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共25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知识点精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隋朝的建设:(1)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
(2)兴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导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
(2)概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历史解释】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第一、两朝都结束了国家封建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第二、两者都统治短暂,因统治者的暴政和繁重的徭役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二世而亡。
灭亡;第三、两者开创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第四、两者都兴修了影响巨大的工程,如秦朝修建了长城,隋朝开通了大运河。
第五、统治者都重视边疆地区、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
如秦朝加强对南方越族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隋朝派人去流求和西域。
第六、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
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出现繁荣局面。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618 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统一: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唐朝前期的统治:(1)贞观之治。
内涵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原因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②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表现出现开明政治局面(3)开元盛世。
措施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结果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1)概况。
民族概况结果与突厥东突厥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其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①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②后来,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重新建立政权,到8世纪中叶为回纥所灭,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西突厥①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②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与吐蕃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与靺鞨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679-708 679-708
①外重内轻,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 ②内忧外患,朝政腐败,边疆紧张
外藩侵扰
天
宝
吐蕃侵扰唐边境达 十
20多次
节
度
突厥寇边近30次 使
分
奚、契丹犯边近10 布
次
图
盛世的衰落——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 755~763 )
1、突厥(战争 设置机构)
东突厥:隋末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 唐太宗时期 ,击败东突厥,东突厥汗国灭亡。
西突厥:640年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 设立安西都护府;高宗时灭亡西突厥。武则 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 山南北。
✧唐于大漠南北广置羁縻府(都督府、都护 府)州。委任肯于效忠的世袭酋长首领担任 唐朝的都督、刺史等以管理其本族事务。羁 縻府州承认唐朝政权。
结合所学,分析 唐代实行民族政
策的特点
不多 同种 形层 式次
阎立本《职贡图》
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只有隋唐帝王 冒出了“天可汗”的称号,百年内出现 了万国来朝的局面,阎立本的职贡图可 谓神来之笔,不是充满敌意的边远蛮夷 而是大国之外的使臣。 ——《大唐之国——1400年的记忆遗产》
盛世的延续——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本课时间轴
618年, 唐朝建立
626年,唐太 宗即位,出现 贞观之治
690年, 武则天 即位
712年, 唐玄宗即 位,出现 开元盛世
755年, 出现安史 之乱,唐 朝衰落
盛世的前奏——隋朝兴亡
1.隋文帝 (1)实现统一
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2)发展经济 (3)制度创新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后唐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是五个大藩镇。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后周
郭威 邺都留守将军
课堂小结
开皇之治 589年完成统一
581年 隋朝 建立
武பைடு நூலகம்政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贞观之治
618年 唐朝 建立
755年
黄巢起义
907年 朱温废唐
北宋 建立
960年
唐高宗: 联合回纥 灭西突厥
步辇图
册封骨力裴罗 为怀仁可汗
贞观初年:唐 太宗灭东突厥;
“天可汗”
封首领大 祚荣为渤 海郡王
唐蕃会盟碑
文成公 主入藏
五种处理少数民族关系 的方式: 设立机构;册封首领; 武力征服;和亲;会盟。
作用:开发边疆;民族 交融;巩固统一
历史定位3: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加速了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的出现。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牛李党争 黄巢起义
朱温建立后 梁,唐灭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五代
五代指的是后 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
周五个次第更 迭的政权。
十国
十国指五代之
外南方先后并 立的九个割据 政权,连同北 汉,统称十国。
五代
五代十国是唐末农民起
国号
建立者
原任
义以后割据局面扩大到全国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而形成的。五代……实际上
······
盛世二:经济繁荣
南青北白
曲辕犁
唐三彩
盛世三:民族关系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说:“夷狄亦人耳,其情 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 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朋党之争
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 斗争,史称“朋党之争”。
唐穆宗时,朝廷大臣分化组合,形成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 “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 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唐武宗时,李德裕高居相位,将李 宗闵贬斥流放封州;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党皆被罢斥,李德裕 被贬死崖州。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 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击败突厥,管理西域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废唐称帝,改国号“周”。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任用贤才,朝政基本清明,
