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文字证明解析

合集下载

201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基础(25分)1、文言诗歌默写(15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3)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4),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乙亥杂诗》)(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教然后知困。

(《虽有佳肴》)(7)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情景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8)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

(9)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

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李煜在《相见欢》中长叹道:“,,是离愁。

”2、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悄qiāo然褒bāo义词并行不悖bèiB、拮据jū更gěng衣室举一反fǎn三C、倔jué强凹āo透镜诲huì人不倦D、滑稽jì荧yíng光屏别出心裁cái3、下列加点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4、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6分)活动一:定方向选书目“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

面对众多的书籍。

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作品:活动二:有步骤深探究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

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

你的研究步骤是:活动三:精阅读美汇报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

在读书汇报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3套部分试卷含答案解析) (67)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3套部分试卷含答案解析) (67)

浙江省舟山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níng)▲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

认识和(biàn)▲析汉字,熟悉它们的内(hán)▲,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继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hóng)▲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答案】凝辨涵弘【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辨”字的形似字较多。

“弘扬”是固定搭配。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寄托了对人事兴衰、时光流转的感叹,诗句对仗工整是,宛如天成。

(4)2015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信心满怀,豪情万丈,正如诗云“ ▲ , ▲ ”。

【答案】 (1)窈窕淑女(2)静影沉璧(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试题分析:1-2小题属于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

3、4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

小题1注意“窈窕”的写法。

小题2注意“璧”的写法。

小题3注意“燕”的写法。

小题4注意“梨”的写法,最后一空答案并不惟一,根据提示,写出最有把握的诗句来。

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2015年中考语文解析及训练: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

2015年中考语文解析及训练: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
广告语:他忘记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你。
短片三:儿子要出差,老父亲跟着颤颤巍巍地下楼。儿子因为赶车,走得急,见父亲也急急地跟着便停下问他,你有事么?父亲说,我到门口看看。儿子到小区门口等出租车,父亲在门卫处望着他。儿子回头看了一眼,父亲马上别过头。等儿子打上车,再回头时,见父亲还在原地怔怔地望着车,晨风中愈发苍老……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柳司马被贬永州游石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广告
8.“伞”“拐杖”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你任选其一,为它拟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不得超过20个字。
9.(2015·预测)小勇和小强来到一广告牌前,看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地球是我家,请你爱护它!”小勇认为这则广告语有问题,他的理由是:既然是“我家”,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请你(别人)”来爱护它呢?小强觉得有道理。后来,小勇灵机一动,只改动了其中的一个字。小强连连点头称妙。请你说说小勇是怎样改的?理由是什么?
“明谢”两字意味深长,请你请说出其妙处和含义。
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中考语文 课后强化训练 17 议论文阅读之二 理清思路,分析论证课件

2015中考语文 课后强化训练 17 议论文阅读之二 理清思路,分析论证课件

四、(2014·连云港)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题目。 “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 周慧虹
原文见讲义 课时讲解题型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首先从“舌尖体”走红现象谈起,指出“舌尖体”的可爱之处;接着从反 面入手,论述某些新锐文体的危害;最后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解析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意思相近的 段落整合在一起,归纳出段落大意。然后用“首先”“其次”“最后”等概 括出论证思路。本文①②③段主要说的是“舌尖体”的可爱之处,而第④段 很明显的是从反面论证,⑤⑥段则是作者提出建议,告诉人们如何对待网络 语言问题。
课时讲解题型 3.第⑥段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承接上文,补充论证了“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的观 点,使论证更充分、更严密、更有力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的时候,要结合前后文来分 析。上一段论述的是“胆识”,从本段首句“我要强调一点”可以看出,本 段很明显是对上一段的补充。答题时,要分析出本段所体现出的论证的严密 性。
课时讲解题型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 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读书莫忘做笔记的观点(或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 书应有的步骤),具有说服力。 解析 第一问,从文章②③④段列举的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 事例来看,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第二问考查举例论证的作用,可 扣住本文的主要观点来谈,举例论证的作用一般是用事实说明道理,增强文 章的说服力。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B ) A. 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 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 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 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 问题。 解析 A项说法与原文中“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 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无论对于治学之 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的观点相违背。C项说法 与文中“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 躁”的观点相违背。D项说法与文中“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 重要”的观点相违背。

2015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15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201 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勾.当(gòu) 恻隐忍俊不禁.(jìn) 妇儒皆知B.归省.(xǐng) 愧作戛.然而止(gá) 销声匿迹C.藩.篱(fān) 瑟索锲.而不舍(qiè) 月明风清D.枯涸.(hé) 技俩顶礼膜.拜(mó) 无可质疑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⑤④②①③5.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B.房子能盖不高吗?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是否盖得高?6.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歧丰)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中考说明文真题

