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最新精选 【备课参考】最新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3(人教新课标)-优质教案 推荐下载

最新精选  【备课参考】最新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3(人教新课标)-优质教案  推荐下载

29 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理解本课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 3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守株待兔》。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读题,解题意。

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

“寓”是寄托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株”,树桩子,“待”,等待。

“守株待兔”意思是种田人守在树桩子旁边等待跑来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

(二)介绍作者。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战国末期韩国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学生。

他总结了法家在长期变法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荀况的唯物主义哲学,为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著作有《韩非子》。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听朗读。

2.范读。

3.自由读,检查预习:(1)《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教师借助这三个问题,检查学生初读课文,预习的情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做到:知人物:一个种田人。

知情节:种田人守在树桩旁等着再拾一只跑来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

知结果:他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二)精读课文,理解句意。

1.指名读1、2自然段。

思考:种田人是怎样得到一只野兔的?得到后他是怎么想的?2.指名回答,理解重点句:(1)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野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2)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3.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后读句子。

4.讨论:“忽然”和“不知怎么的”说明什么?“忽然”是突然的意思,从“忽然”和“不知怎么的”可以看出种田人事先根据不知道会有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事情发生纯属偶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课前透视】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经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

引导同学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引导同学理解感悟。

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同学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1、一分钟记忆练习:学生领读;开火车读;背诵。

2、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3、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同学交流)。

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寄托包括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括着某种意思。

“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

“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引发同学的交流讨论。

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同学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同学的认知,激发同学阅读兴趣。

学习《揠苗助长》一、初读1、读题考虑: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同学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

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语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语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说课稿)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2课时)一、授课时间二、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2、难点:“寓、截”的识记。

“费、望、算”的书写。

感悟寓意。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课件、投影仪五、教学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你读过成语故事吗?举例说说。

(像《刻舟求剑》那样,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

学习“寓”字。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两个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自读感悟。

(学习第一则寓言)1、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记(想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3、想(你读懂了什么?)4、问(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小组合作讨论。

1、检(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读(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3、议(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为什么在田边转来转去?你是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他的心情怎样?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别着急。

这个人急切地想让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去看。

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于是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想办法。

(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想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他自己感觉怎样?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

白费——白白地耗费。

本课指白费力气。

一大截——一大段。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还认为“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这是故事的经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运用想象、换词、联系实际等方法理解“焦急、巴望”等词语。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第一课时一、了解寓言,猜谜导入:1.出示画面,根据画面猜成语。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龙点睛、盲人摸象)2.这些成语中,不仅包含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并且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寓言】“寓”是包含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宝盖头。

3.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就给我们讲了两则寓言故事,我们叫它——【出示:寓言两则】。

4.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

【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谁来读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

