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在诊断心血管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能够连续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地监测心脏功能的变化,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目前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在冠心病患者中,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律失常的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而动态心电图因其连续记录心脏电活动的特点,对于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能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长时间、连续的监测,可以有效地捕捉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往往是阵发性的,传统的心电图记录只能对某个特定时间点进行检测,并不能有效发现患者隐匿的心律失常。
而动态心电图能够对患者进行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监测,能够捕捉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律失常情况,有助于准确诊断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和频率,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动态心电图能够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电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检测出一些常规心电图检查无法发现的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较为隐匿的心律失常,而这些心律失常在平时的心电图检查中可能无法发现。
而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记录心脏电活动,对心脏电活动的细微变化能够更加敏感地检测,有助于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律失常,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动态心电图还能够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疗后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
冠心病患者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常需接受口服药物或介入治疗等措施。
而动态心电图能够实时监测患者接受治疗后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情况,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当患者接受治疗后心律失常得到改善时,动态心电图能够及时发现并记录,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的参考。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
方法:本研究于我院以对照形式展开,抽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接收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88例为对象,经随机交替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其诊断效果。
结果: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与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其监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率变异性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更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和判断,建议加强临床应用力度。
【关键词】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属于冠心病中的一种类型,是指患者明确患有冠心病但未出现明显的典型症状,由于其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特异性表现,极易受到患者的忽略,导致患者在无症状情况下发生猝死情况,因此临床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目前,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有着心动图、心电图等多种方式,并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着较好的效果[1]。
笔者为探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特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院中收治的患者作为调研对象,现将调研内容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研究于我院以对照形式展开,抽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接收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88例为对象,经随机交替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男23、女21,平均年龄(47.34±3.97)岁,观察组男25、女19,平均年龄(47.52±3.78)岁。
两组一般资料相似(P>0.05)。
1.2方法对照组:仪器选择徐州灏创医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型号:SM-12E),患者在安静休息30min后,解开上衣露出胸腔部并于床上取平卧位,于胸前粘贴电极片连接导联电缆及主机后进行监测,保持呼吸平稳,记录监测数据,将结果交由医师诊断。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附337例分析

【 e od 】 D nmc l t a i r h Cr a e t s s Dans K yw rs ya i Ee r r o a y o nr ha e e i oi co d g p c o y rd a g s i
我 国已进 入老 年 化 社 会 , 心病 的发 病 率 也 呈 冠 逐 年增 加 的趋 势 。本文 对 37例 临 床诊 断为 冠心 病 3 者 分 析其 动态 心 电 图( C 的结果 , 讨 D G对 冠 D G) 探 C 心 病 的诊 断价 值 及意 义 。现报 告 如下 。
诊断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0- 4 (00 1- - 7 . 08 70 21 )90 0 1 3 0 42 0
The d a no tc v l e 0 y a i i g si a u fd n m c
e e t o a di r phy I c onar ar s a e l c r c r og a n or y he t di e s
【 要】 目的 摘 探 讨动态心 电图( C 在冠心病诊 断 中的价值 。方法 D G) 对 37例 经临床 标 准确诊 的冠 心病 3
D G 监 测 冠 状 动 C
住院者进行 D G分析 。结果 C
37 3 例冠 心病 者检 测 出29 8 例有缺血 型 s 段 改变。敏 感率为 8.%。其 中有症 状 T 58
2 结果
已临床诊断收人 院的 37例冠心病者 , 2 hD G 3 行 4 C 监 测 。男 性 16例 、 8 女性 1 1 , 龄 4 5例 年 2—8 ( 均 1平 5 8±9 岁 。诊 断标 准参 考 WH ) O缺 血性 心 脏 病 的有 关 标 准 … 。根据 临床特 征 分型 : 心绞 痛 型 18例 , 7 心 肌 梗 死型 19例 。 5
动态心电图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动态心电图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尤其是糖尿病性冠心病是全球公认的糖尿病控制失败导致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动态心电图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动态心电图是将病人平常生活中的心电信号采集下来,并存储在电脑中,以供医生对其进行多种心电指标参数的分析,从而诊断出病人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室肥大等病症。
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中,由于心血管保护机制的减少和代谢障碍,心血管病变较普遍,使得动态心电图在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时极为重要。
首先,动态心电图能够诊断心律失常。
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心律失常,其中以房颤、室性心律失常较多。
