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五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教学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近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5 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5 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2021年整理)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 第1单元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课时分层训练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 第1单元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课时分层训练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 第1单元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课时分层训练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A组专项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1.(2017·西安八校联考)据科学家预测,月球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He,而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37742125】A.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3He和4He互为同位素C.3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与镁相同,故4He与镁性质相似B[4He的质子数为2,A项错误;3He和4He为氦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3He的中子数为3-2=1,C项错误;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稀有气体元素,性质稳定,而Mg为ⅡA族元素,性质活泼,二者性质不同,D项错误。

]2.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第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错误!X与82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D.O2-,2和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C[H3O+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

]3.(2017·泰安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苏教版化学必修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设计

苏教版化学必修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设计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在化学1的基础上,学生已对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所了解。

本单元则较为系统地学习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的重要原理和规律。

本教案侧重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理解:(1).科学家得出元素周期律所用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重点有归纳与演绎。

(2).利用原子结构更好的学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3).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典型应用示例,认识科学理论的应用价值。

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及相应的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上述元素的核外电排布。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对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及相应的规律的分析,学习归纳思维方法。

(2).利用练习巩固原子结构示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以及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

4.教学重点:(1).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的核外电排布。

二、教学过程[板书] [第一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问题情景]画出1-18号所有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问题与探究]按某些共同特征,将上述18种元素分组,说明你分组的依据及优势(注意:不能与图1-2重复)例如:可以按核外电子偶数分组,可以按单质状态分组。

[小结]科学理论来自于客观事实。

但科学理论在被证实之前,会有很多瑕疵,从简单到复杂,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发展路线。

[问题与讨论]图1-2中核外电子排布依据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板书]1.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规律(1).核外电子依据电子能量的高低不同划分电子层(K、L、M、N、O、P、Q或n=1、2、3、4、5、6、7)。

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层能量高。

(2).电子总是尽先占据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3).各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1、2、3…)(4).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思考](1).依据上述规律解释 Na 为什么不是?(2).上述规律能否解下列现象。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教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教案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符号、离子符号、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1.微观探析——从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排布掌握原子的微观结构。

2.模型认知——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领会原子结构模型。

3.科学探究——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考点一| 原子结构和核素、同位素1.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2)核素(原子)符号表示AZ X 表示质子数为Z 、质量数为A 、中子数为A -Z 的核素,如氘21H 。

(3)微粒中的“各数”间的关系①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②电性关系⎩⎪⎨⎪⎧ 原子AZ X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Z = 核电荷数=原子序数阴离子o\al(A ,Z )X n -:核外电子数=Z +n 阳离子A Z X n +:核外电子数=Z -n提醒:原子结构中的“不一定”(1)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如11H 中没有中子;(2)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如互为同位素的各原子;(3)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的不一定是金属原子,如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H+;(4)形成稳定结构的离子最外层不一定是8个电子,如Li+为2电子稳定结构;(5)阳离子不一定均有电子,如H+。

2.元素、核素、同位素(1)“三素”关系及含义(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11H:用字母H表示,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21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含1个中子。

31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含2个中子。

提醒:(1)现行元素周期表已发现的元素有118种,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故核素(或原子)的种数远大于118种。

(2)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21H、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 6C、16 8 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1 6C、11 7N。

2018版化学(苏教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五教学案--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含答案

2018版化学(苏教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五教学案--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含答案

课时1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

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一原子的构成(考点层次A→自学、识记、辨析)1.原子的构成2.原子内的等量关系(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图示:(3)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4)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4.元素、核素、同位素(1)“三素"概念的辨析:(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核素错误!U14 6C2,1H3,1H错误!O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提醒:①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②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错误!H、错误!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6C、16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错误!6C、错误! 7N。

③1H2和2H2既不是同位素,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④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⑤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教材错误!高考1.(RJ必修2·P115改编)放射性同位素钬166 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32。

2.(SJ必修1·P372改编)有以下六种原子:63Li、7,3Li、错误!Na、错误! Mg、146C、错误!N,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错误!Li和错误!Li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相同B.错误!C和错误!N质量数相等,二者互为同位素C。

错误!Na和错误!Mg的中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D。

错误!Li的质量数和错误!N的中子数相等答案B3.(溯源题)(2015·上海,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

关于错误!Lv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116 B.中子数177C.核外电子数116 D.相对原子质量293答案D探源:本考题源于教材SJ必修1 P31“问题解决”及其拓展,对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进行了考查。

近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5 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教师用书 苏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5 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教师用书 苏教版(2021年整理)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 第1单元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教师用书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 第1单元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教师用书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 第1单元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教师用书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考纲定位考情播报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

