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观察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观察

【 中图分类号 】 R68R734 ; 1.2 0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7- 7 (080 - 2 - 63 5520 )6 69 2 6 0 0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 ( L 是指 完全在腹 腔镜下 完成子 宫 行腹式子 宫切 除术 (o l b o ia hs rc m , A 共 10 T H) tt dm nl yt et y T H) 0 aa e o
有出血少 、 用药少 、 术后体 温升高率低 、 院 1短 、 住 3 机体应 激反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与传统开腹全 子宫切除术 的对 比观察
李静玲 马 刚
502 ) 3 0 1 ( 西壮族 自治区人 民 医院妇 产科 , 广 南宁市
【 关键词 】 全子宫切除术 ; 腹腔镜 ; 并发症
格掌握适应证 、 忌证 。术前 应用 B超证 实子 宫肌 瘤 的临床 的镜下缝合技术 , 禁 就能达到最佳 的治疗效果 。
诊断 , 了解子宫肌瘤 的数 目、 小、 置及有无 变性 , 并 大 位 以确定
手术方式 。黏膜下肌瘤 或 突出宫 腔 5 % 以上 者 , 0 或肌瘤 数 目
参 考 文 献
微创 医学 20 0 8年 第3卷 第6期

Junl f n l vs eM dc e20 ,( ) o ra o i l I ai eii ,0 8 3 6 Mi may n v n
6 9・ 2
蒂的浆膜下子宫肌 瘤和 肌壁 间肌瘤 向浆 膜外 突 出者 , 因切 口 张力不大 , 较易缝合 严密 , 出血量 不 多 , 组 2例浆 膜下 肌 且 本
手术时间延长和出血量增多 。因此 , 于年轻患 者 , 对 虽然肌瘤
总之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 除术具有 微创手术 的优点 , 术野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P .5 <00 ),见表 1 。
表1 两组 患者手 术效 果比较 ( ±S )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麻醉 和体 位 2
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 对照组采用联合麻醉 ,使用心 电进行持 续监护 。观察组采用膀胱截石位 ,取臀 高头低位 ,对照组采用平 卧位。
式的优 势 更趋 明 显 ,其不仅损 伤 小、 出血 少、恢 复快 、并 发症 少的优 点 ,若 手术 医师 的腹腔镜 下操 作技 熟练 ,腹腔 镜 全子 宫切除 术是一
种较 为理 想 的术 式。
【 关键 词 】腹腔 镜 全子 宫切除 术 ;开 腹 全子 宫切除 术
中图分类 号 :R 1 .+ 73 42
科医师 的视觉 更加宽阔 ,腹腔镜 手术可 以说是 外科技术的一场革 命。
夹 ,以将左侧子 宫圆韧带 、卵巢 固有 韧带及输 卵管 峡部及卵巢 固有 韧 带切 断 ,同理将 右侧左侧子宫 圆韧带 、卵巢 固有 韧带及输卵管峡 部及 卵巢固有韧带切 断。将腹膜剪开 反折 ,并下推 膀胱至宫颈 口下方 ,用 双极 电凝钳钳 夹将子宫动静脉 、主韧带及骶韧 带切断 ,用单极 电钩在
6 U 盆腔粘连。对照组7例 中均顺利完成手术 ,有 8 盆腔黏 连者 。 1有 Y O 例 比较两 组术 中 出血 量 、术后 排气 时间 、下 床活 动时 间 、住 院时
小、既往手术史及病种等一般资料进行 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1 - 法 2方
间、术后镇痛及切 口甲级愈合率 ,两组相 比,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均
下手术后取得 的效果不仅与传统 开腹 手术相 同,且 该手术还具有 损伤
小 、出血少 、恢 复快 、并 发症少 的优 点 ,为 此 ,在临 床上 腹腔镜 下 手术得 以迅速推广 。于2 0年3 至2 1年5 09 月 00 月在 我院腹腔镜子宫 全切 除术6例和传 统开 腹全子宫切 除术7 例 ,将两组进 行临床效果分析对 2 O 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对20 年3 0 9 月至2 1年5 00 月在我 院妇 科住院 的因子宫 良性疾病 而需 要行子 宫全切除 的患者共 12 。其中 ,6 例为腹 腔镜子 宫全切 除术 3例 2 ( 观察组 ),同期7例为行经腹 子宫全切除术 ( 照组 )。其 中5例 O 对 2