中考说明文真题

中考说明文真题篇一: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说明文阅读(含解析)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说明文阅读(含解析)【成都】1、位次的讲究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

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

“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

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

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

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

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在传说戏剧舞台上,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右侧陪坐。

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

2015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一、基礎·運用1.欣賞下面這幅書法作品,完成第(1)—(2)題。

(1)對這幅書法作品的欣賞,不恰當...的一項是A.線條奔放,筆力雄健。

B.五字錯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氣韻貫通,展現書者胸襟。

D.采用隸書書體,方正典雅。

(2)請用規范的正楷字將“為人民服務”5個字抄寫在答題卡的田字格內。

答:___________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題。

中國抗日戰爭從1931年開始到1945年結束,經歷了14GAGGAGAGGAFFFFAFAF年艱難曲.折的歷程,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反侵略戰爭的歷史豐碑。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________,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抗日戰爭不僅關乎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而且關系到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值得銘記,并永載史冊。

(1)對文中加點字的注音和對畫線字筆順的判斷,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曲.折(qū)“華”字的筆順是:B.曲.折(qǔ)“華”字的筆順是:C.曲.折(qū)“華”字的筆順是:D.曲.折(qǔ)“華”字的筆順是:(2)根據語意將下面語句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①持續時間最長②付出代價最大③開始時間最早④抗擊日軍最多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GAGGAGAGGAFFFFAFAFD.①④②③3.許多名勝古跡都有名人題寫的匾額,這些匾額上的字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但有的字卻不符合現代規范漢字的書寫要求。

下列匾額屬于這種情況的一項是4.恰當地嵌入書名、地名、人名是寫對聯的技巧之一。

孫伏園悼念魯迅先生的挽聯,就巧妙地嵌入了魯迅先生的作品名稱和主編的刊物名稱,意中有意,感人至深。

在下面對聯的橫線處,依次填寫作品名稱或刊物名稱,與原聯相符的一項是踏_______,刈野草,熱風奔流,一生_______;痛_______,嘆而已,十月噩耗,萬眾_______。

2015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5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云南省昆明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含1~6题,共1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

