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系统的运动控制器设计

合集下载

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现状

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现状

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现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运动控制系统是大多数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必备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实时控制的基础。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工作。

尤其是在机器人制造、数控机床、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对运动控制系统的要求更加严格和高效。

本文将介绍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功能和研究现状。

一、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功能运动控制系统是产生运动控制指令、执行反馈控制、实现机械系统运动控制的电气、机械、专业软件和硬件设备的集成应用系统。

它通过对各种类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联动,实现机械系统的精准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确保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能够达到高效、稳定和安全的运转水平。

1. 运动控制系统的运动规划运动规划是针对具体的机械装置设计关键运动控制参数,包括坐标系定义、轴运动控制算法、反馈控制系数等等。

最终生成归一化或者特殊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器,使机械装置能够完成所需的运动。

2. 运动控制系统的实时控制运算运动控制系统涉及很多个性化的计算任务,例如快速运动控制算法、数据流处理、事件处理等等任务。

具体控制算法取决于机械装置的运动要求以及计算机控制硬件能力。

一些专业的运动控制板卡和模块,能够满足运算能力高、可编程性强的需求,迅速响应控制指令要求。

3. 运动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这是运动控制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

控制系统需要读取各种类型传感器(例如编码器、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等)的位置、速度、力等数据,并对其进行实时处理,并综合起来判断机械系统的运动状态。

此项任务对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要求非常高。

4. 运动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现今的运动控制系统中,不光需要处理运动数据,还需要处理基于现场总线(例如:CAN总线、PROFIBUS总线、以太网等等)的通信控制文件、控制指令,实时交互具有信息交换功能的数控机床、自动化线的控制设备,使设备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基于SERCON816的数控系统的运动控制器设计

基于SERCON816的数控系统的运动控制器设计

l v c 3 。
A E LL
M S l c N P S C 1 T D X 5
I l
l器 翼
I si38 旦 7L 4
UA T
O 1 E ^
M SO c N P SN C O
CN C K o L 0 】2 l T
TD X6
A2 N
. fI :I: 2 }。 潲O6 // AP ; .
指 令 信 号 ,将 速 度 指 令 转 化 为 脉 冲 频 率 .计 算 出 晶 振 频 率 的 分 频 比 ,从 而 控 制 可 控 脉 冲 源 输 出脉 冲 的 频 率 ,将 位 置
A 、 BmN 0 }
0 l 1 0
l 1
数据总线有效位为 D 7 ] [:0 数据总线有效位为 D 1 :8 [5 ]
/ DP . R /O 6 / RP .  ̄ /O 7 A 23 l/13 A27 I ̄!7 N./ l . N / S . A P A P

P O 0 P O 1 P . O 2 P O 3 P . O 4
A 5  ̄O P . 1 mA / 2 7
A EP . L /O 5


l 03 l l 1 0 ■ 1
) X兰X羔 X j : ( 一 L X!X!X ! X! I!l! X I l X l i:X:X:l: X:): = 三 . . [_ 二
Id n l 3O O 4 9 g u c t: l 2 4 6 4
S A DI BU 6 A M X D U
AL H B
B 1 DI YE R S 4 S 4 N7 L 0 N
s CK ML c K L O S L C K VS S V S S V S S V S S V S S V S S

基于PLC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在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能够实现高效、高精度的加工。

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控领域的专用计算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高,适用于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设计。

硬件设计方面,首先需要选定适用于数控机床控制的PLC,一般推荐选择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工业级PLC。

其次,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配的输入输出模块,用于与机床的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连接。

然后,根据数控机床的运动结构,选择合适的电机驱动器和编码器等设备。

最后,需要设计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用于人机交互,包括显示屏、按钮、旋钮等。

软件设计方面,PLC的控制程序需要通过编程语言进行编写,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梯形图、指令表、结构化文本等。

