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翠鸟阅读答案精选5篇

《翠鸟》阅读答案篇I阅读。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
1 .读短文,然后填空。
()的小爪子()的花纹()的外衣()的衬衫2 .用画线的词写句子。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
3 .这一段话依次写了翠鸟的小爪子、头上的羽毛的羽毛的羽毛。
4 .这一段话表现了翠鸟的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 .红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2 .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悬挂在空中。
(不唯一)3 .背上腹部眼睛嘴4 .颜色鲜艳体态小巧玲珑《翠鸟》阅读答案篇2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
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
注释:①翠鸟:翡翠鸟。
②及:等到。
③益:更加④遂:于是,就。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②恐坠【小题2】“翠鸟移巢”的原因是(请用文中语句回答),“翠鸟移巢”的结果是(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5分)答案:【小题1]①灾祸;②害怕,惊惧。
【小题2】爱子,恐坠。
(1分)自己和孩子都被人所捉住(2分)道理:不要溺爱孩子(爱子应该有度,否则害己害子卜(2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疏通句意,在名句语境中判断字词义,注意古今异义的区别,如“患”,古义为“灾祸”。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读懂全文,抓住关键信息“爱之”“取之”理解作答即可,道理从由鸟及人,怎么正确爱护自己的孩子这一方面来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翠鸟》阅读答案篇3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桅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三年级语文翠鸟课文

三年级语文翠鸟课文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翠鸟课文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翠鸟课文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翠鸟课文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翠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
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
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
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2、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对阅读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对阅读内容也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非常贴近,少数孩子有时不自觉地捉一些虫鸟戏玩,但多数孩子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危害有益的虫鸟。
3、教法设想:(1)读书法。
小学语文教学识字、字词、字句、朗读、背诵训练是重点,采用以读为主的方法可以做到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
(2)情境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置身当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翠鸟基本资料

翠鸟基本资料翠鸟基本资料物种名称: 翠鸟英文名称:(Alcedo;kingfishers)类别:佛法僧目翠鸟科的1属。
科属分类: 鸟纲(Aves)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翠鸟科(Alcedinidae)别名:翠鸟又叫大翠鸟蓝翡翠秦椒嘴鱼狗钓鱼郎翠鸟形态特征翠鸟体型大多数矮小短胖只有麻雀大小体长大约15厘米。
其体型有点像啄木鸟但尾巴短小。
翠鸟头大身体小嘴壳硬嘴长而强直有角棱末端尖锐。
体羽主要为亮蓝色。
头顶黑色额具白领圈。
浓橄榄色的头部有青绿色斑纹眼下有一青绿色纹眼后具有强光泽的橙褐色。
喉部色黄白嘴特别大而呈赤红色。
面颊和喉部白色。
上体羽蓝色具光泽下体羽橙棕色。
胸下栗棕色翅翼黑褐色。
足短小二趾相并脚珊瑚红色。
翠鸟尾巴很短但飞起来很灵活。
当然不同种类的翠鸟外形会有所不同。
翠鸟有时紧贴水面飞行伴以尖锐的“唧--唧--唧--”鸣声其鸣声响亮而单调无音韵。
翠鸟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中国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南部为留鸟。
翠鸟分类翠鸟是翠鸟科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
本科共有93种分布世界各地我国已知的有11种。
翠鸟分水栖翠鸟和林栖翠鸟两大类型常采取伏击的方式捕食。
水栖翠鸟是捕鱼的高手也捕食其它水生动物是翠鸟中最常见的类群如普通翠鸟和各种鱼狗。
林栖翠鸟捕食各种小动物包括笑翠鸟和几种翡翠。
林栖翠鸟以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一带为分布中心其中澳大利亚的笑翠鸟是澳洲最著名和常见的鸟类之一也是体型最大的翠鸟之一以蛇和蜥蜴为食。
翠鸟是佛法僧目中分布最广泛的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能见到有14属93种我国有5属11种。
主要种类有普通翠鸟、白胸翡翠、蓝翡翠、斑头大翠鸟、三趾翠鸟等。
蓝耳翠鸟、鹳嘴翠鸟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
在长江以南有一种赤翡翠全身以赤褐色为主。
其他种全身羽毛以翠绿色为主带有辉亮的金属反光头部黑色背、翅、尾为蓝色喉、胸为白色配以红嘴红腿显得艳丽夺目。
翠鸟生活习性翠鸟有林栖的水栖两大类型。
翠鸟简介

