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冰雪灾害中的“拼命三郎”
汶川地震的英雄故事精选5篇600字

汶川地震的英雄故事精选5篇600字5.12 中国·爱——中国娇子爱心行动”大型公益节目已经在四川卫视播出了12期,近期节目中,四川卫视将爱的焦点锁定那些为灾区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汶川地震的英雄故事1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
均为男,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农民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
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
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其他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
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杆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
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
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汶川地震的英雄故事2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求求你们让1653我再去救一个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
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个师生。
虽然没有特勤工具,但战士们很快徒手展开救援。
19岁的荆利杰第一个奔向了废墟,开始了长达3天时间的救援。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荆利杰全然不顾。
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荆利杰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最美应急人先进事迹

最美应急人先进事迹
1.翟岩峰:2010年,翟岩峰在四川玉树地震中拯救了5名被埋压的人员。
他无论体力还是精神上都经历了巨大的考验,但一直坚持不放弃,成功挽救了生命。
2.汤一成: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地震,汤一成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冲向灾区,坚持救援了数百名被困人员,展现了他顽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雷锋:雷锋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应急人,他在20世纪50年
代至60年代期间参与了大量的应急救援行动。
他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帮助别人,并选择了无私奉献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榜样。
4.马富华:马富华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职工,在2005年夏季浙江温州发生的特大洪水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地救了30多人,并最终不幸因剧烈体力消耗导致溺水牺牲。
他的临危救人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5.冯焰华:2017年,冯焰华是中国江苏省徐州市钢铁公司的一名焊工,他在一次工作中发生的爆炸事故中抱出地下室的19
名同事,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机智。
他的英勇行为被誉为“地下
英雄”,感动了全社会。
这些人的先进事迹无论是在灾难中还是在平常日子里,都是彰显了人道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典范,他们是中国应急救援队伍中的楷模,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致敬!勇敢的“逆行者”

致敬!勇敢的“逆行者”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着。
然而,在这个伟大而不太平的前行道路上,有一群人,他们决定不向命运低头,不畏惧困难,秉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拼搏精神穿越前行。
他们是“逆行者”,那些在逆境中迸发出爆发力的勇士,那些在处境艰难时仍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强人。
他们是那些舍弃自我、迎难而上、敢于尝试,不断创新、进取的先锋,是那些走过荆棘、不畏艰险、奋勇前行的拓荒者。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一种特别的态度和人生方式,他们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典范。
逆行者,不仅仅是名词,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品格。
当他们面对逆境时,不会抱怨,而是尝试去寻找变通的方法,并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他们不信命,不怨天尤人,更不会用一味的消极和失落来玷污自己的心灵。
他们要做出的是相信自己,充满信心,敢于冒险,创新探索。
只有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有可能渐入佳境。
逆行者,永不懈怠,不后退。
他们始终保持自己的热情和追求,即使面对的困难如同陡峭的升级,他们冷静从容、永不放弃,总会不断寻找机会,不断发现新的必胜之路。
他们付出的代价可能会很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收获也会相应的惊人。
正是因为心中有着执着和坚守,才有了顺利和圆满的结局。
逆行者,一直在前行,他们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走自己想要走的路。
他们不是在寻找那条最短的路,而是想要寻找那条最有意义的道路。
也许这条路不容易走,但却是通向人生精华的唯一路径。
他们用勇气和决心闯过了困难,他们也用耐心和成就感证明了他们的价值。
逆行者,他们是一群坚强、智慧且勇敢的人,无论前面有多少的风雨、挫折、他们始终保持着一份执着和信念,在所有人都不持一点幸运时,他们的坚持令所有人看到了一线希望。
他们在完成自己的使命时,有的已经成为了一名护士,坚守在医院里,抗击疫情;有的已成为一名农民,忍受着刺鼻的农药味道,努力养活全家;有的已成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更多的人保持着自己的本色,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努力地完成着自己的人生使命。
环卫抗雪除冰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环卫抗雪除冰先进个人主要事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寒冷的冬季,雪花飘飘,大街小巷被白雪覆盖,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困难。
在这个时候,环卫工人们便站在最前线,奋战在抗雪除冰的第一线,为城市的清洁和畅通默默付出着辛勤劳动。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高寒的环境下,积极投入到抗雪除冰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勇敢精神展现了环卫工人的职业精神和担当责任的意识,他们的先进事迹也感动了无数人。
一位环卫工人小明,在今年的一场大雪中,他披着厚实的工作服,手持除霜机器,踏着薄冰前行,在城市的主干道上日夜轮换,为市民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尽管风雪交加,温度骤降,但小明始终坚守在一线,不畏艰难,默默奉献,展现了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他的先进事迹激励了身边的同事们,也赢得了市民的尊重和认可。
另一位环卫工人小红,在除冰作业中别出心裁,她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良了除雪器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小红成功地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除雪器械,不仅在除雪作业中事半功倍,还为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小红的先进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她也因此荣获了市政府颁布的“环卫抗雪除冰先进个人”称号,成为了同行们学习的榜样。
除了小明和小红,还有许多环卫工人在抗雪除冰的工作中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陡坡道上拼尽全力,为车辆清除雪堆,保障车辆的安全通过;一些人爬上高处,用铲雪工具去清理屋顶积雪,避免滑雪意外的发生;还有一些人趟着深雪,进行道路交通指挥,确保城市交通有序。
这些平凡的环卫工人在抗雪除冰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拼搏精神,他们坚守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辛勤劳动守护着城市的美丽。
在这个冬天里,环卫工人们的付出和努力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尊敬和感激。
他们默默奉献,坚守在城市的一线,成为了城市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不怕困难,不怕苦累,才能做出卓越的业绩。
让我们一起向这些环卫工人们致敬,为他们点赞,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勇敢精神点赞!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切顺利,平安健康,愿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愿城市的清洁与美丽因他们而更加绚丽夺目!第二篇示例:随着冬季的到来,雪花飘落,寒冷的天气给城市的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抗雪灾先进个人事迹(精选多篇)

