性生殖生理,睾丸的生精作用,睾丸激素的功能及其调节3、雌性生殖生理,卵巢的生卵作用,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分泌特点、生理功能及其调节4、乳的生成过程及其调节,排乳反射及其调节参考书目:1.《动物生理学》(第三版),杨秀平、肖向红、李大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0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二一、考查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报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考生从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中选择三门相关科目作答,每门科目的内容各占50分。
四、考试大纲(一)动物遗传学(50分)绪论动物遗传学概念、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遗传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动物遗传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第一部分分子遗传学基础遗传物质、核酸的结构、基因和基因组。
遗传物质的特征、DNA的结构、RNA分子类型、基因的概念、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二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基因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
第三部分细胞遗传学基础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细胞分裂、胚胎肝细胞。
第四部分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定律的扩展、连锁与互换、重组率和交换值及其测定、两点测验、三点测验、伴性遗传及其应用、从性遗传。
第五部分遗传信息改变的分子机理及应用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分子标记、基因突变的应用、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遗传信息改变的遗传学效应。
第六部分群体遗传学基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平衡群体、哈代—温伯格定律、影响群体的基因频率的因素。
第七部分数量遗传学基础数量遗传学的观念、数量性状概念和特征、多基因学说的要点、表型值、三大遗传参数。
QTL、分子数量遗传学等。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历年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 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缺动
物繁殖学真题)
2012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 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之动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 A.反射 B.适应 C.反应 D.反馈
科目代码及名称: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之动物繁殖学
一、名词解释(共12分,每题4分) 1 排卵与产卵
2 干法受精 3 孵化率 二、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 1 家鱼亲鱼发育不良时,可用少量的______催熟。 2 DOM对多巴胺具有______作用。 3 鱼类人工授精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三种。 4 家鱼繁殖的水温下限为______℃;水温上限为______℃。 5 鱼类高校催化合剂一号是由______和DOM组成。 三、简答题(共18分,每题6分) 1 影响出苗率的因素有哪些? 2 掌握效应时间有什么意义?
C.维生素A D.胆碱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共12分,每题4分) 1 简述脂肪氧化及其危害。
2 豆粕和菜粕是主要的植物蛋白源,两者分别含哪些主要抗营养因 子?它们的毒性怎样?
3 饲料中非营养性添加剂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共10分) 请分析鱼类对饲料体内消化率测定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及影响饲料消化率 的因素。
目 录
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缺动物繁 殖学真题) 2012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华中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动科)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推广硕士考试大纲340《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农业推广硕士-养殖领域适用)养殖领域考查内容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三方面,各占50分。
动物遗传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动物遗传学为畜禽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的关键环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二、考试范围及内容熟练掌握动物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遗传学三大规律及其扩展、变异原因分析、动物的性别决定以及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细胞质遗传特点和规律、群体遗传平衡定律、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和三大遗传参数;能够运用遗传学基本规律分析遗传、变异现象并能解决畜牧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参考书目1. 杨业华主编,《普通遗传学》(第1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李宁主编,《动物遗传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试大纲动物营养学部分内容:一、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考试内容:1、动物与植物的关系及其所含的营养物质;2、动物性与植物性饲料的化学成分比较。
考试要求:理解饲料、养分、概略养分分析方法分析的六大类养分的概念;掌握概略养分分析方案的优缺点;了解动物活体成分的估计;掌握动植物体化学成分的差异。
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考试内容:1、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作用;2、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消化性。
考试要求:理解物理学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养分的表观(真)消化率的概念;掌握各种消化方式的优缺点、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以及影响消化率的因素;了解消化后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方式。
三、水的营养考试内容:1、水的性质与生理作用以及失水对动物的影响;2、动物体内水的来源、排出及水平衡的调节;3、动物对水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
