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学设计2(精品)
小学语文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
3、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2学情分析
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
3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狼牙山五壮士
一、复习引入
1.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摘抄了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请读给同学听。
无所畏惧气壮山河气宇轩昂气吞山河正气凛然龙骧虎步奋不顾身顶天立地昂首挺胸昂首阔步赴汤蹈火
2.过渡: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
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
二、交流讨论第二、三自然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精品3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4.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观看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
2.学生简单谈感受,教师小结: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3.板书课题“壮士”指什么人?(指豪壮而勇敢的人)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预习课文(1)学会生字新词,从音形义三方面说说应该注意的问题。
(2)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课文是怎样描写五壮士跳崖的,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3)质疑。
2.交流预习收获(1)读生字组词(2)读读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3)注意“尸、斩、磨、罢、豪”5个字的部首。
(4)组词:寇()晋()挥()葛()尸()冠()普()晖()蔼()户()崖()斩()磨()豪()屈()涯()崭()魔()毫()掘()(5)指名读课文,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6)质疑,解决部分疑问。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指名读课文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精品教学设计2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3、词语解释: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
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
3.学习英雄的事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教学难点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方法课件教学。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制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 狼牙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可时光退回到1941年秋天的时候,就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有五位壮士给我们带了一个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故事。
大家想去感受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
(播放课件)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检查预习。
1.齐读课题:2.检查生字词。
日寇晋察冀进犯转移掩护崎岖尸体坠落仇恨眺望满腔怒火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壮烈豪迈斩钉截铁⑴解释词语。
⑵指导书写。
3.解释课题:师:你从课题上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解释: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因其奇峰林立,非常陡峭,形状像狼的牙齿,所以叫狼牙山。
预设:生:故事发生在狼牙山。
生:五壮士是哪五个战士?(等)师: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壮士?(初识“壮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
(读正确、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3.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二题。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4.根据5个小标题,给课文划分五个段落。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节。
1.指名读课文第1节。
2.自由读课文第2节。
师:为了拖住敌人,为了引敌人上山,五个战士是怎么做的?划出句子。
(随机指导)板书:马宝玉沉着、走近、狠狠地打葛振林大吼一声、满腔怒火诱敌上山宋学义抡圈、浑身的力气英勇奋战胡德林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胡福才师:从战士们身上,你感受到什么?三、练习教师听写重点词语。
四、总结这就是狼牙山上的五位壮士。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三篇】

《狼⽛⼭五壮⼠》是在1941年9⽉25⽇的战⽃中跳崖的狼⽛⼭五壮⼠事迹所编写,共⼆⼗四天。
⼩编整理了⼩学语⽂五年级上册狼⽛⼭五壮⼠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教学⽬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
背诵描写五壮⼠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为了掩护群众和主⼒部队,抗击⽇寇的英雄⽓概和不畏牺牲的崇⾼精神。
教学重点: 1、体会五壮⼠为了掩护群众和主⼒部队,抗击⽇寇的英雄⽓概和不畏牺牲的崇⾼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五壮⼠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 本⽂离学⽣的⽣活实际较远,⽣在理解五壮⼠跳崖的举动上有⼀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复习导⼊:1、同学们,我们华夏⼤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有多少英雄⼈物谱写了⼀曲曲抗击外来侵略赞歌。
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再次感受五位壮⼠的英勇⽆畏。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狼⽛⼭五壮⼠》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并讲了⽂章的第⼀部分。
还知道了课⽂的主要内容。
谁来说说课⽂主要讲了什么?(接受任务——痛击敌⼈——诱敌上⼭——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看来同学们上节课学得很认真。
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接下去的四个场景。
⼆、新授:在五壮⼠与敌⼈⽃争的过程中,⼀定有很多的场⾯深深打动了你,请你默读课⽂,找出你觉得最能打动你的场景或你觉得写得好的地⽅,勾画出来,⽤⼼读。
(⼀)痛击敌⼈“班长马宝⽟沉着地指挥战⽃,让敌⼈⾛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枪就⼤吼⼀声,好象细⼩的枪⼝喷不完他的满腔怒⽕。
战⼠宋学义扔⼿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圈,好使出浑⾝的⼒⽓。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战⼠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射击。