腹腔镜与开腹在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对比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在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对比分析
瘤 2 )肌 瘤 2 例 (8 0 )开 腹 肌 瘤 切 除 术 5 例 ,2 4 , 均 例 , 6 3 .% 。 6 3 ~5 岁 平 (26 .4岁 , 中单 发肌 瘤2 例(89 , 4 .±6 3) 其 2 3 .%)多发 肌瘤 3例 (11 , 4 6 .%) 肌 瘤 2 个 ; 壁 间肌 瘤 3 例 ( 7 1 ) 浆 膜 下 ( 括 阔 韧 带 内 ~6 肌 2 5 .% , 包 肌 瘤 3 ) 瘤 2 例 (2 9 ) 患 者 均 无 内 科 合 并 症 , 例 肌 4 4 .% 。 无盆 腔 手 术 史 。 前 常规 行盆 腔彩超 、 肾功能 、 、 常规 、 血 全项 、 术 肝 血 尿 凝 宫 颈 Tc 宫 腔 镜 检 查 , 阴 道 不 规 则 流 血 的 患 者 行 诊 刮 术 , 除 T、 对 以
临 床


腹 腔 镜 与 开 腹 在 巨大 子 宫 肌 瘤 切 除 术 中应 用 对 比分 析
蔡 杰
( 南科 技 大 学 第一 附 属 医 院妇 产 科 二 病 区 河 南洛 阳 河
4 10 ) 7 0 0
【 要 】目 的 探 讨腹 腔 镜 巨 大子 宫肌 瘤 切除术 (aaocpcm o et y L ) 摘 1prsoi ym c m , M 与开腹 巨大子 宫肌 瘤 切除 术(pn m o etm ) 劣 o oe ym c y优 o 性 及 临床价 值 。 方法 回顾 分析 20 年 1 月至 2 1年 1 月我 院妇 科收 治1 4 巨大 子 宫肌 瘤( 09 2 0o 2 2例 子宫肌 瘤最 大直 径 》7m, 宫体 积>l e 子 2
1 3 观 察 指标 .
手 术时 间 、 中 出血 量 ( 腔 吸 出液 和 冲洗 液 间 的差 值 )肛 门 术 腹 , 恢 复排 气 时 间 、 院 时 间 。 住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切 除术 。 比较 两 组 患 者 术 中 出血 量 、 术 后 肛 门排 气 时 间 、 手术时间 、 住 院 时 间 等 。 并 评 估 术 后 6个 月后 两 组 患者 的 卵 巢功 能 , 应 用指 标 雌 二 醇
( E 。 ) 、 黄体生成素( L H) 、 血 清 卵 泡刺 激 素 ( F S H) 。结果 小, 患 者恢 复较 快 , 并 且 对 卵 巢功 能 的 损 害程 度 更 小 。
循环 , 卵泡发育发生 了障碍 , 导致激素 内分泌失调I 。本 次研究中发 现术前两组患者的 E 、 F S H、 L H无明显差异 , 但术后开腹组较腹腔镜 组E 水平低, 但F S H、 L H水平高。比较发现开腹组激素水平变化较 大 ,且在临床上发现两组患者同期激素 现较早 的一组是 开腹组 , 说 明术后腹腔镜组 卵巢 的损伤程度小于开腹组 、功能也更 为优 良。 究其原因 , 可 能是 由于开腹 组创伤较大 , 脏器暴露 在 C O 氛围中致
摘 要 : 目的 研 究 分 析腹 腔 镜 下子 宫 切 除 术 与 开腹 子 宫 切 除 术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选取 2 0 0 9年 1月- 2 0 1 2年 1月 间入 院行 子 宫切 除 术 的 患 者 1 0 3例 , 根 据 其 术 式 不 同分 为 实验 组 ( 5 6例 ) 和 对 照组 ( 4 7例 ) , 其 中 实验 组 采 用 的 是腹 腔 镜 辅 助 下 阴 式 子 宫 切 除 术 , 对 照 组 采 用 的 开 腹 全 子 宫
