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定义进行梳理,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护理需求,揭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

结合临床应用展望,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发现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受到一些影响因素的制约。

总结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并提出建议与展望。

研究也存在局限性,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应用效果分析、影响因素、临床应用、建议、局限性分析。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且危急的心血管疾病,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所引起的。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动脉内介入术(PCI)已成为治疗AMI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够迅速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心肌损伤和死亡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展望,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索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实际应用情况,了解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

2. 评估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恢复的影响,探讨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再发风险方面的作用。

3. 分析可能影响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的因素,探讨如何优化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效果。

1.3 研究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危险程度较高的疾病之一。

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的救治作用

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的救治作用

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的救治作用陈柯;袁哲;杨扬;王传强;陈秋香【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22(44)17【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分析全程优化护理对相关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程优化组,每组100例。

常规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PCI常规护理,全程优化组采用全程优化护理。

观察急诊抢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率。

结果全程优化组急诊抢救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全程优化组抢救成功率与常规组相比显著性提高(P<0.05)。

全程优化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患者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手术期进行全程优化护理疗效显著,对急救、手术以及住院的时间均显著缩短,且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对早、晚期MACE发生率具有降低的意义。

【总页数】3页(P2715-2717)【作者】陈柯;袁哲;杨扬;王传强;陈秋香【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一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河北省武邑县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相关文献】1.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2.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3.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急诊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体会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介入治疗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管后 2h可 抬 高 床 头 < 0 , 3 。6h在 护 士 指 导 下 可 平 卧 位 与 侧
卧位 交 替 , 提 高病 人 舒 适 度 并 防止 出 现 出 血 、 肿 、 性 动 以 血 假
义( 00) P< . 1 。② 术后 穿 刺 点 局 部 出血 、 血肿 、 血情 况 : 预 渗 干
2 6: 8 00 1 8.
[ ] 陈绍 良. 2 经皮 冠 状 动 脉 腔 内成 型 术 [ . M] 南京 : 南 大 学 东
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赵琳 燕 , 秀丽, 马 金 霞, 王海芹
[ 键 词 ] 血 管 成 形术 , 腔 , 皮 冠 状动 脉 ; 理 干预 关 经 经 护
[ 国 图书 资料 分 类 号 ] R 7 . 中 436
[ 献标 志 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 29 —4 X 2 1 )4 180 0510 (0 1 0 - 5 -2 0 洽 的护 患关 系 。护 士仪 态 端庄 、 止大 方 , 于 宽 容 和 换 位 思 举 善 考 , 言 亲 切 和蔼 , 真 倾 听 患 者 的 合 理 要 求 和 建 议 , 得 病 语 认 取 人 的信 任 。患 者 在谈 到手 术 时 心理 会 紧 张 、 怕 , 心 手 术 的 害 担 治疗 效 果 和 风 险 。我 们 要 多 与 病 人 交 谈 , 过 沟 通 、 谈 、 通 交 评
.]8: 【 5
M d&Pa C i PA ( r i l ie M d aD f d gFr sn ohC i ) V 1 3 N . , u.0 1 e hr J h L Oin t : e Nt e ni o e iN r h a , o 2 , o4 A g2 1 m n g aT l J e n c t n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合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合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及时 救治 ,通过 笔者 临床不断研 究发现 ,采用合 理有效 的护理 ( 3 ) 饮食护理干预 。由于通常发生 A MI 的患者会并发高血压 ,糖 尿病患者 , 因此应当严格控制饮食 , 多吃低脂肪 , 低热量 的食物 , 少食多餐 。 在 患者初期 由于要绝对 卧床 , 往往会 出现便秘 的现象 , 因此在 饮食上应 当多食 用易消化 的食物 ,或 者能够帮 助排便 的 食物 。( 4 ) 心理护理干预 。由于患者起初发病会有压榨 l 生的疼痛 , 并且持 续半小 时以上 ,因此 很多 患者会焦躁 不安 ,从 而导致心 动过速 ,血压升 高等情况 ,因此 除注射镇静止 痛 的药 物外 ,护 理人员 应 当尽量 安抚患者 ,使患者 消除紧张 。在 人 院初期 嘱患
均 ( 5 5 . 0±2 . 3 ) 岁。 1 . 2 辅 助检 查
者绝对卧床 , 有些患者会觉得 自己身体 已经康复 , 想要下 床活 动 , 护理人 员应当耐 心劝解 ,用 通俗易懂 的话语 与患者沟通 ,积极
配合治疗 J 。 1 _ 4 临床治疗
两组患 者均给予 口服阿 司匹林和氯 吡格雷等溶 栓药类 药物 先 将部分 血栓溶解 ,行 经皮冠状 动脉介 入术治疗 心肌梗死 ,同 时根据 我国 AM I 治愈标准来 进行临床治疗 后效 果诊 断。
选取 2 0 1 1 年1 2月 一 2 0 1 2年 1 2月笔者 所在 医院收治 的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 7 0例 ,年龄 4 4 — 7 2岁 ,平均 ( 5 4 . 0±3 . 1 ) 岁 ,其 中 男5 9例 ,女 1 1例 ;其 中伴有 高 血压 4 5例 ,糖 尿病 2 6例 ,同 时具 有长期吸烟史 者 6 0例 。将其 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干预 组 ,各 3 5例。其 中对 照组 中男 2 8例 ,女 7例 ,年龄 4 4 ~ 7 2岁 ,平 均 ( 5 1 . 0 ±4 . 9 ) 岁。干预 组 中男 3 1 例 ,女 4例 ,年 龄 4 4 ~ 7 2岁 ,平