在编程中,首先需要实现数控机床的各种基本功能,例如:自动进给、自动下刀、自动换刀等。

然后,针对具体的加工要求,编写相应的加工程序,包括工件的坐标系设定、刀具半径补偿、切削速度设定等。

此外,还需要编写相应的报警和故障处理程序,以保证数控机床的安全运行。

设计完整的基于PLC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

通过连接各个部件,验证控制逻辑是否按预期工作,检查机床运动是否平稳、精确。

在测试过程中,还需要模拟各种异常情况,如断电、通信异常等,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处理这些异常情况,保证机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基于PLC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确保系统功能完善、稳定可靠。

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和编写高效的控制程序,可以实现数控机床的自动化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基于μC/OS-Ⅱ的多轴运动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μC/OS-Ⅱ的多轴运动控制器的设计

Ke wo d : D P;  ̄C O y rs S / S— l Moin c nrl R a I; t o t ; e l—t mb d e p rt g ss m o o i e e d do eai yt me n e
0 引 言
运动控 制通常是指在复杂条 件下 ,将预定 的控制 方案 、规划 指令转 变为期望的机 械运动 。运动控制器 在基于 P C的数控 系统 中完成 电机 的位置 和速度 的实 时控制 ,从 而将 主机从繁重 的运 动控制 中解放 出来 。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卡 由于受 到单 片机 自身的限制 ,其
系统 的可靠性 。 ( )可实现 多种 插补 算 法 ,如 直 线插 补 、圆弧 2
插补等 。 ( )可实现 运 动轨迹 预 处理 ,提高 系统 的实 时 3 性。
( )具有 可编程 S一曲线 、梯形 曲线 、速度控制 4 和电子 齿轮等运动控制方式 。 ( )伺服控制算 法采 用可 编程 数字 P +速 度前 5 I 馈+ 加速度前馈滤波方式 。
1 1 运 动控 制 器的主要 功 能 .
这类控 制卡 不 适 用 于 高 精度 、高 速 度 的 运动 控 制 。 D P以其独特的哈佛结构 、流水线操作 、专用硬件乘 S 法器 、特殊 的 D P指令 、快 速 的指 令周 期 及性 价 比 S 的 日益提高… ,越来 越多地应 用于数控领域 ,突破 了 传统 的运动控制器在高速 、高精度 和多轴同步运 动控 制等方 难 以逾越的技术瓶 颈。而 F G ( 场可编 PA 现 程 门阵列 )具 有可 编程性 和实 现方 案容 易 改动 的特
点 ,增强 了系统硬件设计 的灵活性 和可靠性 。 传统的运动 控 制器 内部 采用 的是 前后 台编 程方 式 ,在实现复杂任务情况下软件的编写 、维护 和功能

高端数控机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高端数控机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高端数控机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精度、高刚度和高速度的要求使得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优化高端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系统,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效率。

首先,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系统由伺服电机、驱动器和运动控制器组成。

正确选择和设计这些组件是实现高性能控制的关键。

伺服电机的选择应考虑到功率、转速范围和动态响应等因素。

驱动器的选择应与伺服电机适配,并具有高精密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

运动控制器的选择应考虑到控制算法的优化和实时性能的需求。

其次,对于高端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系统来说,精确的运动轨迹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过程中,应将运动控制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并针对每个子系统进行优化。

例如,位置控制子系统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并通过增加反馈传感器的数量来提高控制精度。

速度控制子系统可以采用先进的误差补偿算法,如预测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以提高动态响应和防止运动过冲。

加速度控制子系统可以通过优化运动轨迹来减少机床振动和加速度的非线性变化。

此外,实时性是高端数控机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快速响应和高精度控制,设计人员应选择高性能的运动控制器和精密的传感器,并采用快速采样和实时控制算法。

此外,还可以应用并行处理和分布式控制等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能。

另外,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任何高端数控机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过程中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应进行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并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

此外,还应采取合适的故障检测和容错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最后,为了进一步优化高端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系统,可以采用智能化和自适应控制技术。

