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化学笔记,你值得拥有。(第八部分)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知识点学霸笔记

高一化学知识点学霸笔记

高一化学知识点学霸笔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组成、结构、转化过程以及能量变化的学科。

作为一名高一化学知识点学霸,我们需要全面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一化学知识点,并提供详细解释和示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中心的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带有负电荷。

原子内的电子以能级的形式存在,其中第一能级最靠近核心,能级逐渐增加。

质子数等于原子的原子序数,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等于原子的质量数。

例如,一个氯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7,质量数是35。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符号表示。

例如,氢元素的化学符号是H,金元素的化学符号是Au。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元素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

它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中间是过渡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按照周期和族进行分组,周期从上到下划分为7个,族从左到右划分为18个。

周期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序数、原子质量和化学属性。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的物质称为反应物,新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也就是说,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等。

5.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的粒子数,用摩尔(Mol)表示。

1摩尔的物质包含6.022 × 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摩尔可以用来表示元素、化合物的质量和体积。

6. 饱和度与溶解度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时的状态。

当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过多而无法再溶解时,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一个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高一高二化学必背知识点

高一高二化学必背知识点

高一高二化学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于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来说,掌握化学的必备知识点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要介绍一些高一高二化学的必背知识点。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重要工具,它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并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分组。

学生们应该熟悉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以及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如电子亲和力、电离能等。

二、化学键和化合物1. 高中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和离子键。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享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离子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

2. 学生们需要了解离子和分子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例如,钠离子是Na+,氯离子是Cl-,氯化钠是NaCl。

3. 此外,学生们还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氨气(NH3)等。

三、化学反应类型学生们需要知道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以便在实验中或是解决问题时能够准确识别和应用。

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2.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包括氧化和还原过程。

3.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交换离子或基团形成新的化合物。

4. 分解反应:化合物在加热或电解条件下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四、化学计算在化学中,也需要进行一些计算,如摩尔质量计算、摩尔比计算等。

1. 摩尔质量计算:通过计算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确定它的质量。

2. 摩尔比计算: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计算各个物质的摩尔比。

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学生们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应用。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过程,氧化是指某个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某个物质获得电子。

2. 学生们需要了解氧化态和还原态以及各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和用途。

六、物质的三态在化学中,物质可以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学生们需要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和性质。

例如,了解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液体的沸点和密度的影响因素等。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1.下列化工产品不是以食盐为原料生产的是A.硫酸B.盐酸C.纯碱D.烧碱2.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错误的是()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B.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C.充分开发利用天然纤维,停止使用各种化学合成材料D.加大秸秆的综合利用,如发酵制沼气、生产乙醇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下列有关烃及其衍生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C.石油裂解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D.煤干馏得到苯和甲苯,可以通过分馏,将它们分离出来4.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B.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不能提升消毒效果D.工业上,不能采用电解MgCl2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5.著名的Vanviel反应为:12H2S+6CO2hυ光合硫细菌C6H12O6+6H2O+12S↓,下列说法错误的()A.该反应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B.该反应原理应用于废气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C.每生成1molC6H12O6转移24×6.02×1023个电子D.H2S、CO2均属于弱电解质6.“共享单车”方便出行,低碳环保。

下列关于单车的制造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制造车轮钢圈的材料是合金B.铝合金制造的车架较钢制造的重C.制造轮胎用的橡胶属于无机物D.制造反光板的有机玻璃属于硅酸盐7.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①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②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③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火箭燃料④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 8.工业冶炼金属镁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 .加热分解氧化镁B .电解熔融氯化镁C .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D .高温下用氢气还原9.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合的是A .NaCl(aq)电解−−−→Cl 2(g)−−−→石灰水漂白粉(s)B .N 22O −−−−→、放电NO −−−−→空气、水HNO 3C .制取镁:海水NaOH −−−→Mg(OH)2−−−→高温MgO 电解−−−→MgD .铝土矿NaOH −−−−→溶液过滤NaAlO 2溶液2CO 过滤→ Al(OH)3−−−→煅烧Al 2O 3−−−→冰晶石电解铝 10.我校本月提出“节约用水用电,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1)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1)

