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血尿的中医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慢性肾脏病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慢性肾脏病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车前子 ; 兼热毒者加银花 、 连翘、 黄芩 、 蒡子 、 兰根等。曹 牛 板 向平教授 治疗慢性 肾炎 的经验为八 法 : 宣肺 清利法 、 固卫
四大病理机制 , 以脾肾虚衰浊毒 潴 留为病 机关键 , 四大 因索
互为因果 , 成恶性循 环。总之 , 形 笔者认为慢 性 肾脏病 的病
因病 机总为本 虚标 实 , 实夹杂。病位不 外脾 肾这个 中心 ; 虚 风邪 、 湿热 、 瘀血 、 浊毒是贯穿始终的病理 因素 ; 肾元 亏虚 , 开
壅塞三焦为标 这一正虚邪实 的病机特 点 j 。近年来 , 亦有 不 少医家提出邪 实之说 。傅 晓骏 提出“ 浊” 邪 ( 瘀 之 瘀指瘀
血 , 指 湿 热 、 浊 、 饮 ) 慢 性 肾 功 能 不全 的 主 要 邪 实 因 浊 痰 水 是
素 。孙伟 以肾虚湿瘀立论 , 肾虚 以肾气虚为 主 , 为湿 热 湿
慢性肾脏病 ( h n i e i  ̄ ,K 是各 种 肾脏 cr i k n yds o c d e C D)
病于急性阶段未 经控制 后 的共 同转归 , 它是一 种 临床 综合 征 。目前 国际上公认 的定 义为 : 肾脏损 害 ≥3个月 , 现下 表 列之一者 : 肾脏病理异常 和/ 或尿成分异常 ( 如有 血尿 、 电解
虚 阳 亢者 , 羚羊 钩 藤 汤 ; 湿 在 表 , 虚 湿 胜 之 蛋 白尿 经 久 用 风 脾 不 消者 , 羌 活胜 湿 汤 、 阳 除 湿 汤 ; 白 尿 兼 湿 热 中 阻 者 , 用 升 蛋
中医文献 中无慢Biblioteka 肾脏 病的名词 , 在慢性 肾脏病 的诊断
上主要通 过临床表 现的观察来进行 命名。在 临床上包 括 了 慢性肾小球 肾炎 、 肾病 综合征 、g IA肾病 、 性 问质性 肾 炎 、 慢 各种继发性 肾病 以及慢 性 肾功能 衰竭 等。属 中医水 肿 、 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之生改 间,变 ,可为 使插系 毛入膜 细到细 血肾胞 管小和 袢球系 呈基膜 现底基
4、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变呈局灶性(病变肾小球占标本总数<50%)、节段(一个肾小球内血管袢硬化 <50%)分布,受累节段呈硬化改变胶原样硬化形成,穿透肾小球中部。和微小病 变相比, FSGS 在临床上更多表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血尿、更容易发展至肾功 能衰竭,对糖皮质激素更缺乏敏感性。
50%时,尿素氮、肌酐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可有轻度至中度贫血。双肾B超检查:正常或稍有缩小。 • 6.乙肝两对半检查 • 7.肾活检:可以确定慢性肾炎病理类型,对诊断、指导 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着积极意义。
四、诊 断
• 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 高血压,病史在1年以上.
• 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 肾穿刺活检对决定诊断,明确病理类型,拟定
5、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硬薄病 化,变 、病晚 肾理期 小改肾 管变脏 萎为体 缩不积 、同缩 肾程小 间度, 质的肾 纤肾皮 维小质 化球变
三、临 床 表 现
蛋白尿:含量不等,一般13gd • 血尿:轻度至中度,偶有肉眼血尿 • 高血压:舒张压常为中度以上升高,部分可发
生高血压性心脏和脑血管病变 • 水肿 • 后期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诊治和 研究进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林启展
教学内容
1 概述
2 病理分型
3 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 4 中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5 西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一、概述
• 定义: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 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