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学习算法和智能优化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工件的特性和加工条件来调整控制参数,以实现最佳加工效果。

开放式数控系统运动控制器的设计

开放式数控系统运动控制器的设计

De in o t n Co t l ro e - r ht c u e NC y t m sg fMo i n r l fOp n a c i t r o oe e S se
R NGP nxa g LU N n Q hn — n Z A G H a —u n O a —in , I a , u Z egmi, H N u nh a
的运 动控 制的硬 件 总体设 计和 相应 的软件 总体 设计 , 硬件 方 面 , 在 着重 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T 30 2 1 MS2 F82的 工
作原 理 以及 主要控 制 引脚 的功 能 , D P相 结合 的 C L 与 S P D的 工作 原理 以及 功 能 实现 ; 在软 件 方 面 ,
( col f uo t n Ha i U iesyo cec n eh o g ,H ri 10 8 C ia Sho o t i , r n nvri f i ea dT cnl y abn 50 0, hn ) A mao b t S n o
Ab ta t T s tx n r d c s a me h d o h e i n o t n c n r l ro e — r h tc u e NC y tm n s r c : hi e tito u e t o ft e d sg fmo i o tol fOp n a c ie t r o e s se a d gv s t e d sg ft e h r wa e s se a d s fwa e s se o h t n c n r le a e n DSP a d CPLD.I ie h e in o h a d r y tm n ot r y t m ft e moi o to lr b s d o o n n t e h r wa e a p c .W e e h tc ly i to u e t e prn il fmo e n fTMS 2 28l n h i u c in h a d r s e t mp ai al n r d c h i cp e o v me to 3 0F 2 a d te p n f n t s o wh c r a ial s d f rc nr li g,h rn i e o v me to LD i h wokswih DS a d h w o r a— i h a e b sc ly u e o o toln t e p i cpl fmo e n fCP wh c r t P n o t e l ie t e f n to z h u ci n;I h ot r s e t i a e ie h ee a ts fwa e p o r mmi s a wh l o s o h w n t e s fwa e a p c ,h sp p rg v st e r lv n ot r r g a ng a o et h w o t s h i e o or s n e c n ef c d e S fTM¥ 2 2 2. o u e t e ln fc re po d n e it ra e mo ul CIo 3 0F 81 Ke r s: y wo d TMS 2 2 2;mo in c n r l r ot r e in;o e — r h tcur 3 0F 81 to o tol ;s fwa e d sg e p n a c ie t e NC y tm s se

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设计

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设计
21 年 1 01 0月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OOL & HYD t2 1 Vo. 9 No 1 13 . 9
第3 9卷 第 1 9期
D :1 . 9 9 j i n 1 0 OI 0 3 6 / .s . 0 1—3 8 . 0 1 1 . 1 s 8 12 1.9 0 7
基 于 运动 控 制 器 的开 放 式 数控 系统设 计
盛晓超 ,陶涛 ,张 东升 ,郭 亮 ,程有龙
( 西安 交通 大学机械 工程 学 院,陕 西西安 7 04 ) 109
摘要 :为 了研究数 控机 床的动态特性 ,改善数控系统的运动控制精度 和误差补偿 方面 的不 足 ,设计 了一种开放式数 控 系统 。该 系统 以工控机 为上 位机 ,开放式 运动控制器为下位机 。设计 中将运 动控制器 置于开环 控制模式 ,并 通过上 位机完 成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运行 于具 有高实时性的 D S O 操作 系统下 ,具 有开放式控制系统 内核 ,可 以采集 编码器 以及 光栅 尺等信号用 于系统分析。实验结果证明 了该系统 的可靠性 、实时性和稳定性 。
处 于封 闭状态 ,不能深入到控制 内核层进行研究 。为
动 平 台 ,其 硬 件 连
接如图 1 示 。 所
S HENG a c o,TAO o, ZHANG n s e g, GUO i n Xio ha Ta Do g h n L a g, CHENG u o g Yo l n
( ’ i t gU i ri 。X’ h ax 1 0 9 hn ) XinJ oo nv sy inS ani 0 4 .C ia a a n e t a 7
K e w o ds: Ope NC y t m ; M oin c nr le y r n s se to o tolr; GUI

