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单元活动 人文地理户外考察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模块知识回顾 Word版含解析

模块知识回顾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近海平原地区,趋向于城镇地区。
2.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等。
3.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和地方习俗等。
4.以胡焕庸线为界,全国约96%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部,约4%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土地面积64%的西北部.5.人口迁移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可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6.15世纪~19世纪的人口迁移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向城镇迁移为主,国际人口迁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8.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9.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迁移目的和形式复杂多样等特点。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自发性地涌向城市.1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12.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适度的人口数量。
13.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
14.人口合理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资源丰富程度呈正相关,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15.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人文现象的地图,和地形图、政区图都属于常用地图。
16.专题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方法有点值法、等值线法、分级统计图法、图形统计法地图等.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1.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
2.在一些发达地区,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3.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可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态区等.4.住宅用地是城镇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新教材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1单元 单元活动 学用专题地图

单元活动学用专题地图学习目标:1.了解专题地图的分类和不同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2.学会阅读常见的专题地图,并能运用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描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规律。
(重难点)3.能够绘制简单的专题地图,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难点)一、形形色色的专题地图1.概念: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人文现象的地图。
2.人口专题地图:有人口分布图、人口迁移图以及反映人口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在不同区域分布状况的图等。
3.专题地图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表示方法(1)点值法:在地图上用一定数量的小圆点表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的范围、数量及密度变化。
(2)等值线法:在地图上,将数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平滑曲线。
如常见的等高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3)分级统计图法:根据统计资料,以行政区域或其他区划单元为基础,按制图对象的密度、强度或发展水平等指标划分等级,然后依据级别高低,在相应区域以不同颜色显示地理事物或现象数量上的差异。
二、阅读专题地图阅读方法:1.读图名,初步了解专题地图展示的主要内容。
2.认清图例和注记,了解所示图例各表示哪些特定内容。
3.读懂地图上所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哪里?4.分析“为什么”。
三、动手做:绘制专题地图1.目的:能将有用的地理知识(包括文字信息)“落实”在地图上。
2.绘制步骤(1)打开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网页。
(2)在“标准地图服务”栏目下载一幅适用的空白地图。
(3)设计图例和注记。
(4)编绘草图,在修改的基础上,完成地图清绘。
(5)在图幅上方标注图名。
1.常用地图不包括专题地图。
(×)提示:地形图、政区图以及专题地图都是常用地图。
2.点值法制成的专题地图一般表示连续、渐变现象的数值分布。
(×)提示:等值线法绘制成的专题地图一般表示连续、渐变现象的数值分布。
3.等高线图、等降水量线图都是用等值线法绘制成的专题地图。
(√)提示:等降水量线和等高线图都是在地图上,将数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平滑曲线制成的专题地图。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计划 生育
发达 人口增长缓慢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
国家 人口老龄化 等社会问题
接纳移民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下列有关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 B、是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国际环境相对动荡
D、科技进步
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 )
产业革命前 人口缓慢增长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御灾
抗病能力很差,死亡率高
产业革命后——二战 人口快速增长 原因:生产力发展,生活
条件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进 步等,死亡率下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人口爆炸性增长 原因:科技进步,生产力进
一步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 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 相对稳定
谢谢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与流动
概念: 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 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
三要素:
B、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农村 农村→城市 城市→农村 城市→城市
5.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6.下列属于影响Ⅳ期人口死亡率的最主要因素的是( )
A、自然资源
B、自然环境
C、文化教育
D、医疗水平
新华社2008年5月27日电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一 项政令,鼓励妇女多生育,以扭转俄罗斯人口数量下降趋 势。根据这项政令,俄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 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俄罗斯人口每年以超过70万的 速度减少,若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人口数量将 减少一半。据此回答7、8题。
2020-2021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2单元

单元活动人文地理户外考察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户外考察的目的和要求。
(综合思维)2.掌握户外考察的原则和步骤,并学会撰写户外考察日记。
(地理实践力)一、目的和要求1.目的(1)拓展地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锻炼观察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要求(1)了解并掌握人文地理考察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2)在教师指导下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或通过独立观察、记录,开展人文地理户外考察。
二、原则和步骤1.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学以致用原则。
2.基本步骤选定地点→收集信息→确定路线→实施考察→总结成果三、动手做:考察商业街步骤:1.收集资料(如城镇政区图、交通旅游图等),在考察区域中选择一条商业街。
2.阅读地图并实地观察,初步判断该商业街在当地商业区的级别。
3.沿街考察并手绘一幅沿街商铺分布图。
4.分析这条街道上商业网点布局是否合理。
5.总结成果:展示考察成果,并与同学交流考察中的收获和体会。
1.人文地理户外考察必须学生独立完成。
() 2.可以通过撰写游记的形式记录户外考察过程。
() 3.户外考察的结论要具有实证性符合的是客观性原则。
() 4.考察一条商业街的第一步是阅读地图并实地观察。
() 5.在户外考察中运用系统性原则可以() A.了解相关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本质B.在考察中发现问题C.在考察中寻求解决办法D.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示:1.×户外考察活动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人文地理户外考察,也可以通过独立观察、记录进行。
2.√户外考察可以通过撰写考察日记、游记等形式进行记录。
3.×地理户外考察的过程以及结论,都必须科学合理,并具有实证性和逻辑性,这符合科学性原则。
