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 活动课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活动课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西亚》教学设计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活动课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西亚》教学设计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西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西亚》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背景以及地区冲突的原因。

教材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中东地区发生冲突的原因,并探讨了冲突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东地区的冲突背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中东地区的冲突问题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中东地区的冲突原因,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

此外,学生可能对中东地区的文化、宗教等背景知识较为陌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背景,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

2.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去思考问题。

3.提高学生对中东地区冲突问题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4.引导学生了解和平的重要性,树立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背景特点2.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及影响3.如何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去分析冲突问题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背景、冲突原因等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中东地区冲突案例,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去思考问题。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东地区冲突问题的看法。

4.图片展示法:利用插图、地图等直观展示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西亚》2.中东地区冲突案例相关资料3.中东地区地图、插图等教学素材4.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插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活动课:聚焦中东 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参考教案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活动课:聚焦中东  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参考教案

《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参考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对中东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3.从地理的视角思考中东冲突的原因。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信息收集整理有用的地理信息。

2.运用图文资料,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探究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分组预习、小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媒体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分好小组;选好小组发言人;提前预习文本内容;搜集所需资料。

【教学过程】为什么冲突不断?学题,请教老师。

(3)课本P32的“阅读材料”显了“5个W”中的哪一个?教材中的哪些图文信息,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上述新闻报道中的主题?小组合作完成,并通过上述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巡查并给予集的关于中东的媒体材视频信息。

教师巡视、点拨;倾听学生分析资料。

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师生互动,纠正展示的错误答案。

师倾听、点评学生展示的答案。

五组:民族宗教组主要收集中东因民族宗教矛盾引发冲突的资料。

组: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知识点;派代表展示答案。

中东冲突的地理背景总结独立完成助学P35的当堂达标内独立完成助学P351、(2012·济宁)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东地区又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宗教关系错综复杂。

据此完成(1)~(2)题。

(1)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D、里海及其沿岸地区(2)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尊为“圣城”的城市是()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D、大马士革2、(2012·德州)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运河:A ,海域:B 。

《第七章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商务星球七下

《第七章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商务星球七下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其对于地区冲突的影响。

通过完成本次作业,学生能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概况,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增强地理学习兴和地域认识。

二、作业内容1. 了解中东地区基本概念与地理位置。

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东地区的定义、范围及地理位置,并绘制出中东地区的简略地图。

2. 探究中东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包括气候类型、地形地貌、主要河流湖泊等,并分析这些自然条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3. 掌握中东地区的资源分布与冲突关系。

重点分析石油资源对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不同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和宗教冲突等。

4. 案例分析。

选取中东地区一两个典型的冲突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地理背景和影响因素,并讨论可能的解决途径。

5. 撰写报告。

将上述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撰写一份不少于800字的报告,报告需包含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图和相关分析图表等辅助说明材料。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查阅地理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2. 地图绘制要准确反映中东地区的大致范围和主要国家位置,自然地理特征描述要详细且准确。

3. 资源分布与冲突关系的分析要深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避免空泛的陈述。

4. 案例分析要具体到某一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地理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报告书写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图表使用得当,辅助说明材料齐全。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度、信息准确性、分析深度、逻辑性和报告书写质量等。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结合课堂讨论和小组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3. 反馈方式: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地图绘制和自然地理特征描述部分,教师应重点指出学生绘图和描述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春商务星球版七下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word教案

春商务星球版七下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word教案

【课题】七下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收集整理有用的地理信息。

2.运用多种媒体信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探究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

3.通过观看战争图片,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战争给中东人民带来的苦难,树立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教学模式】分角色小组活动。

【教学方法】媒体学习法。

【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东处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位置,自古为东西方交通要道B.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红海及其沿岸地区,所生产的石油绝大多数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C.中东主要国家有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俄罗斯等D.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人种为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把麦地那尊为圣城。