子宫病变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 , 子宫肌瘤 、 近绝经期功能 性子宫 出血并药物治疗无效 、 子宫肌腺瘤且无宫颈病变 的患 者常需 要 做子 宫次全切除 术i 。 i , 术后 多数 患者达到彻底 根治子宫病变 的效 果, 因此术式的选 择及疗效 是临床研究 的重点 。本次研 究就腹腔镜 下及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做探讨分析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 关键 词 】腹 腔镜 子 宫切 除术 ; 传 统 开腹子 宫切 除 术 ; 临床 疗效 【 中图分 类 号】R 7 1 3 [ 文 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 0 4( a ) 一 0 1 2 7 - 0 2
子宫 切 除 术 是 治 疗 子 宫 病 变 最 有 效 的 手术 方 式 , 也 是 妇 科 最
4 2 2 1 统开腹子宫切除术 的临床疗 效, 为子宫切除术的临床 应用提 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 取2 0 1 0 年6
月一2 O l 2 年6 月在该院进行 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 0 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 随 机分成 观察 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4 0 例, 观察组采用腹
1 . 4统计 学方 法
常见 的 手术 之一 , 主 要治 疗 切 除 子 宫肿 瘤 、 某 些 子 宫 出血 和 附 件 病 采用S P S S 1 8 .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f 检验 , 计 变等… 。 以往传 统的手术方式 主要 是开腹子宫切除术 , 近年来随着 数资料采用x 检验 , P<O . 0 5 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医学 技 术 的不 断 发 展 , 腹 腔 镜 子 宫 切 除 术 逐渐 代 替 传 统 开 腹 子 宫 子切 除 术 成 为 主要 的 临床 方 式 和 首 选方 式 】 , 它具 有 手术 时 间 短 、
切 口小 、 出血 量 少 、 患 者 痛苦 小 等 优 点 。 为了 比较 腹 腔 镜 与传 统 开
2结 果 2 . 1两组 患者 满意度 比较
观 察 组 患者 满 意 率 为 9 7 . 5 %, 对照组为7 0 . O %, 观 察 组 明 显 高 于 对照 组 , 差 异存 在 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 结 果见 表 l 。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镜。 下腹部两侧类麦氏 点 及耻联上无血管区取第 2 、 34 、 穿刺点( m) 5m 置人相应手术器械。由助手阴道 内置人举宫杯 ,根据宫颈大小选择杯号 ,杯缘达穹
2 讨

