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合集下载

物体的受力情况、初速度、运动情况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物体的受力情况、初速度、运动情况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物体的受力情况、初速度、运动情况三者之间
有何关系
物体的受力情况、初速度和运动情况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下面是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
1. 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
•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了它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那么它将加速或减速,产生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平衡的外力,即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

2. 初速度与运动状态:
•初速度是物体在运动开始时的速度。

物体的初速度影响了它的运动状态。

如果一个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并受到外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从静止开始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根据其初速度和受力情况而改变。

3. 受力情况与初速度的综合影响:
•受力情况和初速度综合影响了物体的加速度,从而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并且有一个非零的初速度,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将取决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的质量。

综上所述,物体的受力情况、初速度和运动情况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行为。

高一物理运动与力的关系知识点

高一物理运动与力的关系知识点

高一物理运动与力的关系知识点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种相互作用,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强度的物理量。

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

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三、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加速度定律,它表明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指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矢量和求得。

力的分解指一个力可以被分解为几个力的合成。

五、弹力弹力是物体表面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力,它的方向与物体表面垂直。

六、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相互之间的粗糙程度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

七、重力重力是物体在地球或其他天体附近受到的吸引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

八、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平衡条件可以分为平衡在静力学平衡和平衡在动力学平衡两种情况。

九、滑动摩擦力和静止摩擦力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摩擦力称为静止摩擦力,物体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法向压力成正比,而与物体表面间的粗糙程度、润滑情况和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用于计算两个力合成后的大小和方向,将两个力按照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进行平行移动,连接起始点和结束点即可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十一、张力张力是由绳子、弹簧、弦等伸长物体的内部相对分子间拉力产生的力。

十二、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判定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之前处于静止状态时,所需的摩擦力最大值称为静摩擦力。

当外力逐渐增大,物体开始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小,称为动摩擦力。

总结: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是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通过牛顿的三大定律,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力与物体运动的密切关系。

除了基本的力的概念,我们还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弹力、摩擦力、重力、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等相关知识点。

运动和力的关系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单元名称:《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一学段学科:高中物理授课年级:高三《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运动和力的关系课时8教材分析本章是在前面三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这是质点动力学的内容。

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确定物体位置、速度的变化,控制物体的牛顿运动定律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都适用。

为便于学生学习,本章只限于讨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问题。

在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在后续的学习中,要研究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本章先阐述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说明牛顿在前人,特别是在伽利略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牛一定律,明确指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石。

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基本里概念:力和惯性。

本章在阐述牛顿第二定律前设置了一个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让学生初步了解牛顿第二定律有实验基础,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牛顿第二定律。

二定律是定量的规律,教科书在介绍了力学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后,通过用牛顿运动定律类基本问题,深化学生对定律的理解。

最后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了超重、失重问题。

学情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都适用。

为便于学生理解,现阶段学习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只限于直线运动。

在学生基本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在后续的教学中,要研究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对本单元内容要求1.2.3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1.通过各种活动,例如乘坐电梯、到游乐场参与有关游乐活动等,体验失重与超重。

2.设计一种能显示加速度大小的装置。

)1.2.4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了解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单元结构图(牛三律、平衡问题除外)单元目标物理观念目标1:了解伽利略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认识,树立运动与相互作用观。

新高一物理知识点全部归纳

新高一物理知识点全部归纳

新高一物理知识点全部归纳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一物理教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各地的学生开始学习一些新的物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新高一物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参考。

第一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一物理的基础,也是其他知识点的基石。

牛顿第一定律讲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则定义了物体的运动轨迹与所受力的关系,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呈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则揭示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即任何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第二章:功与能量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功与能量的物理概念。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力运动,它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值乘以力的大小。

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和运动而具有的产生变换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

动能是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第三章:机械振动与波动机械振动与波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高一物理的重点知识之一。

机械振动分为简谐振动和非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指周期性振动,呈正弦函数图像,包括弹簧振子和单摆等。

