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必备公式
无机化学大一公式知识点

无机化学大一公式知识点在无机化学的学习中,公式是我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无机化学中常见的公式知识点。
一、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1. 有效价法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总电荷相互平衡。
根据各离子的价数(有效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电荷平衡关系,可以确定化学式。
例如,氯离子(Cl-)与钠离子(Na+)结合形成的氯化钠(NaCl)。
2. 最简法最简法也是一种确定离子化合物化学式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数量比之比是化合物化学式的指数。
例如,氧化镁(MgO)由镁离子(Mg2+)和氧离子(O2-)以1:1的比例组成。
二、酸碱中的酸碱度和中和反应1. pH和pOH的计算pH表示溶液中酸碱度的指标,常用于表示酸性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为pH=-log[H+],其中[H+]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pOH则是用来表示碱性溶液浓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pOH=-log[OH-],其中[OH-]是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pH和pOH之和等于14。
2. 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其中,酸和碱的摩尔数之比与其化学式中的阴阳离子的比例有关。
例如,硫酸(H2SO4)与氢氧化钠(NaOH)中和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2NaOH → Na2SO4 + 2H2O。
三、化合物的摩尔和质量计算1. 摩尔计算摩尔是指物质的量,用化学式的个数表示。
计算摩尔可使用摩尔质量的公式,即摩尔质量=质量/物质的量。
例如,氯化钠(NaCl)的摩尔质量是58.44 g/mol。
2. 质量计算质量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质量。
质量=摩尔数×摩尔质量。
例如,有1 mol的氯化钠,其质量为58.44 g。
四、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数的计算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物的氧化数(也称为氧化态)发生变化。
通常,电子的失去被视为氧化,电子的获得被视为还原。
无机化学公式大全

无机化学公式大全1. 前言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无机化学中,化学公式是描述化学物质组成的一种标记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公式,以及它们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2.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公式2.1 水水是无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例子。
它的化学公式为H2O。
2.2 氨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用来制造肥料和清洁剂。
它的化学公式为NH3。
2.3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它的化学公式为CO。
2.4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并由生物体产生。
它的化学公式为CO2。
2.5 壳牌堇石绿壳牌堇石绿是一种常用的染料,它的化学公式为C26H26N2O4。
2.6 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
它的化学公式为H2SO4。
2.7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常用于工业过程中。
它的化学公式为SO2。
2.8 硫酸铜硫酸铜是一种蓝色结晶,常用于实验室和农业应用。
它的化学公式为CuSO4。
2.9 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一种无机盐,在水处理和医药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化学公式为FeSO4。
2.10 氯化钠氯化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也是人体所需的一种电解质。
它的化学公式为NaCl。
3.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遵循一定的规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命名规则示例:•对于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化合物,通常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
例如,氯化钠中,阳离子是钠,阴离子是氯。
•有些化合物会使用希腊字母来表示阳离子的不同化合价。
例如,五氯化磷中,五指的是磷的化合价为+5。
•对于含有不同化合价的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常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其化合价。
例如,二氧化锰中,二表示锰的化合价为+2。
•一些化合物需要使用特殊的后缀来命名。
例如,含有氧化物离子的化合物会使用“氧化物”作为其后缀。