动态心电图能够对发生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中的各种心律失常进行有效监测并及时予以干预。
其次,动态心电图还能够监测心肌缺血。
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中以心肌梗死较为常见,但是病人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较难。
心电图检查可监测心肌缺血的存在,通过对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进行分析,早期发现心肌缺血,从而及时予以治疗,避免心肌梗死发生。
动态心电图同时还具有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心室肥大的监测能力。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的特点之一是心室重构和心脏扩大。
动态心电图可监测心室的大小、左心室负荷情况等参数变化,对于心室功能的评价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患者在临床上没有心绞痛症状,但通过一些特殊的医学检查手段可以发现心肌存在缺血的表现。
这种状态的患者通常在常规体检或者因其他疾病进行相关检查时才会得知自己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这就给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动态心电图是通过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电活动来获取心脏功能的一种检测方法。
其优点在于可以捕捉隐匿的心电图异常,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
1. 动态心电图的实时性和连续性动态心电图记录了患者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心电活动,因此可以实时地捕捉到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包括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压低或倒置、T波改变等情况。
这种连续性的心电监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
2. 动态心电图的多参数分析动态心电图可以对心脏的多个参数进行分析,比如心室率、心律失常、ST段变化等。
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据。
3. 动态心电图的长时间监测与静态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可以进行长时间的监测,通常可以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活动。
这种长时间的监测对于捕捉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心肌缺血情况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
三、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早期诊断通过动态心电图的监测,可以实时捕捉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变化、T波异常等心电图变化,从而实现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
2. 疗效评估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通常需要进行疗效评估,而动态心电图则可以用于监测患者心肌缺血情况的变化,评估治疗的效果。
1. 依赖患者自觉性动态心电图需要患者佩戴心电图仪器一段时间进行监测,而这就需要患者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配合度。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讨论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且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ST—T压低的83例患者,男性57例,女性26例,年龄33~82(56.0±5.2)岁,均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无ST—T动态改变分为A、B两组,并且对SR— 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 A组44例ST—T动态改变的患者确诊冠心病30例,符合率68.18%,而B组39例ST—T无动态改变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仅l3例,符合率33.33%。
结论ST—T无动态改变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较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价值相对较大;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简便、快捷、记录时间长、重复性好且无创性等优点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尤其适合基层医院。
关键词:ST—T改变;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是我国成人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但因费用高、且属有创性,并非所有可疑冠心病患者都能接受。
常规心电图中的非动态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已引起不少学者质疑。
本研究通过对83例患者动态心电图ST— T改变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住疑诊冠心病且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ST—T压低患者83例,男性57例,女性26例,年龄33~82(56.0±5.2)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
剔除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贫血、心肌肥厚、心室扩大、心瓣膜病以及束支传导阻滞引起的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的患者。
动态心电图检查法在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方面的价值

理 ,计数 资料 用例数百分 比 ( % )表 示 ,计 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 x±s )表 示 ,组 间对 比进 行 检 验 ,以 P< 0 . 0 5表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像学 , 2 0 1 5, 2 4 ( 4) : 6 8 5 — 6 8 6 .
参考文献 :
[ 1 ] 王浩 , 袁 俊兴 , 刘 培华. 选择 性数字 减影全脑 血管造 影临床 分 析[ J ]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 0 1 4 , 1 7 ( 1 2 ) : 8 5 — 8 6 . [ 2 ]汪靖 , 曾栩蕊 , 陈蕾 蕾 , 等. 思维导图在数字 减影全 脑血管造 影 术后 并发症护理 中的运用 [ J ] . 长江 大学学 报 ( 自科版 ) 理 工
图检 查 后 再 行 动 态 心 电 图 检 查 。 采 用 心 电 图 携 带 的 记 录 仪
设备记 录 2 4 , h 心 电信号 , 分析校正后打 印结 果。 1 . 3 心律失常诊断标准
( 1 )常规心 电图诊 断 :导联 T波 <R波 的 1 0 %或 s T
段水平下移 > 0 . 0 5 m V。( 2 )动态心 电图诊 断 :s T段呈水 平 型或下斜型下移 > 0 . 1 m V;S T段下移时间持续 >I m i n ; 连续 2次 出现 s T段下 移时间间隔 >1 m i n 。
高 飞,张卓慧,李 军,廖碧红
( 深圳市人 民医院心血管 内科 ,广东 深 I 5 1 8 0 2 0 ) 摘 要 : 习的 研 究动 态心 电图检 查 法在 诊 断冠 心病性 心律 失常 方 面的价值 。方 法 选取 深圳 市人 民 医院 2 0 1 3 — 0 1 — 2 0 1 6 - 0 1间收治的 9 2例冠 心病 患者为研 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 受动 态心电图与常规 心电图检 查 ,比较 两种检查 方法的冠 心 病心律失常诊 断结果与冠心病 心律 失常症状检 出结果 。结果 动 态心 电图诊 断冠心病 心律 失常 的阳性检 出率 为 7 0 . 7 % ,显 著高于常规心电 图的 5 7 . 6 % ( P< 0 . 0 5 ) 。动 态心 电图检 查对 室性 早搏 二三联律 、室性早搏成对 、房性早搏二三联律 、成 对
