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文)期中

合集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选修) 扫描版.pdf

江苏省徐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选修) 扫描版.pdf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选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1.C
2.D
3.A
4.C
5.B
6.B
7.B
8.A
9.D 10.A 11.C
12.C 13.C 14.C 15.D 16.C 17.C 18.C 19.A 20.A 21.B 22.C
23.C 24.D 25.C 26.B 27.B 28.B 29.A 30.C 31.B 32.D 33.C
二、简析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18分。

34.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只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才能不被名利羁绊,才能看清自己的道路,才能走向真理的神圣殿堂。

这片土地,父老乡亲我这样一个作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实现真正的个性追求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结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本题1分。

37.(1)(2分) (2分)(2分)(2分))(2分)(2分)。

2013-2014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答案

2013-2014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必修)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

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

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纸上简要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2小题,第4l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41.(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促进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促进两岸一家人的理念、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分)(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个“深入人心”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属于正确的价值观,在它的导向作用下,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3分)(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在新形势下落实三个“深入人心”就是要做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3分)42.(1)①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美丽中国低碳行”活动关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分)②在正确自然观的指导下,开展“美丽中国低碳行”活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2分)③实施中国低碳行大型绿色低碳普及教育推广工程及其各种公益活动,是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

(2分)(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这项工程从城市到企业,从学校到社区,各个项目和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所以,要坚持互相配合。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高二政治试卷(文科)出卷人:项红卫 审核人: 倪富柄说明: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问卷6页,答卷2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均答在答题卷上,答在问卷上的答案不得分,答案必须清楚,字迹不清的,不得分。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工整地填写在答卷的答题栏中。

每题2分,共56分。

)1、青藏高原的文化之美无处不在。

譬如帐篷这一供藏族同胞栖身的特殊“居所”,便带有高原特有的神秘和深厚的藏传佛教及民俗文化的色彩。

这说明( )A.生活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活B.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2、“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表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C.世界文化将取代各国和民族文化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3、“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庐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

这表明(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B、文化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C、与文化相结合的宗教活动就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D、宗教思想也是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的先进文化4、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由此可见 ()A.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善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能提高人的人文素质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5、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等功利性目标。

{高中试卷}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仅供参考]

{高中试卷}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18世纪中后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条件,但也面临着阻碍因素。

据此回答1-3题。

1、18世纪中后期,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劳动力条件的是A、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B、英国资本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施行C、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D、"圈地运动"的加速2、18世纪中后期,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资本条件的是A、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B、大批失去土地的自由劳动者的出现C、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D、"圈地运动"的加速3、18世纪中后期,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是A、殖民战争的爆发B、资本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施行C、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D、"圈地运动"的加速4、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在经济理论上提出了在资产阶级眼界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宏观调控理论D、使用价值理论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的生产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D、生产力6、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使用价值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7、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8、甲经过数十年的学习、专研和实践成了火箭的成功制造者;而乙未经过专门学习、训练,成了植树工人。

则甲和乙的劳动①甲是复杂劳动,乙是简单劳动②甲是简单劳动,乙是复杂劳动③同等时间内,甲乙创造的价值一样多④同等时间内,甲创造的价值比乙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购买力的降低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遭受破坏10、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A、无法被人看见的手B、社会规律C、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D、上帝之手11、第一个提出"看不见的手"的是A、马克思B、亚当·斯密C、杜尔哥D、李嘉图12.斯密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其依据是A、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B、其收入的来源C、主观的想象D、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13、斯密认为,市场规模制约着分工,因此他主张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规模B、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C、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D、分工决定交换14、"谷物法"的存在,不利于提高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因为A.该法案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该法案激化了工业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C.谷物价格的提高,带来商品成本的上升,不利于降低英国产品的价格D.该法案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15、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属于二者共同点的是①二者都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各国从中可以得到好处②二者都认为各国有自己绝对优势的产品③二者都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④二者都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16、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尽管比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有进步的发展,但是也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在①对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危险性估计不足②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③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④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不一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李嘉图说: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

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第I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是()A、抽象和概括的方法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辩证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我们不仅要善于在实践中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而且要善于通过分析和总结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2、上述材料表明()①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③认识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④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3、上述材料主要表明()A.从认识的顺序看,理解在前,感觉在后B.从认识的程度看,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要深刻的多C.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才能对实践起指导作用D.从认识的动机看,理解是为了更深刻的感知事物4、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

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共同点:( )A、都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B、形式上都是主观的,内容上都是客观的C、都属于理性认识D、都经过实践检验并证明是正确的6、下列说法正确体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 )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⑥心想事成A、①③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⑥7.固步自封、浅尝辄止的观点()A、否认了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获得理性认识B、忽视了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C、违背了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哲理D、只承认感性认识,不承认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8、“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谦谨而内无至诚者。