社会基本安定,经济生产
武则天
得到持续发展,为唐玄宗
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李隆基
政治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经济 抑制兼并,发展生产 文化 大兴文治,编修经籍 军事 改革兵制,设募兵制
3.民族交融
东突厥 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虏东突厥可汗,东突厥灭亡
突厥 (北方)
回纥 (北方)
吐蕃 (西南)
靺鞨 (东北)
西突厥 后突厥
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 唐穆宗:唐蕃会盟
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学思之窗: 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①隋炀帝早期率军灭陈,完成了中国统一; 开凿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 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他完成统一、兴修大运河、三征高丽,可见 其有政治抱负。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不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不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
D 表3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黄巢《不第后赋菊》
三、大唐危亡
(三)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 历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五个 短命王朝,称为“五代”。
南方地区先后出现的吴越、南唐等 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陕西建 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三、大唐危亡
(三)五代十国
1.实质:藩镇割据的延续
三、大唐危亡
(三)五代十国
1.实质:藩镇割据的延续
2.后周世宗柴荣改革,实力 逐渐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奠 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后期 形势图
五代十国前期 形势图
利 贯通南北 巩固统一 经济发展
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 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 河通于淮。 ——《隋书·炀帝纪上 》
弊 过度徭役 激化矛盾 引发起义
一、隋朝兴亡
(二)隋的灭亡
1.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 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评价人物:一分为二、辩证分析、知人论世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
隋炀帝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3.建设:①广设仓库、义仓 ②兴建洛阳城 ③开通大运河
含嘉仓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 嘉仓城进行发掘 ,现已 探出粮窖287座,其中最 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 深12米左右,最小的窖, 窖口也有8米左右,深6米 左右。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出现所谓的盛世。
国力强盛;
——宫玉振《古代盛世无法持续的背后》
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社会安定。
唐朝:贞观之治
唐朝:开元盛世
北宋:咸平之治
南宋:元嘉之治 明朝:永乐盛世
生产力提高
手工业发达
清朝:康乾盛世
盛世举措考
盛世王朝 隋朝
唐朝
治世君主
隋 文 帝
隋 炀 帝
唐 太 宗
武 则 天
唐 玄 宗
治世举措
积极作用
目录
隋唐繁荣——盛世与明君
——是历史造就了明君?还是明君塑造了盛世?
隋唐盛世——治理与创举
——创举实现了盛世治理?还是激化社会矛盾?
隋唐开拓——疆域与民族
——边疆开发巩固统一还是民族强大威胁中原?
隋唐悲憾——动荡与衰亡
——是盛世滋生了危机?还是动荡孕育了衰亡?
第一幕
隋唐繁荣
——盛世与明君
历代盛世考
盛世人物考
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中国 古代皇帝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 事迹和地位,为他选择某个评价 性的字词作为谥号,如汉光武帝 、隋文帝,“光武”和“文”都 是谥号。皇帝除谥号外,大部分 还有庙号,即死后在太庙接受子 孙祭祀时追尊的名号,如唐高祖 、宋神宗。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 的称号,如康熙、乾隆。文献中 对于从汉到隋的皇帝,习惯上都 用谥号相称。自唐朝开始,庙号 成为皇帝在文献中最常用的代称 。对于清朝入关后的皇帝,习惯 上多用年号相称。
——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隋代仓储之丰盈,为后代史家所称颂。隋代粮仓分为官仓和义仓两种。官仓即国家粮仓。…… 诸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当时,关陇、河洛以及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 ,作为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积聚着大量的财富。……到了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更加丰厚,可供全国 五六十年之用。这些物资一直到唐代贞观年间还在使用。义仓又叫社仓,开皇五年(585)在全国各地建 置,是按照政府法令设置的民间公共粮仓。每年秋季,各户按贫富分等级出粮四斗到一石,储于义仓 ,“以备凶年”。 义仓设置以后,诸州储备大增,在隋代仓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35张ppt)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背景: ①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节度使兵力扩大,唐玄宗统 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②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 (2)时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 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3)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边疆频频告急,唐朝由盛转衰。
任,虚怀纳谏,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 3.女皇武则天: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唐
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4.开元盛世: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他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统治推向历史 上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
• 史料分析
•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又 一次完成了封建社会的统一
•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 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 2.贞观之治 • (1)皇帝: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功劳卓著,后继帝位,是为唐太宗。 • (2)统治表现: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
(3)结果:起义军将领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逐渐 控制政权。
4.五代十国
(1)后梁建立: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2)五代十国:此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 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 “十国”。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常考点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主要方式: (1)通过战争,安定边疆。如打败东突厥。 (2)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如设立安西都