遥测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隐匿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遥测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隐匿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目的:分析遥测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隐匿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隐匿型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30例)实施常规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30例)实施遥测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准确阳性诊断率、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中使用遥测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建议临床使用。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遥测;隐匿型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000-00Application Value of Telemetr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Occult Coronary Heart DiseaseWANG Juan,CHEN Jie(Tianshui 407Hospital,Tianshui Gansu74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elemetr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occult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60 patients with occul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all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were given routin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were given telemetr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accurate positive diagnosis rate,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 use of telemetr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occult coronary heart diseas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which is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use.[Key words]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telemetry;occult coronaryheart disease隐匿型冠心病分两种类型:I型:发生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心肌缺血可以很严重甚至发生心肌梗死,但临床上患者无心绞痛症状,可能系患者心绞痛警告系统缺陷,该型较少见;Ⅱ型:较常见,发生于存在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患者,这些患者存在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常在心电监护时被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临床疑似冠心病的300例患者,先后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动态心电图的总阳性率为79.00%,双支病变的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三支或左主干病变的阳性率高于双支病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狭窄程度在70%~89%的阳性率高于狭窄程度在50%~69%的阳性率,狭窄程度≥90%的阳性率高于狭窄程度在70%~89%的阳性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多支病变,对冠心病的诊断,病变程度的评估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早期诊断冠心病对预防心肌梗死及猝死具有重要意义[1]。
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心律失常、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2]。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30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先后分别采用dcg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d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0例,其中男193例,女107例,年龄43~55岁,平均46岁;患者均因胸痛、胸闷或心悸就诊,有糖尿病史者15例,高血压史者96例,有吸烟史者114例;入院后均接受dcg和cag检查。
1.2研究方法:dcg检查采用12导联dcg仪进行24h心电图监测。
阳性判断标准:(1)st段自j点后80ms处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且持续1min以上。
(2)与症状相对应的st段抬高≥0.2mv持续1min以上,并排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
cag采用judkin法,造影剂为碘必乐。
阳性判断标准: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径狭窄≥50%。
以cag阳性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3]。
1.3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3.1统计软件,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卡方检验。
2结果
dcg的总阳性率为79.00%,双支病变的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三支或左主干病变的阳性率高于双支病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狭窄程度在70%~89%的阳性率高于狭窄程度在50%~69%的阳性率,狭窄程度≥90%的阳性率高于狭窄程度在70%~89%的阳性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的诊断以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为客观诊断依据,冠状
动脉造影一般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指导治疗并有助于预后的判断,但由于必须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且属于创伤性检查,有一定风险,检查费用昂贵.限制了其在基层医院的进一步推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dcg在心电信号记录和软件自动分析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具有多通道、大容量的特点,可连续24h或更长时间记录患者自然生活状态下的全信息心电信号,不但能发现各类心律失常和st-t异常改变,而且可定量反映心肌缺血程度、持续时间、发生阵次和昼夜节律,有助于分析其与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已成为心血管病无创检测的重要手段[4]。
本研究通过与cag检查结果比较,dcg的诊断准确性可达
79.00%。
其中双支病变的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三支或左主干病变的阳性率高于双支病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狭窄程度在70%~89%的阳性率高于狭窄程度在50%~69%的阳性率,狭窄程度≥90%的阳性率高于狭窄程度在70%~89%的阳性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提示dcg可以较敏感地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多支病变,因此临床dcg显著改变者应考虑存在多支病变或冠脉狭窄程度较重。
总之,动态心电图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多支病变,对冠心病的诊断,病变程度的评估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茹.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作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10-211
[2]伍建军,李乔华,罗琳.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3):177-179.[3]张焕鑫,张宏考.心电图、高频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00-1202.
[4]陈胜,徐昕,陈艳清.运动平板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15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