”1、谁把⼤批敌⼈引上了狼⽛⼭?分别指谁?(马宝⽟、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2、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仇恨敌⼈、英勇杀敌)3、你从哪⾥体会到了?班长: “沉着”—— 神态;葛振林:“打⼀枪就⼤吼⼀声”——动作“满腔怒⽕”——⼼理;宋学义:“扔⼿榴弹抡⼀个圈”——动作;胡德林、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神态;“瞄准射击”—动作虽然他们的的动作不⼀样,表情不⼀样,但是他们对敌⼈的恨⼀样!4、我们对⽇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交流。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2、学习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斩钉截铁坚强不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地部分。
二、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法。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任务: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第二两段。
第二课时完成任务:学习三、四、五三段,落实相关教学要求与教学重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
1、课后思考练习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师述:这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出示小黑板)你们还可以提出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地方,说出来让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共同探讨。
二、分段感知教育材料,逐步达标。
(一)感知教育材料第三段,完成思考练习1第1个问。
1、学生默读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动手在书中做记号。
2、探讨(1)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转移(2)他们的态度如何用斩钉截铁造句。
(3)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样的精神(二)感知教育材料第四段,完成思考,练习1第2个词。
1、播放电影片段,这是课文哪一段内容2、听课文朗读,思考,向顶峰攀登的过程当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3、探讨。
(1)第四段前两句写什么,后几句写什么(2)划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简单说说词的意思,可做动作帮助理解。
(3)这段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4)用石头砸换成扔投掷等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5)石头像雹子一样说明了什么(6)这段详写的是谁设疑全文哪几段详写。
(三)感知教育材料第无段,完成思考,练习1第3问。
1、播放电影片段,这是哪一段内容,看完后有和感悟。
2、出示课文投影,情感引读。
3、老师在引读中添加了哪几个关键性的词语4、五壮士的英雄形象;一;;一;顶天立地。
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设计(共5篇)

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设计(共5篇)第一篇: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设计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示狼牙山风景图)同学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风景区。
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一读)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壮士?(勇敢的)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壮士呢?你觉得是为胜利能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好,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里。
4、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二、检查字词,理清脉络(一)字词部分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出示)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哇啦、纷纷滚落请你来读,哦,坠落山涧,请再来一次,咱们一起读读。
2、这一组谁来读?男生读、女生读(出示)全神贯注、昂首挺胸、居高临下、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哦,很自豪、很骄傲、很有力量)3、这两组词语,描写对象有什么不同?(是的,一组是描写五壮士的,另外一组是描写敌人的)描写对象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像这样关注到两组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那你对人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
来,体会着这些词语表达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
4、在抄写这些词语的时候,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你提醒大家,“昂”字不要多了一撇你认为写“豪”字的时候,可以把上半部分写扁一点,这个字就美观多了,咱们也来试试。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5)五壮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跳下了万丈悬崖,那壮烈的场面永远留在我
们的脑海里,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6—
9自然段,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齐读6—
9自然段)
4.这么感人的文章,一定会有很多打动你的地方,我们都来选择一个自己
感受最深的段落,试着把它背下来。(自由背、指名背)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五位壮士的动作、神态来体会他们对敌人的痛恨。) (2)师:是的,敌寇杀死我们的同胞30多万人。想到这些国家耻、民族
仇,怒火在五壮士心中燃烧。他们决心用石头与敌人血战到底!因此,我们要 把这种情感读出来。我们先来自由练习朗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齐读) 3.第6—9自然段:壮烈跳崖 (1)我们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再结合书上的插图,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 样英勇跳崖的? (2)从五壮士的表现中我们能知道他们当时想的是什么? (3)五壮士的壮举令敌人目瞪口呆,那一声声的口号响彻云霄,这就是英 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4)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受五壮士英勇跳 崖的豪迈场面。(放课件,影片节选)
六、板书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的壮心 痛击敌人的壮志 壮 引上绝路的壮举 顶峰歼敌的状语 跳下悬崖的壮气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文学常识,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对狼牙山已经有一些了解了吧!能形容一 下你眼中的的狼牙山吗?
(山势陡峭,三面悬崖,高耸入云……)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
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
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
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
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
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
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
”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
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
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
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