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PPT

合集下载

现代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现代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现代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目录
• 分子生物学概述 • 基因与基因组 • DNA复制与修复 • RNA转录与加工 • 蛋白质翻译与修饰 • 基因表达调控 •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应用
01 分子生物学概述
分子生物学的定义与发展
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 结构和功能,以揭示生命现象本 质的科学。
重组DNA技术的应用
阐述重组DNA技术在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 用。
重组DNA技术的优缺点
分析重组DNA技术的优点,如高效、精确等,同时也指出其存在 的缺点,如安全性问题等。
PCR技术原理,包括引物设计、DNA聚合酶的作用 等。
PCR技术的应用
基因表达的调控
研究基因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机制, 包括转录因子、表观遗传学等。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01
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是揭示生命现象本
质的基础科学。
分子生物学推动生物学的发展
02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不
断拓宽,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microRNA调控
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通过与靶mRNA结合抑制其翻译或促进 其降解来调节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适应环境变化
细胞分化和发育
能量代谢平衡
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调控使生物能够根据 不同环境条件调整其生理和代 谢状态,以维持生存和繁殖。
在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基 因表达调控确保不同类型细胞 具有独特的表型和功能。
列举PCR技术在DNA片段扩增、基因突变分析、基因表达分析等领 域的应用。

第一篇 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57张PPT)

第一篇 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共57张PPT)
3. 窄宿主型质粒和广宿主型质粒
第二节 真核生物基因组
一、真核生物染色质DNA的高级结构 • DNA高级结构中的蛋白质
组蛋白与非组蛋白
• DNA与蛋白质的结 合与染色体的组装
二、真核生物核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特点
• 基因组大,编码蛋白质多,一般编码蛋白都 超过1万个以上。在DNA复制时,有多个复制 起始点。 •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都是单顺反子。 •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45%)。 •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非编码区。
⒑含有多种功能的识别区域,如复制起始区、复制终止区、 转录起动区和终止区等。
大肠杆菌染色体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大肠杆菌染色体基因组是研究最清楚的基因组。估计
大肠杆菌基因组含有3500个基因,已被定位的有900个左
右。在这900个基因中,有260个基因已查明具有操纵子结
构,定位于75个操纵子中。在已知的基因中8%的序列具
• 真核基因为断裂基因,在它的结构基 因中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
•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存在着各种基因 家族。
•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也存在移动基因。
•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占区域远小于非 编码区。
三、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
㈠结构基因
• 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 因是不连续的编码氨基酸的序列被非编码 序列所打断,因此被称为断裂基因。
是指一组由多基因家族及单基因组成的更大基因 家族。其代表为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㈣重复序列(repeat sequence):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着的大量的碱基序列重复出 现的情况。
重复序列中,除了编码RNA、RNA和组蛋白的结构基 因外,大部分是非编码序列。但对它们的功能还不十分清楚。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element〕 真核生物启动子 增强子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
TF) 转录过程
近启动子:〔核心启动子〕,-40~ +5,决定转录起始的准确位置。远启
动子:〔上游控制元件〕,-165~ -40,影响转录的频率。
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cAMP -A激酶 途径
磷脂酰肌醇途径
酪氨酸蛋白激酶 途径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rRNA
RNA的加工成熟
tRNA mRNA
转录起始的选择 选择性加工 mRNA的稳定性
mRNA的构造 翻译的起始调节 可溶性蛋白因子的修饰与翻译起始
调控 选择性翻译 小分子RNA的调控〔反义RNA、干
制 复制的过程
复制的保真性
复制的调控
定义
半保存复制 特点
类型〔线型、环状〕
参与DNA复制的物质
底物 模板 引物 DNA聚合酶 解链酶 引物酶 单链结合蛋白 拓扑异构酶 连接酶
复制起始 复制的过程 延伸
终止
复制起始点 复制方向 引发体的形成
DNApolⅠ和 Ⅲ的3′-5′活性 RNA引物起始复制,引物最终除去,
扰RNA、微小RNA、时序RNA〕 翻译的自我调节 翻译后程度的调控
谢谢
染色质构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染色体(质)丧失 基因扩增 基因重排
顺式作用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类型、构造〕 转录起始的调节〔转录起始复合物、
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作用方式〕 RNA聚合酶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形式 应答元件的作用机制 真核基因转录后程度上的调控