数控机床运动控制器设计

数控机床运动控制器设计
进 程 的 加快 . 控机 床 在 制 造业 中的应 数
[ 墨 查} ! 鲨 J一 卜 垫 一 墨 垄—查 塾 —
… — ——— —— ————
1 运 动 控 制 器 技 术
运 动 控 制 器 来 源 于最
j 7
f j
一 {堕 i 曼垫
[ 垂 匹至至 一 盏] 三 垂
数 控 机床 运 动控 制器 设计
朱 昌
( 汉 大学机 电与 建筑 工程 学 院 湖北 武 汉 江

40 5 ) 3 0 6
要 : 为一 种 综合 了多 学科 、 作 多种 技 术 的现 代 化制 造技 术 . 数控 机床 的 制造 及使 用是衡 量一 个 国
家 综 合 实 力 的 重 要 方 面 .数 控 机 床 控 制 系 统 的 开 发 能 力 不 强 是 制 约 我 国数 控 机 床 制 造 和 发 展 的 瓶 颈 之
C L 处 理 器 对 一 种 嵌 入 PD
【。。 。 。。

。。。 。
。。一 。。
] —JΒιβλιοθήκη — —式 的 运 动 控 制 器 进 行 了设 计 研 究
于产 品 的个 性 化 需 求越 来 越 高 . 去 的 过 传 统 的 生 产 方 式 已经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不 能适 应 当前 社 会 的 发展 需 求 . 总 体 上 从 来 看 . 前制 造 业发 展 的一 个重 要 方 向 当 是想 着 柔性 化 制 造 的发 展 . 随着 该 发展
下 几 个 部 分 组 成 的 f 图 1 见 )
厂 _ _
运 动 控 制 器 技 术 已 经 由最 初 的模 拟 量 控制 发 展 为现 在 的全 数 字 量控 制 方 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P RM V,x 0 0 3 8 ) 0 00 0 E
图2 X Y面 内 圆弧 插 补 控 制流 程
/ (0 0 10 ) , 1 0 ,0 0
P 4 e (X _ X, P l jx 0 0 3 8 ) / 输 入 × 6 5 wrg A S A W R P 0 0 0 E : 0
和 Y轴 的 中 心 坐标 /
单 片机 选 择 三 星 AR M7内核 的 ¥ C 4 0微 处 理 器 。 单 片 机作 34 B | 为 主 要 的控 制 单 元 分析 操 作 指 令 , 外 围 接 口发 出控 制信 号 、 写 数 ( 0 0, / 对 读 1 0 0) 据 并与 外 部 设 备 进行 通 信 。并 与 运 动 控 制 芯 片 P L 0 5 C 6 4 B通 过 总 线 P645 w rg ( e AXS A W P O O 0 0 0 ) — Y, RI x 0 0 0 0 P, 相 连, 发送 控 制 指 令 实 现 不 同 的运 动 控 制。 P645 wrg (X _ X, P I,x 0 0 B C ) e A S A W RP 0 0 0 0 O ; / 输 入 圆 键 盘模 块 构 成 系 统 的 输入 模 块 。 并 对键 盘 中各 个 按键 进 行 功 能 弧插 补步 数 ( 8 8) / 22 定 义 ,通 过 对键 盘 接 口的读 入 就 可 以完成 系统 所 需 原 始 数据 的输 入 P4 c m (X _ X (T U S L× l E_ ) / 6 5w o A SA ,S A D I E 一 LY) S _ : 及 对 执 行机 构 的运 行 进 行 控 制 。 写入 高速 启 动 指 令 2 / 显 示模 块 部 分采 用 图形 液 晶 显 示 模 块 MGL 2 0 2 , S 4 1 8 实现 对 插 P 4 at ( 6 5 w i AXS A ) _X : /
数 控 系统 的运 动控 制器 设 计
许戴 铭 ( I 职业技术学院) 苏卅工业
摘要 : 介绍 了一种基于 ¥ C 4 0微 处理器与 P L 0 5 3 4B C 6 4 B控制芯片的运 部分程序源代码 : 动控制器设计 , 并详细分析 了实时插 补方法和升降速的控制 , 满足 了数控 系 P 4 Ye ( 6 5 Y rg AXS AX 统 美 于 运动 控 制 的 要 求 。 并通 过 在 实验 台的 运 行试 验 , 明 了该 控 制器 设计 W P 证 RM D, x 8 0 0 4 0 00 0 6 ) 的有效性。 / X轴 : 时针 圆 弧 插补 * 顺 / 关键词 : CL0 5 运动控 制 时 间分割法括补 升 降速控制 P 64B