全子宫切除是公认 的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有效 方法。 本文结果表 明,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 明显少于 开腹组 ,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 开腹组 , 而完成手术所需时间长于开腹组。 腹腔镜组
腹腔镜 与开腹全 子宫切 除术 的临床 比较
刘 霞 , 月香 张
( 南通大 学 附属 南通 妇 幼保 健 院妇产 科 , 苏 2 6 0 ) 江 2 0 6
【 要] 目的: 摘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 除术 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 比分析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全子宫切除术各 对
9 8例的手术时间 、 出血量 、 并发症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1 腹腔镜组 9 () 8例均镜下完成 , 1 中转开腹及并发 无 例 症发生 , 出血量为 5 .: . mL 手术 时间 7 . 2 . mi, 56 3 , t4 5  ̄ 49 n 肠道恢复 时间 3 . 1 , 4 22 . h 术后住 院天数 47 0 。f 开腹 +4 .+ . d 2 7 1 组: 出血量 8 . 66m 手术 时间 6 . 51m n肠道恢复时 间 3 .- . h 术后住 院天数 7109d 两组 出血量 、 1 - . L, 2 + 0  ̄ . i, 2 81 21 , + .- . o + 肠道 恢复时间 、 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天数 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5 。 P O ) 结论 : 0 合理选择适应证 , 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 创伤小 , 恢复 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1 子宫肌瘤 ; 子宫腺肌病 ; 官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全子宫切 除术 ; 腹腔镜术 ; 开腹 手术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用于举 宫 。 iasr ̄断 双侧 圆韧带 、 卵管 和 卵巢 固有 韧带 l 用Lg rue J ) : 输 用 lgm l  ̄开 阔韧带前 后叶腹 膜 , aa r e 前方 向下达 膀胱 腹膜反折 处剪开 膀 胱腹膜 反折 并推下膀胱 。 后方 向下分离至子 宫骶骨韧带处 , 将子宫 的血 管 充分 的 暴露 出 来 , iasr紧贴 子 宫 下段 电凝 并 切断 子 宫血 管 , Lg ru e
在手术中使用任何一种电刀系统【 都要以建立 良好的气腹为前 5 】 ,
提, 手术操 作要精确 , 电凝器 的导电部 位要控 制在可 见的视野 中 , 充分
对Ⅱ H组的患者取膀胱截 石位 , 对腹部消毒 , 在会阴部皮肤 上铺无
菌布 , 插入1号双 腔导 尿管 。 肚脐 部 位 注入 二 氧 化碳 气体 , 立 气 6 在 建
腹【, 入 1mm腹 腔 镜 , 下 腹 两 边 分 别 放 入 5 1mm的 穿 刺 套 2推 】 0 在 、0
管 , 手 术器 械 放入 套 管 中 , 将 开始 手术 。 同时 , 子宫操 纵放 入官 腔 , 把
械选 择是手术成功 的关键 , 使用合适 器械不仅可 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 还
能保 护病 人的其他 内脏 。 中采用 不同器械应 当尽可能预测 , 合理控 术 并 制器 械所造 成的副 效应 , 这对保 证手术 疗效有很 积极 的临床意 义。 本次 研究 中 , 腔镜组 都用I 腹 垃圊 l g 呐 断韧带 和血 管 , 电凝和 切割 同时进行 , 安全可靠 , 不仅 还能有效止 血 , 免了双极 电凝 电流小 , 避 电凝 无法一次 成功 , 量大 , 出血 以及 因器械 不合理而更换 手术器械而耽误时 间的 问题 ; 少 了用单 极 电凝对 周 围脏 器的损 伤 。 还减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开腹全子宫切除临床对比分析(2)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开腹全子宫切除临床对比分析(2)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对比分析(2)【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lav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09年08月至2012 年05月间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4例,其中44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下简称开腹组),4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下简称腹腔镜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情况等。

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明显小于开腹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1.2.1 腹腔镜组本组麻醉方法均选取静脉复合全麻,膀胱截石位下手术,co2人工气腹成功后,于脐上缘置入腹腔镜,于麦氏点及其左下腹对称位置各置一个5 mm trocar,探查腹情况,进一步确定子宫大小、位置、活动度及有无粘连。

如发现粘连则同时在镜下分离粘连,探查完毕,转阴式手术。

暴露阴道术区后,在距宫颈1 cm 处切开阴道黏膜,钝锐性分离,直到显露子宫前后腹膜反折处,剪开进腹后,分离,结扎子宫骶、主韧带,子宫动、静脉后,子宫旁韧带、子宫圆韧带等,完全游离子宫后,切除子宫,连续缝合腹膜,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阴道顶端。

重新造气腹,腹腔镜下检查无异常后结束手术。

1.2.2 开腹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按常规开腹手术过程操作。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明显小于开腹组(p12 周的子宫多采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式。