分子生物学课件ppt

分子生物学课件ppt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实现基因的过 表达或补充。转基因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载体 和导入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罕见病治疗、癌症免疫治疗、农业育种等。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敲除、敲入或修饰,以达到治疗或改良的目的 。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
虽然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引发了伦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争议。在应用基因编 辑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伦理和法律问题,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发展。
发展趋势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 多组学研究,跨学科交叉融合,生物 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发展等。
02
分生物学基本概念
基因与DNA
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最小 单位,负责编码蛋白质或RNA分子 。
DNA
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由四 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组成,通过特定 的序列排列储存遗传信息。
高通量测序
高通量测序是指一次可以对大量DNA或R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的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极大地提高了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的效率,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04
分子生物学应用
生物医药研究
01
02
03
药物设计与开发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 究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 ,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 副作用。
分子生物学前沿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
01
表观遗传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通过研究DNA甲基化、组蛋
白修饰等机制,揭示基因表达的调控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
影响。
02

分子生物学(共19张PPT)

分子生物学(共19张PPT)

04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 接形成多肽链,即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多条多肽链组合在 一起,形成蛋白质 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 单位是氨基酸,共 有20种常见氨基酸 。
多肽链经过盘绕、 折叠形成二级结构 ,主要形式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等。
在特定条件下,蛋 白质可形成四级结 构,由多个亚基组 成。
发展历程
从20世纪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开始,分子生物学经历了 飞速的发展,成为现代生命科学 中最为活跃和前沿的领域之一。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DNA、RNA、蛋白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 物大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调控机制。
研究任务
揭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 互作用机制;阐明基因表达调控的分 子机制;探索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 中的作用和意义。
转录因子
01
真核生物中存在大量转录因子,它们与DNA特定序列结合,激
活或抑制基因转录。
表观遗传学调控
02
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改变染色质结构,影响
基因表达。
microRNA调控
03
microRNA是一类小分子RNA,通过与mRNA结合,抑制其翻
译或促进其降解,从而调节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发育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发育过程,而分子 生物学则揭示了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和调控 的分子机制。
02
DNA的结构与功能
DNA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 和碱基组成。
DNA的碱基
DNA的双螺旋结构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基因组大小(Mb)
0.58 1.83 4.20 4.60 13.50 12.50 466 165 97 2700 3000
基因数
470 1743 4100 4288 6034 4929 30000 13601 18424 30000 25000
染色体数*
无 无 无 无 16 16 21 4 6 20 23
包括:
结构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
三个亚领域.
比较基因组学
28
29
一、病毒基因组 二、原核生物基因组 三、真核生物基因组
30
一、病毒基因组
基因组(genome) 1个配(精子或卵子),1个单倍 体细胞或1个病毒所包含的全套遗传物质的总和。病毒核酸 或为DNA或为RNA,可以统称为病毒染色体。
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蛋白质外壳,以保护病毒核酸不 受核酸酶的破坏,并能识别和侵袭特定的宿主。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1
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和生命本质 的学科。
核心内容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基因和基因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 通过核酸和蛋白质的活动来实现。
医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结构、 功能、相互作用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16
三、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基因的结构
结构基因:编码区序列(coding region sequence )
在细胞内表达为蛋白质或功能RNA的DNA序列
转录调控序列:非编码序列(non-coding sequence)
基因表达需要的调控区(regulatory region)序列, 包括启动子(promoter)、增强子(enhancer)等。

分子生物学课件(共51张PPT)

分子生物学课件(共51张PPT)
二级结构
蛋白质局部主链的空间结构, 包括α-螺旋、β-折叠等。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 相对空间位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即整条肽链每 一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四级结构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 成的一类结构,每一条多肽链
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与分类
结构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如膜蛋白,染色体蛋白等 。 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01
分子生物学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象,揭示生命现象的分子基
础,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分子生物学推动生物学的发展
0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学的研究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
深入,为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03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存

表观遗传学调控
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和DNA 甲基化等方式来调控基因表达

05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氨基酸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共有20 种标准氨基酸。
肽键
连接氨基酸之间的主要化学键。
辅基与辅酶
某些蛋白质还包含辅基或辅酶, 以辅助其功能的发挥。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一级结构
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重组DNA分子的构建和 筛选
PCR技术及其应用
01
02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引物的设计和选择
03
04
PCR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
PCR技术在DNA扩增、突变 分析、基因分型等领域的应用
基因克隆与基因工程

《分子生物学全套》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全套》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定义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子水平研究生 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主要 关注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 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和调控等过 程。
分子生物学特点
以分子为研究对象,阐明生命现象的 本质;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生命 科学的发展;实验技术手段不断更新 ,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
包括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DNA损伤与修复、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 组学的研究以及疾病产生的分子基础等。
研究方法
包括基因克隆与表达、蛋白质分离与纯化、PCR技术、基因敲除与敲入、高通 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分子生物学研究更加深 入和广泛。
阔前景。
下一代测序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应用
下一代测序技术原理
基于大规模并行测序的原理,一次可对数百万至数十亿个DNA分 子进行测序。
测序数据分析
包括序列比对、变异检测、基因表达量分析等,以揭示基因组的结 构和功能。
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
在疾病诊断、个性化医疗、物种鉴定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发挥重要 作用。
非编码RNA与疾病关系
非编码RNA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相关,如肿瘤、心血管疾 病等,可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非编码RNA研究前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发展,非编码RNA研究 将更加深入,为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合成生物学在分子生物学中应用前景
合成生物学概念及研究范畴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设计和构造新的生物部件、系统和机器来理解 和操控自然生物系统。
RNA产物。
影响因素
包括DNA模板的序列和 结构、RNA聚合酶的活 性和选择性、转录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结构