考试要求:了解水的生理作用;理解水的品质对动物生产及动物健康的影响;掌握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动物需水量、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缺水及水的品质对动物的影响;了解水的平衡及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知识综合二(340)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江西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
一、动物遗传育种学考试大纲绪论1、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目的和任务2、动物遗传育种的发展简史3、动物遗传育种与动物生产的关系(重点)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显性原理、复等位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互换定律;难点是三大遗传定律的实质与验证、交换率的计算、三点作图。
1.1 几个基本概念1.1.1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1.1.2 显性效应及原理1.1.3 复等位基因1.2 分离定律1.2.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2.2 分离现象的假说与验证1.2.3 分离定律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1.3 自由组合定律1.3.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3.2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3.3 自由组合定律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1.4 连锁互换定律1.4.1 连锁与互换1.4.2 互换率的测定1.4.3 基因定位和遗传连锁图谱第二章群体遗传学基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Hardy-Weinberg平衡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难点是Hardy-Weinberg平衡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
2.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2.2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主要内容2.3 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主要因素第三章数量遗传学基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相关的估计方法;难点是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相关的估计。
3.1 数量性状的遗传3.1.1 数量性状的概念及特征3.1.2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3.1.3 数量性状表型值与表型方差的剖分3.2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3.2.1 遗传力的概念3.2.2 遗传力的估计方法3.2.3 遗传力的主要用途3.3 数量性状的重复力3.3.1 重复力的概念3.3.2 重复力的估计方法3.3.3 重复力的主要用途3.4 性状间的遗传相关3.4.1 遗传相关的概念3.4.2 遗传相关的估计方法3.4.3 遗传相关的主要用途第四章家畜的起源、进化与品种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家畜的驯养与驯化,家畜在驯化下的变异,品种的概念及标准,畜品种的分类;难点是家畜品种的概念及标准。
4.1 家畜的遗传与进化4.1.1 家畜的祖先4.1.2 家畜的驯化及其在驯化中的变化4.2 家畜的品种4.2.1 品种的概念及标准4.2.2 品种形成的条件4.2.3 品种的分类第五章家畜的生产性能测定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生产性能测定的内容和方法;难点是性能测定的方法。
5.1 生产性能测定5.1.1 性能测定的概念及重要性5.1.2 性能测定的目的和内容5.2 性能测定的形式5.2.1 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5.2.2 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5.2.3 个体、同胞与后裔测定第六章选择原理和方法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人工选择的实质和作用,质量性状的选择,数量性状的选择反应及选择效果的影响因素;难点是对显性基因的选择方法,选择反应及提高选择效果的措施,相关性状的选择反应。
6.1 选择的概述6.1.1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6.1.2 人工选择的实质和作用6.1.3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选择的区别6.2 质量性状的选择6.2.1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6.2.2 对显性基因的选择6.3 数量性状的选择6.3.1 选择差与选择反应6.3.2 选择反应的影响因素6.3.3 相关性状的选择反应第七章个体的遗传评定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育种值估计原理,单一亲属信息来源的育种值计算,综合选择指数制订,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P)的基本原理及优势;难点是多种亲属信息来源的育种值计算,相关性状的选择指数制订,BLUP估计育种值。
7.1 个体育种值的估计7.1.1 育种值的概念及实质7.1.2 育种值估计的基本原理7.2 单性状的育种值计算7.2.1 单一亲属信息来源的育种值计算7.2.2 多种亲属信息来源的育种值计算7.3 多性状的育种值计算7.3.1 综合选择指数与简化选择指数7.3.2 不相关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制订7.3.3 相关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制订第八章个体选配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同质、异质选配的实质及用途,近交、杂交选配的实质及用途,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的计算;难点是各种类型选配的实质,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的计算。
8.1 选配的概念、作用及分类8.1.1 概念8.1.2 作用8.1.3 分类8.2 品质选配8.2.1 同质选配的实质及用途8.2.2异质选配的实质及用途8.3 亲缘选配8.3.1 近交选配的实质及用途8.3.2 杂交选配的实质及用途8.4 近交系数的计算8.4.1 个体近交系数的计算8.4.2 群体近交系数的计算8.4.3 亲缘系数的计算第九章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品系培育方法,专门化品系的组成及培育,杂交育种的步骤,畜群杂交改良方法;难点是群体继代选育法,专门化品系的组成及培育方法,杂交育种与杂交改良。
9.1 品系培育的概念和发展9.1.1 概念9.1.2 发展9.2 品系的培育9.2.1 系祖建系法9.2.2近交建系法9.2.3 群体继代选育法9.2.4专门化品系的培育9.3 品种的培育9.3.1 杂交育种方法分类9.3.2 杂交育种步骤9.4 畜群的杂交改良9.4.1 引入杂交及其注意事项9.4.2 级进杂交及其注意事项第十章杂种优势及其利用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杂种优势的来源及度量方法,杂交方式,杂种优势利用的几个主要环节;难点是杂种优势的计算,杂种优势效果的预测,配合力测定。
