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复习
儿童文学复习

儿童文学复习第一篇:儿童文学复习儿童文学1762 卢梭《爱弥儿》1.儿童文学的含义: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3.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A.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健康的价值观念可以使小读者获得正确的审美理想的熏陶,让小学生从阅读中培育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促使他们沿着个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发展B.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小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培养,积累起丰富的审美感情C.小读者通过感受不同作品带来的不同风格的美,可以初步培养其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4.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A。
特殊的精神气质B.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C.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儿童文学作家类型:自觉型(分为:教育型社会使命型娱乐型)自发型(分为:童心型儿童崇拜型童年回忆型)5.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3~15岁的全部儿童幼儿期(3~6)―――――――幼儿文学童年期(7~12)――――――――童年文学少年期(13~15)―――――――――少年文学6.故事性的含义: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特质7.故事元的含义:故事元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而其他内容和形式都是为故事元这个中心服务。
8.儿童文学语言特点:形象性简洁性音乐性叙述性9.儿歌的含义: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孩子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
10.儿歌的特征:A.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B.短小单纯,易懂易记C.歌戏互补,富于情趣11.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摇篮歌问答歌连锁调颠倒歌数数歌绕口令时序歌对数谣物象歌12.儿童诗的含义: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
它是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但又具有陈述性特点的文学语言来抒写儿童情感的文学形式,也包括儿童自己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童⽂学复习题(带答案)⼉童⽂学复习题(带答案)⼀、单选题答案:B1、⼴义⼉童⽂学的三个层次是A.婴⼉⽂学、幼⼉⽂学、⼉童⽂学B.婴幼⼉⽂学、⼉童⽂学、少年⽂学C.婴⼉⽂学、⼉童⽂学、青春期⽂学D.⼉童⽂学、少年⽂学、青春期⽂学答案:A2、幼⼉接受⽂学的主要⽅式是通过()A.“听”来接受⽂学B.“看”来接受⽂学C.“读”来接受⽂学D.“背诵”来接受⽂学答案:A3、狭义⼉童⽂学的对象是 ( )A.3~6岁的⼉童B.6、7岁~11、12岁的⼉童C.11、12岁~15岁的⼉童D.15岁以下的孩⼦答案:A4、所有经典的幼⼉⽂学作品,⽆不依靠()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B.作家对幼⼉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C.曲折的情节描写D.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答案:A5、幼⼉⽂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A.条理曲折B.条理简单C.条理丰富D.条理清楚C.“三三七”字句D.“三五七”字句答案:C7、“上边⽑,下边⽑,中间⼀粒⿊葡萄,到了夜⾥⽑对⽑。
”是⼉歌中的特殊形式()A.游戏歌B.问答歌C.连锁调D.谜语歌答案:D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A.孟浩然B.李⽩C.⽩居易D.杜牧答案:A9、“童话”这⼀名称,出现在我国()A.清代末年B.五四运动之后C.清代初期D.上世纪三⼗年代答案:A10、叶圣陶的《稻草⼈》是我国()A.第⼀部创作童话集B. 第⼀部创作诗歌集C. 第⼀部⼉童戏剧D. 第⼀部散⽂集答案:A11.俄罗斯伟⼤诗⼈普希⾦的《渔夫和⾦鱼的故事》属于( )A. 童话诗B. ⼩说C. ⼉童剧D.散⽂C. 蔡元培D.王国维答案:A13.我国出现专为⼉童创作的诗歌是在( )A. 晚清时期B. 五四时期C. 1949年D.1978年答案:A14.世界上较早对民间童话进⾏改写的是法国作家( )A. 夏尔?贝洛B. 安徒⽣C.格林D.普希⾦15.成⼈诗与⼉童诗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
A. ⼉童情趣B. 诗歌的韵律C. 教育意义D.篇幅的长短答案:A16.幼⼉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是( )A. 拟⼈形象B. 虚构情节C. 虚构⼈物D.拟物形象答案:A17.“童话”这⼀名称出现在我国( )A. 清代末年B. 北洋政府时期C. 五四时期D.1949年以后C.皇帝的新装D.拇指姑娘答案:A19.幼⼉⽣活故事和童话相⽐,最⼤的特⾊是( )。
儿童文学复习

儿童文学复习要点基本概念:1.童话是以幻想为主要特色,以拟人、夸张、象征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的适合儿童欣赏和接受的叙事文学样式。
2.寓言是一种以散文体或诗体写成的简短的故事,用以表达某种教训。
3.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
4.儿童小说是以少年儿童读者为主体接受对象,以表现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和精神生命成长为主体审美的特殊小说。