翠鸟简介翠鸟又叫大翠鸟,蓝翡翠,秦椒嘴,鱼狗,钓鱼郎。
属佛法僧目,翠鸟科。
翠鸟常年留居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岛,夏天遍布我国东部各地区。
翠鸟是翠鸟科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世界共有近100个品种,而分布我国的出有10种左右。
【形态特征】翠鸟的体形大多数矮小短胖,同麻雀大小差不多,体长大约15厘米。
它的体形有点像啄木鸟,嘴特长,而尾则短小,典型的长嘴短胖鸟。
但它的羽毛色彩却十分美丽,可称为举世无双的最美丽的鸟类。
由于该鸟全身以翠绿色为主,所以叫翠鸟。
它头大身体小,嘴壳硬,长面强直,有棱角,未端尖锐,有的体羽主要为亮蓝色。
头顶黑色,额具有白领圈。
头部橄榄色有绿色斑纹,有的头部为黑色,眼后是光泽的橙褐色,背、翅、尾为亮蓝色,嘴特别大面呈赤红色,面颊和喉部白色;有的上本羽是蓝色,下本羽橙棕色,胸下粟棕色,足短小,两趾相并,脚为珊瑚红色。
翠鸟的尾部虽很短,但飞起来很灵活。
【生活习性】翠鸟有林栖的水栖两大类型。
林栖类翠鸟远离水域,以昆虫为主食。
水栖的一类主要生活在各地的淡水域中,喜在池塘、沼泽、溪边生活觅食,食物以鱼虾昆虫为主。
常常静栖于水中蓬叶上,水边岩石上的树技上。
眼睛死盯着水面,一旦发现有食物,则以闪电式的速度直飞捕捉,而后再回到栖息地等待,有时像火箭一样在水面飞行,十分好看。
翠鸟常在水边的土崖或是堤岸的沙坡上用嘴凿穴为巢。
巢室为球状,直径为16厘米,巢内铺以鱼骨和鱼鳞等物,准备养儿育女。
每年春夏季节产卵,每窝产卵可达4~5枚。
由于该鸟嗜食鱼类,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鱼虎”“水狗”和“鱼狗”。
课文翠鸟原文

课文《翠鸟》原文《翠鸟》是当代著名作家菁莽写作的一篇散文,目前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是第5课的课文。
下边整理分享这篇课文及其分段主题。
翠鸟菁莽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课文分段】课文包括5个自然段,按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下边是具体分段情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突出描写了翠鸟捉鱼时非常机警、敏捷。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住处和作者对翠鸟的喜爱。
【课文主题】《翠鸟》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描绘了它们美丽的羽毛、优雅的飞行姿态以及善于捕鱼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保护鸟类生态环境的呼吁。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课后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及课后练习题【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原文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
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课后练习题一、拼一拼,写一写。
cuìniǎo chènshān dǒubìjīlíngwěigǎn zhùshìyúwēng dàngyàng二、读一读,抄一抄。
翠鸟腹部清脆饲养石壁又尖又长透亮逃脱三、比一比,组词语。
衬()秆()疾()泛()村()杆()病()乏()脱()饲()希()透()锐()词()稀()秀()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羽毛()的爪子()的眼睛()地看着()地注视()地停五、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动——-()是——()祥——()呼——()得——-()吞——()始——()进——()六、快乐阅读我家的芦花鸡我家的大芦花个儿高,身体壮,样子挺威武。
它头上的冠子红红的,就像戴了一顶红帽子。
它走起路来总是把头昂得高高的。
中国生活的11种翠鸟,网友: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真是太漂亮了!

中国生活的11种翠鸟,网友: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真是太漂亮了!翠鸟是一种我们经常听说的的鸟类,在小学课本里也知道了翠鸟熟练的捕鱼本领,其实,翠鸟只是我们对佛法僧目翠鸟科所有鸟类的统称,翠鸟科(学名:Alcedinidae)有18属94种。
分布从非洲到南亚和东亚至澳大利亚,极少数见于美洲。
在我国也有不少种,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中国的11种翠鸟!1.斑头大翠鸟斑头大翠鸟(学名:Alcedo hercules)是佛法翠鸟科翠鸟属的鸟类。
体长约23厘米,上体主要为黑褐色,渲染蓝绿色,背部中央具一亮绿色纵线,耳羽蓝色,胸和腹栗色,头和颈黑色。
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森林河流岸边。
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有时兼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岛,为留鸟。
近危物种!2.普通翠鸟普通翠鸟(学名:Alcedo atthis)为翠鸟科翠鸟属的鸟类,体长16-17厘米,翼展24-26厘米,体重40-45克,寿命15年。
外形和斑头大翠鸟相似,是人们最熟悉的种类。
上体金属浅蓝绿色,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头顶布满暗蓝绿色和艳翠蓝色细斑。
眼下和耳后颈侧白色,体背灰翠蓝色,肩和翅暗绿蓝色,翅上杂有翠蓝色斑。
喉部白色,胸部以下呈鲜明的栗棕色。
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
橘黄色条带横贯眼部及耳羽为本种区别于蓝耳翠鸟及斑头大翠鸟的识别特征。
主要栖息于林区溪流、平原河谷、水库、水塘、甚至水田岸边。
主要食物为水中鱼虾。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低危物种!3.蓝耳翠鸟蓝耳翠鸟(学名: Alcedo meninting)是小型攀禽。
为翠鸟科翠鸟属的鸟类,全长约15厘米。
雄鸟的前额、头顶、枕部为紫蓝色,密被黑色横斑。
眼先为皮黄色,耳覆羽和头侧紫蓝色。
上背、腰部和尾上覆羽亮钻蓝色,其中尾上覆羽较暗,尾羽短圆,为暗蓝色或黑色而缀以蓝色。
《翠鸟》教案5篇