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

【出示词语: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

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

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焦急”1.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摘要:(“巴望”、“焦急”)齐然段,兔教学目标、会认“蹿”、“撞”、“锄”等生,会写“守”、“丢”、“”、“桩”、“肥”五生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目标、认识“寓”、“焦”、“喘”、“截”等学写“焦”、“费”、“望”、“算”等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课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积累课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词语教学重理课思能独立复述课能正确、流利地朗课教学难通学习课能悟出故事寓做事不可急成;对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里课前准备生卡片、相关课件导学程二次备课、谈话导入课题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则有趣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板课题)学们认识这几吗?谁能试着?(指名;齐)看到这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揠”是什么思?生“揠苗助长”是什么思?……学们很爱动脑筋你们提出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这课就会弄明白二、识、随机学习“揠”想想用什么方法加强记忆这?、课认识词(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学习成(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指导)生“揠”思就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生“”是多音它课音是zà组词动、旋、圈等;另音是zǎ组词身、告等师区分“费”和“废”;“拔”和“拨”三、练习有感情朗四、精课理容、种田人什么要拔苗助长?(板起因)从哪些词语看得出他很焦急?用己喜欢方式由然段画出有关词语(“巴望”、“焦急”)齐然段、农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呢?带问题边边想二然段()生农夫把禾苗拔高了(教师相机板拔高禾苗)生农夫干了天筋疲力尽(板筋疲力尽)生我们又从“终”、“急忙”词语可以看出农夫急切、兴奋心情生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了心里特别高兴师学们说得真棒那就请学们带着这种心情罢看看谁得3、农夫又有哪些表现呢?有感情三然段学生朗课(喘气、很累样子)师奥干了天活很累了;但是又很高兴那请学们带着这种又累、又高兴心情这段吧、农夫这样心急结怎么样呢?(板结)指名然段组交流学习5、感悟寓通学习课我们从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我明白了禾苗生长要靠己力量如让它生长得快些应该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灭虫等方法生如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根禾苗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身发展规律生我知道了做事情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能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急成五、练习复述课六、作业设计、回把《揠苗助长》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多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班级讲故事比赛板设计揠苗助长(起因)——()——(结)巴望拔高禾苗禾苗枯死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力气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成寓言两则 ? 守株待兔教学目标、会认“蹿”、“撞”、“锄”等生会写“守”、“丢”、“”、“桩”、“肥”五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明白课容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练习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难体会课寓课前准备生卡片、有关课件导学程二次备课、谈话导入师学们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习了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谁给学们讲讲?(指名讲《揠苗助长》)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课题)齐课题二、初课整体感知、师从课题看是谁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目是什么?结又怎样呢?用己喜欢方式、想想、学生由朗课三、深课明白寓、学习然段师是谁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起因是什么?(师边根据学生回答边板种田人)师学们这只野兔不知怎么它头撞田边树桩上死了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撞”这?(儿童伸出手就是“撞”;儿童“童”加上提手旁就是“撞”)师这只野兔怎么会头撞死树桩上呢?请拿起带着这问题用己喜欢方式然段、学习二然段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没花儿力气白捡了只又肥又野兔师(板白捡)面对这样外收获种田人心情又是怎样?用词表达(乐滋滋)师学们这乐滋滋种田人有很美想法你们想知道吗?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只野兔那该多啊(句子强调“每天”“只”从感悟到事物偶然性——板偶然) 3、学习三然段师那种田人他知不知道这是件偶然发生事情呢?生不知道师他是怎样做?默课组合作学习四、深化明理拓展延伸假如你从种田人身边走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们各抒己见)五、作业设计回给爸爸、妈妈讲讲这故事板设计(种田人)守株待兔白(守候)(等待)捡蹿撞(野兔——树桩)(偶然)整天等——庄稼完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了解寓言的特点,区分寓言与童话、成语故事等其他故事类型。
2.识字方面,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如“狐狸、乌鸦、葡萄、井底之蛙”等,理解生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寓言故事,把握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使学生明白努力拼搏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能力,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把握仍需加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短文,并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量。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寓言故事这种文学体裁充满好奇心,但对于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层寓意,还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2.小组任务:各小组合作创编一则寓言故事,要求故事内容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负责故事情节构思、角色设计、寓意阐述等。将创编的寓言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下节课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评选。
3.观察日记: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尝试发现其中蕴含的寓言元素,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要求字数不少于200字,内容真实、具有感悟。
4.强化字词教学,巩固学生的识字和词汇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字词水平。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范文(精选1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范文(精选1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范文(精选15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范文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重点】认知生字。

【难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俺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

但你读过寓言吗?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俺们就来学习27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⑴认读字音。

教师手指题目问,这四个字中哪个不认知?生指出,并查字典加音,指名读,其他生跟读,再指各读。

⑵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借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意:是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请大家读读课文吧!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两则寓言中选一则自学),要求:⑴读准字音。

⑵说说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3、同学预习,老师指导。

4、同学汇报自学情况:⑴检查第一则:指名读生字,读不准请同学帮助。

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揠苗助长》中的人的方法是什么?⑵检查第二则:方法同上。

过渡:假如大家肯努力,用心学。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份礼物,分别放在三层楼房的三个房间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想)那大家快点练一练吧!三、送礼物1、幻灯打出第一份礼物是个玩具熊。

要求:先默读词再读带点字音。

⑴寓言焦急盼望喘气总算白费一大截⑵守株特兔窜出来撞树桩从此丢下锄头肥2、第二份礼物是,机灵猴:俺会说。

要求:理解词义,找出本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意思。

⑴盼望焦急地自言自语终于一直筋疲力尽揠苗助长⑵忽然窜出来撞死又肥又大乐滋滋地从此丢下3、第三份礼物是,美丽的孔雀:俺会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教学内容】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写两则寓言故事。

2.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内涵,感受寓意。

3.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1.通过寓言故事,帮助学生感受人类对待生命和社会团结的态度。

2.鼓励学生思考,助其建立健康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和思考,让学生感知到人们对待生命和社会团结的态度,从而在故事中寻找到教育寓意,并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听说读写互动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1.教师布置猜谜语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并激起学生的兴趣。

谜语1:头上有个屋子,里面住个小姑娘。

|-公园的亭子。

谜语2:长颈,短腿,走路摇摇晃晃。

|-鹅。

2.引出新课:本课要学习两则寓言故事,让我们进入世界寻找美好的人生。

思考题:什么是寓言?二、讲解新课(约15-20分钟)1.呈现第一则寓言《公鸡与小麻雀》2.引导学生体验故事情境,感受故事中小麻雀偷食油蘑菇时感受的快乐,金鸡发现后的悔恨。

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金鸡会悔恨?如果是你发现了小麻雀会有什么反应?3.通过讲解或提问引导学生寻找故事中的寓意,追问道理,思考大鸟和小鸟的不同,认为错过自己寻求幸福的时刻是不可挽回的,如果不珍惜眼前的机会,便会永远地失去幸福。