非简谐振动则是周期性振动,但不呈正弦函数图像,常见的有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

波动是指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电磁波又分为可见光、射线和无线电波等。

第四章:光学知识光学是高一物理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光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光的衍射和干涉等。

光的传播呈直线传播,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发生折射,折射是光线经过介质界面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有孔或有缝的障碍物后产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叠加后产生互相加强或抵消的现象。

第五章:电学基础知识电学是新高一物理中还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涉及到电荷、电场、电路和电磁感应等。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讲的是力与运动的内容,学生学好这节课就要掌握重点知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第一节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见P76、77,以及单摆实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见B书P93) 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题思路:物体的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a⇋运动学公式⇋物体的运动情况第六节超重与失重超重和失重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重<视重)。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含答案

2020--2021物理(2019)必修第一册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含答案(新教材)人教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1、某物体在升降机中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该过程中的v - 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0~2 s处于失重状态B.物体在2~8 s处于超重状态C.物体在8~10 s处于失重状态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3、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位置不能移动,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小车释放前应靠近计时器,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4、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速度C.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D.由于物体来不及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5、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厘米、米/秒、牛顿都是导出单位B.千克、米、秒都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可以是米,也可以是厘米D.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在任何单位制中都成立6、(双选)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两个平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0后又逐渐恢复到原值,则该物体()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速度一直增大到某个定值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0D.加速度一直增大到某个定值7、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和减速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处于失重状态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处于超重状态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处于超重状态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处于超重状态8、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大小就一定相同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消除打点计时器和木板对小车阻力的影响,关于该操作环节,下列四种装置图中正确的是()10、原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合外力逐渐减小时()A.它的加速度将减小,它的速度也减小B.它的加速度将减小,它的速度在增加C.它的加速度和速度都保持不变D.情况复杂,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均无法确定11、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表决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摩尔等4个SI基本单位的定义将改由常数定义.下列各组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kg'm'A B.kg's'NC.m's'N D.s'A'T12、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5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5,该路段限速60 km/h,g取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以及是否超速的情况是()A.速度为7.5 m/s,超速B.速度为15 m/s,不超速C.速度为15 m/s,超速D.速度为7.5 m/s,不超速13、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合外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1)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合外力 与
合外力方向决 定加速度方向
→a与F方向总相同
加速度
合外力大小决 定加速度大小
→a与F大小成正比
(2)合外力与速度的关系 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减速。
(3)力与运动的关系
物体受 力作用