一、选择题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应用了氧化铝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B.过程②中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C.过程③发生的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过程④也可以用热还原法代替电解法冶炼铝答案:B【分析】铝土矿中加入NaOH溶液,氧化铝被溶解生成NaAlO2;滤液中含有NaAlO2和过量的NaOH,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AlO-2+CO2+2H2O=Al(OH)3↓+HCO-3,得到Al(OH)3沉淀;灼烧Al(OH)3分解生成Al2O3,电解熔融的Al2O3获得金属Al,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过程①为氧化铝与NaOH的反应,利用了氧化铝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 错误;B.过程②发生反应AlO-2+CO2+2H2O=Al(OH)3↓+HCO-3,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故B正确;C.过程③中灼烧Al(OH)3发生反应2Al(OH)3ΔAl2O3+3H2O,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金属Al活泼性较强,需要用电解法冶炼,不能用热还原法冶炼,故D错误;故选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化油”可以用来制肥皂,也可以用于生产人造奶油B.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和裂化C.催化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CH4·nH2O,是可再生能源答案:D解析:A.油脂氢化使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与氢气加成生成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甘油酯,使油脂出现了“硬化”,获得的“硬化油”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也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来制肥皂,故A正确;B.现代工业生产中利用石油的催化重整和裂化获得芳香烃,故B正确;C.催化裂化是为了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故C正确;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CH4·nH2O,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答案为D。

3.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②焙烧:2PbS+3O2焙烧2PbO+2SO2;③制粗铅:PbO+ CΔPb+CO↑;PbO+COΔPb+CO2。

高二化学科目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高二化学科目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高二化学科目下学期知识点笔记1.高二化学科目下学期知识点笔记篇一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NaOH)①物性:白色块状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

有强烈的腐蚀性(化学性质)。

②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③用途:干燥剂、造纸、纺织、印染、清洁剂。

2、氢氧化钙:Ca(OH)2①物性:白色粉沫固体、微溶于水。

有较强腐蚀性(化学性质)。

②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③制取:CaO+H2O=Ca(OH)22.高二化学科目下学期知识点笔记篇二1、状态: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16.6℃以下);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2、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4、密度: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CHCl3).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6、水溶性: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甘油).3.高二化学科目下学期知识点笔记篇三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一、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课堂上,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如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1.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外层的轨道上。

1.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

元素按照周期性规律,分为主族元素、副族元素、过渡金属元素等。

1.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化学键的形成与破裂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

1.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分类等。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换反应等。

二、离子和化合物2.1 离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可以是正离子(阳离子)或负离子(阴离子)。

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2.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组成比。

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如氧化物、酸、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等。

三、化学反应的平衡3.1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受到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勒夏特列原理和平衡常数来描述。

3.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在平衡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的乘积的指数值,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判断反应是向正向反应进行还是向逆向反应进行。

四、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4.1 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的特征是有酸性味道、溶于水释放出氢离子、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碱的特征是有苦味、感觉滑、溶于水释放出氢氧根离子、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

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笔记

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笔记

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笔记
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笔记如下:
1. 元素周期表:包含周期、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等基本信息,可以通过元素的位置来推断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其中离子键是
电子从金属原子转移到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电子在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共享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共享自由电子形成的。

3. 化学反应: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化学变化又
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等。

4. 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以及氧化
和还原的原子或离子电荷变化规律。

5. 酸碱中和反应:主要包括酸和碱的概念、pH值的计算方法、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等。

6. 离子反应式:指反应中参与离子反应的离子式,能够帮助我
们预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气体等物质。

7. 化学计量:主要包括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
化学计量关系、摩尔质量等概念。

8.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T为温度,R为气体常数。

9. 化学反应平衡:指反应物和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稳定的状态。

主要包括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Le Chatelier原理
等。

10. 电化学:主要包括电解质溶液、电池、电解和电沉积等概念。

其中电池又包括原电池和电解质电池两种类型。

以上是高中化学知识点的归纳笔记,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笔记和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笔记和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笔记和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化学知识点繁多、内容广泛。

在高二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对高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化学知识。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1.1 原子结构原子是最小的化学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位于原子核外层的电子壳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部。

1.1.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表格,根据原子序数递增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进行排列。

1.2 化学键与化合价1.2.1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1.2.2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一个原子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原子结合的价态数,与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关。

1.3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1.3.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转化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1.3.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指比较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包括摩尔比和质量比等。

第二章:常见化学反应2.1 酸碱中和反应2.1.1 酸碱的定义酸是能够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碱是能够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

2.1.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符合中和滴定的计量比例。

2.2 氧化还原反应2.2.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2.2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池、腐蚀和精炼等。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3.1 化学反应速率3.1.1 反应速率的定义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时间变化率。

3.1.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3.2 化学平衡3.2.1 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