4.×第一步应先收集资料,然后阅读地图并进行实地考察。
5.A[系统性原则即是将考察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输方式和线路变化对商品的质量没有影响。
5.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交通网络修建的成本远 高于环渤海地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土地价格昂贵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解析】选C。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需架设许多桥梁,建设 成本较高。
大低 ↓↓安全、 管理方便
特点
灵活性 连续性
差
差
差
好
好
好
差
差
差
好
成本
低 投资大、占地广 短途运输成本低
投资大
投资大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各种运输方式 都有其最适用的范围。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大小、 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如图所示:
19世纪初 20世纪初
1949年后
今日 扬州 21世纪
交通变化 “_邗__沟__”水运 _京__杭__大__运__河__漕运
水陆交通发达 海运兴起,_黄__河改道,_京__杭__大__运__河__山 东段逐渐淤废 _海__运__取代运河漕运,_津__浦__铁路建成 通车 整治京杭大运河,改善_通__航__条件
②缩短运输距离,提高出口货物的运输效率
③减少货物“通关”环节,降低货物出口成本
④提升小商品的质量,提高在欧洲地区的市场竞争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铁路运输比海洋运输速度快,可以缩短货物运输时间;该线路比
海运线路距离近,可以缩短运输距离;沿途所经过“通关”环节少,费用低;而运
哥伦比亚的鲜切玫瑰花运往美国。
2020-2021学年地理鲁教版第二册教案:第1单元第1节 人口分布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第1单元第1节人口分布含解析第一节人口分布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
结合图表资料,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结合案例,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综合思维)3。
结合胡焕庸线,探究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一、人口分布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具有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2.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1)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
(2)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目前世界人口约有一半分布在距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地区。
(3)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
其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分布着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
(4)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1.自然因素(基本因素)2。
社会经济因素(1)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和地方习俗等。
(2)影响最显著因素:经济发展水平.(3)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因素:政府的政策以及战争等。
(4)历史因素: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如亚洲和欧洲等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
[易误警示]非洲和南美洲热带地区的人口稠密区位于高原、山区,而不是分布于平原上。
主要是受气温、降水、疟蚊等因素的影响,说明了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复杂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位置:从黑龙江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
2.人口分布状况(1)此线东南部地区:人口约占全国96%,土地面积约占全国36%(1935年)。
(2)此线西北部地区:人口约占全国4%,土地面积约占全国64%(1935年)。
1.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非洲等区域,都是人口稠密区。
()2.人口稠密区都在大河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3.社会经济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新教材2020-2021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1.学用专题地图 单元活动

三、动手做:绘制专题地图 任务驱动:
如果要绘制山东省十六个地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分析图,要利用哪些数据进 行制作?如何制作?
1.下载适用的空白地图 打开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网页,在“标准地图服务”栏目下载_适__用__的__空__白__地__图__。 2.设计图例和注记 选用或设计合适的_图__例__和__注__记__。 3.地图清绘 编绘_草__图__,在修改的基础上,完成地图清绘。 4.标注图名 在图幅上方标注图名。
(1)(区域认知)湖北省常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地市?最少的是哪个地市? 提示:最多:武汉。最少:神农架、天门、潜江、仙桃。 (2)(综合思维)分析上述地区常住人口多少的形成原因。 提示:武汉:湖北省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神农架:林区,以山地为主,面积 较小,人口较少;天门、潜江、仙桃:面积较小,常住人口少。
6.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其石油出口量居非洲首位,是非洲最大的经济独
立体,但经济较为落后。
()
A.甲地煤炭储量最大
B.乙地太阳能最丰富
C.丙地利用技术落后
D.丁地用电需求量大
【补偿训练】 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条件恶劣 C.地质地形极为复杂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D.资源贫乏,位置偏僻
【素养提升】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位于中国中部
单元活动 学用专题地图
课前自主学习
一、形形色色的专题地图 任务驱动:
所谓专题,是指针对某个特定对象而特别收集制作而成 的一种集中作品,这个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某个人物或者某个 事物,也可以是某个抽象的范围或者领域。那么专题地图和 普通地图有何区别呢?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 要方式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 变化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单元活动 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 运输
第一单元 人口和地理环境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 管理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和地理环境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单元活动 学用电子地图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附录 中英文地理词汇对照表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2020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课堂素养达标
一位中学生利用暑假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 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歉 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其他还有谷子、甘薯、 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据此回答1、2题。 1.该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 ( ) A.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 B.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 C.直接收集法、综合的方法 D.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
4.分析商业网点 分析这条街道上商业网点_布__局__是否合理。 5.总结成果 展示考察成果,并与同学交流考察中的收获和体会。
【任务小测】
1.户外人文考察的目的不包括 ( )
A.拓展地理视野
B.提高学习兴趣
C.培养协作精神
D.探索自然奥秘
【解析】选D。探索自然奥秘属于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目的。
2.人文地理户外考察的原则不包括
2.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人文景观 ( ) A.松辽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
【解析】1选A,2选B。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学生对家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 地理事物进行了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应为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第2题,根据 种植的农作物可推知描述的农村景观应在华北平原,该地区冬季多吹偏北风,房 子呈坐北朝南形式是为了采光、背风;黄淮海平原位于温带季风区,降水季节和 年际变化都很大,农业生产不稳定,与调查文字描述相符。
单元活动 人文地理户外考察
课前自主学习
一、目的和要求 任务驱动:
人文户外考察是获取人文知识的重要方式。对我们来说,人文户外考察有 什么要求?