5.儿童科学文艺是用各种儿童文学形式来反映科学内容的作品样式。
6.儿童戏剧文学是为儿童戏剧演出创作的剧本,具有作为演出脚本的戏剧性与作为阅读欣赏对象的文学性。
7.儿童影视:立足于儿童本位,从少年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欣赏娱乐、扩大眼界、接受教育等)出发,专门为之拍摄的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视作品。
童话:童话的发展: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童话的艺术特征:1.文学特征:结构、人物形象、氛围、主题2.审美特征:奇幻、荒诞之美;隐喻;语言的幽默本质与模糊特征;假定逻辑性童话欣赏:1.把握童话类型2.感受童话意境3.体味艺术特色:作品所洋溢的情绪氛围;艺术手段的具体运用;作品留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纯真美、稚拙美、欢愉美、变幻美、质朴美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1.美育功能(审美观念、趣味、情感、能力)2.素质培养(人格养成、思维发展、创造精神)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1.源头2.语言3.格律4.情趣5.功用相同点:都是诗歌,发展过程中有借鉴。
寓言的发展与艺术特征:寓言三大发祥地寓言的艺术特征:1.寓意于言的教训性2.连类比物的比喻性3.犀利幽默的讽刺性4.精练简洁的概括性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相似性:都有较强的叙事性,都有环境,人物,情节等因素★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区别:1.儿童的故事的作者,都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较客观地叙述事件的进程。
儿童小说作者的立场更自由一些,可以有更多的主观情感注入作品,更审美化。
2.儿童故事的价值在于故事本身,重视的是精彩事件的叙述结构;小说的价值在于人物和主题,重视典型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度。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答案:B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答案:A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听”来接受文学B. “看”来接受文学C.“读”来接受文学D. “背诵”来接受文学答案:A3、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A.3~6岁的儿童B.6 、7岁~11、12岁的儿童C.11、12岁~15岁的儿童D.15 岁以下的孩子答案:A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B. 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C.曲折的情节描写D. 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答案:A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A.条理曲折B. 条理简单C.条理丰富D. 条理清楚答案:A6、“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
这首儿歌的句式是()A.三字句B. 五字句C.“三三七”字句D. “三五七”字句答案:C7、“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
”是儿歌中的特殊形式()A.游戏歌B. 问答歌C. 连锁调D. 谜语歌答案:D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A.孟浩然B. 李白C. 白居易D. 杜牧答案:A9、“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A.清代末年B.五四运动之后C.清代初期D. 上世纪三十年代答案:A1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B. 第一部创作诗歌集C.第一部儿童戏剧D. 第一部散文集答案:A11.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于( )A.童话诗B. 小说C.儿童剧D. 散文答案:A12.《幼稚园上学歌》的作者是()A.黄遵宪B. 梁启超C.蔡元培D. 王国维答案:A13.我国出现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是在()A. 晚清时期B. 五四时期C.1949年D.1978 年答案:A14.世界上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法国作家()A.夏尔?贝洛B. 安徒生C.格林D. 普希金15.成人诗与儿童诗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中国民间文学的四大经典作品是《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2、贝洛夫人的《鹅妈妈故事集》是西方儿童文学自觉形态的开始。
3、成人文学的美学取向是“以真为美”,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以善为美”。
4、亲子共读是幼儿文学独一无二的特性。
5、卢梭在其著述的《爱弥儿》中提出了“归于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6、儿童文学的四大艺术母题是成长、幻想、爱、自然的母题7、1835年,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发表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标志着近代儿童文学的诞生。
8、叶圣陶1923年出版的童话集《稻草人》和1931年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精品。
9、1909年孙毓秀编译的《童话》是首次在中国出版物上使用“童话”一词。
10、30年代童话作家张天翼用夸张幽默的方式讽刺揭露现实黑暗的三部长篇童话是《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金鸭帝国》。
