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搬运分析表
物料搬运分析(全)

⒉ 布 置
3.移动的分析 4.移动的图表化
1.物料 程 序 物料搬运分析 2.移动 3.方法
⒌ 物 料 搬 运 方 法 的 知 识 与 理 解
6.初步搬运方案 7.修改和限制 8.各项需求计算 多种搬运方案 X、Y、Z
第IV阶段——方案的实施。
• 任何方案都要在实施之后才算完成。 • 这个阶段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订购设备,完成人员培训,制 定并实现具体搬运设施的安装计划,以及后面的实施与管理。
上述四个阶段是按时间顺序依次进行的。但是为取得最 好的效果,各阶段在时间上应有所交叉重叠。总体方案 和详细方案的编制是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
I U X 3 E U 5 X 3 U U 5 U A U 1 O I I U U 1 U U 2 A 2 I U 1 I 2 U E U U 1 U U U 2 E U E 6 U U U U E O U 1 X 1 U U X 5 U 2 U I I U 5 U U 1 I U X 4 I U 1 E 2 U 1 U U U U O A X 4 1 O 5 U O 4 U 4 E I 8 U X 5 U I 5 O 4 O 2 E 4 I 2 U 3
30m 18t
60m 25t
68 18 m t
66m 18t
48m 18t
75 18 m t
21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编码 1 2 3 4 5 6 7 8 理由 物流 工作流程 使用同一场地 使用相同公共设施 使用一套人员 联系频繁程度 噪声、振动、易燃 清洁
字母 A E I U O X
三)、工厂物料搬运分析

工作场所的所有的重要产品当作分析对象。
2014/6/6
步骤4:进行分析准备
一旦决定了当作分析对象的产品的范围,
接下来就是进行分析准备了。步骤1~4完成 了计划阶段。制定计划时,一般认为必要的 条件是不能忘记明确5W1H。 ① 准备观测的测定工具一时钟、卷尺等。 ② 准备记录工具、格式纸一笔记格式纸、
2014/6/6
步骤6:观察记录
• 和工序分析一样,要领是决定以产品或作
业者的任何一方为对象来进行观察(也可把 起重机、卡车等搬运工具的流程作为观察 对象)。 • 通常是把产品的流程作为主体,详细观察 它的操作(物料搬运),然后把它们正确记录 下来。 • 关于记录符号已经在前面的叙述中。
2014/6/6
2014/6/6
距离 (m)
时间 (分)
搬运 符号
工序内容
重量 (kg) 8 .5
搬运工具
改进的 着眼点
1,放在平板架上 10 2 1
5 3 10 1 10 2 1 15 1 1
2014/6/6
2,用叉车搬运 3,放在辊式传送带上 4,放在传送带上搬运 ① 5,进行加工 6,放下 7,用叉车搬运
叉车
平均活性系数 活性系数的总和 作业工序数
平均活性系数= (4×4+3×3+2)/10 = 2.7 这样,根据这个工作场所的平均活性系数, 可制定以下改进目标: 低于 0.5:有效利用集装箱、手推车。 0.5~1.3:有效利用动力搬运车、铲车、 卡车。
2014/6/6
1.3~2.3:有效利用传送带,引入拖车列
分析搬运时,以作业场所的配置为中心,
用流线图表示货物的流程,就能了解大致的
情况。通常在布置图(平面)上,用箭头表示
6_物料搬运系统分析

政府有关规定限制
成品油桶
3.袋装品
c
多层塑胶袋装磨料、 化学品、花生等、平 均 尺 寸 32"×16"×8" , 平均90磅重
约100种项目,稳定的 需求流程,相当大的 总数量
饲料袋包装
纸箱、纸盒、捆包; 每种项目数量很少,
4.其他项目
d
市 购 品 的 小 包 装 , 不 但 经 常 需 要 ; 有 少 数 维他命纸仑5加仑
1 n
n
i
i 1
例:共计10个工位组 成的一个生产系统, 物料储存的活性系数 见图,其平均活性系 数为:
α 4 3 2
平均活性系数 α=3
1 作业顺序流程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n
n
i
i 1
1 10
4 1 3 3 3
43
4 1
之,所需的人工越少,活性越高,但相应的投资费用也越高。
α的等级。一般分为五级
α的等级
物料的 存放状态
0 堆在地面上
1
2
3
集中、装在容 垫起、可吊 装载、可近
器内
装
距离移动
4 装车移动
简图
作业说明
集中、搬起、 搬起、升起、 升起、运走 运走(不用 保持运动 升起、运走 运走、(已集 (已搬起) 升起)
2
非常轻或空的(体 易于叠置或套叠的(纸簿、 积庞大的钣金制品)汤碗)
不易受任何损坏(废铁屑)
………
1 轻和庞大的(拆散 较易叠置或略可套叠(书、 实际上不易受损坏或受损极
的瓦楞纸板箱) 茶杯)
小(坚实的铸件)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全解ppt课件