慢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慢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杂, 临床上绝大多数是虚实相兼的病证 。在脏腑辨证定位 上 , 以
脾肾肝的虚损为主 。慢 性肾炎在 急性 发作阶段与肺关系 比较密 切, 由于中医辨 证 的五脏 相关 , 有 时也 可影 响多 个脏 腑 。邹 云 翔 也认 为慢性 肾炎 的病 因总不 越乎 内外 因两 方面 。张琪 提出虚实并见 、 寒热夹杂是本病 的病机特点 , 外邪侵袭是主要诱 因, 共 同病理基 础是 脾 肾虚衰 , 病 理产 物 以水湿 、 湿热、 瘀血 为 主 。周仲瑛 认为本病 的发 生不 离 内外二 因 , 本 虚标 实 、 虚 实 夹杂为其病机 。脾 肾亏虚为本 , 湿浊 、 水毒 、 瘀热 为标 , 尤 以瘀热 为主 。任继学 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生 发展 以禀赋 不足 、 劳倦 内 伤、 七情郁 结 、 宿食不化等 内因为主 , 而 风寒 、 风热 、 时疫 邪毒 等 外 因可引动 内因 , 互结而 发 , 亦 有药 源性 所致者 。王献 耀等 提 出慢性 肾炎 标实证 主要 涉及 “ 风、 湿热 、 瘀血、 瘾瘕” 等方 面 , 是慢性 肾炎发 生 、 发展和肾功能坏转的重要 因素 , 也是贯穿疾病
湖 北 中 医药 大 学 学 报

2 0 1 4年 1 O月第 1 6卷 第 5期
Oc t o be r 2 01 4 ,Vo 1 .1 6, No . 5
l 1 2・
J o u na r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Ke y wor ds: c hr o n i c ne p h it r i s; TCM s y n dr o me d i fe r e n t i a t i o n; t he r a pe u t i c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基本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疾病特点为起病隐匿、病程迁延、病因复杂、病理类型多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炎的属于中医“肾风”、“水肿”、“血尿”、“尿浊”“腰痛”、“虚劳”等范围。

慢性肾炎在我国终末期肾衰竭的原发病因中 CGN 为 64.1%,占据首位[1]。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遵循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应用多种治疗方法结合西医先进的诊疗手段,显示出一定优势。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综述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发病机制的认识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始发机制已得到普遍认可,近年来非免疫机制导致的 CGN 也得到发展,以下分别从免疫机制和非免疫机制两面阐述 CGN 的发病机制。

1.1. 免疫机制体液免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原位免疫复合物(IC)是体液免疫的主要内容。

循环免疫复合物能激活补体、诱导炎症介质等导致疾病的发生。

原位免疫复合物可以使炎症反应更为严重。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内容包括 T 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T 细胞可直接损伤肾小球,或使炎症反应不断扩大。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够引起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细胞因子:目前研究的促炎细胞因子主要IL-1(白细胞介素-1)、IL-6(interleukin-6 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等。

可以改变肾脏的血流动力学,诱导 VEC(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导致炎性细胞的浸润在系膜区,促进 MC 增生,造成肾小球的直接和间接损伤[2]。

1.2 非免疫机制凝血障碍:CGN 时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VEC 遭到破坏,由原来的抗凝血功能转而发挥促凝血作用,凝血纤溶系统平衡被打破[3],增加相关抗原物质沉积在肾小球参与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体内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减少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炎主要是因为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进展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优势。

综合近几年的文献,其治疗方式除辨证论治外,还有对症治疗、主方加减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中药治疗及内外治结合治疗,临床上均取得满意疗效。

但目前大多数文献仅是一般临床经验总结,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研究。

因此,今后应进行客观化评估筛选,开展相关治疗机理的实验研究及规范的临床观察。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dvantages in treating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s in recent years,th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TCM include not onl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but also symptomatic treatment,modification of the chief prescriptions,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single Chinese herb,and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which all have achieved some remarkable effects. However,the majority of articles were abou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which lack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Therefore,the results of relative researches should be under objective evaluation.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and standardized clinical observation need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future.Key words: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TCM treatment;review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是一组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为基本表现,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肾小球疾病。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