4. 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结晶形态、溶解度等等。
无机化学常用公式小全

无机化学常用公式小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该公式的各类变体参见第四章)2: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p实+a⎢⎢(v实-nb)=nrt⎢v⎢⎢⎢⎢⎢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p总=∑pipi=p总gxi=p总4:graham气体蔓延定律=u(b)b(b)=n(b)n(b)或m(b)=m(a)m(a)n(b)m(b)w(b)=vm,x(剂)=n(剂)=n液n质+n剂n(剂)5: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和摩尔分数则表示方法。
c(b)=n液n质+n剂n(质)6:raoult定律n质+n剂n(质)n剂n(质)p=p*g(x剂)∆p=p*g(x质)=p*k’b=kb(k=p*k’)7:沸点升高公式∆tb=k’∆p=kbb∆tf=k’∆p=kfb8:溶液渗透压公式∏=crt∏v=nrt常用物理量一览表(无论x是什么量)1:∆x=x(终)-x始2:w=-p外g∆v3:(热力学第一定律)∆u=q+w4:恒容反应热(1)∆u=qv(2)qv=-cg∆t(3)qv1∆t1⇒qv1=qv21(推论1)∆t2∆t2m1q1mq=22(推论2)m2∆t1m2∆t25:恒压反应热(1)h=u+pvqp=∆u-w=∆u+p外∆v=(u2-u1)+(p2v2-p1v1)=(u2+p2v2)-(u1+p1v1)=∆h6:qp与qv的关系(1)qp=qv+∆nrt(2)∆rhm=(3)∆rhm=∆rum+∆νrt(备注:左右两边的单位为j·mol-1)7:标准分解成冷的应用领域∆rhm=∑vi∆fh(生成物)-v∆h(∑mifm反应物)θθθ∆rhm=∑vi∆ch(m反应物)-∑vi∆ch(m生成物)(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前后顺序。
)s=klnω(k=1.38⨯10-23jk-1)(注:该公式只在恒温可逆过程中成立)tθθθ∆rsm=∑vis(m生成物)-∑vis(m反应物)10:吉布斯自由能∆ru=q+w体+w非⇒q=∆ru+w体+w非=∆ru+(-p∆v)+w非=∆rh-w非qr=t∆s≥∆rh-w非-(∆h-t∆s)≥-w非-⎢⎢(h2-h1)-(t2s2-t1s1)⎢⎢≥-w非-⎢⎢(h2-t2s2)-(h1-t1s1)⎢⎢≥-w非-[g2-g1]=-∆g≥-w非(g=h-ts)11: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rgm=∑vi∆fg(生成物)-v∆g(∑ifm反应物)m∆rgm=∆rhm-t∆rsm1:反应平均速率v(a)=2:反应瞬时速率c(a)2-c(a)1t2-t1∆c(a)⎢∆c(a)⎢dc(a)v(a)=lim-⎢=∆t→0∆tdt⎢⎢aa+bb=cc+ddv=k⎢⎢c(a)⎢⎢⎢⎢c(b)⎢⎢(注:k是反应速率常数,m,n称为a,b浓度的幂指数,不一定等于反应系数,三者皆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高考化学复习必背的化学公式

高考化学复习必背的化学公式高考化学的化学公式是必背,必考!很重要,大家可要抓紧复习啊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高考化学复习必背的化学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化学复习必背的化学公式一、非金属氢化物1、还原性:4HCl(浓) + MnO2 === MnCl2 + Cl2 + 2H2O4HCl(g) + O2 === 2Cl2 + 2H2O16HCl + 2KMnO4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14HCl + K2Cr2O7 === 2KCl + 2CrCl3 + 3Cl2 + 7H2O2H2O + 2F2 === 4HF + O22H2S + 3O2(足量) === 2SO2 + 2H2O2H2S + O2(少量) === 2S + 2H2O2H2S + SO2 === 3S + 2H2O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3H2S + 2HNO(稀) === 3S + 2NO + 4H2O5H2S + 2KMnO4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5S + 8H2O3H2S + K2Cr2O7 + 4H2SO4 === Cr2(SO4)3 + K2SO4 + 3S + 7H2OH2S + 4Na2O2 + 2H2O === Na2SO4 + 6NaOH2NH3 + 3CuO === 3Cu + N2 + 3H2O2NH3 + 3Cl2 === N2 + 6HCl8NH3 + 3Cl2 === N2 + 6NH4Cl4NH3 + 3O2(纯氧) === 2N2 + 6H2O4NH3 + 5O2 === 4NO + 6H2O4NH3 + 6NO === 5N2 + 6H2O(用氨清除NO)NaH + H2O === NaOH + H24NaH + TiCl4 === Ti + 4NaCl + 2H2CaH2 + 2H2O === Ca(OH)2 + 2H22、酸性:4HF + SiO2 === SiF4 + 2H2O(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2HF + CaCl2 === CaF2 + 2HClH2S + Fe === FeS + H2H2S + CuCl2 === CuS + 2HClH2S + 2AgNO3 === Ag2S + 2HNO3H2S + HgCl2 === HgS + 2HClH2S + Pb(NO3)2 === PbS + 2HNO3H2S + FeCl2 ===2NH3 + 2Na==2NaNH2 + H2(NaNH2 + H2O === NaOH + NH3)3,碱性:NH3 + HCl === NH4ClNH3 + HNO3 === NH4NO32NH3 + H2SO4 === (NH4)2SO4NH3 + NaCl + H2O + CO2 === NaHCO3 + NH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4,不稳定性:2HF === H2 + F22HCl === H2 + Cl22H2O === 2H2 + O22H2O2 === 2H2O + O2H2S === H2 + S2NH3 === N2 + 3H2化学复习必背的化学公式二、非金属氧化物低价态的还原性:2SO2 + O2 === 2SO32SO2 + O2 + 2H2O === 2H2SO4(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SO2 + NO2 === SO3 + NO2NO + O2 === 2NO2NO + NO2 + 2NaOH === 2NaNO2(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2CO + O2 === 2CO2CO + CuO === Cu + CO23CO + Fe2O3 === 2Fe + 3CO2CO + H2O === CO2 + H2氧化性:SO2 + 2H2S === 3S + 2H2OSO3 + 2KI === K2SO3 + I2NO2 + 2KI + H2O === NO + I2 + 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4NO2 + H2S === 4NO + SO3 + H2O2NO2 + Cu === 4CuO + N2CO2 + 2Mg === 2MgO + C(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 + 2H2 === Si + 2H2OSiO2 + 2Mg === 2MgO + Si3、与水的作用: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3NO2 + H2O === 2HNO3 + NON2O5 + H2O === 2HNO3P2O5 + H2O === 2HPO3P2O5 + 3H2O === 2H3PO4(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P2O5 + 3H2SO4(浓) === 2H3PO4 + 3SO3)CO2 + H2O === H2CO3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SO2 + 2NH3 + H2O === (NH4)2SO3SO2 + (NH4)2SO3 + H2O === 2NH4HSO3(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 + H2SO4 === (NH4)2SO4 + 2H2O + 2SO2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SO2 + Ca(OH)2 === CaSO3 + H2O(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SO3 + MgO === MgSO4SO3 + Ca(OH)2 === CaSO4 + H2OCO2 + 2NaOH(过量) === Na2CO3 + H2OCO2(过量) + NaOH === NaHCO3CO2 + Ca(OH)2(过量) === CaCO3 + H2O2CO2(过量) + Ca(OH)2 === Ca(HCO3)2CO2 + 2NaAlO2 + 3H2O === 2Al(OH)3 + Na2CO3CO2 + C6H5ONa + H2O === C6H5OH + NaHCO3SiO2 + CaO === CaSiO3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SiO2 + Na2CO3 === Na2SiO3 + CO2SiO2 + CaCO3 === CaSiO3 + CO2化学复习必背的化学公式三、金属氧化物1、低价态的还原性:6FeO + O2 === 2Fe3O4FeO + 4HNO3 === Fe(NO3)3 + NO2 + 2H2O2、氧化性:Na2O2 + 2Na === 2Na2O(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Fe2O3 + 3H2 === 2Fe + 3H2O (制还原铁粉)Fe3O4 + 4H2 === 3Fe + 4H2O3、与水的作用:Na2O + H2O === 2NaOH2Na2O2 + 2H2O === 4NaOH + O2(此反应分两步:Na2O2 + 2H2O === 2NaOH + H2O2 ;2H2O2 === 2H2O + 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 + H2SO4(稀) === BaSO4 + H2O2)MgO + H2O === Mg(OH)2 (缓慢反应)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Na2O + SO3 === Na2SO4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Na2O2 + H2SO4(冷、稀) === Na2SO4 + H2O2MgO + SO3 === MgSO4MgO + H2SO4 === MgSO4 + H2O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FeO + 2HCl === FeCl2 + 3H2O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Fe2O3 + 3H2S(g) === Fe2S3 + 3H2OFe3O4 + 8HCl === FeCl2 + 2FeCl3 + 4H2O化学复习必背的化学公式四、非金属氧化物低价态的还原性:2SO2 + O2 === 2SO32SO2 + O2 + 2H2O === 2H2SO4(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SO2 + NO2 === SO3 + NO2NO + O2 === 2NO2NO + NO2 + 2NaOH === 2NaNO2(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2CO + O2 === 2CO2CO + CuO === Cu + CO23CO + Fe2O3 === 2Fe + 3CO2CO + H2O === CO2 + H2氧化性:SO2 + 2H2S === 3S + 2H2OSO3 + 2KI === K2SO3 + I2NO2 + 2KI + H2O === NO + I2 + 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4NO2 + H2S === 4NO + SO3 + H2O2NO2 + Cu === 4CuO + N2CO2 + 2Mg === 2MgO + C(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 + 2H2 === Si + 2H2OSiO2 + 2Mg === 2MgO + Si3、与水的作用: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3NO2 + H2O === 2HNO3 + NON2O5 + H2O === 2HNO3P2O5 + H2O === 2HPO3P2O5 + 3H2O === 2H3PO4(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P2O5 + 3H2SO4(浓) === 2H3PO4 + 3SO3) CO2 + H2O === H2CO3。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公式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公式(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离群值的检验方法:(1)Q 检验法:设有n 个数据,其递增的顺序为x ,x 2,…,x n-1,x n ,其中x 或x n可能为离群值。
当测量数据不多(n=3~10)时,其Q 的定义为 具体检验步骤是:1) 将各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2)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3)计算离群值与相邻值之差;4) 计算Q 值;5)根据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得到Q 表值;6)若Q >Q 表,则舍去可疑值,否则应保留。
(2)G 检验法: 1)计算包括离群值在内的测定平均值;2)计算离群值与平均值 之差的绝对值 3)计算包括离群值在内的标准偏差S4)计算G 值。
5)若G > G α,n ,则舍去可疑值,否则应保留(2)平均偏差:绝对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nx-x d n1i i ∑==(3)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100%xd⨯=r d (4)标准偏差1)(12--=∑=n x x S ni i(5)相对标准偏差(RSD, 又称变异系数CV )%100⨯=xS RSD (必考相关大题)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偶然误差符合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式: 为了计算和使用方便,作变量代换(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x x 222)(21)(σμπσ--==x ex f y σμ-=x u 令2221)(u ex f y -==⇒πσ2221)( u e u y -==πφ即minmax X -X X X Q 相邻离群-=S XX G -=离群我们以x 为中心,在一定置信度下,估计μ值所在的范围)(x tS x ±称为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四、显著性检验(一)F 检验: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 2),确定它们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用于判断两组数据间存在的偶然误差是否显著不同。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1.摩尔质量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即分子量或原子
量的总和。
M=m/n
其中,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化合物的质量,n表示摩尔数。
2.摩尔浓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
C=n/V
其中,C表示摩尔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3.溶解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固体在一定温度下溶解于水中的最大量。
S=m/V
其中,S表示溶解度,m表示固体的质量,V表示水的体积。
4.离子积计算公式:用于判断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
Kw=[H+][OH-]
其中,Kw表示水的离子积,H+表示氢离子浓度,OH-表示氢氧根离子
浓度。
5.酸碱滴定计算公式:用于计算酸或碱的浓度。
Ma某Va=Mb某Vb
其中,Ma表示酸的浓度,Va表示酸的体积,Mb表示碱的浓度,Vb表
示碱的体积。
6.摩尔反应比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比。
aA+bB→cC+dD
其中,a、b、c、d表示化学计量数。
7.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态变化:用于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态的变化。
O某idation number (ON) = 元素的原子数 + 元素的电荷数
其中,原子数指元素在分子中的数量,如O在H2O中有2个原子,电荷数指元素的形成原子离子时的电荷数,如O2-的电荷数为-2。
8.燃烧反应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燃烧反应中产生的CO2和H2O的化学计量数。
CaHb+(a+b/4)O2→aCO2+b/2H2O
其中,a、b为化学计量数。
无机化学公式