但是,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腔镜技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4统计 学方法 使用统 计学软件 S P S S 1 7 . 0进行 统计学处
2 治 疗 结 果
旁组织 , 暴露血管 , 将 膀 膀 反 折 腹膜 剪 开 , 向 下 轻 微 推 开膀 理 并 分 析 。 胱, 将 子宫 血管 钳 夹 、 切断 , 然 后 结 扎子 宫 血管 ; 使 用 电 刀沿
异位症等所致腹 、 盆腔粘 连严 重而使手 术难度增加 , 子 宫后 壁下 及 发热 为腔镜手术并发症常见 的症状与体征 , 应 给予重视 , 积极
段 和直肠粘连紧密者可先逆 向切断子宫骶韧带 以避损 伤直肠前 处 理 。
壁 ,子宫 内膜异位症者分离粘连时应紧 紧贴 近子 宫进 行以防损 参 考 文 献 伤输尿管 ;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者子宫膀胱反折腹 膜处 的解 剖大 [ 1 】 江少如 , 许 少榆 , 吴素 芳. 腹腔镜 与开腹全子宫切 除术的比较
生1 9例 , 宫颈原位癌 8例 , 子宫 内膜 癌 6例 。患者 年龄 3 2 —6 5 骶 主韧 带分 次 电凝并 切 断 , 单极 电凝 沿着 阴道 穹 隆方 向将 阴 岁, 平均年龄为 4 3 . 2岁 。将 9 7例患者 随机 、 盲法 分为开腹组与 道 切 断 , 取 出 子宫 , 经 阴道 连 续 扣锁 、 缝 合 阴道 残 端 , 腹腔 镜 腔镜组 , 其 中开腹组 4 7例 , 腔镜组 5 0例 , 两组患者在 一般资料 直 视下 连续缝 合腹 膜f 3 _ 。 两 组术 中均应 用一 次抗 生素 , 术 后继 上的差异经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具备可 比性 。
多不清楚 , 若 不注意 , 则容易 导致 膀胱穿孑 L , 故子 宫阔韧带前 后 U 】 . 广 东医学 , 2 0 1 2 , 3 3 ( 1 6 ) : 2 4 6 0 .
叶的腹膜分离后 , 应 于膀胱侧 窝处 细致 游离膀胱和宫颈 间隙 , 进 【 2 】 陈 家莲 . 腹 腔 镜 与 开腹 行 筋 膜 内子 宫切 除 术 治 疗 效 果 比较 分 而分开膀胱 和宫颈 , 最后于疤 痕处 切断腹膜反折 , 这样 能够显著 析卟 四川 医学, 2 0 0 9 , 3 0 ( 1 1 ) : 1 7 8 2 . 减少出血 、 避免损伤膀胱 ; 手术过程 中可 向膀 胱内注进 生理盐水 [ 3 】 徐平 , 王丹霞, 谭 玉珠 , 等.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与开腹 全子宫切 以助于辨别 子宫颈 与膀胱 的关系 、 界限 , 从 而更好地避 免膀胱穿 除术的并发 症比较U ] . 中国微创 外科 杂志 , 2 0 1 0 , 1 0 ( 3 ) : 2 2 4 . 孔 ;处理 阔韧带肌瘤时多于离断附件后打开 阔韧 带前 后叶腹膜 【 4 】 黄远 芹. 腹 腔镜 与开腹全子 宫切 除术 8 0例 分析 U 】 . 中国美容 直 到肌瘤表 面, 紧靠肌瘤表面分离、 推开包膜H 。
子宫切 除术的 9 7 例 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与腔镜组 , 开腹组施行传统开腹子 宫切 除术 , 腔镜组施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 记录并作 回顾性
分析 。结果 腔镜组在术 中出血量、 并发症发 生率、 肛 门排 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 于开腹组 , 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o结论