1.户外考察 学习人文地理的好方法。 2.户外考察目的 拓展地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并使自己的_观__察__能__力__、 交流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
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开放பைடு நூலகம்原则
【解析】选D。人文地理考察包括四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
原则和学以致用原则。
3.确定要考察的商业街,下列哪种资料对商业街的选择没有作用 ( ) A.城镇政区图 B.交通旅游图 C.城镇街道图 D.气候分布图 【解析】选D。气候分布图显示的是自然要素特征,对商业街的选择没有作用。
2.基本步骤 选定地点→_收__集__信__息__→确定路线→_实__施__考__察__→总结成果。
三、动手做:考察商业街 1.确定商业街 收集资料(如城镇政区图、交通旅游图等),在考察区域中选择一条商业街。 2.判断商业街级别 阅读地图并实地观察,初步判断该商业街在当地商业区的_级__别__。 3.实施考察 沿街考察并手绘一幅沿街_商__铺__分布图。
二、原则和步骤 任务驱动:
进行户外人文地理的考察,是从室内到室外,再到室内的过程。这一过程有 哪些原则和步骤?
1.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地理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考察结论的得出等,都须排除_主__观__ _因__素__干扰。 (2)科学性原则:地理户外考察的过程以及结论等,都必须科学合理,并具有_实__证__ _性__和__逻__辑__性__。 (3)系统性原则:将考察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了解_其__内__在__规__律__和__本__ _质__。 (4)学以致用原则: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开展地理考察和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实 践中_发__现__问__题__,寻求解决办法,提高能力,获得真知。
【素养提升】 南京路步行街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起西藏中路,东至河南中路,全长1 033
米,路幅宽18~28米,总用地约3万平方米,建成于1999年9月20日。这里是上海 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汇聚了数百家现代化商厦、中华老字号商店及名 特产品商店(如图)。
(1)(区域认知)南京路步行街有哪些你熟悉的商业网点? 提示:周大福、恒源祥、麦当劳等。 (2)(综合思维)假设要手绘的南京路步行街商业网点分布图,前期需要做哪些工 作? 提示:收集南京路步行街的信息、实地考察商业街,对商业街的店铺名称及位置 进行详细记录,最后根据考察记录整理手绘商业街简图。
课堂合作探究
探究 人文地理户外考察的原则和步骤 【教材探究】 人文地理户外考察的一般步骤 阅读教材第53页,图2-4-1 户外考察基本步骤示意。探究以下问题。
(1)收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提示:网络、地图、询问等。 (2)总结成果的方式有哪些? 提示:调查报告、撰写论文、与相关部门交流等。
【探究总结】 1.人文地理户外考察的“四项原则”
【补偿训练】 人类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唯一的选择,而小区域调
查又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据此回答 (1)(2)题。 (1)小区域调查方法有多种,若想了解一地的人口旅行动机,最经济和最适合的 调查方法是 ( ) A.问卷调查 B.调查访问 C.路线考察 D.典型地段考察
D.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2)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绿洲分布的调查,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
A.调查访问
B.问卷调查
C.野外实地考察
D.上网查询
(3)导致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解析】(1)选A,(2)选C,(3)选D。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荒漠化。野 外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水源条件较好,而由于人们对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河流水量锐减,下 游水资源逐渐枯竭,古绿洲被迫相继废弃。
(2)下面的小区域调查步骤,正确的是 ( )
①交流调查成果
②整理调查资料
③进行实地调查
④选定调查内容及课题
⑤制订调查计划
⑥撰写调查报告
A.⑤④②③①⑥
B.⑤④③②①⑥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⑤③②①⑥
【解析】(1)选A,(2)选C。第(1)题,旅游动机调查属于涉及面广、量大的社会 现象,它适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第(2)题,小区域调查的步骤为:选定调查内 容及课题→制订调查计划→进行实地调查→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交 流调查成果。
2.人文地理户外考察的一般步骤(以商业街考察为例)
【探究训练】 我国科技工作者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
的古今变化做了分析研究,并绘制成下图。据此回答(1)~(3)题。
(1)调查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的变化,有利于
()
A.防治荒漠化
B.防止水土流失
C.加快资源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