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答案
比热容计算及答案

比热容计算1、(10·桂林)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太阳能等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绿色环保技术,来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如图21所示的太阳能热水器,它的水箱容量为120L,热水器上的集热器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为40%,在与阳光垂直的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得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约为P=1400W。
如果将整箱水的温度从20℃加热到70℃,需要阳光照射5h,那么:(1)一箱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要多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2、森林是一巨大的天然“氧吧”,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气.小明同学为测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积为0。
1m2,经太阳垂直照射15min,温度升高了5℃。
请计算:(1)实验时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若地表植物接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接收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3)100 m2绿地每秒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气?(若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103J的太阳能可以放出0。
05L的氧气)3、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水的一种装置,小新同学家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离地面10m高的屋顶上.现需要将初温为100C的100kg的水,加热到600C,则:(1)把这些水从地面输送到屋顶的热水器中,需要对水做多少功?(2)这些水要从太阳那里吸收多少热量?(3)下雨时,改用热水器中的电辅助设备加热(加热功率为1500W),若不计热损失,加热这些水需多长时间?[g=10N/kg,c水=4.2×103J/(kg·0C)]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同的条件下同时给它们加热。
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1)这种液体的比热容(2)要使20kg这种液体加热10分钟,需要吸收多少热量?5、每到夏收季节,高淳农村大量农作物秸秆在田间被随意焚烧,如图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极易引发火灾等。
比热容练习题及答案

比热容练习题及答案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能力的物理量。
它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Q =mc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比热容,ΔT 表示温度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下面将给出一些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一块质量为200克的金属在受热后温度上升了30摄氏度,吸收了600焦耳的热量。
求该金属的比热容。
解答一:根据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 = mcΔT,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600 = 200c × 30,解得c = 1焦耳/克·摄氏度。
练习题二:一块质量为500克的木材在受热后温度上升了20摄氏度,吸收了4000焦耳的热量。
求该木材的比热容。
解答二:根据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 = mcΔT,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4000 = 500c × 20,解得c = 4焦耳/克·摄氏度。
练习题三:一块质量为1000克的水在受热后温度上升了10摄氏度,吸收了4200焦耳的热量。
求水的比热容。
解答三:根据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 = mcΔT,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4200 =1000c × 10,解得c = 0.42焦耳/克·摄氏度。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不同,所以它们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能力也不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克·摄氏度,可以看出,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越大,其比热容就越大。
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热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热力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和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计算其比热容,从而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比热容还可以用于热传导和热容量的计算,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学知识。
总之,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能力的物理量,它可以通过计算公式Q = mcΔT来求解。
比热容(习题及答案)

比热容(习题)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化成水,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2.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暖手宝里面的液体是水C.郑州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3.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吸收的热量Q 吸与温度变化△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最大B.乙的比热容最大C.丙的比热容最大D.三者的比热容相等4.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冬天为防秧苗霜冻,用水浇灌,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5.关于比热容、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C.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了相同的热量,铝和铜上升的温度相同D.冰在熔化过程中,比热容、温度、内能都不变6.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质量为2kg 的水,温度由25℃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7.小明将1kg 的水和7kg 的酒精混合,混合前水的温度为100℃,酒精的温度为20℃,混合过程不计热量损失,求混合液体的温度。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参考答案】1.D2.D3.A4. C5. B6. 4.2×104J7. 36℃。