疗 子宫 良性 疾病 如子 宫肌瘤 、功能失调性子 宫出血与子宫腺肌 进行 连续缝 合后 给予 彻底 止血 , 关腹 , 送 检 切除 组织 1 。腔 镜 症, 又可治疗早期子宫肿瘤如子宫 内膜或宫颈不典型增生 、 宫颈 组 患者 全 醉 、 气 管插 管 后采 用 膀 胱截 石 位 , 经 阴道 置入 举 宫 原位癌 、 子宫 内膜癌等l 1 ] 。近年来 , 随着腹腔镜技术迅猛发 展 , 腹 杯 以方 便控 制子 宫 的方 向 , 依据 子宫 大小 建立 常规 气 腹后 经 腔镜子宫切除术在妇科疾 病治疗 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取得 脐 上或脐 缘上 2—5 c m打孔 、 置入 腹 腔镜 , 于下腹 两侧 约麦 氏 了满意效果。现将 我科采取腹腔镜 与开腹子宫切除术 的临床情 点 处及 左侧 相 应部 位各 作 一个 约 5 mm的 穿刺 孔 ;距 离子 宫
况对 比、 报告如下 。 1 资料及方法
体约 2 c m处 使 用双 极 电凝 、 电切 两侧 的子宫 圆韧带 、 输 卵 管 峡 部 与 卵巢 固有 韧 带 , 打 开膀 胱 腹膜 反 折 , 将 膀 胱 子 宫颈 间
1 .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 2 0 1 0年 2月 ~2 0 1 3年 3月 于我 隙钝性 分 离 , 游离 膀 胱直 到 子宫 颈 外 口约 2 c m处 , 钳 夹并 电
表 1两组 患者观察指标对 比
注: 与 开 腹 组 相 比 P <O . 0 5 。
3 讨 论
穿刺技术 与手术适应证 , 努力 提高 自身手术水平 , 掌握各种腔镜
3 . 1注意事项 手术时 因阔韧 带肌 瘤 、 宫颈肌瘤或子 宫内膜 器械的使用 与工 作原理 , 减少使用单极 电凝等 ; 术后 腰酸 、 腹痛
续 应用 4 8—7 2 h 。
1 - 3观察 指标 观察 两组 患者手术 时 间、 术 中出血量 、 并发 1 . 2治疗 方法 开腹组 患者 全麻 、气 管插管 ,经 下腹 部横 切 口或 纵 切 口进 腹 , 分 离 双侧 圆韧 带 、 输 卵 管 以及 卵 巢 固有 症发生率 、 肛门开始排气时间 、 住 院时间等 。 韧 带并 使 用 电 刀切 断 , 残 端均 采 取缝 扎 法 进行 处 理 , 分 离宫
科需行子宫切除术的 9 7例患者 , 其 中子宫肌瘤 3 2例 , 功能失调 凝 以离断 膀胱 子宫 颈 韧带 , 分 离 出 子宫 旁组 织 ; 辨别 清楚 输
性子宫出血 2 O例 , 子宫腺 肌症 1 2例 , 子宫内膜或宫颈不典型增 尿 管 的走 向 , 双 极 电凝 并切 断 子 宫血 管 , 靠 近子 宫 颈将 双 侧
临床床 对 比分析
于 蕾
( 河南省驻 马店市确 山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河南 确 山 4 6 3 2 0 0 )
【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 方法 将 2 0 1 0 年2月一 2 0 1 3 年3 月于我科需行
腹腔镜子宫切 除术术中出血 少、 恢复快、 住 院时间短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 究推 广。
【 关键词 】 腹腔镜 ; 开腹 ; 子宫切除术 【 中图分类号 】 R 7 1 5 【 文献标识码 】 B 子宫切除术是妇 科临床上最 常用 的手术治疗 方式 ,既可治 着 宫颈 方 向向下将 宫 颈管 组织 完整 切除 , 残端 用丝 线 分两 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