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说 课 稿
天有不测风云

生命教育三(上)6.天有不测风云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带来的伤害。
2、理解在危难中社会互助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PPT、各种天灾视频)2、学生:①家乡曾经经历过的自然灾害。
(包含灾害带来的影响)②各界人士抗灾事迹。
(地震雪灾旱灾……)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张照片欣赏。
(出示云南美景。
)你们知道这是在哪里拍的照片吗?是祖国西南部的云南!2、再看一组照片。
(出示旱灾图片)猜猜这是哪里的照片?3、图片比较,板书课题。
二、了解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了解自然灾害)1、了解西南部的旱灾。
你们对旱灾了解多少?2、了解其他自然灾害。
相机板书。
★了解地震。
(1)出示地震场面。
了解地震。
你看见了什么?是的,那是地震的实拍场景。
(2)忆汶川地震。
谈起地震,我们不会忘记一次地震——(生答“5.12汶川地震”)你对汶川地震那些惨绝人寰的事情知道多少?展示视频“灾难过后”。
这件悲惨的事,有位中学生在日记中有所记叙。
(默读日记)(3)其他灾害。
A(相机展示海啸场面。
)B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C科学家把自然灾害分为几类。
展示课件。
D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出示课本P42页内容和2008年灾害记录,自读。
现在你有什么感受?(4)我们家乡也存在自然灾害,你知道哪些?(雪灾、洪涝、风灾)A小组交流。
出示“交流参考”:①你知道哪种自然灾害?②灾害到了什么程度?人们有些什么损失?可相机补充。
三、天灾无情人有情1、过渡:家乡经过雪灾、风灾、水淹,家乡变穷了吗?中华人民经过这么多磨难,倒下了吗?地球经过形形色色的灾难,人类灭绝了吗?是什么战胜了天灾?2、你了解哪些抗灾的事?(地震、雪灾、旱灾……)A小组讨论。
提示:我知道抗灾的事,当时。
B全班交流。
3、你曾经为灾区人民做过哪些事?4、有人说,灾难可以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锤炼和升华,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四、课堂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品社上册《天有不测风云》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品社上册《天有不测风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四年级品社上册《天有不测风云》章节,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及防护措施;天气预警的重要性;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互帮互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及防护措施,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及防护措施;天气预警的重要性;自我保护和互帮互助。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材料。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及防护措施。
(1)讲解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2)展示防护措施,如地震时的“伏地、遮挡、手抓牢”,洪水时的“迅速撤离”,台风时的“关紧门窗”等。
3. 天气预警的重要性(1)讲解天气预警的发布和传播途径。
(2)举例说明天气预警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
4. 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互帮互助(1)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保持冷静、及时避险等。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互帮互助的实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然灾害的种类,并描述防护措施。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及防护措施2. 天气预警的重要性3. 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互帮互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灾害防护措施的短文。
答案:要求学生围绕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不少于300字。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及防护措施,提高了学生的防范意识。
天有不测风云

地震
• 地震是接近地球表面的岩层中弹性波传 播所引起的震动[1]。地震(earthquake) 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 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 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 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 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 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 我国近年发生的自然灾害。 2008年1月10日,中国特大冰雪灾害,低温雨雪 冰冻灾害造成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发生程度不同的灾害。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造成65080人遇难。 2009年,沙尘暴, 北京、甘肃 2010年,干旱 (西南地区)、地震 (玉树) 2009年到2012年,云南旱灾 2012年7月21日,北京水灾 去年第四季度 福建18个城市现酸雨 近些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去年年底到 现在雾霾特别严重。
天有不测风云
制作:赵彧………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5.12地震废墟
地震
• 相关内容 • 全球地震分布区, 1963年–1998年 •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 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 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 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 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 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 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是十分具 有破坏力的。
地震