运动状 态变化

物体速 度变化
思考辨析
『判一判』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大。
()
×
(2)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质量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小。 ( × )
(3)任何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一
致。
(√)
(4)在国际单位制中,公式F=kma中,k=1。
(√)
(5)两单位N/kg和m/s2是等价的。
探究 情景导入
瞬时加速度问题
如图所示,用手向下压弹簧玩偶的头部,若人向下压 的力为F,弹簧玩偶的头部质量为m,人手突然撤离时, 弹簧玩偶头部的加速度为多大?
提示:人手向下压时,弹簧玩偶的头部受三个力作用:手向下的压 力 F、重力 mg 和弹簧的弹力 FN,三力作用下弹簧玩偶头部处于平衡状 态,所以 FN=mg+F,当人手离开的瞬间,弹力和重力不变,所以弹簧 玩偶头部的加速度为 a=FN-mmg=mF。
提示:设计赛车时要有大的加速度,一方面需要有强大动力的发动 机,另一方面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减小赛车的质量。
要点提炼
1.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特性 同体性 F=ma中F、m、a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0,物体就具 因果性
有加速度 F=ma是一个矢量式。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由它所受的合力方向决 矢量性 定,且总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知识点归纳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⑴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3.重力的大小:G=mg弹力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说明: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2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一、要善于观察,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两小车的质量m相等,改变拉力(如 F1为F2两倍)比较其在相等时间t内通过的 位移S1和S2。
• 结论:
相等时间t内S1为S2两倍即: a1为a2两倍
aF
加速度a与质量m的定量关系
• 实验: 保持两小车的拉力F相等,改变小车的质量 (如m1为m2两倍)比较其在相等时间t内通过 的位移S1和S2。
研究思路
• • • 先保持物体质量m不变,研究它的加速度a跟物 体所受合力F的关系, 再保持物体所受合力F相同,研究物体的加速 度a跟它的质量m的关系. 最后用数学的方法把实验得出的a跟F的关系及 a跟m的关系综合起来,找出a跟F和m的关 系. 变量控制法
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定量关系
• 实验:
小结
•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a跟所受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 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 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 ΣF=ma 力的单位N的定义: 1N=1kg1m/s2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同体性、正比性、矢量性、瞬时性
• • •
; / 微信推广
jbh46lcf
们绕进去了。”“有可能。”蝶宵华道。“他武艺也不错!”七王爷更担忧了,“你说他会不会直接跳出来,把我打一顿,把你抢走?”“那 他家人要受连累了。”蝶宵华忍住笑。第九十六章 卖身进京纵强贼(2) “他是威胁过我‘流血百步’的哎!早就不怕家人受连累了!”七 王爷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个理儿,“他被逼到份儿上,是啥都干得出来的!我逼他太过了是不是?他弟弟先逃亡,准占了个山头,准备接应他! 他抢了你,就流亡去了!儿女情事演变为流寇之乱„„皇兄非杀了我不可。”“不至于此。”蝶宵华安慰七王爷。“你知道?”七王爷鼓着眼 睛问,“你能猜出他肚子里卖的什么主意?”蝶宵华抿了抿嘴。七王爷把抿嘴的动作理解为“我也不知道”,说得更来劲了:“咱不能让他变 流寇去!他不信我,你的话总归听的,你可得帮我好好解释解释,我是——嗳哟!”望着前面,眼都直了。前头,官道转弯处,林木生得密密 的,昨儿大雪积在上头,它们冻得似凝住了,一只雀儿也不飞。林脚下,骑匹枣骝俊马,头发墨黑、腰杆笔直、神情凛然不可侵的,不正是苏 家明远?七王爷僵住了,像只看见了老虎的兔子,耳朵贴着脑袋,贴地缩成个毛团儿,动也不敢动。“王爷?”侍卫上前催促他赶路。“咴!” 七王爷瞪了侍卫一眼,那意思是“没见眼前是只老虎?当我跟你们一样傻大胆儿不怕死?”蝶宵华也催他:“老这么僵着不是办法呀。”确实 不是个办法,七王爷硬着头皮,催马向前。他骑的是匹黄膘马,战场上名马之后,受过大将的亲手调教,一点不受明远气场影响。七王爷叫它 走,它就走,步态很稳。七王爷恨不得自己的马儿别这么镇定这么沉稳,就掀蹄子跑掉好了嘛!驮着他跑掉,他就可以说是马儿胆小,而不是 他胆小,嗳嗳„„话说这不叫胆小,叫谨慎吧?就没人担心在他跟明远之间的短短路上,他走着走着,“咚”,跌进陷马坑里,直接摔死?或 者坑里插满利刃,摔不死也扎死?或者利刃上淬毒,扎不死也毒死?“王爷,”苏明远开口,不满道,“你一定要走这么慢吗?”七王爷兜住 马,怒道:“有本事你过来!”明远嘴角一斜,不屑的“切”了一声。他嘴唇生得有男子气概,不屑都不屑得好看,七王爷当场心头小鹿乱撞。 明远纵缰过来。十来丈的路,骏马几步跑到,没掉进什么陷坑里。“没陷阱,那就是动硬的了!”七王爷飞快的想,“他是要当面揍我,然后 抢人!”这个想法太可怕了,七王爷顿时吓得要双手抱头,遛之大吉。可是明远纵马过来的样子,怎么就能这么帅呢„„七王爷咽了口唾沫, 站定了。这么帅的人冲他跑过来,他可不能逃!挨揍什么的,回头再说。他先大饱了眼福才是真的。这就是七王爷的坚持,嗯!明远勒马在他 马边:“我