《翠鸟》教案5篇《翠鸟》教案1教材简析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知识梳理1、词语积累: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泡泡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2、优美句子: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设计理念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就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就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__的教学重点就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就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就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学习重点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翠鸟、清脆、饲养”等词语。
2.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学习方法朗读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快乐导入(用时:5分钟)1.导入新课,尝试审题。
(投影仪出示翠鸟图片)介绍: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
2.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1.读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村小学语文导学案
第二单元单元主题:保护环境
课题5翠鸟课型双基批注课设计者王芳智学习者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难点: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学法指导:
1、用拆字法、部首更换法(加、减、换)、儿歌巧记、形近字比较法等方法认记目标生字。
2、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近义词替换法、遣词造句法、查辅助书等方法理解记忆目标词语。
3、用抓中心句法、补充课题法、段意连接法、提炼要素法(人、事、结果)等方法完成目标4.
一、知识链接:
翠鸟中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欧亚翠鸟。
这种鸟在我国东部、南部常见,也叫钓鱼郎。
翠鸟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
二、自主学习(A类):
词语我会写
1、給加点字注音。
苇.秆褐.色锐.利绣.花叼.起
2、读拼音,写词语。
Guang fan cui niao chen shan si yang shi bi fu bu ()()()()()()
Yu weng dou qiao
()()
3、写形近字,在组词。
秆——()陡——()泡——()衬——()杆——()()——()()——()()——()三、合作探究(B类):
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交流。
在组长指导下检测生字掌握情况、生词掌握情况。
五、达标检测:
1、听写词语
2、读一读,选词语。
1. 愿望失望希望
(1)可欣()成为一名优秀学生。
(2)爸爸今天有事没带我去游乐园,我很()。
(3)我的()是到北京去看天安门。
2. 锐利锋利
(4)这把刀很()。
(5)翠鸟有一双()的眼睛。
4、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又鲜明又美丽的意思。
()
2.飞得很快。
()
3.锋利,尖锐,本课指感觉灵敏。
()
4.声音清亮好听。
()
5.集中注意力地看。
()
6.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
4、在括号里加上适当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1.翠鸟()停在苇秆上。
2.小雨()下个不停。
3.小鱼()把头露出水面。
4.翠鸟()注视着水面。
纠错栏:
学案设计原则:主体性、探索性、启发性、灵活性、梯度化、创新性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
温村小学语文导学案
第二单元单元主题:保护环境
课题翠鸟课型细读批注课设计者赵艳学习者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重难点: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1
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词句朗读、理解,完成目标1.
2、抓住文中有特色的语言朗读、理解,完成目标1.
3、用相应符号勾画出描写翠鸟外型、动作的语句,进行感受式批注。
一、知识回顾:
二、自主学习(A类):自读课文三遍,完成1--4.
1、用“”勾画出本课所有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旁批修辞。
2、用“~~~~~”勾画出描写翠鸟外型、语言的句子,在旁边进行感受式或点评式批注。
合作探究(B类):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
(一)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二)第1自然段共6句话,讲了翠鸟外形三方面特点。
(三)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1.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子,再查字典讲讲“鲜艳”的意思。
(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
)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3、画出描述翠鸟身上羽毛颜色的几个句子,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翠鸟羽毛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4、找出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时,课文用的几个比喻。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朗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
(一)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二)查字典,讲讲“清脆”一词的意思。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提问: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3.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括号里的词语的意思。
翠鸟()苇秆,()过去,()小鱼,()水面往远处()。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
(2)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
(3)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
(4)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读第4自然段。
(二)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三)“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2.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
“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
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二)“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2.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
“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
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自主反思:
学案设计原则:主体性、探索性、启发性、灵活性、梯度化、创新性
设计需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A识记类 B理解类 C应用类 D拓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