2.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A.西欧B.东南亚C.中东D.非洲北部3.中东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4.“水贵于油”是中东地区的真实写照,请判断下列各项“水贵”的原因,正确的是()A.水厂为了赚钱而抬高水价B.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水资源制定的一项节水措施C.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D.这里的水含有多种营养物质5.游轮自波斯湾起航,取捷径驶往西欧,需经过()A.土耳其海峡、英吉利海峡B. 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C.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D. 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6.波斯湾地区运往北美的石油,航程最短的航线必须经过下列的()A. 马六甲海峡B. 苏伊士运河C. 英吉利海峡D. 好望角7.中东地区通用的语言是()A.英语B.阿拉伯语C.法语D.汉语8.阿拉伯人属于()A.棕色人种B. 白色人种C. 黄色人种D. 黑色人种9.中东的居民多信奉()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犹太教10.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A.耶路撒冷B.利雅得C.麦加D.巴格达11.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数码或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海湾:①_____ ②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湖泊:⑤_______;国家:⑥______ ⑦______⑧______ ⑨______(2)将下面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第七章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商务星球七下

《第七章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商务星球七下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研究中东地区的地理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地区冲突的地理因素,培养其地理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基本地理知识,并能够分析这些地理因素对地区冲突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中东地区的地理背景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与国家分布:学生需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范围、周边国家等。

同时,要熟悉该地区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 气候特征与自然环境:学生需掌握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对当地文化、经济的影响。

同时,需了解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3. 历史背景与地区冲突:学生需研究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包括宗教、文化、历史事件等,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地区冲突的形成和发展。

4. 地区热点问题讨论:学生需选取中东地区某一具体冲突点(如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等),从地理角度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根据作业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地理数据、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等。

2. 学生需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整理笔记,形成对中东地区地理背景的初步认识。

3. 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关于中东地区某一冲突点的地理背景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地理位置图、气候类型图、资源分布图等图表支持分析。

4. 报告应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分析深入,能够体现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报告字数不少于800字,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中东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基本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在报告中引用的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学生对中东地区历史背景和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4. 报告的条理清晰程度、观点明确程度以及图表使用的恰当性。

《活动课_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活动课_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活动课_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中东地区平昔以来都是世界上冲突频发的地区之一,其中涉及到政治、宗教、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设计,我们将聚焦于中东地区的地理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地区冲突的原因。

二、活动目标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内地理知识;2.掌握中东地区各国家的政治地理、经济地理等相关信息;3.分析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对地区冲突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活动设计1.开场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国家的情况。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30分钟)老师介绍中东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各国家的政治地理、经济地理等相关知识。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展开讨论,包括地缘政治、气候对地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每个小组需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并进行交流。

4.角色扮演(30分钟)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如政府官员、贩子、农民等,让他们模拟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情况,通过角色扮演来感受地区冲突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5.总结反思(10分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地区地理背景对地区冲突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地理知识来更好地理解世界。

四、作业安置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中东地区地理背景的小论文,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政治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内容;2.设计一个海报或PPT,展示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地缘政治情况,要求生动形象、内容丰富;3.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对中东地区地理背景的理解和见解。

五、评判方式1.小论文评分:内容完备、结构清晰、论证有力;2.海报或PPT评分:设计精美、内容详实、表达清晰;3.小组展示评分:表达流畅、观点奇特、互动活跃。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活动课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活动课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16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本课通过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历史背景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中东地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他们对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分析能力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历史背景等。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从地理角度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背景。

3.提高学生对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历史背景等。

2.难点:如何从地理角度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中东地区冲突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冲突的地理背景。

2.讨论法:分组讨论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图片视频展示法:利用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示中东地区的冲突情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中东地区冲突案例资料。

2.准备讨论题目,划分学习小组。

3.准备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中东地区的冲突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东地区会发生这些冲突?2.呈现(15分钟)呈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历史背景等资料,让学生对这些方面有所了解。

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中东地区的冲突。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讨论冲突的地理背景。

每组选择一个冲突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4.巩固(5分钟)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2020-2021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教案

2020-2021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教案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21世纪,社会彻底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检索、利用有效信息,已成为新时代个体的必备技能。

本节课通过学生合作收集、整理、归纳、分析中东地区战争材料并分享给其他学生的这一过程,来锻炼学生搜索收集信息,取舍概括信息,与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将学生未来生活技能的学习融入地理课的教学之中。

学生通过合作准备,当堂展示资料来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教师作为整节课的“主持人”整体把控课堂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思考探究,并对知识点查缺补漏。

21世纪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东地区却战乱纷争不断。

仅用教科书上的几幅图片几段文字,并不能让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初中生深刻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不易。