地震(300~700km)。[1-2]对于同样大小 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 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 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 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 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天有不测风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中的第二课。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主题的阐述: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这一课教材共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天灾之中有人祸”“天灾无情人有情”。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安排了“大自然的另一幅面孔”的学习。
[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视频资源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身边,它的危害不容忽视;意识到自然灾难的无情,初步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3.知识与技能: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4.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观看视频、图片等活动,意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通过电视、网络等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经济、生活、生命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尚不清楚。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难点:自然灾害的种类。
[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
并能选取自然灾害中的一种,进行较为深入的资料搜集。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出话题1.(播放视频、图片)欣赏美。
师: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看着这些美景,你想说些什么?[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感受自然的美丽。
]2.感受大自然的另一副面。
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设计

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引入课题:1、 了解大自然的美景。
(出示课件) 同学们,这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她裹着一层水蓝色的外衣,是那么的美 丽、迷人。
春天,鸟语花香;夏天,枝繁叶 茂;秋天,红枫如火;冬天,玉树琼枝。
看 着这些美景,你想说些什么呢?2、 感受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
然而,大自然并不总是风和日丽、和蔼 可亲。
她常常会摆出另一副面孔,有时狂风 大作,有时赤地千里,有时洪水泛滥,有时 电闪雷鸣。
看着大自然发怒的样子,你又想 说些什么呢?师:当地球像这样发生异常现象,危害 人类生活,我们把它统称为“自然灾害”。
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有的是自然规律形成的,有的是人类破坏环 境造成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天有不 测风云》,了解可怕的自然灾害吧。
请打开 书 P70。
3 、板书课题:《天有不测风云》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课件播放四季美景图片。
在音乐的渲染下,播放四季美丽 的图片,并让学生谈自己看到这些图 片后的体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感受自然的美丽。
课件播放部分自然灾害。
通过播放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 的图片,通过交流,初步建立自然灾 害很可怕的影像。
活动一:1、通过看书,让学生从书中了解自然灾害有哪些。
2、这里播放的视频来自电影《唐山大地震》,这段视频清晰地展示了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破坏性。
学生看完视频后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感受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那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
课件出示唐山地震造成的危害。
课件中一连串的数字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地震的危害,感受到了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
课件播放汶川地震中的一些图片。
让学生再次体会灾害的毁灭性。
活动二:老师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将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资料选派代表在班内汇报,感受自然灾害的危害之大。
这样设计,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教学策略。
活动三:教师采用交流家乡曾经发生过的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也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天有不测风云》课件

2020/2/6
6
小组讨论、交流:
针对刚才各个小组搜集的自然 灾害,有哪些防灾、减灾措施呢?
2020/2/6
7
··· ···
写一封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2020/2/6
14
2020/2/6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中国河北省 唐山一带的7.8级地震,一夜之间,使 24.2万唐山人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100 多万人受伤,7200个家庭全家丧生, 3000多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被分隔在生 死两端,永远不能相见。
小组合作交流:
1、选择一种灾害类型 2、该类型包含哪些灾害 3、具体事例说明
2020/2/6
4
龙卷风
气象灾害 洪涝
干旱 冰雹
台风
冰雪寒潮
地火质灾灾森害地林震火崩●滑●塌灾●坡●盐草●泥碱●原石化 流火火山灾土爆发地沙水地化土面流沉降失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
草害细菌传染病 病毒传染病
鼠害
风暴潮
虫害 海面上升
海啸
赤潮
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是人类难以避免的,它离我们,并 不遥远!
天有不测风云

小调查
同学们,你们还收集了哪些重大 的自然灾害?
雪灾 旱灾 海啸 洪灾
龙卷风
沙尘暴
地震
火山爆发
雪崩
龙卷风
洪涝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 8.0级地震,造成6.9万人死