结论:
相等时间t内S2为S1两倍即: a2为a1两倍
1 a m
牛顿第二定律
用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a表示 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 F a 量,则: m 物体的加速度a跟所受合外力F成正比,跟 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 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练习2
2.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 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A.物体立即获得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 C.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D.由于物体未来得及运动,所以速度和加速度 都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有:瞬时性。即瞬间得到 加速度。
练习3
3、2N的合外力能使物体产生2m/s2 的加速度,要 想使该物体产生10m/s2加速度,需要多大的外 力? 提示:物体的质量不变。
练习1
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无论怎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 体产生加速度,但是用较小的力去推地面上很 重的物体时,物体仍然静止,这是因为: A.推力比静摩擦力小 B.物体有加速度,但太小,不易被察觉 C.物体所受推力比重力小 D.物体所受合外力仍为零 提示: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受几个力?水平方 向受到 推力 、 静摩擦力。 最大 为什么物体“仍然静止”? 推力<静摩擦力
F a m
a
F k m
F k ma
F kma
F ma
质量为1kg的物体,获得1m/s2的加 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为k值,若F定为1N
k 1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 同体性: 公式中F、m、a必须是同一研究对象 • 正比性: a与合外力F成正比,与质量m成反比 • 矢量性: a与合外力F的方向始终相同 • 瞬时性: a和合外力F是瞬时对应关系,某一时刻的力 决定了这一时刻的加速度,如合外力F随时间 变化,a也随时间变化,只有合外力F恒定时, a才恒定,物体才做匀变速运动。
F F a a
a 10 F F 2 10 N a 2
练习4(备选题)
• 4.一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 态.现使其中向东的一个力F的值逐渐减小到 零,又马上使其恢复到原值(方向不变),则 • A.物体始终向西运动 • B.物体先向西运动后向东运动 • 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D.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向东的力F逐渐减小到零→合外力向西且逐渐增 加为F→加速度向西逐渐增大到F/m;马上使其恢 复到原值→合外力恢复为零→加速度为零;过程 中物体速度向西,且增大至a=0为止。
§4.3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作业评讲
• 《同步训练》P36-7.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并说 明理由: • ⑴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 • ⑵物体在和外力作用下作加速直线运动,合外力 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解答: ⑴在物体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合外力越大, 加速度越大.但是速度则不一定大. 解答: ⑵在物体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合外力逐渐 减小,则加速度逐渐减小.但是速度则不一定减 小.
满载时卡车的加速度 3 M 3.5 10 2 a a 1 . 5 0 பைடு நூலகம் 875 m / s 3 3 M m 3.5 10 2.5 10
例题2
• 物体质量为2kg,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时 受到大小为2N和5N的两个水平力作用,物 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0 B.2m/s2 C.4m/s2 D.5m/s2 提示:合力大小为3~7N,加速度大小为ΣF/m, 即1.5~3.5m/s2
作业评讲2
• 《同步训练》P36-8.一个物体在两个彼此平衡的 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力逐渐减 小到零,而保持另一个力不变,这个物体的加速度 和速度的大小如何变化?如果再将这个力恢复,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又如何变化?
解答:物体受到两个平衡力作用时,等效为 不受力.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则相当于合 力逐渐增大.因此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 逐渐增大;再将原来变化的力恢复时,合外 力为零,加速度也为零.此时速度不变.
复习与回顾
• 牛顿第一定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 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物体所受合外力F、物体质量m • 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呢? 研究对象小车的加速度a是根据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s=at2/2 ,t相 同时,通过比较s的大小来比较a的大小
例题1
• (补充)一辆卡车空载时质量为3.5103 kg,最大 载货量为2.5103 kg,用同样大小的力,空载时能 使卡车产生的加速度1.5m/s2 ,满载时卡车的加 速度是多少? 0.875m/s2 m a′ M F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a F ( M m ) a ( M m ) a 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