4.学生自读故事,回答问题,集体讨论学习体会和故事中的价值观。

5.讲解第二则寓言《捉鱼》6.通过呈现、细节讲述,引导学生体验故事情境,感受故事中海鸥幸运的机会、小鱼老鼠的聪明伎俩、鱼叔叔的道德高尚。

让学生思考:唉,做坏事是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的,有一句话怎么讲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找到什么样的寓意呢?7.寓意分析: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舒适,不应侵犯他人的权益。

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可能会得到一点好处,但它也会伤害到别人,最终会向你的方向吗?如果你做坏事了却不知悔改,你可能被人所唾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遵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目标】1、认识“寓”等4个生字,会写“焦”等4个生字。

2、理解“巴望”“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读懂词句“巴望”“筋疲力尽”“一大截”,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过程方法】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CAI课件、生字卡、图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出示课题:寓言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是篇的意思。

二、学习《揠苗助长》,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出示课题,正音。

2、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找出文中的句子解释“揠苗”的意思。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指生读第二自然段(认读词语:筋疲力尽)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3、指生分段读课文的第1、3、4自然段。

(认读词语: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4、集中认读词语。

(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5、再读课文,争取把它读得更好。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体会“焦急”1、课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呢?2、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焦急)学生读3、指导书写“焦急”(1)观察“焦”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指导书写(3)学生自由书写(4)集体评议4、体会“焦急”(1)找出文中带有“焦急”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2)把句子读正确、通顺。

(3)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4)理解“自言自语”5、找出文中的其他语句来感受他的焦急。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的“焦急”?(巴望、天天)理解“巴望”:盼望、期望、希望、渴望朗读句子(2)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他的焦急?(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你从哪个词语中知道的?(好象)指导朗读:一天,两天,三天,要读得慢,进一步体会文中人的焦急。

齐读句子(3)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冲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结合字词说说体会到焦急的理由。

(急忙、一直、跑、筋疲力尽)理解“筋疲力尽”:他为什么弄得筋疲力尽?他都筋疲力尽成什么样了?你能用朗读表现他的累,他的急?四、理解植物生长规律,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了解植物生长规律1、禾苗长高长大的事能急吗2、为什么不能急?3、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番茄的生长过程吧!4、原来植物都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按照一定的生长规律、生长顺序来长高、长大。

这可不能着急。

揭示寓意。

说说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急于求成、违反规律)五、学习第3—4自然段1、这个人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可是他知道自己错了吗?2、看来,他非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还非常得意!谁来读读他说的话?(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得意、高兴)3、喘气这个动作是怎么样的?4、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这样大口大口地喘气?5、想想当时的样子,一边喘气一边说说他的话。

学习第4自然段1、他多么高兴,多么得意啊,可是结果呢?2、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六、拓展运用寓意1、小朋友们,如果你就是他的儿子,或是他的邻居、朋友,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2、其实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如果太急了,违反了事情发展的规律,反而不会有好的结果。

希望大家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来。

七、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费”“望”“算”2、自由书写3、同桌评议《守株待兔》【教材分析】《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4、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4、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5、【教学重点与难点】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过程方法】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CAI课件、生字卡、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认识“守”等5个生字,会写“守”等5个生字。

2、理解“窜”、“乐滋滋”、“整天”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书写“守”字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揭示课题,正音)指导书写“守”字1、观察“守”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3、学生自由书写二、初读课文,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读通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指生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生字:窜出来、撞在、树桩、从此、锄头3、巩固字词(1)集中出示词语。

(2)出示生字:守、窜、装、桩、此、锄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你能找出来吗?2、默读生字,画出句子。

3、集体交流: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4、守株:整天坐在树桩旁边待:等兔:野兔5、连起来说说“守株待兔”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理解寓意1、那个人为什么要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待野兔呢?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2、原来是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啊!请你再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结合文中的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1)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俩。

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抓住“忽然、装、窜、不知怎的”来体会事情发生的偶然。

窜是怎么样的动作?野兔窜出来,是可能发生了什么事?(3)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4)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乐滋滋、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来体会种田人的贪心和不劳而获。

随机理解“乐滋滋”,给“乐滋滋”找个近义词朗读学习第3自然段1、就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2、理解“整天”你瞧,天刚蒙蒙亮,种田人就穿好衣服,跑到树桩旁边等着——野兔撞死在树桩上。

太阳升起来了,人们都到田里干活去了,他呢?——坐在树桩旁边,等着野兔撞死在树桩上。

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人们都到树阴下去吃午饭了,他——坐在树桩旁边,等着野兔桩死在树桩上。

傍晚,人们都收拾工具,高兴地回家了。

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野兔桩死在树桩上。

晚上,人们都睡觉了,他呢?——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野兔桩死在树桩上。

3、是呀,他就这样从白天到夜晚,一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野兔撞死在树桩上。

这就叫“整天”。

理解寓意1、他整天等着,可是结果呢?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到最后,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庄稼又全完了,真是一无所获啊!2、如果你就是种田人的朋友、亲戚,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小朋友,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脚踏实地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得到收获。

四、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丢、此、桩、肥”2、集体交流写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自由书写五、拓展活动把《寓言两则》中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