--精品⎪⎪⎭⎫ ⎝⎛-=21a 1211ln T T R E k k 无机化学公式理想气体方程:pV=nRT 分压定律:p 总 = p 1 + p 2 +p 3 + = S p i化学反应计量式:∑=BB B0ν反应进度:BB B B B)0()(ννξn t n n -=∆=热力学第一定律: Hess 定律:由物质的生成焓计算反应的焓变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一级反应半衰期:Arrhenius 方程(k :速率常数)指数形式:RTE ek k /0a -=应用:标准平衡常数K多重平衡原理: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则K 1·K 2=K 3 平衡转化率:反应商:b i a i yi x i c c p p c c p p J ] /)(B [] /)(A [] /)(Y [] /X)([=热力学第三定律:S 0 (完整晶体, 0K) = 0 熵变:r S m△(298.15K)= ∑νB S mGibbs 函数:等温方程:平衡时得 Van’t Hoff 方程式:水的解离平衡: ={c (H 3O+)}×{c (OH -)}将盐看作常规弱碱的共轭酸,如NH 4+看作NH 3的共轭酸, 则 该弱碱盐的水解平衡常数 K h = K a = K w / K b ;将盐看作常规弱酸的共轭碱,如Ac -看作HAc 的共轭碱, 则该弱酸盐的水解平衡常数 K h = K b = K w / K a ;缓冲溶液中:)B ()BH (lg )BH (p )BH ()B (lg )B p 14pH c c K c c +++-=+-= 配合物总生成常数(稳定常数或累积稳定常数):溶解度: 原电池:WQ U +=∆θθνB m f BB m r H H ,∆⨯=∆∑βαBA c kc r =tz c t y c t b c t a c r d d d d d d d d ZY B A ==-=-=tp r d d 1BB ν=a 0ln{}ln{}E k k RT =-对数形式:()[]()[]()[]()[]b c c a p p y c c x p p /B /A /Y /X =()()()()B B B B 0eq0def n n n -=αG H T S ∆=∆-∆定温变化:J ln )T (m r )T (m r RT G G +∆=∆θ)T ()T (m r ln θθ-=∆K RT Gθθ=-=∆K RT K RT G JJlnln )T (m r Ksalt h0eq 0%100c c c %100c K h =⨯-=⨯=盐的初始浓度的浓度水解平衡时盐水解部分水解度)A ()HA (lg )HA p pH --=c c K mn nm mn sp )}B ({)}A ({)B A (-+θ⋅=c c K ;-+-=E E E MF kk t 6930221.ln /==--精品(Z:转移电子数F :Faraday 常数E MF :电动势) Nernst方程:应用: 得常用常数R=8.3141J ·mol -1·K -1=1.0×10-14 e=1.6021773×10-19CF=9.648531×104C ·mol -1饱和甘汞电极E (Hg 2Cl 2/Hg) = 0.2415V标准状态的定义:气体:T ,p = p Ө =100 kPa 液、固体:T , p Ө 下,纯物质 溶液:溶质B ,c B =c Ө =1mol·L -1MF ZFEΔG -=θMFθm r θE F Z G ΔlnK T R ⋅⋅-==⋅⋅-0592.0lg θMFθE Z K ⋅=。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1、溶液浓度表示c B,b B等表示及x B,w B。
2、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质的本质无关、只与溶液中单位体积的粒子数目有关的性质。
拉乌尔定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蒸汽压下降:△p = p o·χB,p =p o×χA。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溶液沸点的升高和疑固点下降——△T b = K b×b B△T f=K f×b B溶液的渗透压(П)——П×V = n B×R×T即П= c B×R×T,应用求分子量。
3、胶体溶液,胶团的结构:AgI溶胶:(KI过量) {(AgI)m · nI-·(n-x)K+}x-·xK+。
第二、三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概念:状态函数,热和功(注意规定符号)途径函数。
U = Q + W热力学第一定律,标准态 。
状态函数:用于确定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性质:a.单值性:系统的一个状态对应一组状态函数(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
b. 状态函数的变化只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即与过程有关而与途径无关。
热:系统与环境间因温度差而交换的能量功:除热以外,其他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
2、热化学,恒容反应热Q V= ∆U- W = ∆U ,恒压反应热:Q p = H2 -H1 = ∆H,⇒盖斯定律:一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相同。
换句话说,也就是反应热效应只与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ΔH表示一类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这类化学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该化学反应为封闭系统,其经过一个或一系列的变化,该变化过程中必须是非体积功为零,定容或定压。
3、∆ f H m的定义:在标准状态下(100kPa,298K),由稳定单质生成1摩ν尔的纯物质时的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r H m= ∑B∆f H m(B)(可以用298.15K近似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Fe2)
5
气体常数R:
在标准状态下,(即1atm\273.15K),1的任 何理想气体的体积为22.414升.