11、寓言的两大要素是故事性和寄托性。
(寓体和寓意)12、寓言的寓意根据内容可分为讽刺型和经验教训型。
13、世界寓言的三大发源地是古希腊、古印度、中国14、在欧洲最早以“童年岁月”为书写重心的童年小说是1553年西班牙出版的《小癞子》二、名词解释1、稻草人主义:“稻草人主义”借用了1923年出版的叶圣陶的短篇童话集《稻草人》的篇名。
“稻草人主义”注重的是文学的审美认知功能及其在读者身上引起的反响,即作品的“实用因素”。
“稻草人主义”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即从客观的实际出发,来实现作品的价值尺度。
2、卢梭主义:卢梭主义对儿童文学创作提出了审美自由度的要求:第一,顺应儿童。
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应当脱去严肃、厚重的外套,换上轻便活泼的童装,走出深沉,走出沉重。
第二,愉快原则。
认为儿童文学是使儿童感到愉快、满足的艺术品。
第三,反对灌输。
重在启发、引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主张采用实物教育和直观教育的方法,让孩子在切身体验和生活实践中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坚决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反对强迫灌输与系统说教。
学前教育《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三、名词解释1.儿童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儿童文学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
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征,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JL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狭义的儿童文学则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它是指为6、7岁~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
四、简答题1.儿童文学的两大特征是什么?答:(1)它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对应于成人文学,它是文学,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 (2)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2.幼儿审美意识有哪些特点?答:(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
儿童意识中的世界是一个主客{本不分的混沌世界。
儿童物我未分.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
有意识。
(2)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
对幼儿身心状态的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审美意识是处在一种动物快感、生理快感的初级精神的愉悦阶段。
3.幼儿接受文学的方式具有什么特点?答:(1)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2)感知型的接受方式;(3)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
4.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是什么?答:(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5.为什么说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有它自己的特点?答:(1)幼儿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2)各种相近的文体在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中的重要性不尽一致(3)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还必须考虑幼儿的接受特点。
6.举例说明幼儿文学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启蒙引导作用。
答:幼儿文学对幼儿的心理活动有着启蒙引导作用。
如儿歌中的数数歌,巧妙地把数字嵌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帮助幼儿记忆数字;绕口令用读音相近的字组成幽默的内容,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谜语歌能发展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幼儿童话中关于勇敢、正直、同情心、友好等内容,有助于幼儿道德感和理智感的形成;幼儿戏剧则通过幼儿对不同角色的扮演,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儿童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老舍曾创作过一部以美丽独特的南洋风光为背景,以天真可爱的华侨孩子为主人公的长篇童话( C )。
A.《波罗乔少爷》B.《新爱弥耳》C.《小坡的生日》D.《长生塔》2、下列作家中,以翻译儿童文学著称却又能作诗写童话并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是( C )。
A.洪汛涛B.孙幼军C.任溶溶D.包蕾3、英国作家达尔在一部童话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用吹梦机给千家万户的孩子吹梦的童话形象。
这部童话是( C )。
A.《小精灵》B.《女巫》C.《慈善的巨人》D.《古怪的福克斯先生》4、下列作品中,被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誉为“杰作”的童话,是奥地利作家费里克斯·萨尔登创作的( C )。
A.《小海蒂》B.《飞向人马座》C.《小鹿班贝》D.《蓝箭号列车历险记》5、我国儿童文学史上明确强调儿童文学作家、编辑要葆有一颗童心方能创造出儿童喜欢的好作品的作家是( D )。