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符号、元素符号.2016·全国甲卷T9/全国丙卷T12 2015·全国卷ⅠT8(A)、T12/全国卷ⅡT9、T10(D) 2014·全国卷ⅠT102013·全国卷ⅡT9(D)2012·全国卷T13考点1|原子结构和核素、同位素[基础知识自查]1.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2)核素(原子)符号表示AZ X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A-Z的核素原子,如氘21H。

(3)微粒中的“各数"间的关系①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电性关系2.元素、核素、同位素(1)“三素”关系及含义(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核素错误!U错误!C错误!H31H错误!O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错误!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错误!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错误!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应用体验]现有下列9种微粒:错误!H、错误!H、错误!C、错误!C、错误!N、错误!Fe2+、错误!Fe3+、错误!O2、错误!O3。

【苏教版】2018届高考一轮:6.1《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ppt35张课件(含答案)

【苏教版】2018届高考一轮:6.1《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ppt35张课件(含答案)

例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 7 而中子数不一定为 7 ②8 O 与 8 O 是不同的核素,因此分别由这两种原子构成的分 子化学性质不同 关闭 ③O2 和 O3 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中因为核外电子数相同 ,所以化学性质相同,错误;④⑦分别属于同一种 ④22 Ti 和 22 Ti 的质量数不同 ,属于两种元素 元素的不同核素 ,错误 ;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与原子之间 ,⑥均为分子,错
B
57 58 59 56 D.27 Co、27 Co、27 Co、27 Co
和 27 Co 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 答案
60
-17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2.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H3O+和OHB.CO和N2
)
C.HNO2 和 NO2
-
+ + D.CH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H4
关闭
A选项均是10电子微粒、B选项电子数均为14、C选项电子数均为24;D选 项分别为8、10电子微粒。
A.
n(Rn-)=
������ ������
mol,R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A-x+n)=x-n,Rn-原
n-
������������-������ · NA ������ ������������������ D. ������ A
B.
关闭
子核外的电子数为(x-n)+n=x,m g R mol,即电子数为
关闭
A选项,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正确;C选项,质量数为145+94=239,错 误。
关闭
C
解析 答案
-19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4.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26Al和10Be两种元素的比例来确定 “北京人”年龄,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关于26Al和10Be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参考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参考教案

第三单元人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1课时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习目标:1.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的了解,认识假说、实验等科学方法在人类探索原子结构奥秘过程中的作用。

2.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并了解1~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情况。

3.了解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常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并通过氧化镁、氯化钠的形成初步了解钠与氯、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

学习重、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元素化合价与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以及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化学家已经发现和创造了8220多万种化学物质,这么多的化学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请同学们阅读P26图1-24,分析铜、氯化钠、水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原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但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探索已经经历了2500多年的漫长历史,直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物体表面的原子,才对原子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板书]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讲解]原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你是否思考过下列问题:(1)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2)科学家眼里的原子是怎样的?(3)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有哪些科学家为探索原子结构作出了重大和贡献?交流与讨论]阅读下列短文,观察图1-22,请你谈谈人类是如何认识原子结构的,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迪?展示]图片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1-25)。

图片2:道尔顿实心球原子模型。

图片3: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图片4: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图片5: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讲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学说→原子结构→带核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的电子的运动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归纳]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世界万物的构成还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案(苏教版)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案(苏教版)

第1单元课时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及相应的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上述元素的核外电排布。

(2)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核外电排布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3)了解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结构及性质之间的关系。

知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过程与方法:(1)利用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钠镁铝的活泼性顺序、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变化趋势、同周期元素化合价上升等,学习归纳思维方法。

(2)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习演绎思维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利用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发现简史,学习科学研究中的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

(3)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一、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会画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

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间相互制约关系。

三、设计思路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熟悉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然后采用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探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得出以下规律:1.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即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在内层。

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步增加,每一电子层都容纳一定数目的电子。

3.再引导学生观察稀有气体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探究排布规律,通过分析讨论下列规律:(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个(n 为电子层序数)。

(2)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是8(氦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2018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一原子的构成(考点层次A→自学、识记、辨析)1.原子的构成2.原子内的等量关系(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图示:(3)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4)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4.元素、核素、同位素(1)“三素”概念的辨析:(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提醒:①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②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21H、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6C、16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6C、147N。

③1H2和2H2既不是同位素,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④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

⑤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教材VS高考1.(RJ必修2·P115改编)放射性同位素钬166 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32。