亡,是我国近30年最为严重 的一次。
地震
海 啸
海啸
干旱
1993年5月5日,沙尘暴席卷西北
泥石流
台风
疾病流行
2003年 抗击非典
风暴潮
请你将下列自然灾害进行分类: 火山 、虫害、洪涝、干旱、海面上升、赤潮、 滑坡、病毒传染病、龙卷风、暴雨、水土流失、 泥石流、 冰雹、禽流感
自然灾害的种类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雪灾、 地震、
海啸、
鼠害、
〃1876-1879年,晋豫陕冀鲁北方5省发生旱 灾,时称“丁戊奇荒”,死难者1000万以 上。 〃1920年北方旱灾。山东、河南、 山西、陕西、河北2000万人受灾,死难人 数竟达50万。 `1920年12月16日夜晚,宁夏地区发生里氏 8.5级地震,死难者达23.6万。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 里氏8.0级地震,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 69227人遇难。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三单元直面灾害
天有不测风云
第一课时
元江第四小学
王记芸
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
天有不测风云
展示台
文中自然灾害知 多少?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中国河 北省唐山一带的7.8级地震,一夜之 间,使24.2万唐山人民失去了宝贵的 生命,100多万人受伤,4000多名孩 子和他们的父母被分隔在生死两端, 永远不能相见。
近4万平方千米
天有不测风云

• •
•
这是一位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的中学生的震后日 记—— · · ·· · · 发脾气的地球开始摇晃了,毫无顾忌的拼命 挣扎不到10秒钟,只听见哗啦哗啦,教学楼倒塌了, 它无情的切断了朗朗的读书声,无情地将同学们一同 带走,数一千计的学生惊慌失措,却顽强而奋力的朝 教室外面跑。老天太无情了,地震来得太猛太快了, 在一楼的幸运儿,座位离门近的同学有七八个能跑出 去,其余同学有的刚站起来,头上的砖块就朝他压下 来;有的刚跑到教室门口房子就塌下来· · · · · · 就在不到 10秒,这短的不能再短的时间里,校园的安宁被打破 了,房屋被震塌,同学们的生命被夺走· · · · · · 全校大约三千名学生,跑出来停在操场上到两百 人,原本洋溢着快乐的脸蛋,现在却是满脸鲜血,看 着这突如其来的人间惨剧,我的泪不禁落下· · · · · · 北川到处都在地震,人们都失去了家,活下来的 就到北川中学操场上来避难。看着坐在操场上的每一 个人,那一张张满是伤痕或泪水的痛苦的脸庞,我的 心更加凄冷。教学楼附近救援人员已经开始实施救助, 可那倒塌的楼下面还有好多人,他们正在等待人们去 救助,有的也许快奄奄一息,有的也许已经不在 了· · ·· · · 半夜了,但救援一直持续。当我起身到校园走走 时,令人衰痛的一幕出现在我眼前,一个被就出来的 同学躺在那里,她的爸妈也守在那里,不幸的是,那 位同学已经唤不醒了,可她妈妈可相信眼前的这一切, 她紧紧抱着女儿,轻轻地摇着,嘴里说着:女儿不要 怕,妈妈在陪着你,快睡吧,天亮了· · · 位于地中海边的维苏威火山 爆发,距火山约10千的古罗马庞贝城被火山喷发 出的岩浆和火山灰掩埋。 • 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估计有1.5亿。 • 1995年1月,日本神户遭受了一次强地震和多 次余震的袭击,导致6000多人丧生,几万人受伤, 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 近海域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强烈地震。这次海底大 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洋大海啸,顷刻之间造成 至少17万人死亡,另有10万多人失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有不测风云》说课稿
各位评委:
早上好!我叫马丽娟,来自阿城区回民小学。
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断地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断地参与中感受并收获着。
今天同样希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各位老师的认可。
我说课的内容是《生命教育》五年级上册的第 6课时,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面我先来说第一个板块
中的第六课,它属于生命与自然的模块。
这一课在这一模块中集中体现的是灾难教育。
是生命教育中生存能力教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教材将“问号屋”、“智慧树”、“故事园”、“训练谷”、“拓展营”,五大版块融为一体,使教材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组织体验活动或探究活动的指导书。
教材形式灵活,问号屋:直接切入到自然灾害这一主题,唤起学生对此现象的认知;智慧树:使学生了解到灾难发生时,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必要的:故事园:分享印尼海啸中蒂莉.史密斯的故事,了解自救知识的重要性;训练谷、拓展营: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科学的指导学生避险方法,学以致用、演练结合。
【学情分析】
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但是我们生活的区域,几乎没遇到过特别重大,影响到学生生活的自然灾害,这样学生的印象不会太深刻,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学生也不会去过多的关注自然和社会,这样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不会是直接的,大多数处在比较模糊的层面。
教材相关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书籍完全可以理解。
但要让学生较为深刻地认识自然灾害,则需要一定的感性诱导。
说教学目标
根据生命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危害,知道自然灾害就在我们身边。
2、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依照所学的灾害防护知识,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
互助。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灾害自护演习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的危害不容忽视。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学习自护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
说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本课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和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将内容逐步呈现,通过鲜活真实的图片、视频再现灾难情境,使学生在真实体验和情境感受中获得共鸣,在探究合作中激发思考,领悟主题。
设计思路
导入----通过一组图片(优美自然风光和灾难情景),引起学生视觉冲击,引发学生的思考,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知识学习-----调整教材顺序,在师生互动中了解自然灾害种类,完成训练谷1,在此基础上以“汶川”地震为媒介,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和危害,通过画面的配合,在学生内心产生共鸣。