抗雪灾先进个人事迹(精选多篇)第一篇:抗雪灾先进个人事迹抗雪灾保畅通的先头兵——记来安县公路分局张龙同志先进事迹张龙同志是来安公路分局养护处副处长兼小修队队长,来安公路的病害处理、坑槽的挖补都在他的带领下得到整治。
他就像一名医生一样,每天都在给公路把脉治病,保证公路的平整、整洁和安全畅通。
他虽然是养护处副处长,在办公室却看不到他的身影,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和工友们一道工作劳动在公路上。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岗敬业、敢打硬仗的硬汉……。
他从事的虽然是平凡的道路维护的工作,但他懂得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的重大意义。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动脉安全畅通,就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
凡是从事过公路工作的都懂得,公路养护工是一项繁重体力技术工种,他在露天作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夏天天气温度越高,越要工作在路面上;一是天气越寒冷,特别是雨雪天,越要在公路上除冰扫雪。
张龙同志作为副处长兼小修队长,身先士卒,带领职工夏战三伏,冬战三九。
煅炼打造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小修队伍。
他在工作中有股拼命三郎精神,天气越热,修补公路坑槽越忙,你就越能在公路上看到他的身影。
重活、脏活他带头干,虽然皮肤晒黑了,但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却提高了。
公路养护工是一项高危工种,每天都在和伤亡打交道,汽车在他们身边来往穿过,稍不注意安全,就会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他们从事路面作业,特别强调安全第一,放好安全标志牌、锥,身穿安全服等。
07夏天公路作业,一位过路汽车司机处理不当,开进了作业区,向一位道工撞去,张龙见事不妙,不顾自己的安危,眼疾手快,冲上去一把将工友推开,自己却被撞伤。
经医院诊断为石腿骨裂。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在治疗期间放心不下路面坑槽修补工作,腿绑着石膏,扶着拐杖坚持上路指挥工作。
天气虽然炎热,但每有一人叫苦叫累,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他这种以路为业、以路为家的爱岗敬业精神,感动了同志们。
今年新年伊始,皖东大地于1月12、15日降雪以来,从26日至今连续4天普降大到暴雪。
27013098