为慢性 肾衰竭 祖国传统 医学在治疗 本病 上有 多种途径 .笔者 等给予治疗 组 肾安 合剂联合穴 位敷 贴 ,对照 l组 、2组 分别予 氯
将包括外治法治疗 的文献进行 综述
沙坦钾 片和肾炎康 复片。治疗 6个月 。比较 3个组 别的疗效 治
l 针 灸 疗 法
疗组 的治疗 有效率 高于对照 1组 、2组
效好 于对照 组 .治疗组 符项 肾功能指 标 比治疗 前 及对 照组 降 结 果研 究组 的血 清 门蛋 白下 降程 度 、24h尿 蛋 向等观 察指 标的
低 朱崇安等㈦治疗慢性 肾炎选用 针灸 “下 -:皇”的方法 .与西药 上升程度 和疗 效均 显著优于 对照组 邵 勇 l观察 黄 芪注射 液穴
用两医常规 方法治疗进 行 对照 ,结 果 显示 观察组 的总 有效 率优 照组
于对照组。段 苇I l治疗慢性 肾炎蛋 尿,治疗组 予基础治疗联 合 6 耳 穴 压 豆
艾灸加黄葵胶囊 ,对照组 予基础治疗 加缬沙坦 通过 观察 分析 ,
运用耳 穴治疗疾 病的 历 史很 悠久 .《灵柩 ·五邪》 记载 :“邪
治疗 ,证实针 灸治疗对模 型大 鼠相关指标 水平 有降低 作 。张 规治疗 ;治疗 组应 用常 规治 疗 加参 附注 射液 穴位 注射 ,结 果
超 等 观察温 针 灸联合 【f】药 汤剂 治疗 脾肾 气虚 型慢性 肾 炎 ,结 示 ,治疗组疗 效 、主要症状 体 征疗 效 、治疗 前后 尿红细 胞数 减 少
关键词 中 医外 治法 ;慢 性 肾小球 肾炎;研 究进展
中 图 分 类 号 :R277.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006—0979(2019)01—0103—02

慢性肾炎血尿的中医治法探析

慢性肾炎血尿的中医治法探析

慢性肾炎血尿的中医治法探析摘要:慢性肾炎血尿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常常迁延难愈,严重时可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

西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中医认为其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不同医家治疗此病也是各抒己见、百花争鸣,中医药在消减血尿、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临床治疗中,笔者通过辨证论治配合中医特色疗法,行之有效。

关键词:慢性肾炎;血尿;中医治法血尿是慢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挤压,使红细胞发生形态学的改变而致[1]。

目前,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提出明确的认识,认为导致病程慢性化的机制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也占有重要作用[2]。

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自由基损伤、免疫功能紊乱、血流改变等相关[3]。

对于慢性肾炎血尿的治疗也尚无肯定且有效的药物和方法,多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为主。

而中医药在消减血尿、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逐渐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也已经成为临床发展趋势。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肾病工作多年,兹将个人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些许认识总结于下,以飨同道。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多将此病归属于“尿血”、“溺血”、“溲血”等病范畴,属七大血证之一。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如《黄帝内经?气厥论篇》中所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古代医家认为其病因以热为多,发病部位在下焦,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提出“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

历代医家治疗本病,八纲辨证亦多从热、虚、里论治,脏腑辨证则多以肾、膀胱、心、脾、肝、肺论治,认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其病机特点。

临证中,我们发现,该病之病因可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感受风、寒、湿、热等病邪侵袭,内因常为七情、饮食、劳倦诸因干扰。

其病位在肾与膀胱,但可涉及肝心脾肺等五脏六腑。

其病机不外气不摄血与血热妄行两类,气不摄血多由脾肾固摄无权而精血下泄所致;血热又当分虚实,实热多为外感或内有蕴热所致脉络损伤,血溢脉外;虚热多为阴虚火旺,灼伤血络。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体会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体会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体会引言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其中血尿是其主要症状之一。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临床实践,探讨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炎血尿中的应用和体会。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理论基础2.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慢性肾炎血尿的发生与肾气不足、湿热内蕴、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

治疗上应以补肾固本、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

2.2 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资料3.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共纳入慢性肾炎血尿患者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5岁。

3.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并有明确的血尿表现。

3.3 治疗方法患者均采用中医药治疗,根据辨证结果,分别给予补肾固本、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不同方剂。

临床体会4.1 补肾固本法的应用补肾固本法在治疗慢性肾炎血尿中占有重要地位。

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通过补肾固本,可以增强肾脏的自身修复能力,减轻血尿症状。

4.2 清热利湿法的应用对于湿热内蕴型的慢性肾炎血尿患者,清热利湿法能有效缓解症状。

常用的方剂有八正散、龙胆泻肝汤等。

4.3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性肾炎血尿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

通过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减轻血尿症状。

4.4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个体化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5.1 疗效评价经过3个月的治疗,50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