情感升华----以讲述“汶川”地震中的动人故事、观看地震中的动人场景,感受灾难发生时人性的光辉。
技能训练----这部分主要通过“故事园”中的故事知道了解自救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动画短片学习自救知识,在情境演练中形成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说教学程序
由于学生缺乏直接的体验,所以本课的教学活动大多数都已视频、图片为媒介,唤起学生的认知。
一、情境导入
(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一环节中,课一开始,老师引导学生欣赏一组优美的子让风光图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接着老师又用图片配以生动的语言对这美好进行了总结,然而大自然并不总是和风细雨的,教师随机又出示一组图片,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大自然的另一面,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重视。
与前面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紧紧地抓住了抓住孩子的心,自然的进入了新课。
)
二、感受灾难
(一)了解常见灾害种类
试着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不同原因,给这些自然灾害分分类?(课件出示21页表格)
请将下面这些自然灾害分类填在表中。
地震洪涝龙卷风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海啸泥石流虫害鼠害森林火灾
生独立完成后班内交流。
(二)感受灾难危害
师:洪水、干旱、地震、火灾,灾难令人无法抗拒,家园瞬间被毁,生命无情被夺走。
(出示一组灾难图片及视频资料,配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在“了解灾害,感受灾害”环节中,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灾害有许多种类,知道我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种类。
能将授课内容与我国近年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相结合,重点强调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
课件的使用,再现
了灾难发生时的情景,让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回到那没有硝烟的战场,勾起学生的体验。
这节课视频点是关注孩子,很准,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天灾无情,并情不自禁地想起去帮助他们,把知识性和情感目标有机融合了,做到了教育无痕。
三、学会自护自救
()在学生认识了了解灾难防护知识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汇报、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地震、水灾、火灾等几中常见的自然灾害逃生方法,并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变演习。
这有助于学生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积极地开展自护与互助,将灾害的危害将到最低的限度。
设计如下
(一)掌握方法
1、了解海啸
师:地震发生在陆地上带给人类的灾难是惨痛的!如果发生在海洋中又会怎样呢?(播放印尼海啸的视频资料)
生观看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主交流
2、读故事感知自救知识的重要性
师:在这凶猛的海啸侵袭泰国普吉岛的每一个海滩,夺走近20万人宝贵生命的时候,有一个小岛上却没有一个人生伤亡,原来在这个小岛上,有一位可爱的海滩天使,是她救了海滩上的人们。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小天使是怎样救大家的吗?请同学们把书打开20页,读读这个动人的故事吧。
(生自由读文)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主交流
3、了解自救方法
师:是呀,自然灾害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自然灾害发生前都有一些征兆,我们要善于发现,灾难发生时,如果我们懂一些自护自救知识,有时就会保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你知道哪中灾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
生交流自己了解的自救知识
师:同学们掌握的自救方法可真不少,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几种常见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方法。
(播放自救知识视频资料水灾自救、地震自救、雪灾自救)
(生认真观看)
师:看了这段资料哪些自救知识是你以前不知道的?
生自主交流
4、小结
要知道无知是人类最大的灾难,面临各种灾难时,判断失误,应急适当,会使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灾难发生时,大家一定要沉着冷静,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自救、互救,积极应对,让灾难带给我们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否则再多的自救知识也是于事无补的。
(二)实践应用
师:为了检测一下同学们面对突发灾难的应对能力,看一看同学们的自救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下面我们来表演一下。
情境1:黑龙江省气象台气象部门的监测显示,来自巴尔喀什湖的冷空气将与我国东北
部海区一股强势暖湿气团相遇,将给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的高强度降雪。
其中,牡丹江、鸡西、七台河预计雪量在15——30毫米,达到暴雪程度。
为此,黑龙江省气象台提前8个小时发布以上地区的暴雪橙色预警。
如果你收听或收看了这段天气预报,你该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情境2: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
生自由分组表演,师生评价。
六、总结升华
人在大自然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人的反抗在大自然面前有时是那么苍白无力,人的生命在灾难面,有时是那么脆弱。
想想那些和我们一样朝气蓬勃的少年、天真烂漫的孩童还没来得及对人生进行思考,就被无情的灾难夺去了生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呢?想想那些在灾难中顽强求生的幸存者、
那些为了救助他人而无私献出生命的奉献者,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呢?
同学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开的更加美丽、灿烂!
说教学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
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
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
天有不测风云
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