WHY 为何搬运
WHAT
WHERE
WHEN
搬运什么 + 何地 + 何时
HOW
WHO
怎么做 + 何人做
否定
物料
+
搬运
分析物料搬运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方法
(1) (2) 物理特征 数量
(3) 区域
(4) 起点与
终点
(5) 路线与
距离
(6) (7) (8) (9) 次数 速度 搬运 搬运
单位 设备
流 程 图
对于A类物料,每 种物料进行一次, 适合没有频繁和重 要的装配或拆卸工 序的产品或零件
存在重要装配的零件要将装 配过程表示清楚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物料类 类别代
别名称
号
二、移动分析
2、移动分析方法
(1)流程分析法——每次只观察一类产品或物料,并跟随其沿 着整个生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编制成流程图。该方法适合物 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2)起止点分析法——分两种做法
一是观察移动的起止点来收集资料,每次分析一条路线,并 绘制成搬运路线表。适合于路线数目不太多的情况。
控制
料、人员、 刚度)
量
设施)
类别
填写表头各项;列出所有物品或成组物品;填写每项物品的 特征;在起主导作用的特征地下划线;在确定物料类别后, 填明类别代号;备注供记载附加事项或补充说明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电动平车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物料搬运案例分析

电动平车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物料搬运案例分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物料的搬运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任务。
传统的人力搬运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隐患高等问题。
而电动平车则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具有搬运能力大、操控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电动平车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物料搬运优势与应用。
案例背景某高层建筑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总高度达到50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物料搬运,包括混凝土、砖块、钢材等。
由于楼层较高且空间有限,传统的搬运方法显得力不从心。
电动平车在物料搬运中的优势1. 搬运能力大:电动平车的载重能力较大,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选择不同载重能力的平车。
在本案例中,由于需要搬运一些较重的物料,选择了载重能力较高的电动平车,能够满足工地的搬运需求。
2. 操控简便:电动平车采用电力驱动,操控简单方便。
工人只需进行简洁的培训,即可熟练地操作。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工人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者手动操作来控制平车的运动,可以灵活地操控平车在狭小的空间中移动。
3. 安全可靠:电动平车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可以降低搬运过程中的风险。
其配备了紧急刹车装置和防滑措施,有效地避免了搬运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在本案例中,施工人员在搬运物料时不需要长时间地进行人力搬运,从而减少了因长时间劳动而引起的疲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电动平车在案例中的应用在本案例中,电动平车具体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搬运: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大量的混凝土需要搬运至施工现场。
传统的搬运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
通过使用电动平车,可以将混凝土装载在车上,通过平车的电力驱动迅速、高效地将混凝土搬运至指定位置,提高了搬运效率。
2.砖块搬运:在高层建筑的外墙施工中,需要大量的砖块。
传统的搬运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
通过使用电动平车,工人可以将砖块装载在平车上,然后轻松地将砖块运送至施工现场,大大提高了搬运效率。
Interbay物料自动搬运系统性能分析