知识拓展
北庭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设于武则天长 安二年(702年),治所遗址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 北庭都护府的建立,加强和巩 固了唐王朝对天山以北、巴尔 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的统治。
知识拓展
《步辇图》
公元641年(贞观 十五年),松赞干布仰 慕大唐文明,派使者 到长安通聘。《步辇 图》所绘的是吐蕃使 者朝见唐太宗时的场 景,它是汉藏友好往 来的历史见证。
4.灭亡:
618年,隋炀帝暴政(兴土木、究 奢侈、征高丽)引发起义
知识拓展
隋朝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2)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南北 方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 提供了物质条件。 (3)经过长期战乱,人心向往统一, 人民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学思之窗.见教材第34页
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提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有利于巩 固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 沿岸城市的发展。这是其作出的重要历 史贡献。但是他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穷兵黩武,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大 规模起义。从这方面讲,隋炀帝又是个 不折不扣的暴君。
比一比
图解历史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 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 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 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 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 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导 入
上面两张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朝代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 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 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 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1
一、隋朝兴亡
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 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田余庆
隋北朝周
2
一、隋朝兴亡 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
“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 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rèn ,吏皆惧法, 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 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 藁gǎo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国富
民贫
5
隋的暴政
6
一、隋朝兴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 杀死,隋朝灭亡。大业,这个昭示着杨广满 腔抱负的年号,最终只过了14四个年头,一 个新的王朝继往开来,中国历史即将走向又 一个鼎盛的时代——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0
唐的衰败与灭亡
边镇兵:约49万 中央军:约9万
安史之乱
外重内轻的局面的形成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 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 之乱”。唐朝精兵内调,回 纥援助,反击叛军,叛军于 763年被平定。
21
唐的衰败与灭亡
安史之乱及影响(政治、经济)
北方战乱
经济发展缓慢
人 口 迁 移
诸多方面的发展。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
右。
隋唐洛阳城宁人坊与定 鼎门街遗址
4
一、隋朝兴亡
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说: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
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 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 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 万。……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据《隋书·食货》记载,在隋朝灭亡 之前: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2》5
大败东突厥,被 尊为“天可汗”
贞观年间
打压西突厥,设 立安西都护府
唐高宗时期 灭西突厥
武则天时期 设立北庭都护府
14
民族关系
唐与回纥——册封
①7世纪初,回纥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带,受突厥统治。 ②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③唐玄宗时期,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④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⑤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为回鹘。 ⑥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入居西域的回鹘人与 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维吾尔族。
12
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交融与边疆开发
隋唐王朝的统治者或多或少地带有 少数民族的血统……其统治核心集团, 即关陇军事贵族的主要成员,大多数也 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因而,隋唐王朝 的统治者本身的民族偏见就比较少。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13
民族关系
唐与突厥——战争、设置机构
贞观初年
17
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交融与边疆开发
1、形式灵活,、政策开明
2、意义
18
唐的衰败与灭亡
材料一 唐朝成立以后,这场叛乱无疑是唐王朝史中最大的事件。叛乱把一个集权、富饶、
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
——摘编自[英] 崔瑞德 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唐朝后期的藩镇-般有50个左右。众多藩镇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纠正原来“内轻外
十年之久。两派之间……互有胜负,但不管哪一家胜利,都没有改变唐朝每况愈下的局面,
反而更加剧了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
19
唐的衰败与灭亡
《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 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唐初开边之后,对 当地民族采取羁縻式管 理,委其首领自治,驻 军较少。……为防御边 疆诸强敌,守住已开拓 的疆土,唐廷吸取教训, 被迫大量增加边防驻军 (军镇),形成若干边 防大军区,其长官称为 节度使。
和社会的发展。
3
隋的建设(隋的强盛)1、广设仓库 2、兴建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
1969年,考古工作者
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 ,