本节课试图让学生主动收集战争材料的同时,加深对中东地区的了解,激发更多战争感悟,提升精神体验层次,明白和平的珍贵。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之后的活动课,可以算是《中东》一节的第三课时,是在掌握了中东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概况后,以活动课的形式来探讨本地区战争频繁的地理原因。

新课程改革与传统课堂的最大区别,就是将课堂的主体让位于学生,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活动课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从过去的被动接收,变为互动交流学习,能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教学实践,星球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更是单独安排两节活动课将其提到与常规课相同地位,在教学目录中呈现,而非像其他版本那样作为常规课的“建议”构成部分,本节《聚焦中东》就是其一。

三、学情分析1.校内学生构成情况我校学生是走读寄宿双轨制学校,学生个体差异很大。

占班级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周边乡村,只有月末的周末放假归家。

长期的寄宿生活使得学生对外界社会较为陌生,对于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也大为受限。

针对这一情况,我事先让市内走读学生与寄宿生结成对子,走读学生搜索资料,再与伙伴处理整合形成3分钟以内的汇报分享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信息收集整理有用的地理信息。

2.运用图文资料,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探究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运用图文资料,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探究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放映:一组战火纷飞的图片。

师:二战以来,中东地区冲突不断,战事频繁,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

今天,我们将借助媒体信息来探讨中东冲突的地理背景。

板书课题:聚焦中东______-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为什么冲突不断?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

图片将学生带入血与火的战争场面,给学生带来心灵震撼和视觉冲击。

自主学习,导学新知。

师:认真阅读课本的文本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借助媒体学习地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想一想,我们获取地理知识常用到哪些媒体?认真阅读课本,划出重点知识;然后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认真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如遇有疑难问题,请教老师。

学生小组内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点;上台展示交流所得。

(1)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探求知识(2)读下面摘自2012.2.16星期四《济南时报》的新闻报道,找出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五大基本要素。

(3)课本的“阅读材料”,突显了“5个W”中的哪一个?教材中的哪些图文信息,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上述新闻报道中的主题?小组合作完成,并通过上述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巡查并给予个别指导。

(2)中东时间2月15日,伊朗总统内贾德高调“示核”,对抗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各种制裁和军事打击。

(3)“阅读材料”突显了“5个W”中的何地(Where);教材中关于中东地理位置及其世界“油库”等方面的图文信息均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东局势动荡不安这一主题。

的能力,不懂的问题通过小组解决,培养合作精神。

分组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找出蕴藏的“5个W”;知道全面分析媒体信息,会帮助我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下面我们就请各小组展示课下搜集的关于中东的媒体材料。

说一下如何借助媒体信息来探讨中东冲突的地理背景的。

第一组:战争冲突组代表:我们组主要收集中东地区的战争、冲突的图片、文字、视频信息。

网络媒体:百度搜索中东的五次战争。

(资料卡片展示),凤学生通过各种媒体途径,自己获得信息,动手的能力得展示,探求原因。

一组:战争冲突组收集中东地区的战争、冲突的图片、文字、视频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一组所搜资料,借鉴课本提供的方法探讨问题,总结答案。

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表扬优胜组,鼓励其他组。

二组:战略要地组主要收集中东因地理位置引发冲突的资料。

凰·军事和新华网中搜索了以色列与加沙地区的冲突。

(找出5个W)电视媒体:电视媒体中的美国和伊朗的冲突。

(仿照课本制作资料卡片展示)平面媒体:《人民日报》:巴以冲突长期停火前景仍不明朗(找出5个W)学生认真阅读一组提供资料,小组内讨论交流;派代表展示交流所得。

总结:中东形势复杂难测、瞬息万变,战争频繁发生。

第二组:战略要地组代表:我们组主要收集中东因地理位置引发冲突的资料。

网络媒体:新华网搜索美伊冲突百度搜索苏伊士运河(第二次中东战争)、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

电视媒体:美伊“角力”霍尔木兹海到培养。

使用资料卡的用意有两个,一是向学生提供资料,二是教学生如何制作资料卡。

教师巡视、点拨;倾听学生分析资料。

表扬优胜组、鼓励其他组,希望各组再接再厉,表现更好。

三组:石油资源组师生互动,纠正展示的错误答案。

峡等。

(制作资料卡)平面媒体:《人民日报》2012-02-07霍尔木兹海峡:战争一触即发。

(找出5个W)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小组内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点;派代表展示答案。