初三物理比热容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比热容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热水器内装有l00kg的水,将这些水从20℃加热到70℃,水吸收的热量为[已知C水=4.2×103J/(kg.℃)]A.2.1×106J B.2.1×107J C.8.4×106J D.8.4×107J【答案】B【解析】水的质量是100kg,水上升的温度是50℃,根据物质吸热的公式,这些水吸收的热量。
【考点】比热容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0ml水比200ml水的比热容大B.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铁大D.热水变凉后其比热容变小【答案】C【解析】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A选项说法不正确;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热值不同,B选项说法不正确;由比热容定义式知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铁大,C选项说法正确,选填C;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D 选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比热容概念理解,热值概念。
3.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可以使kg的水从20℃加热至60℃.[q煤气(kg•℃)].【答案】热值、2500【解析】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热值大。
比热容(习题及答案)

比热容(习题)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化成水,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2.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暖手xx里面的液体是水C.xx地区昼夜温差比xx大D.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Q吸与温度3.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吸收的热量变化△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最大B.乙的比热容最大C.丙的比热容最大D.三者的比热容相等4.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冬天为防秧苗霜冻,用水浇灌,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5.关于比热容、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C.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了相同的热量,铝和铜上升的温度相同D.冰在熔化过程中,比热容、温度、内能都不变6.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质量为2kg的水,温度由25℃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7.小明将1kg的水和7kg的酒精混合,混合前水的温度为100℃,酒精的温度为20℃,混合过程不计热量损失,求混合液体的温度。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参考答案】1.2.3.4.5.6.7.DDACB4.2×104J 36℃。
比热容部分简答题带答案

比热容部分简答题1、水稻育秧: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答:秧田内有大量的水,夜间秧田向外放热降温,放出相等热量时,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水温降得小,初温相同时水的末温不会太低,秧苗就不会冻坏。
白天,水吸收相等热量时,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水温升得小,初温相同时水的末温较低,所以秧田晚上灌水,白天放掉。
2、为什么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答:白天日照时间相同,水和砂石吸收的热量相等,由于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所以水吸热升温升得比砂石小;初温相同时,水的末温比砂石低。
夜晚,水和砂石放出的热量相等,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根据Q=cm ⊿t ,所以水放热降温降得比砂石小;初温相同时,水的末温比砂石高。
内陆地区砂石多,沿海地区海水多,所以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大。
3、解释海陆风的形成原因答:白天,日照时间相同,水和砂石吸收的热量相等,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所以水吸热升温升得比砂石小,初温相等时,水的末温比砂石低,因此白天海面温度比岸上低,岸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将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气流动到岸上,形成海风。
晚上,水和砂石放出的热量相等,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所以水放热降温降得比砂石小,初温相等时,水的末温比砂石高,因此晚上海面温度比岸上高,海面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将上升,岸上的冷空气流动到海面上,形成陆风。
这样昼夜交替变化就形成海陆风.4、我国为什么夏天经常刮东南风,而冬天经常刮西北风?答:我国东南地区临海,而西北地区为沙漠,夏季日照时间相同时,水和砂石吸收的热量相等,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所以水吸热升温升得比砂石小,初温相等时,水的末温比砂石低,因此夏季东南沿海的温度比西北沙漠地区低,西北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将上升,东南沿海面的冷空气流动到西北地区,形成东南风。
比热容(含答案)

比热容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由,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答案:D解题思路: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升高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比热容的概念2.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化成水,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答案:D解题思路:(1)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状态有关,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所以一块冰化成水后,其比热容增大,故A选项错误;(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选项B、C错误;(3)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屋子里更暖和,所以,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故D正确。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比热容的概念3.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散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刚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答案:B解题思路:相同电加热器,则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知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