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 C S ) 是 指 因心 肌缺血 所引 发 的一 系列临床症状 , 其病 理生理 过程 为冠 状动 脉粥样 硬 化斑 块破 裂, 形成血栓 , 堵塞 血管 , 心 肌供 氧量 减少 , 导 致 心肌缺 血 … 。
治。③饮食干预 : 向患者介 绍便 秘对 A C S的危 害 以及 可 能出 现的致命后果 , 嘱患者绝对不 可用力 排便 。增 加蔬菜 、 水 果在
1 . 1 临床 资料
本组 A C S介入 治疗 患者 8 6例 , 随机 分为 观
置血管缝合器 者保 持绝对 卧床 休 息 , 穿刺 侧肢体 可 在 固定带 的约束下保持 伸直 , 只可平移 , 不可屈 曲。平躺 6— 8 h后在护 理人员 的指导下进 行适 当 的活 动。可将 床 头适 当抬 高 , 抬高 幅度不宜超过 2 5 。 ; 患者 可转为手术侧侧 卧位 , 后 背需垫 软枕 , 侧 卧幅度 应保 持 2 0 。 ~2 5 。 ; 可 以进行背 部按摩 , 以缓 解腰背酸
术 后 可 能 出 现 的并 发 症 的 发 生 机 制 进 行 护 理 干 预 , 措施 如下 :
①心理干 预 : A C S发病 前 患者大 多有 过于 激动 的情 绪 反应 和 表现 , 及时与患者 或家属 进行 沟通 , 确 定发 病 的心 理诱 因 , 并 在家属 的配合 下通过 化解 、 缓冲、 转移 等方 式 消除 心理 诱 因 , 确保 患者在治疗期 间保 持平和心态 。大多患者缺少 A C S及 介入 治疗 相关 知识 , 由此产生 的焦虑 、 恐惧心 理将 导致呼 吸心 率加快 、 血压升高 、 心肌耗氧量增加 , 病情 恶化 , 进行 专项 健康 教育 , 使患者正确认 识疾 病 、 治疗 及预 后效 果 , 消除不 良的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1.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心肌缺血引起的严重疾病,具有急性发作、高死亡率的特点。

护理干预在AMI患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AMI患者的医疗记录和护理措施,对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并评估不同护理干预手段对患者的效果。

3. 案例分析和结果呈现3.1 患者1:男性,55岁,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实施规范的护理干预,包括氧疗、镇痛、药物治疗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继续定期随访。

结果显示,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3.2 患者2:女性,65岁,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实施规范的护理干预,未及时给予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药物治疗。

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最终导致死亡。

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的不及时和不全面直接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4. 结论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定期随访和提供必要的护理干预手段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患者的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理解和配合程度,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总结而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护理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并在临床实践中推广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为AMI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

护理干预在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
AⅣG Xi l ni n
De at n fCa doo y,h e ta s i lo y n t n Hu a rvn e Yia g 3 0 Chn p rme t rilg te C nrlHo pt fYia gCi i n n P o i c , y n 41 0 0, ia o a y
22 7 第0 第 1 0年 月 5 2 1 卷 期
・临 床 护 理 ・
护理干预在 急诊 P中心 医院 心 内科 . 湖南 益 阳
4 30 100
【 要]目的 总 结 急性 心肌 梗死 患 者 行 急诊 经皮 冠 状 动脉 介 入 治疗 ( C ) 摘 P I 的护理 。 方 法 选 择 6 0例行 急诊 P I C 术后 的急 性心 肌梗 死 患 者 , 随机 分 为对 照 组 和干 预组 , 对照 组给 予 常规 护理 , 预组 实行 常 规护 理 同时加 强 心 理 干预 、 干 认 知干 预 、 为干 预 等 。结果 干预 组 患 者焦 虑程 度 和并 发症 发 生率 低 于对 照 组 , 行 治疗 依 从性 优 于对 照 组 。 结论 加强 急性 心肌 梗死 患 者行 急诊 P I 的 护理 干预 可缓 解 焦虑 情 绪 , 高手 术 依从 性 , 减少 并 发症 的发 生 。 C 术 提 并 f 关键 词1急诊 P ; CI 护理 干预 ; 急性 心 肌梗 死
ma eiv h n it ,n ra et eo e ain d p n e c n e ra et eo c  ̄e c e c mpiain y rl e te a xey i ce s h p r t e e d n ea d d ce s h c u n eo t o lc t . e o f h o
【 中图分 类 号】R 7 43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行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施行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发生。