PV=nRT:
当P=1atm
R=PV/nT=1×22.414/1×273.15
=0.082 atm.升.mol-1.K-1
当 P=101325 Pa, R=8314 Pa.升.mol-1.K-1
1Pa=1N.m-2 ,当 P=101325 Pa,体积=0.022414m3
R=101325×0.022414/1×273.15
=8.314N. m .mol-1.K-1=8.314J. mol-1.K-1
6
相图即状态图 1.在”水”.”冰”.”水蒸气”三个区域内,体系 都是单相.必须同时指定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体系 的状态才能完全确定.在这些区域内可以有限度地改 变温度和压力不会引起相数的变化. 2.三条实线是两个区域的交界线,在线上是两相平 衡.指定了温度就不能再任意指定压力,压力应由 体系自定.
(1)在通常情况下的冰和水已被空气所饱和,由于 空气的溶入,水成为溶液,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Tf=KfbB=1.855×0.0013=0.00241K
8
(2)在三相点的外压为610.5Pa(4.58mmHg),而 通常外压为1个大气压,根据克氏式的计算冰点又 降低了0.00747K. 冰与水的平衡曲线在三相点附近的斜率已经求出:
7
3.OA是水和水蒸气的平衡曲线(即水在不同温度下 的蒸气压曲线),OB线是冰和水蒸汽两相的平衡线 (即冰的升华曲线),OC线是冰和水的平衡线.
4. O点是三相点,国际单位制规定水的三相点温度 为273.16K. 我们通常说冰点为0℃,即T=t+273.15, t=273.15K 三相点与冰点温度不同,有两个原因:
10
例如:C(H2SO4)=0.1 mol·L-1 C(2H2SO4)=0.05mol·L-1 C(1/2H2SO4)=0.2 mol·L-1
基本单元的选择以化学反应为依据,以计算 简便为原则。
4
如化学反应:
5 C 2 O 4 2 2 M 4 1 H n 6 1 C O 2 0 2 M O 2 8 H 2 O n
dT/dp =-0.00753 △T/△P= dT/dp =-0.00753
△T =-0.00753(4.58/760-1) =0.00747 0.00747+0.00241≈0.01 K
9
OC线的斜率为: dP/dT= △H/T △V
冰溶解,吸热△H >0,△V= Vl- Vs<0 dP/dT<0
可以选的基本单元是:
C(5C2O42) C(2Mn4O )
C(
1 2
C2O42
)
C(1 5
MnO4
)
又如化学反应:
C 2 O 7 2 r 6 F 2 1 e H 4 2 C 3 6 F r2 7 e H 2 O
可以选的基本单元是:
C(Cr2O72)
C(6Fe2)
C(1 6
Cr2O72
1
基本单元之间物质的量的换算
n ( ZB ) 1 n ( B ) Z
(Z可为整数或分数)
如
n(1 6
K
2 Cr
2O 7
)
6n(K
2 Cr
2O 7
)
n (5 KMnO
4)
1 5
n ( KMnO
4)
1
n ( 2 NaOH ) n ( NaOH )
2
2
物质的量的计算
• 已知20g NaOH,求n(0.5NaOH),n(NaOH),(2NaOH)和 n(4NaOH)?
解: n(NaOH)=20/40=0.5
n (0 .5 Naபைடு நூலகம்) 2 O n N H a 1 .O 0 H
n(2Na)O 1 H nNaO 0 .2 H5
2
n(4Na)O 1H nNaO 0.1 H25
4
3
基本单元之间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C(ZB) 1 C(B) (Z可为整数或分数) Z
如C(2NaOH) 1C(NaOH) 2
基本单元之间摩尔质量的换算:
M ( ZB ) Z M ( B ) (Z可为整数或分数) M ( 2 NaOH ) 2 M ( NaOH )
M ( 1 NaOH ) 1 M ( NaOH )
2
2
如1
1
M ( KMnO 5
4 ) 5 M ( KMnO
4)
M (5 KMnO 4 ) 5 M ( KMnO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