上海市某重点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

上海市某重点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

A.主动创造条件,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立足实际,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
C.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三.简答题(共32分)
1.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会议指出
,自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支出等
2. 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的经济目标。这表明宏观调控
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
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 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①④
3.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稳定就业,企业可采用的措施是
A.应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
,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A.“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B.“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B.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C.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D.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3.近年来,以“淘宝团购”、“QQ团购”为代表的“网络团购”在我国蓬勃兴起。为了规范市场,政府必须在网
络交易方面有所作为。下列选项属于政府措施的是
A.加强行政立法,规范网络交易行为
B.诚信经营,提升形象

高二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高二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高二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命题:高二政治备课组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25个小题,共5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来填入答题卷中。

1.每个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构成的;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国家履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是一种公共权力。

以上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表述了国家的属性,即国家具有:()A.阶级性政治性社会性 B.主权性阶级性社会性C.阶级性社会性地缘性D.主权性社会性阶级性2.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机关履行经济职能的有()①国务院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②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④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应邀出访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2005年7月7日—8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苏格兰鹰谷举行。

虽然受7月7日伦敦发生系列爆炸案的影响,本次首脑会议的日程有所延迟,但仍在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两个主要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3.“八国集团”中既是议会制共和制,又是联邦制的国家是()A.美国 B.日本C.德国D.英国4.去年某夜,北京京广中心附近道路塌陷,许多人次日一早收到市政府发来的短信,提醒市民绕道而行;春节前,很多市民收到了市政府的拜年短信,叮嘱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规定,注意安全;清明节前,市政府又通过媒体提醒扫墓市民注意行车路线、防火和安全。

如果要将上述事件写成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A.转变职能,政府性质逐渐改变B.以人为本,政府服务更加完善C.重视安全,政府职能日益多样D.执政为民,政府权力不断扩大5.今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就完善价格听证制度提出建议: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价格调整都应举行听证会;除企业外,人大代表也可以提出建议案,要求启动价格听证。

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贾.人(gǔ) 载.入(zǎi)猿猱.(róu) 巉.岩 (chán)B、饿莩.(piáo) 吮.吸 (shǔn) 飞湍.(tuān) 嫉.恨(jì)C、喧豗.(zhuó) 诅.咒(zǔ)蜕.变(tuì)呕哑.(yā)D、泥淖.(nào)木讷.(nâ)纰.漏(pī)坯.胎(pī)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缭倒暮霭憔悴连篇累读B、幅射谍报爽朗提纲契领C、敛容扯淡携手摇摇欲坠D、栈道恬然繁芜向偶而泣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啊!D.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B.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老师:程美玲审核老师:张人忠)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文)期中试题2013.11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1.“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

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

上述材料说明①哲学智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①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基础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没有哲学,科学和艺术就会失去正确方向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3.2011年11月,我国的天宫、神舟顺利对接,神舟八号安全返回,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4.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③物是观念的集合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⑤上帝创造世界⑥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⑧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A.①②③⑤ B.④⑤⑥⑦ C.①③⑦⑧ D.②④⑥⑧5.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可见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③世界观与方法论往往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6.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③形谢神灭理生万物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8.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9.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

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

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①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11.从哲学上看,下边漫画反映了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主观符合客观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12.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

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3.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14.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③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④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A.①③B. ②③C. ①④D.②④15.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讲是因为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16.2013年10月7号,受台风“菲特”影响,余姚灾情严峻。

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受灾人口832870人,城区大面积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

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因为进水导致部分变电所、水厂、通行设备障碍,主城区全线停水、停电,商贸业损失严重。

尽管有关部门此前对防灾做了相关预案,但还是出现了汽车被淹,游客滞留,人员伤亡等情况。

这说明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无法把握和改变②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③人们可以发挥意识能动性,推测未来④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7. 手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这说明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近海是海洋水产资源、矿产资源、盐业资源、交通资源、海洋能源、旅游资源最集中,开发效益最大的区域。

因此,全面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有序、有度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这启示我们A.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事物的整体性 B.把握好关键部分也就把握好了整体C.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 D.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系统优化的方法19. 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某公司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

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①④20.有一则寓言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

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

这只驴子错就错在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②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问题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④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21.图6、图7蕴涵的哲理有①图6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②图7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③图6、图7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④图6、图7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22.“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①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有了质变,事物就能实现飞跃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的④经历了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必然能战胜旧事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3.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

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

它启示我们()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图6 图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24.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

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二问答题(总分共52分,25题16分,26题、27题、28题都是12分)25.材料一:杭州市委、市政府遵循“保护第一、生态优先、以民为本、拓展旅游、综合整治”五大理念,投资200多亿元,落实“进行编制规划、修复人文生态、改善自然生态、再现旅游景观、改善居住条件、完善交通网络”等举措,基本形成便捷畅通的水陆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以历史文化为特点的运河旅游体系;形成一批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带动了运河滨水地区商业、娱乐业、休闲业的发展;初步修复滨水生态系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基本实现运河沿线低收入阶层和城中村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材料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

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

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

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杭州市实施运河综合保护是如何发挥意识的作用。

(8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