5.2 症状改善治疗后,患者的血尿症状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也有所好转。

5.3 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 0d] C o cN p ri; e au a R n w K yw rs h n e h t Ham tr ; e e ri is i 血尿是慢性 肾炎 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 , 也是治疗上 的一
个 难题 。中医对 肾炎 的研 究 , 累 了许 多宝 贵经验 , 积 现将 近
气 阴进一步损耗 , 使本病更加复杂 。管竞 环等 研 究认 为肾 炎血尿的 中医病机 , 基本 上可分 为两类 : 即血 热妄行和气不
权, 封藏失职 , 精微 下注 为其 基本 病机 , 贯穿 于本 病 的始 并 终 。郭氏认为离经之血必有血瘀 , 因而尿血必瘀 。瘀血既是 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 , 又是常见的致病 因素 。叶传蕙 J
孙昕, 指导 : 蒋文 明 ( 湖南 中医药大学 2 0 0 5级硕 士研 究生 , 湖南
长沙
40 0 ) 10 7
[ 摘要 ] 文章 阐述 了现代 医家对慢性 肾炎血尿病 因病机的认识 , 本病 虚 实夹杂, 以湿热和瘀血 贯 穿于发病始终 ; 其治疗 以辨证分型论 治为主 , 并结合临床单方验方、 中成 药制剂等 , 临床疗效较 好。今 后 的研 究应 利用现代科 学技 术, 宏观与微观相
ti d es g datei wt t na u dha adb o t i a aseie o ebg n go sdsae i a h i aei t l s na i s ei,hmi et l ds s l y x tdf m t e n i fh i s ; t m i s s sa e n h h h n o s a w s r h i n t i e s n
[ bt c] T epprep uddta m dr ot srcg io r tlg a fc r adptoeei i h ncnp r s A s at h ae x on e ht oe/dc r eont nf i oi lat n ahgn s ncr i eh t , r 1 o i o eo c o s s o i i
摄血 , 临床上 以血热妄行者较常见 , 其病 位多在 肾, 病性 属阴
1 O年来治疗肾炎血尿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以期今后更好地
开展对慢性肾炎血尿 的研究 。 1 对病 因病机的认识
虚者居多 , 聂莉芳 总结 临床经验 认为 , 肾炎 血尿的基本病 机为本虚标实 、 实夹杂 , 虚 但是 在血尿 患者 的不 同病期其病 机重心各异 , 急性发作 期 血尿病机 重心 以邪实为 主, 慢性迁 延期其病机重心以正 虚为本 , 时可兼挟 邪实 , 有 中医证型有
中医一般认为血尿多 由于气虚不能摄血 、 阴虚火 旺或热 邪炽盛 , 灼伤血络或瘀血 内阻 , 血不归经所致 。虚实夹杂 、 本 虚标实是其 特点 , 但各家观点又各 有侧 重。现代 中医医家在 通过进一步实践 和总结 , 对尿 血 的病 因病机 提 出了新 的见 解 。郭恩绵认为 … , 肾炎血尿以正虚为本 , 肾气 虚 , 脾 生化无
s n UN Xi
Mat 2 0 rd ua n e i rdt a hns d ie C agh hn , 10 7 s rf 0 5Gaei H n nU i  ̄t o Tai n l i e eo n v yf o C e Mewn ,h n saC ia 4 0 0
t ea e t t o a ra me tb e n s n r me df r n ain a d c s i c t n,tg t e t l c i ge p e c l t n o m- h r p u i me d W te t n a d o y d o i e e t t n l sf a i c h s s i o a i o o eh rw h ci a sn l r s r i rc i i n l p o prc r l i a f mua,C n s ae t r g ,a d S n l te eh d a g o f cs u u e su i ss o l s d m ce t i c n lg , il o i h e e p t n u s n O o ,al h s a 0 d e e t.F tr t d e h ud u e mo e s i ni c t h oo y d f e n ne rt co w h mir td e ,p y e u at t f n a n d ci c s is a t e s l . a d i tg ae ma r t c o su is a q a t ni n t u d me t n l ia t de h a e i l e o o a n l u s n
维普资讯
Hale Waihona Puke 第l 4卷第 1 期 Vo . 4 1 1 No 1 .





20 0 8年 1 月
J n ay 2 0 aur.0 8
G iigJu a fT M udn o r lo C n
慢 性 肾 炎 血 尿 的 中 医 研 究 进 展
结合 , 础 研 究 与 临床 研 究 并重 。 基
[ 关键词 ] 慢 性 肾炎; 血尿 ; 综述 [ 中图分类号 ] 2 65 [ R 5 .1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62- 5 X(0 8 O —07 0 17 9 1 2 0 ) 1 0 8— 2
Pr g e s i t e m e fChr ni p ii e a ura o r s n he Tr at nto o c Ne hrts H m t i t h T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