总结:中东处于“三洲五海之地”,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等是西方大国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三组:石油资源组代表:我们组主要收集中东因石油资源引发冲突的资料。

网络媒体:百度搜索: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中东石油被称为“油库”的资料图。

学生根据材料,先自主思考,再讨论交流。

总结: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随着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大国争夺“石油海峡”的原因。

展现网络媒体的优势,借助网络媒体对中东四组:淡水资源组主要收集中东因淡水资源匮乏引发冲突的资料。

师倾听、点评学生展示的答案。

五组:民族宗教组主要收集中东因民族宗教矛盾引发冲突的资料。

石油能源日趋紧张,大国对中东的石油争夺将更加激烈。

第四组:淡水资源组代表:我们组主要收集中东因淡水资源匮乏引发冲突的资料。

网络媒体:百度搜索:中东气候图和河流分布图及几次引水而引起的战争。

学生认真分析资料,讨论交流、小组内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点;派代表展示答案。

总结:中东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很多国家无河流,淡水及其宝贵。

以色列前总理曾说过,阿以和谈的首要原则不是“以土地换和平”,而是“以土地换水源”。

第五组:民族宗教组代表:我们组主要收集中东因民族宗教矛盾引发冲突的资料。

网络媒体:新华网搜索了以色列与加沙地区的冲突。

百度搜索冲突的位置和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深度剖析。

通过教师引导、补充没有总结到的知识。

六组:外部势力干预组主要收集中东因大国在引发冲突的资料。

路撒冷的图片及资料。

(制作资料卡)电视媒体:以巴在东耶路撒冷发生冲突。

(制作资料卡)平面媒体:杂志2002年06期《前线》: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原因与前景。

《人民日报》:巴以冲突不断,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找出5个W)学生认真分析资料,小组内讨论、交流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点;派代表展示答案。

总结:民族、宗教越多,矛盾越多。

这里有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等众多宗教;民族有阿拉伯民族、犹太民族、波斯人等。

第六组:外部势力干预组代表:我们组主要收集中东因大国在引发冲突的资料。

平面媒体:杂志2007年12期《吉林教育》论巴以冲突中的美国因素人民日报:巴以冲突掣肘分析资料,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战争给中东人民带来的苦难,要树立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加以生华,直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加以鼓励和表扬。

师:通过借助探讨媒体信息,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了中东冲突的地理背景,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汇总如下:中东冲突的地理背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电视媒体:观看电视:美伊冲突步步升级。

(制作资料卡)网络媒体:网易、新华网搜索美、俄等大国的介入。

学生认真分析资料,讨论交流;派代表展示答案。

总结:美、欧一些国家及俄罗斯等大国争夺利益,企图控制中东。

学生积极踊跃,抢答。

(见右图)观的让学生感受中东冲突频繁的地理背景。

归纳总结,形成网络。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

板书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

当堂训练,巩固提升。

独立完成助学的当堂达标内容。

独立完成助学的当堂达标题。

巩固和迁移应用所学知识。

达标测试,深化提高。

A类:指导学生针对做错的题目及时纠正,并重点讲解。

B类:仿照本课,利用媒体信息从地理视角探讨北非冲突的原因。

独立完成下面的达标内容。

小组长安排好组员的任务;交给老师评比。

A类: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

课上独立完成。

B类: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达标测试:1.(2012·济宁)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东地区又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宗教关系错综复杂。

据此完成(1)~(2)题。

(1)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D.里海及其沿岸地区(2)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尊为“圣城”的城市是()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D.大马士革2.(2012·德州)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运河:A ,海域:B 。

(2)中东地区大部分居民通用的语言是。

(3)据新华社电,伊朗与六国的新一轮核会谈于2012年5月2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

会议主要议题将继续围绕伊朗铀浓缩以及核设施检测等核心内容展开。

图中代号是伊朗。

(4)中东地区战争频繁堪称是现代世界的“火药桶”,除了石油资源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5)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为解决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出谋划策,以下是同学们的建议,最适合解决当地水资源危机的途径是()A说:兴修大量的水库,用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和蓄积降水。

B说:兴修跨流域调水工程将水量较大的河流的水引入极度干旱的国家。

C说:积极勘探地下水。

D说:努力发展节水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