10.1 杂种优势概述10.1.1 杂种优势的概念10.1.2 杂种优势学说10.1.3 杂种优势的计算10.2 杂交的方式10.2.1 固定杂交方式10.2.2轮回杂交方式10.3 杂交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10.3.1 亲本群体的选择10.3.2 杂交效果的预测10.3.3 配合力测定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1、陈国宏、张勤主编,《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第1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李宁主编,《动物遗传学》第2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张沅主编,《家畜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张劳主编,《动物遗传育种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二、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绪论1、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2、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及其机制2、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3、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过程。
第二章血液1、血液的组成与理化性质,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浆渗透压2、红细胞与白细胞的生理功能3、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的机理,促进与延缓血液凝固的方法4、血型的概念、意义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第三章血液循环1、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心肌的生理特性2、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率及心输出量的概念3、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4、微循环的组成及特点5、组织液的生成及其调节6、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第四章呼吸1、肺通气的原理,胸内压、肺内压、肺容量及肺通气量的概念2、气体的交换过程及运输方式,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3、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的调节机理第五章消化与吸收1、动物的采食特点2、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3、胃肠道的运动及其调节4、主要消化液的成分、分泌特点5、主要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6、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7、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其原理第六章能量代谢及体温1、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的概念2、动物的产热与散热过程3、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1、尿的理化性质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其影响因素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及排泄作用4、尿生成的调节5、水盐平衡和渗透压调节第八章神经系统1、神经元活动的规律,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突触传递的特点2、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3、神经系统的感觉与运动功能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特点,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特点5、脑的高级机能,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义第九章内分泌1、激素的概念与分类,激素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2、下丘脑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3、垂体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4、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机制5、甲状腺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6、甲状旁腺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7、胰岛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8、肾上腺激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第十章生殖与泌乳1、动物的性腺发育特点及生殖周期的概念2、雄性生殖生理,睾丸的生精作用,睾丸激素的功能及其调节3、雌性生殖生理,卵巢的生卵作用,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分泌特点、生理功能及其调节4、乳的生成过程及其调节,排乳反射及其调节参考教材1:杨秀平主编,《动物生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92:陈杰主编,《家畜生理学(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2:3:张玉生等主编,《动物生理学》高等农业院校合编教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7:4:王玢主编,《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试大纲(一)、动物营养学部分绪论1、动物营养的概念和任务;2、动物营养学在现代动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3、动物营养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4、动物营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营养物质、营养的基本概念;2、饲料与动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基本功能及其变化规律;3、饲料与动物体组成成分的差别;4、饲料养分含量的一般表示方法。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的概念及其区别;2、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方式;3、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4、影响动物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水的营养1、水的性质和生理作用;2、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3、动物对水的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蛋白质的组成、营养生理作用;2、非蛋白氮、必需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及有效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限制性氨基酸、瘤胃降解蛋白质、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概念;理想蛋白、氮素循环、蛋白质周转代谢、氨基酸的不平衡、缺乏及拮抗的含义;3、非反刍动物、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的特点;4、蛋白质质量的评定方法;5、瘤胃微生物对氮的消化与利用,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品质特点及反刍动物对非蛋白质氮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