RNA聚合酶Ⅱ主要负责编码蛋白质和部分核 内小rRNA(small nuclear RNA,snRNA)的 基因的转录,其启动子结构最为复杂。
RNA聚合酶Ⅱ单独并不能起始转录,必须和 其他的辅助因子共同作用形成转录起始复合 物才能起始转录。


RNA聚合酶Ⅱ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 的上游,由多个短的序列元件组成,主 要有三个保守序列: (1)帽子位点,又称转录起始位点,其 碱基大多数为A,这与原核生物相似。 (2)TATA框, 位于-30处,又称 Hogness框。一致序列TATAA(T)AA (T)。有些TATA框的突变不影响转录 的起始,但可以改变转录起始位点。说 明TATA框具有定位转录起始点的功能。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与其他 蛋白质辅助因子(转录因子)共同作用, 才能保证转录的顺利进行。如转录终止 时的终止因子和抗终止因子。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多亚基的复杂结构 主要是为酶提供了与多种因子相互作用 的能力,从而可以识别多种启动子。

2. 因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NA聚合酶要负责所有基因的转录,也 就是说要识别所有转录单位的启动子。 因此, 因子在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 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因子的二级结构属于螺旋,是通过识 别启动子上的某一序列来控制RNA聚合 酶与启动子的结合的。
-35区和-10区之间的距离在绝大多数 原核生物启动子为16到18 bp。该区域的 碱基序列并不重要,但该距离的长短是 至关重要的。 适宜的距离可以为RNA聚合酶提供合适 的空间结构,便于转录的起始。

典型的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的结构为:- 35区、16~19 bp的间隔区、-10区和转 录起始点,-10区到转录起始点的距离 为7 bp。 转录起始点左右的碱基也可影响转录的 起始。例如,+1至+30的转录区可以影 响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清除,从而影 响启动子的强度。

转录起始于RNA聚合酶和启动子 (promoter)结合之后,转录起始的第一个 碱基称为转录起始点(start point) 。在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至终止 子(terminator)终止。

由启动子到终止子之间的序列称为转录 单位(transcription unit)。转录起始点前面 的序列称为上游(upstream),后面的序列 称为下游(downstream)。

1. 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
在原核生物的启动子中有4个区域:转录 起始点、-10区、-35区、-10与-35 之间的序列。
转录起始点 转录起始点在多数情况下为嘌呤,常见 的序列为CAT,A为转录起始点。
-10区 在转录起始点的上游有一个6 bp的保守 序列,几乎在目前已知的所有启动子中 均存在。 保守序列的中心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约 -10 bp处,这一保守序列又称为-10 序列。其一致序列为TATAAT,又称 Pribnow框、结合位点,在RNA聚合酶 的作用下首先解链。
-35区
在转录起始点上游-35 bp处,有另一个 保守序列,称为-35序列。其保守序列 为TTGACA, RNA聚合酶的σ因子可以 识别该位点,所以称为识别位点,又称 为Sextama框。 RNA聚合酶首先与识别位点结合,然后 与结合位点相互作用。 该区域是启动子强弱的决定因素。
-10区与-35区间的距离


3.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

研究RNA聚合酶与DNA之间的识别以及 结合常常采用足迹法(footprinting)。 经测定,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的区 域为-50至+20,这段序列包括了结合 及起始所需的序列。

另一种研究启动子的方法是采用碱基 修饰的方法。
可先用碱基修饰试剂如DMS对DNA和 RNA聚合酶的复合物进行修饰,未与 RNA聚合酶结合的DNA,其相应的碱 基被修饰。而结合了RNA聚合酶的碱 基则不被修饰。
第一节 转录酶和转录因子
一、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大部分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的结构十 分相似,在聚合酶的表面形成一条约 2.5nm的通道,是容纳DNA分子的场所。

细菌RNA聚合酶的大小约为9.5 nm 9.5 nm 16 nm。
1.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多亚基组成,全 酶组装过程为2+ +’+ ,分子量为480 KDa左右。亚基与全酶结合疏松,很容 易与全酶分离。
(3)CAAT框, 位于-75处,一致序列 为GGC(T)CATCT。CAAT框内的突 变对转录起始的影响很大,决定了启动 子起始转录的效率及频率。 另外还有GC框(GC box)、八聚核苷 酸元件(octamer element)等元件。