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况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 (1)醇.香( ) (2)笃.行( ) (3)浮躁.( ) (3)崛.起( ) 3.第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1)妖娆 绚丽 承偌 中流砥柱 心旷神怡 (2)惊诧 抉择 儒雅 悔人不倦 人迹罕至 (1)________改为________ (2)________改为________5.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分) ( )A .印度作家泰戈尔、美国作家海明威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中考文字证明一.解答题(共12小题)1.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2.证明: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2014春•苏州期末)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5.求证: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已知:求证:证明:6.证明: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证明)7.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8.叙述勾股定理并证明它.9.证明: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0.求证:顺次连接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11.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要求画图并写出已知、求证以及证明过程)12.证明: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2015中考文字证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2小题)1.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过点A作AD⊥BC于点D,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求得BD=DC,从而求得△ABD≌△AC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C.解答: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证明:过点A作AD⊥BC于点D,∵AB=AC,AD⊥BC,∴BD=D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又∵∠ADB=∠ADC=90°,AD为公共边,∴△ABD≌△ACD(SAS).∴∠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证明: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先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过P作PD⊥AB于D,推出∠PDA=∠PDB=90°,根据HL推出Rt△PDA≌Rt△PD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已知:线段AB外一点P,且PA=PB,求证: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过P作PD⊥AB于D,则∠PDA=∠PDB=90°,∵在Rt△PDA和Rt△PDB中∴Rt△PDA≌Rt△PDB(HL),∴AD=BD,∵PD⊥AB,即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画出图形,并能正确作出辅助线,难度适中.3.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当A,D不重合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的性质得出△ADB≌△ADC,进而求出,再利用A,D重合利用线段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当A,D不重合,已知,AD⊥BC,DB=CD.求证:AB=AC,证明:∵AD⊥BC,DB=CD.∴AD=AD,∠ADB=∠ADC,BD=DC,∴△ADB≌△ADC,∴AB=AC.当A,D重合,D为BC的中点,则BD=DC,故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搞清楚定理的来龙去脉是正确理解和应用定理的前提.4.(2014春•苏州期末)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证明题.分析:先写出已知、求证,再画图,然后证明.过点A作EF∥BC,利用EF∥BC,可得∠1=∠B,∠2=∠C,而∠1+∠2+∠BAC=180°,利用等量代换可证∠BAC+∠B+∠C=180°.解答:已知:△ABC,求证:∠BAC+∠B+∠C=180°,证明:过点A作EF∥BC,∵EF∥BC,∴∠1=∠B,∠2=∠C,∵∠1+∠2+∠BAC=180°,∴∠BAC+∠B+∠C=180°.即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点评:本题考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做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5.求证: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已知:求证:证明: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结合已知条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推出△POE≌△POF即可.解答: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任意一点,PE⊥OA,PF⊥OB,垂足分别为E、F,(2分)求证:PE=PF(3分)证明:∵OC是∠AOB的平分线,∴∠POE=∠POF,(4分)∵PE⊥OA,PF⊥OB,∴∠PEO=∠PFO,(5分)又∵OP=OP,(6分)∴△POE≌△POF,(7分)∴PE=PF.(8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对应角相等、公共边.6.证明: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证明)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利用“HL”证明Rt△ODP和Rt△OEP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DOP=∠EOP,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证.解答:已知:如图,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且PD=PE.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证明:∵PD⊥OA,PE⊥OB,∴∠ODP=∠OEP=90°,在Rt△ODP和Rt△OEP中,,∴Rt△ODP≌Rt△OEP(HL),∴∠DOP=∠EOP,故,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利用“HL”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7.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作出图形,然后写出已知、求证,延长EF到D,使FD=EF,利用“边角边”证明△AEF和△CD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E=C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D=∠AEF,再求出CE=C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断出AB∥CD,然后判断出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DE∥BC,DE=BC.解答:已知:△ABC中,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EF∥BC且EF=BC,证明:如图,延长EF到D,使FD=EF,∵点F是AC的中点,∴AF=CF,在△AEF和△CDF中,,∴△AEF≌△CDF(SAS),∴AE=CD,∠D=∠AEF,∴AB∥CD,∵点E是AB的中点,∴AE=BE,∴BE=CD,∴BE CD,∴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DE∥BC,DE=BC,∴DE∥BC且EF=B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关键在于作辅助线构造成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文字叙述性命题的证明思路和方法需熟练掌握.8.叙述勾股定理并证明它.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证明题.分析:勾股定理的内容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特性叫做勾股定理或勾股弦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或毕氏定理.它有不同的证明方法,这里我们用面积法来证明.解答:解:利用下图进行勾股定理的证明,∵外部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中间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c2,正方形的面积=(a+b)2﹣4××ab=a2+b2,∴a2+b2=c2.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知识,注意掌握勾股定理是初等几何中的一个基本定理.所谓勾股定理,就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定理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几乎所有文明古国(希腊、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对此定理都有所研究.故大家要熟练掌握他的内容及证明方法.9.证明: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考点:切线长定理;切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利用切线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Rt△OPA≌Rt△OPB即可得出答案.解答:已知:PA,PB是⊙O的切线,求证:PA=PB,∠APO=∠BPO.证明:连接OA,OB,∵PA,PB是⊙O的切线,∴∠OAP=∠OBP=90°,在Rt△OPA和Rt△OPB中,∴Rt△OPA≌Rt△OPB(HL),∴PA=PB,∠APO=∠BPO.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切线长定理的证明,得出Rt△OPA≌Rt△OPB是解题关键.10.求证:顺次连接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考点:中点四边形.专题:证明题.分析:先写出已知和求证,如图,再进行证明,连结AC、BD,先证明EH为△ABD的中位线,则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到EH∥BD,同理可得FG∥BD,EF∥AC,HG∥AC,于是可判断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接着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C⊥BD,则可得到EF⊥EH,然后根据矩形的判定方法得到四边形EFGH为矩形.解答:已知:点E、F、G、H为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如图,求证:四边形EFGH为矩形.证明:连结AC、BD,如图,∵点E为AB的中点,H为AD的中点,∴EH为△ABD的中位线,∴EH∥BD,同理可得FG∥BD,EF∥AC,HG∥AC,∴EH∥FG,EF∥HG,∴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而EH∥BD,EF∥AC,∴EF⊥EH,∴∠HEF=90°,∴四边形EFGH为矩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中点四边形: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解决有关中点四边形的问题.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矩形的判定.11.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要求画图并写出已知、求证以及证明过程)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证明题.分析:作出图形,然后写出已知,求证,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断出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得四边形AEBC是矩形,然后根据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可得CD=AB.解答: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求证:CD=AB;证明:如图,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AD=BD,∴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ACB=90°,∴四边形AEBC是矩形,∴AD=BD=CD=DE,∴CD=A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证明,作辅助线,构造出矩形是解题的关键.12.证明: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考点:菱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把原命题的题设作为已知,把原命题的结论作为求证即可,再根据根据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则有这两个角相等.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相等,即两边相等,根据菱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证.解答:命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它的一个内角,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DAB(或∠DCB).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C=∠BCA.∵对角线AC平分∠DAB,∴∠DAC=∠BAC.∴∠BCA=∠BAC.∴BA=BC.∴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菱形的各种判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