比热容计算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比热容计算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1.一堆烧红的铁钉,温度为800 O C ,质量为1kg ;一壶开水,温度为100 O C ,质量是1kg ,当它们的温度降到室温20 O C 时,请通过计算说明放出热量较多的是什么物质呢?(已知c 水=4.2×103J/(k g ·O C ),c 铁=0.46×103J/(k g ·O C ).解:Q 放=C 水m 水(t 0- t )=4.2×103J/(k g ·O C )×1kg ×(100 O C-20 O C )=3.36×105JQ 放=C 铁m 铁(t 0- t )=0.46×103J/(k g ·O C )×1kg ×(800 O C-20 O C )=3.588×105J放出热量较多的是铁2.质量为2kg 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吸收了9.66×103J 的热量,则水的温度升高多少O C ?如果质量也为2kg 的沙石在太阳的照射下,也吸收9.66×103J 的热量,则沙石的温度会升高多少O C 呢?已知c 石=0.92×103J/(k g ·O C )解:∵Q 吸=cm △t ∵Q 吸=cm △t∴△t=∴△t==9.66×103J /4.2×103J/(k g ·O C )×2kg =9.66×103J /0.92×103J/(k g ·O C )×2kg=1.15 O C =5.25 O C3质量为500g 的铝锅中装有2kg 的水,把他们从15 O C 加热到95 O C ,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c水=4.2×103J/(k g ·O C ),c铝=0.88×103J/(k g ·O C ).解:Q 吸1=cm (t -t 0)=4.2×103J/(kg ·℃)×2kg ×(95 O C-15 O C )=6.72×105JQ 吸2=cm (t -t 0)=0.88×103J/(kg ·℃)×0.5kg ×(95 O C-15 O C )=3.52×104J Q 吸= Q 吸1 +Q 吸2=6.72×105J+3.52×104J=7.072×105J4.质量为5kg 的铁球,初温为10O C ,用加热的方法使其温度升高到20O C ,则它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其温度升高,条件同上,那么至少外界要对该球做多少焦耳的的功(c 铁=0.46×103J/(k g ·O C )解:Q 吸=cm (t -t 0)=0.46×103J/(kg ·℃)×5kg ×(20 O C-10 O C )=2.3×104J至少外界要对该球做2.3×104焦耳的的功5.质量为5kg 的某种金属块,温度从20O C 升高到50O C 时吸收了1.95×104J 热量,这种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解:∵Q 吸=cm (t -t 0)∴c= Q 吸 / m (t -t 0)=1.95×104J /5kg (50O C -20O C )=0.13×103J/(k g ·O C 这种金属可能是铅6、现在火锅通常用一种被称为“固体酒精”的物质作为燃料,已知这种燃料的热值是1×107J/k g ,完全燃烧0.21kg “固体酒精”能放出多少热量?若放出的热量都被火锅中的水吸收,求能使多少kg 的水温度升高50 O C ?.解:Q 放=m 煤q =1×107J/k g ×0.21kg=2.1×106Jm==2.1×106J/4.2×103J/(kg ·O C ) ×50 O C= 10 kg7.我国的地热资源相当丰富,已经发现的天然温泉就有2000处以上,温泉水的温度大多在60 O C 以上,个别地方达到100—140O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内能及其利用 【演练·巩固提升】1.C 2.D 3.B 4.C 5.A 6.B 7.D 8.D 9.B 10.C11.永不停息的无规则 加剧 12.做功 汽化13.0.45 9450 14.比热容 沸点 15.< 甲16.解: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小.根据公式Q =cm Δt 可知,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比海水温度升高得快,所以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是凉的.17.(1)水的比热容大些 (2)牛奶 给盛牛奶的烧杯加上盖子(或将盛牛奶的烧杯包起来) 18.解:(1)水所吸收的热量Q 吸=cm 水Δt =4.2×103 J/(kg·℃)×2 kg ×(100 ℃-20 ℃)=6.72×105J.(2)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 放=qV =8.4×107 J/m 3×2×10-2 m 3=1.68×106 J.(3)燃气灶的热效率η=Q 吸Q 放=6.72×105 J1.68×106 J=40%.19.解:(1)汽车以100 km/h 速度匀速运动时,1 min 内做的有用功W =Pt =75 000 W ×60s =4.5×106J.(2)做一次功消耗燃气的质量m 气=ρV =1.35 kg/m 3×1.8×10-3 m 3=2.43×10-3 kg因为空燃比是14∶1,所以做一次功消耗的汽油质量m 油=2.43×10-3 kg ×114+1=1.62×10-4 kg1 min 内做功2600次,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 油q =1.62×10-4 kg ×4.6×107 J/kg ×2600=1.93 752×107 J发动机的效率η=WQ 放= 4.5×106 J 1.93 725×107 J=23.2%.【预测·考向直击】 1.D 2.B 3.A1.(2014,安徽)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__无规则运动__,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可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__无规则运动越剧烈__,从而蒸发越快。
2.(2014,泰州)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__做无规则运动__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间隙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斥力__。
3.(2014,淮安)如图所示,汽车沿水平路面高速行驶,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做功,将__机械__能转化为内能,轮胎的温度会__升高__。
4.(2014,岳阳)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冰箱”,水通过毛巾从铁箱上面的水盆渗透到下面的水盆中,毛巾上的水会__汽化(蒸发)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使箱内的温度降低,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5.(2014,莆田)如图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象。
根据图象,__乙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若在此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选__乙__液体会比较合理。