2.(SJ必修1·P372改编)有以下六种原子:63Li、73Li、2311Na、2412Mg、146C、147N,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63Li和73Li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相同B.146C和147N质量数相等,二者互为同位素C.2311Na和2412Mg的中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D.73Li的质量数和147N的中子数相等答案 B3.(溯源题)(2015·上海,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

关于293116Lv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116 B.中子数177C.核外电子数116 D.相对原子质量293答案 D探源:本考题源于教材SJ必修1 P31“问题解决”及其拓展,对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进行了考查。

[诊断性题组]1.基础知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元素原子的多样性是由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引起的(√)(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3)235 92U和238 92U是同位素,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4)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2H+核外电子数为2(×)(6)1H182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1(√)(7)13C和15N核内中子数相差1(√)(8)H3O+和OH-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9)O2-2和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10)18O2和16O2是两种不同的原子(×)2.核泄漏地区可检测到的放射性元素有137Cs、134Cs、131I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34 55Cs和137 55Cs形成的单质物理性质相同B.134 55Cs比131 53I多3个中子C.134 55Cs和137 55Cs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D.134 55Cs与137 55Cs都是铯的同素异形体解析A项,同位素原子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B项,(134-55)-(131-53)=1;D项,134 55Cs与137 55Cs互称同位素。

答案 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质量数A.②③④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解析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

H2O与Ne的电子数、质子数均相同,故①错、④对;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如果质子数相等,其电子数一定不相等,如O2与S2-,故③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故②错;质量数是针对某原子而言的,一种元素往往有几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质量数各不相同,故⑤、⑥错。

答案 C【练后归纳】1.规避4个易失分点(易错点)(1)任何微粒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但质子数与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阴、阳离子中;(2)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中子,如1H,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电子,如H+;(3)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与OH-;(4)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Al3+和Na+、F-等。

2.同位素的“6同3不同”(辨析点)拓展下列每组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相等的是①②。

①CO和N2②HNO2和NO-2③CH+3和NH+4考点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考点层次A→自学、识记、辨析)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必记必背:1~20号元素的特殊的电子层结构(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K;(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数一半的元素:Li、P;(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Li、Mg;(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S;(10)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表现出还原性,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2)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获得电子,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在化合物中主要显负化合价。

(3)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氦为2电子)稳定结构,不易失去或得到电子,通常表现为0价。

提醒:①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规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不能孤立地应用其中一条,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M层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

②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时要注意审题和书写规范:看清是原子还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勿忘记原子核内的“+”号。

教材VS高考1.(RJ必修2·P13“表1-2”改编)判断正误(1)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2)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3)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2.(溯源题)(1)(2015·课标全国Ⅰ,12改编)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则W、X、Y、Z分别为氢元素、氮元素、磷元素、氯元素。

(2)(2013·四川化学,4改编)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

则W、X、Y、Z分别为(写元素符号):C、Al、Si(P、S)、Cl。

探源:本高考题组源于SJ必修2 P3“交流与讨论”及其拓展,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

[诊断性题组]1.基础知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3)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4)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18个电子(×)(5)某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一定是第一主族元素(×)(6))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可能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7)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可能均为K层的4倍(√)(8)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解析本题考查硅及其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对硅及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该短周期非金属元素为Si,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A项正确;单质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B项错误;S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2,其可以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误;由于非金属性Si<C,因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SiH4<CH4,D项错误。

答案 A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0族元素)。

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显酸性解析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电子层都不超过3。

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为4,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8,Y+的电子层数为2,故Y为Na;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3层)的比值为2,故Z为S;X为第2周期元素,X为O,四种元素都不是0族元素,W为C。

O与其他三种元素都能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A说法正确;CS2和CO2都是直线形分子,B说法正确;Na2CO3是显碱性的化合物,C说法正确;Na2S 溶液显碱性,D说法错误。

答案 D4.(2016·课标全国Ⅰ,13改编)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

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其中乙和丙均为10电子分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X位于第ⅥA族B.甲不能溶解于乙中C.甲和丙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乙的沸点低于丙的沸点解析由题给信息和框图可以推出,X为O,Y为N,Z为H,甲为NO,乙为H2O,丙为NH3。

O位于第ⅥA族,A正确;NO不溶于水,B正确;NO和NH3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H2O的沸点高于NH3的沸点,D错误。

答案 D【规律总结】寻找“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方法(1)“10电子”微粒(2)“18电子”微粒CH3—CH3、H2N—NH2、HO—OH、F—F、F—CH3、CH3—OH……拓展记忆其他等电子微粒写出“14电子”微粒:Si、N2、CO、C2H2写出“16电子”微粒:S、O2、C2H4、HCH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