结果:经过规范化全程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康复时间。

结论:对ami经pci术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是pci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护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86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指运用导管技术,通过球囊加压扩展,机械切割、激光气化、超声空穴等作用及在冠脉内放置金属支架等方法,使狭窄的冠脉内经扩大,改善心肌的血液供给,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一系列治疗手段[1],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梗死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下降[2]。

介入治疗是目前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具有危险小、手术简单、效果肯定的优点。

资料与方法2009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50~72岁,平均62岁,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0例,前间壁35例,下后壁31例,伴右室梗死3例,伴心源性休克1例,心内膜下心梗1例。

方法:连接心电监护,留置静脉导管,连接测压管,照影剂,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常规消毒,铺巾,选择右侧桡动脉或右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

协助保持穿刺侧肢体呈过伸位,进行动脉穿刺,植入动脉鞘,经动脉鞘注入肝素插入引导导管[3],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支架植入。

护理⑴术前护理:①心理准备:术前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冠心病、心绞痛、ami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尤其是急诊行pci术,患者对此了解甚少,持恐惧怀疑态度、缺乏信心,故精神压力大,易致冠脉痉挛,给手术带来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7月第25卷第21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5No.21July 2018急性心肌梗死(AMI)往往发病急,且病情进展迅速,还可能并发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死亡率较高[1]。

临床对于AMI 患者常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进行治疗,PCI 能成功打通梗死血管进行再灌注,重建缺血心肌的血运,帮助存活的心肌恢复功能,从而显著降低A⁃MI 死亡率[2-3]。

近年来,PCI 技术不断成熟,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疗方法[4-5]。

但是PCI 毕竟属于有创手术,术后患者仍处于危险状态,护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而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朱见玲刘秋文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深圳518020[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行PCI 治疗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9例。

参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强化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评分均有所提高,而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行PCI 患者,术后给予针对性的强化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护理干预;并发症;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8)7(c)-0186-03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operation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ZHU Jian-ling LIU Qiu-wen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Luohu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02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operation on the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Methods Fifty-eight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treated by PCI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to December 2017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ith 29cases in each group by random double blind method.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surgery,whil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received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all the life scor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whil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Conclusion Intensive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t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Nursing intervention;Complications;Quality of life186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7月第25卷第21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5No.21July 2018·护理研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术后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干预对于AMI 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6-7]。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行PCI 治疗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后干预方法对于AMI 患者PCI 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行PCI 治疗的58例A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51~82岁,平均(65.3±6.8)岁;前壁心肌梗死27例,下壁心肌梗死19例,后壁心肌梗死5例,侧壁心肌梗死7例。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9例。

参照组中,男20例,女9例;年龄51~80岁,平均(65.1±6.6)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4例,下壁心肌梗死9例,后壁心肌梗死2例,侧壁心肌梗死4例。

研究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53~82岁,平均(65.5±6.9)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3例,下壁心肌梗死10例,后壁心肌梗死3例,侧壁心肌梗死3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已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

1.2纳入和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电图检查确诊为AMI,且均为首次接受PCI 手术,并排除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合并其他肾、肝、肺部等严重疾病的患者。

1.3方法1.3.1参照组在PCI 术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疾病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生命体征,并对患侧进行制动,注意观察伤口,发生情况及时处理。

1.3.2研究组PCI 术后则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①健康教育干预:护士要根据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AMI 知识的健康教育,介绍AMI 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诱发因素、PCI 术后可能的并发症以及相关防治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

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术后要对患者做好手术成功的解释工作,鼓励关怀患者,安抚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并指导患者学会情绪的自我放松,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行术后康复。

③并发症护理: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出汗、心慌等症状。

拔管前补充足够的液体量,并确认ACT 值低于170s。

拔管后要对穿刺点进行按压,按压力度要适当,以能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并使用无菌纱布加弹力绷带进行适度加压包扎。

注意检查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以及血肿,并及时给予处理。

另外要观察患侧肢体的温度、颜色、脉搏情况并合理使用抗凝剂防止血栓形成。

对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患者要给予阿托品对进行治疗。

术后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排尿,对于排尿困难的可进行热敷或按摩以促进排尿。

④饮食运动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合理规划膳食结构,限制盐分、脂肪以及胆固醇的摄入。

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结合患者的情况,从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的时间和强度,注意劳逸结合。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尿潴留以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调查表简表(WHO⁃QOL-BREF)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关系领域四个方面共计26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法,总分12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