困 回 国 团
图 1 运 动 控 制器 结 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 4 e 6 5 wr g
_
( AXS AX, )
等待运动完成
<二 :: =>
WP RM V,x 0 0 3 8 00 00 E 标 /
/ 输 入 X和 Y轴 的结 束点 坐
P 4 r g ( S AY, 6 5. e w AX
P 4 rg 6 5w e { AXS AY

在 P _D中的 MO A  ̄ D中选摺惯时针圆弧 插补模式, P 在 耻D 中的M口E可以指
0 引 言 W PRM D, × 8 0 O 4 0O O 0 6 ) 定结 束点 自动完成功能 现代 数控 系统 以其高精度 、 高效率、 高可靠 性的优 点 , 在制造业 / Y轴 : 时 针 圆 弧插 补 顺 / 中得 到 了 日益 广 泛 的应 用 。 代 加 工 对 数控 系统 提 出 了很 高 的要 求 : 现 P 4 st 6 5 v e ( A×S AX. 为插补控制轴指定 运动速 度懊式 方面 要 能 够 实现 各种 加 工 情 况 下 的准 确 定 位 , 一 方面 , 另 又要 能实 1L, 00 0L, 00, 4999, 9 1 0 3 0, 4 时控 制刀具运动轨迹和速度 , 保证切削过程的平稳和加工精度。 这些 9 S’0 : 9, ,) 都取决于数控 系统 的对机床运动的控制能力。本文讨论的是一种基 在P l :"  ̄v V中输入结束点坐标 于嵌 入 式 微 处理 器 和 运 动 控 制 芯 片构 成 的 运 动控 制 器 设计 方 案 。利 / 插 补控制轴 ( X轴 ) 曲线 S 用单 片 机 对运 动 控 制 芯 片进 行 控 制 , 为 运 动控 制器 的核 心 , 现 高 作 实 升 降速 / 在 P 口 中输入 中心坐标 R 效的对伺服 电机运动的控制。 1硬 件 设 计 / 1 0 p s 3 0ms / ~1 k p 0 写入启动指 令 运动 控 制 器 由单 片机 、 盘 输 入模 块 、 O 通 信 模 块 、 晶 显 示 键 I / 液 / 运 动 范 围 = 1 0 o- ( 0 0 _ 模块 、 动控 制模 块 和 交流 伺 服 电机 驱 动器 构成 。 运 1】 =4 9 / / 2 99