现已探出粮窖287座,
其中最大的窖,窖口
18米左右,深12米左
右,最小的窖,窖口也
有8米左右,深6米左
运河在隋代的开通关 系到其后千余年间政治文 化(巩固统一)、物质文 化(物资交流)、精神文 化(新文化、新意识)等
陆羽《茶经》中所赞 “邢瓷类银”,“邢瓷类 雪”,便是指其釉色 而言。
唐三彩,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 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 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 为“唐三彩”。古人多用于殉葬, 今人热衷于文房陈设。
11
唐朝的繁荣——商业繁荣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 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9
唐朝的繁荣—农业发展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 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 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 则泻水”。
不分昼夜 节省人力 提高效率
10
唐朝的繁荣——手工业发展
01
02
03
南
青
北
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
白 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
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 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 重要的贸易陶瓷。
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 了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开启五代十国的序幕。
24
三、藩镇的纷乱
五代十国
五代
十国
五代指的是后 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
周五个次第更 迭的政权。
黄河流域
十国指五代之
外先后并立的
十个割据政
权:……北汉,
统称十国。
五代十国是唐末农民起义以后割据局面 扩大到全国而形成的。五代……实际上是五 个大藩镇。
同年,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 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 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7
唐前期的治世
所谓盛世或治世,只是相对来说的,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一般出现在朝代的前期。即使在盛世农民依 然受到严重剥削,生活艰难。并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练习册P34)
根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措施分析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金宋卷》
材料三 而唐室在统一盛运下,又有一不良习气,则为王室生活之骄奢。因此连带引起宦
官之跋扈……及德宗时宦官遂握兵柄。其后又有枢密之职,承受诏旨,出纳王命。宦官既
握兵权,又外结藩镇,帝王生死,遂操其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朋党之争(牛李党争),从宪宗到宣宗,历经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六帝,四
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 ——田余庆
隋初改革府兵制,当府兵者除保留军籍外,还同其 依申请土地。平时生 一的原因及意义?(军事、经济、
产,每年轮番到京城担任守卫,战时打仗。这种 民族融合)
“寓兵于农”的制度有利于社会生活安定和增加生
产。
原因:
自然条件好
南方安定
人口增加
经济繁荣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2
唐的衰败与灭亡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政府 任命一批安史降将为节度使, 内地军将、地方长官也被委 任为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 据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23
唐朝覆亡与五代十国
黄巢起义875年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流动作战,攻占长安,建立政权(国号 大齐);
1、隋文帝改革加强军队建设;
北周宇文泰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积极劝 2、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
课农桑,奖励耕植,将被破坏了的均田制恢复起来, 隋的统一奠定经济基础;
从而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
3、魏晋南北朝后期,民族交融,
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北朝少数民族缺乏政治经验,所以重用汉人世 族,……北周建立关中本位政策,融合鲜卑及汉文 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 化以消除胡汉隔阂。 为隋唐的民族融合奠定基础。 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
重”的军事态势,使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镇相互牵制,维持势力的均衡。……他们拥有
重兵,表面上尊奉朝廷,而官职法令另搞一套,连赋税也不上交中央。为了增强其军事力
量,这些节度使之职位父死子继,或由部下拥立,中央只能事后追认,不能更改。藩镇与
中央之间、藩镇与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使唐后期的政局极为动荡。
16
民族关系
唐与吐蕃——和亲、会盟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 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 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唐太宗时,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 部落,定都逻些(今拉萨),实行了一系列 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吐蕃使者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到 唐求婚受到唐太宗接见。禄东赞运 用聪明才智,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 丽善良的文成公主。
回纥人牵引图 15
民族关系
唐与靺鞨——册封
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 龙江流域,以渔牧为生。 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 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 来。
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 置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 唐朝版图。 唐玄宗时期,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 为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以渤 海为号,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贞观之治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 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政启开元,治宏
贞观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统治集团的居安思危 开明君主的知人善用 经济发展
开元盛世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发展生产; 大兴文治; 改革兵制;
吏治清明,社会稳定
8
唐朝的繁荣—农业发展
曲辕犁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长直辕改 为短曲辕,并加装犁评,可以调节耕作的深浅;三是改进犁壁。这样不仅使犁架 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这种犁成为当时 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至此,耕犁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