6.(2014,达州)完全燃烧0.3 m3的天然气来加热水箱中的水,放出的热量是__9×106__J;若放出热量的84%被水吸收,则可以将水箱中20 kg,20℃的水加热到__100__℃[天然气的热值为3.0×107J/m3,c水=4.2×103J/(kg·℃),当地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在洗浴过程中我们看到浴室里有大量“白气”产生,这些“白气”是水蒸气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7.(2014,泸州)汽车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分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在这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压缩__冲程。
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 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__10__次。
8.(2014,兰州)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D )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D.端午节,粽叶飘香9.(2014,随州)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10.(2014,宜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
下列增大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当中,与另外三个方法不同的是( B )A.摩擦铁丝,使它变热B.把铁丝放在火上烤,使它变热C.反复敲打铁丝,使它变热D.给铁丝通电,使它变热11.(2014,无锡)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0 ℃的冰没有内能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12.(2014,广州)云中冰粒下落,温度升高变成雨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冰粒液化为雨滴B.雨滴内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引力C.雨滴的内能大于同质量冰粒的内能D.雨滴内能转化为动能,所以下落越来越快13.(2014,雅安)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14.(2014,岳阳)2014年4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岳阳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水是岳阳的最大的生态优势。
水能有效地改善气候是因为水具有( A ) A.较大的比热容B. 较低的沸点C.较低的凝固点D. 较小的密度15.(2014,泰安)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 B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16.(2014,南京)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7.(2014,成都)(多选)在“比较不同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如果四次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1,则由上述条件可得( BC )A.第1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B.第1、2次实验中,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多C.乙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1D.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18.(2014,广州)如图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
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A ) A.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B.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大C.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D.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19.(2013,济宁)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 C )A.5.04×105JB.4.2×105JC.2.52×105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20.(2014,资阳)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0.5 kg煤油和1.5 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21.(2014,扬州)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B.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热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沸点高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22.(2014,潍坊)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3.(2014,宜昌)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干电池对外供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发电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电饭锅在煮饭时,电能转化为内能D.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24.(2014,岳阳)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C )A.出膛的子弹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前进B.电水壶里的水沸腾了,给该电水壶断电,水的沸腾却永远不会停止C.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继续冲上右斜面D.孤岛上被人们遗忘的一只机械表,默默地走了几十年25.(2014,黄冈)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牛奶,用两个相同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过程中,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因为__水的比热容大__。
(2)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盛有__牛奶__(选填“水”或“牛奶”)的烧杯温度下降得快些。
若要使其温度下降不至太快,请说出一种方法:__给盛牛奶的烧杯盖上盖子(或将盛牛奶的烧杯包起来)__。
26.(2014,随州)(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酒精的热值。
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m 1,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m 2;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 ,水的初温t 1,末温t 2,水的比热容用c 表示。
用以上符号表示该同学测酒精热值的计算式:__cM (t 2-t 1)m 1-m 2__。
该同学测算发现,测量值比课本中的“标准值”小很多,请你写一条产生该误差的原因:__没有考虑热量的散失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