_
等待 电机 停 止 / 运动控制模块采用 日本 N M 公 司生产的可编程 4轴驱动运动 P 22 进 给速 度 和 加减 速控 制 在 实 际插 补过 程 中 , 动 速度 经 常 . 运 控 制芯 片 P L 0 5 C 6 4 B及 其接 口芯 片构成 。 过 总线 接 收 ¥ C 4 0的 需要 根 据 加 工 要 求 随 时可 能 进 行调 整 , 通 3 4B 启动 、 匀速 、 止这 些 阶 段 , 停 当 控制指令和数据进行运算并 以脉冲序列形式输出给伺服驱动器 , 用于 运 动 速 度 超 过 一 定值 时 , 需要 考 虑 防 止 由于 速 度 激 变产 生 冲 击 、 还 失 实 现对 伺服 电机 的插补 控 制 、 度控 制 等 功能 。 P 6 4 B最 多可控 步 或 者 超程 、 荡 等 问题 , 而 影 响到 加 工 的精 度 和 质 量 。 因此 有 必 速 CL 0 5 振 从 制 4轴 的运动 , 括 2 4轴 线 形插 补 以及 任 意两 轴 的圆 弧插 补 。 包  ̄ 要在插补前或插补后加入对运动速度的升降速控制。使得数控机床 2 系统 软 件 设 计 的 运 动 速度 能够 做 到 平 稳 调速 而避 免 剧 烈 变化 。 常 见 的升 降速 控 制 21插补 运算 影响数控系统运动控 制能 力的因素很多 , . 在硬件 有两种 , 以把加减速控制放在插补之前或者插补之后进行的 , 可 一般 系统和执行部件确定 的情况下 , 插补的算法是主要因素。 在实际/ T 情 况 采 用 的 是 S曲 线 的 前 加减 速 控 制 。 它 的优 点 是 : 影 响 实 际 插 j O 不 中, 对于一 些较复杂的工件轮廓形状 , 主要是应用小段的直线或圆弧 补输出的位置精度 , 相对于后加速控制位置精度 要高 ; 缺点是需根据 进 行 拟 合 的 方 法去 逼 近 曲线 , 种 拟合 方法 就 是 “ 补 ” 插补 精 度 和 实际刀具位置和程序段终 点之 间的距离来确定减速点,计算工作量 这 插 。 插补速度就直接决定 了数控 系统 的运动精度和控制速度。 目前常用 大 。 这点 对 于 现 在 的 计算 机 来 说 , 已经 不 是 很重 要 了。 的 两 类 插 补 算 法 是 脉 冲 增 量 法 和 数 字 增 量 法 。 系 统 采 用 的 3 结束 语 P 6 4 B具 有独立完成插 补运算 的功能 , CL 0 5 整个过程由硬件控 制 , 不 P L0 5 C 6 4 B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运动控 制芯 片,本系统运动控 制 需要软 件干预。 C 6 4 B内部给每个轴都对应了几十个寄存器 , P L0 5 用 模块该芯片完成 伺服 电机 的多轴协调控制 , 支持多种插补模式。 并与 于 设 置 各 轴 的 工作 状 态 、 设 的运 动 指 令 参 数 、 作 环 境 设 定 参 数 、 上 位 机 通 过 总 线 相连 , 接接 受指 令 发 出控 制脉 冲 。 有 很 好 的 实用 预 工 直 具 计 数 器 数 、 态 查 询 返 回值 等 。 通 过 对 P L 0 5 内 部 对 应 寄 存 器 性和通用性。经过实验 台的一段时间的运行 ,取得 了较好的控制效 状 C 64 B 的初始化设置可 以在 4个轴中任意 实现任 意 2 4轴之间 的插补 操 果 , ~ 满足 了数控系统实时性和精度的要求。 作。同时可 以对相应的寄存器进行实时读取各轴的工作状态 以及实 参考文献 : 现 对运 动 的 实 时监 控。 []CL 0 5 ’P 6 4 8用户 手 册 . 日本 NIP UL E M0T P ON P S OR公 司 ,0 7 20 . 下面是 X Y平 面 内半 径 为 1 0 0 0个单 位 、 0 J B 针 圆 弧插 补 流 9。 I- I,  ̄t 【] 2叶佩青 , 张辉. 编著.CL 0 5 P 6 4 B运动控制与数控应用I . M】 北京 : 清华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