在不同的启动子中,这些元件的组合情 况是不同的。

大肠杆菌有两种类型的终止子:
内在终止子(intrinsic terminator)
又称为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只有核心酶 和终止子就足以使转录终止,不依赖其他 其他辅助因子的作用。 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在结构上有两个特征, 一个是转录生成的RNA形成发夹结构,二 是发夹结构末端紧跟着6个连续的U串。
发夹结构中的突变可阻止转录的终止,说 明了发夹结构在转录终止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发夹结构只是使转录过程暂停, 为转录的终止提供了机会。如果没有终止 子序列,聚合酶可以继续转录,而不发生 转录的终止。 6个连续的U串可能为RNA聚 合酶与模板的解离提供了信号。
依赖ρ
因子的终止子
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必须在ρ因子的存在下
各种元件将相应的蛋白因子结合到启动 子上,而这些蛋白因子共同组合成起始 复合物。

3. RNA聚合酶Ⅲ启动子的结构

RNA聚合酶Ⅲ转录5S rRNA、tRNA和部分 snRNA。这三种启动子的结构是不同的, RNA聚合酶Ⅲ也必须和其他的辅助因子共 同作用,才能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5S rRNA和t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 始点的下游,称为内部启动子(internal promoter)。sn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 录起始点的上游,和其他基因的启动子比 较相似。
才能终止核心酶的转录作用。 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序列,特别是实际终 止位点之前的序列富含C,而G含量相对 较少。大肠杆菌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相 对较少。
二、真核生物的终止子

与原核生物相比,对真核生物的终止子了 解较少。
不同的RNA聚合酶有不同的终止子。RNA 聚合酶Ⅰ和Ⅲ有类似于原核生物的终止元 件。RNA聚合酶Ⅱ是否有类似的终止元件 还不是很清楚。

’亚基可能与模板结合。 肝素可与’亚基结合而抑制转录,并且可 以和’亚基竞争DNA的结合位点。 亚基和’亚基提供了RNA聚合酶的活性 中心,其一级结构与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大亚基有同源性。 亚基的功能是帮助全酶识别启动子并与之 结合。 亚基也可被看作一种辅助因子,因 此又可称为因子( sigma factor)。
第五章 转录

转录(transcription)是以DNA为模板, 在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4 种rNTP( ATP、CTP、GTP和UTP )为 原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是DNA将 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的中心环节。
在有些RNA病毒中,RNA也可以指导 RNA的合成。


转录过程中,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 链(template/antisense strand ),而另一 条链为编码链(coding/sense strand)。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的分子量都很大, 由8至14个亚基组成。经纯化的RNA聚合 酶具有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能力, 但不能正确地选择启动子。 目前尚不能完成RNA聚合酶的体外重建, 无法确定哪些亚基是活性所必需的。

第二节 启动子

启动子(promoter)是指DNA分子上被RNA聚 合酶识别并结合,形成起始转录复合物的 区域。启动子上还包括一些调节蛋白因子 的结合位点。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确定与RNA聚合酶紧 密结合的位点。 有趣的是,在-10区上游的所有紧密结 合位点均位于一条DNA链上。这可使 RNA聚合酶从DNA的一个侧面接近并识 别启动子并与之结合。

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1. RNA聚合酶Ⅰ启动子的结构
RNA聚合酶Ⅰ的启动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的 (bipartite):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位 于-45至+20的区域内,足以使转录起始。 上游调控元件(upsream control element)位 于-180至-107,可提高转录起始效率。
第三节 终止子

在转录的过程中,提供转录终止信号的 序列称为终止子(terminator)。 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可以通 过控制转录的终止来对转录进行调控。 这也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手段。

一、原核生物的终止子
大肠杆菌和噬菌体中进行的体内和体外实 验表明,真正起终止作用的不是DNA序列 本身,而是转录生成的RNA。在这一点上, 终止子和启动子不同。新生的RNA中可有 多处发夹结构。 比较不同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序列,发现其 同源性很差。

启动子是控制转录起始的序列,并决定着 某一基因的表达强度。与RNA聚合酶亲和 力高的启动子,其起始频率和效率均高。
一、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在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能够被RNA聚 合酶识别的最小DNA片段为12 bp。
研究启动子特性的方法之一是比较不同 启动子的序列,从中发现一些同源性比 较强的部分,又称为保守序列。

全酶可以起始RNA的合成,之后亚基从 全酶解离下来。

亚基可能参与全酶的组装及全酶识别启 动子。另外, 亚基还参与RNA聚合酶与 一些转录调控因子间的作用。 亚基具有与底物(NTP及新生的RNA链) 结合的能力。利福霉素可以阻断转录的起 始,链霉溶菌素可抑制延伸反应,二者均 是通过与亚基的结合而发挥作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