A.刘厚明B.鲁兵C.叶君健D.陈伯吹6、安徒生30年代童话与40年代的童话存在一个相对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 C )。
A.艺术从粗糙到精熟B.形式从传统到现代D.取材从幻象到现实 D.感情从丰富到贫乏7、保加利亚的埃林·佩林为孩子们所写的一部中篇童话中塑造了一个肩膀上长的不是自己脑袋的男孩形象,这部童话是( C )。
A.《变成茶匙的老大娘》B.《强盗的故事》C.《扬·比比扬奇遇记》D.《白比姆黑耳朵》8、对童话文学具有奠基意义的《鹅妈妈故事》,产生于( B )。
A.16世纪的英国B.17世纪的法国C.18世纪的德国D.19世纪的捷克D.二、判断题( × )1、儿童文学总是以儿童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所以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 × )2、儿童文学的稚拙美只表现在艺术形式上,与内容无关。
( √ )3、儿童阅读文学作品,未必都能进入欣赏状态;即使进入欣赏状态,也未必都能正确有效地欣赏。
( × )4、人物和故事的游戏化,其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游戏人生。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童⽂学》复习资料。
第⼀章⼉童⽂学的基本原理第⼀节概念和范围⼀、⼉童⽂学释义(1)五四以后普遍流⾏的“⼉童本位论”,即认为⼉童⽂学是⽤⼉童本位组成的⽂学。
(2)⼉童⽂学是专指为⼉童创作的⽂学作品。
(3)“⼉童⽂学是写⼉童的⽂学”“⼉童⽂学是教育⼉童的⽂学”。
⼆、⼉童⽂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1)、⼉童⽂学是为⼉童创作的各类⽂学作品的总称;(2)、⼉童⽂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艺术;(3)⼉童⽂学是适合于⼉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学作品;(4)⼉童⽂学是对⼉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童⽂学是指专为⼉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学作品的总称。
三、⼉童⽂学的范围1、⼉童⽂学的类型:⼀种是现代意义上的⼉童⽂学,⼀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学。
2、中国古代⼉童⽂学主要包括四类作品:⼀是民间⼝头⽂学作品;⼆是注重故事性、具有⼀定⽂学⾊彩的蒙养读物;三是经过专门编撰的所谓的“陶冶性情”的成⼈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四是古典⽂学中那些适合⼉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3、⼴义的⼉童读物也包括⼉童⽂学读物,在⼉童⽂学研究中,⼉童⽂学读物则是⼀个狭义的概念,即是指除⼉童⽂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童阅读的出版物,如思想品德读物。
第⼆节⼉童⽂学的美学特质1、⼉童⽂学的美学特质的含义:即指⼉童⽂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2、⼉童⽂学在美学特质⽅⾯与成⼈⽂学的区别:⾸先,⼉童⽂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相对于成⼈⽂学⽽⾔,在⼉童⽂学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
其次,⼉童⽂学与成⼈⽂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通性,但是当这些要素以不同的途径和⽅式、不同的意义和作⽤分别出现在⼉童⽂学和成⼈⽂学作品中时,它们就可能获得⼀种体现各⾃艺术⾯貌的审美效果。
3、⼉童⽂学的主要审美特质:纯真如阿诺德-洛贝尔《寄给蛤蟆的信》;李其美《鸟树》稚拙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上,如⼩春久⼀郎《虎助的尾巴》;契科夫《万卡》欢愉表现为以幽默和夸张为⼿段达到寓于戏剧效果的⾊彩,如⽊⼦《长腿七和短腿⼋》变幻如林格伦《长袜⼦⽪⽪》;郑渊洁《⽪⽪鲁外传》《舒克和贝塔历险记》质朴⽤最简洁、⾃然的⽂学形式来表达最本真的⽣命意趣和形态,如丹尼斯-李《进城怎么⾛法》第三节⼉童⽂学与⼉童教育1、⼉童⽂学的美育功能:⾸先,培育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味;其次,培养、积累起丰富的审美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列那佛传奇》(伟大的禽兽史诗)
5、《小癞子》(西班牙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
6、《堂· 吉诃德》(让读者一面翻书,一面狂笑的作品)
1.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之王”的作家是沈石溪 2.被誉为“日本的安徒生”的是黑柳彻子 3.被誉为“女性版”的《鲁宾逊漂流记》的作品是《蓝色的海豚岛》 4.《啊,美丽的巴拿马》中,小熊和小老虎偶然在河里捞上写着“巴拿马”的(木 板 ),于是开始了寻找巴拿马的奇妙旅程 5.在日本被誉为“被大人和孩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绘本”的作品是《活了100万次 的猫》 6.在童话中虚拟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唧唧王国”的作品是《大林和小林
2、创造了一个十分诱人的童话境界——永无岛
19世纪到20世纪的探索与发展
1、无数作家热情创作童话 2、开创了童话领域的新天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奇异的儿童世界
《小熊温尼· 菩》——最富有儿童特点的童话形象
《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丝阿姨》——最受儿童欢迎 的荒诞童话 《长袜子皮皮》——儿童自由精神的代表
第一次勇敢地把现实生活引入了童话创作。
儿童诗的特征
1、情感的共同性
2、想象的共同性 3、构思新奇有趣
4、语言精粹生动
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摇篮
摇篮曲