6结 论
通 过分析 和 比较 多区段轨 道搬运 系统仿真 结果 , 对 于该文建 立的含有 导引运输 设备 的 I n t e r b a y 物料搬 运系统 , 得 出以下结 论 。当调度规则相 同时 , 随着 O H T数 目的增多 , 搬运总量先增加 , 然后 因拥堵或者死锁现象 而减少 。在出现拥 堵和死锁之前 , R e - l e a s e - a t - e n d 控制系统 比 R e l e a s e — t a — s t a t r 控制 系统 能容纳更 多的 O H T d x 车, R e l e a s e — a t — e n d 控制系统 总的搬运量也大 。因此 , 在 含有导引运输设 备的模 型下 , 尽量采用 R e l e a s e d — t a — e n d 的轨道资源 占用方式 。
n =1 4
Re l e a s e ~ a t — e n d
2 8 1
4 2 5
5 2 0
5 6 6
5 9 0
5 8 9
1 8
表3 对应 的折线图如图 5 。
图 5 多区 段 , S ma l l e s t D i s a t a n c e 调度 , 不 同 占用 轨道 方式 下 搬 运 量 与 OHT数 目的 关 系
O H T 数目
ma l l e s t Di a t a n c e n = 2
R e l e a s e — — a t — — s t a r t 2 8 1
n = 4
4 2 5
n = 6
8 7
n =8
物料搬运系统的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物 料 类 别 成 品 机 加 工 半 成 品 冲 压 件 、 焊 接 件 、 油 漆 件 柴 油 机 轮 胎 、 橡 胶 件 金 属 板 材 外 构 件 木 材 、 配 件 代 号 a b c d e f g h 当 量 系 数 4 1 2、 3、 4 3 2 0 2
二、绘制流程图和搬运活动一览表。
(3)流程分析。 首先,绘制反映该车间布置情况的平面图, 对主要工作设备 ( 热处理炉、油压校正机、检验站、清理设备、 酸冼池 ) 、储存地、转运车等进行编码,共编定 19 个物流设施。 根据 A、 B类物料工艺路线和物流设施编码绘制系统物流流程表。 根据该表绘制物流流程图所示,物流图和相关分析图省略。 (4)物流系统状态分析。 ①该车间物流交叉,迂回严重.其 中设施7、8、9、 10为连续式热处理炉,每天处理锻件几百吨, 主要工作量在 7、8、9三个炉上。处理后锻件的清理氧化皮工作 绝大部分在设施16酸洗部完成。由于风向等环境因素的约束,设 施 16 只能设在车间最西部。而轴 l 、轴 2 、轴 3 都需要从最东边的 转运车 3入成品库,造成物流迂回和混乱状态;②车间内大流量 物料搬运距离较长,两台天车工作繁忙,且互相干涉,影响效率; ③由于到料频繁,工件损失严重,且工作地不整,易产生工伤事 故;④工位器虽采用标准化料箱料架,但因无负责部门,维修管 理不善,损坏严重。根据物流流程图可计算流量矩阵和距离矩阵, 得到系统搬运工作量为56618.6t.m/年。流量-距离图的绘制和搬 运设备与容器选择对方案的改进与形成很重要。
3
3 15.3 51.7 15.3
4
30 40 20 30
12
90 612 1034 459
25
20 55 12 30
75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课件(PPT 41张)

25
5.3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 移动分析
(2) 移动分析方法:
第5章
流程分析法:每次只观察一类产品或物料, 并跟随其沿着整个生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 编制流程图,该法适合物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起止点分析法:两种做法 一是观察移动的起止点来收集资料,每次 分析一条路线,并绘制成搬运路线表。适 合路线数目不太多的情况。 二是对一个区域进行观察,收集运进运出 该区域的一切与物料有关的资料,并编制 成物料进出表。适合路线数目多的情况。
其他集装件作业法 机械作业法
按装卸设备作业特点:间歇作业(重程+空程),连续作业。
8
5.1 物料搬运
—— 搬运活性
第5章
一次物料搬运一般要完成装货、移动、卸货三个作业环节,最重要的
是提高搬运的活性,使装卸变得简单。 活性随物料存放状态不同,物料状态使其越容易进行搬运,则搬运活 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第5章
物料分类 根据物料的主要特征进行经验判断,以编制如表5-5所示 的程序: 的物料特征表,程序步骤:
列表标明所有物料的名称; 记录其物理特征或其他特征; 分析确定每种/类物料的主导/特重要的特征,以红/黑 实线标注决定作用的特征,橘黄线/黑虚线标注对分类 有特别重大影响的特征; 确定物料类别,具相似主导/特殊影响特征的归一类; 分类完毕后,即可编制物料特征表。
28
5.3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 移动分析
第5章
(3) 编制搬运活动一览表,需对每条路线、每类物料和每项移动的相对 重要性进行标定;表中包含的具体资料: 列出每类物料,包括: 总的物流量及每类物料的物流量;
总的运输工作量及每条路线上的运输工作量;
各类物料的相对重要性等级,用元音字母AEIOU或光谱顺 序颜色代表; 整个搬运分析中,总物流量和总运输工作量填在右下角; 其他资料,如每项搬运中的具体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