小宝宝快快睡觉, 乌鸦喜鹊树上睡了, 猫小狗窝里睡了, 月亮星星云里睡了, 宝宝快快睡觉, 快快睡觉。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接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儿童散文的分类
儿童叙事散文 随笔
内 容Biblioteka 儿童抒情散文表 现 格 式
小品 杂文 札记
儿童议论散文
素描
表现体式:日记体、书信体、传记体、游记体、故事体、
特写体
叶圣陶、张天翼与中国童话
叶圣陶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 第一部作家童话集。这部童话集,既 “给中国的童话开辟了一条自己创作的 路”也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 明确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
安徒生与文学童话
第一个把作家个性化的诗的创作带进了童话。 第一个明确为儿童创作的童话作家。
第一个对于童心世界进行深入探索的作家。
• 寓言和童话的主要区别 (1)情节要求不同。童话一般都有人物形象、情 节变化、场景转换的描述,寓言则没有太多的要 求,点到为止。 • (2)手法运用不同。在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时, 童话要求“人性”和“物性”的统一,寓言则有 利于寓意的表达,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 (3)结构方式不同。寓言是由“身体”和“灵魂” 两部分组成的,而童话基本是通过人物、情节来 表情达意。 • (4)读者对象不同。寓言的对象并非只是成年人, 而童话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儿童。 • (5)篇幅不同。寓言篇幅短小,童话则要长得多。
《木偶奇遇记》、《浮云》
儿
童
文
学
拉· 封丹(法国)
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 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俄国寓言家陀逻雪维支称寓言为“穿着外 套的真理”。
四、史前期的儿童文学
1、古印度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是儿童喜爱 的最早的文学读物。
2、在西方,《伊索寓言》一直被视为是传统的 儿童读物。 3、《一千零一夜》(高尔基称为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木偶奇遇记》的艺术成就(受欢迎的原因) 1、创造了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 主人公皮诺乔天真可爱、但又顽皮任性;他真诚、 重感情;他时时想学好,却过于好奇、贪玩,常 躲赖,怕苦,缺乏意志力。 2、出神入化的幻想与夸张
3、寓严肃哲理于曲折惊险的情节之中
4、语言风趣幽默
• 张天翼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其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 • (1)建国前童话《大林和小林》(我国第一部长篇童 话)、《秃秃大王》、《金鸭帝国》 • (2)解放后《宝葫芦的秘密》、《不动脑筋的故事》、 《大灰狼》 • (3)艺术特色 • (一)浓烈的喜剧性色彩和漫画手法 • 他的作品之喜剧性同其具体的题材、内容有关,而在表现 上则和作家的幽默、诙谐以及犀利之讽刺等更是密不可分。 他之各种体裁创作都有程度不同的喜剧色彩。如《大林和 小林》中的老国王。漫画手法对突现喜剧性人物,场面和 造成喜剧性之气氛都有重大的作用。如《秃秃大王》中的 装神仙的骗子 • (二)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对比手法 • 张天翼在作品中精心刻画了小林、大林、小民子、小福子 等儿童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是以多种手法进行的,尤其 灵活又多方面地运用对比手法。有人物的形态对比描写、 心态之对比描写。如王子之细高,鳄鱼小姐之矮短……大 林的向往、小林的愿望等.
儿歌
童谣、童子歌、孺子歌、小儿语。
明代学者吕坤在16世纪末编辑成的《演小儿语》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 清代,郑旭旦等更肯定了儿歌的价值,称儿歌 是“天地之妙文”。刊行于19世纪中叶的《天籁集》 和《广天籁集》都是优秀的儿歌集,其中的作品既 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五四”时期,曾经出现一个声势浩大的“歌 谣运动”。1918年,在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等 人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建立歌谣研究会,成立了歌 谣征集处,创办了《歌谣》周刊。“五四”之后, “儿歌”一词广泛使用,沿用至今。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1、阅读对象不同。儿歌是给婴儿童欣赏的,儿童诗是儿童。
2、篇幅不同。儿歌篇幅短小,儿童诗相对长一些。 3、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口语化;儿童诗更重情 意传达,追求语意丰富。 4、儿歌讲究韵律节奏,注重音乐感;儿童诗更自由更少拘束, 音乐美体现在诗意中。 5、儿歌追求幽默、机警的谐趣,儿童诗更关注情感的抒发和 意境的创造。 6、儿歌适宜歌唱游戏,儿童诗更适合吟诵听赏。
《彼得· 潘》是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这部童话之所以 赢得各国大小读者的欢心,主要是: 1、塑造了一个永葆童真的幻想人物——男孩彼得· 潘
(1)彼得· 潘身上带有仙气,在夜间飞行时发出一团拳头 大小的光亮。他是童话国度的主宰和英雄,有着过人的机 智和勇敢。 (2)他还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天真烂漫。顽皮任性,时 时刻刻不忘淘气孩子的恶作剧。
儿童文学的三个最基本的母题:
○ 爱的母题 ○ 顽童的母题
○ 自然的母题
如:瑞典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属于顽童母题
童话以人物形象进行分类 1、超人体童话 以具有超人的神奇的形象为主人公 ; 《白雪公主》、《渔童》 2、常人体童话 3、拟人体童话 以普通人为主人公 ;
《皇帝的新装》 以人格化的形象为主人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