人 ” 。
才被 搀扶 到乡 医院做 了简单 的包扎 。第
二 天 ,当市 、县检查组到该 乡检查工作 时 ,蒙校 长又一瘸一拐地 出现在 人们 眼 前 。春节期 间 , 他一 直奔波在全 乡 l 0多 个村 的抗雪救 灾路 上 ,共跑烂 了 3双胶
学 生 不 因灾 辍 学 。 到 一 处 , 众 及 学 生 每 群
最后 , 孩在 自家木楼 外房的 阳台上 , 小 发
( 责编
王 学军 )
现手机有一格信号标志 时隐时现 ,他激 动得高喊起来 。蒙校长狂喜不 已 :太好 “
了, 可以联系上了 ! 当晚 , 了随 时掌握 ” 为
都亲切地称蒙校 长为“ 老庚 ” 意为 : ( 最亲
弱, 吃苦耐 劳 , 坚持 在抗 雪救灾第一线 上
不 懈 地 工 作 。同事 叫他 少 下 乡 , 他说 :灾 “
春 节将 至 , 受灾 教师 的安危 牵动 着
蒙校长的心 。 乡退休 教师龙道常 和杨 该
成 兴 的子 女均 不 在身 边 ,孤 身 一 人在
情这么严重 , 下乡怎么行 ?” 不 老伴劝他 要注意身体 , 总是 乐呵呵地说 : 没事 , 他 “
维普资讯
嚣
蔫塞
篝 ∞
越
抗 击冰 雪 灾害 中 的“ 命 三 郎, 拼 ,
— —
记龙胜各族 自治县马堤 乡中心校蒙景 良校长抗 灾事迹
口 龙 胜 各 族 自治 县 教 育 局 余杰略 舒 华 钰
今年 1 中旬 以来 ,龙 胜各族 自治 月 县遭 受 了历史 上 罕见 的特 大冰 雪灾 害 。 据不 完全统 计 ,全 县共有 9 2所学 校受 灾, 冻坏水 管 、 水表 、 电表 、 片 , 坏校 瓦 毁 舍、 围墙 、 道路 、 动场、 运 学农基地 及其他 设施 等直接经济损失达 30 0 0万元 。 在大
云南戍边英雄事迹

云南戍边英雄事迹云南,被誉为“大山深处的明珠”,素有“滇池之国”之称。
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云贵高原的南部,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壮丽的山川地貌。
然而随着边境安全形势的变化,云南也成为了中国最具多样性的边疆地区之一,需要戍边英雄们的守护。
云南的戍边英雄们以他们的勇敢和无私,诠释出了坚守岗位的精神。
这些英雄们常年戍守在边境地区,任劳任怨,不畏艰险。
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安全,守护了家园的和平与安宁。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一位名叫刘宁的云南戍边英雄显露了他超凡的拯救能力。
刘宁当时是中国第三军医大学的一名军医,他在地震发生后奔赴灾区,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医疗技术。
他与其他救援人员一起,用尽全力救助被困在废墟下的人们。
在救援过程中,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疲劳,但他没有退缩,毫不犹豫地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刘宁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了后来者们的楷模。
除了刘宁,云南还有许多其他的戍边英雄,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做出了让人称赞的事迹。
例如,杨家岭边防派出所的邵长河,是一位来自云南昆明的边防警察。
他在工作中经常与繁重的任务和严峻的环境作斗争,但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守边保安全的信念。
他经历了与毒贩的激烈交火,但他始终保持冷静,果断地处置危险,维护了中国的边境安全。
云南的戍边英雄们不仅仅是在保卫国家领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还在促进边区发展、改善边疆居民生活条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在边境地区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农村改革中,戍边英雄们积极参与土地整理和耕地分配等工作,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增加了边疆地区的收入,改善了边民的生活条件。
不可否认,云南的戍边英雄们在守卫边境安全和促进边区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他们的事迹不仅仅是英勇的体现,更是崇高的精神象征。
通过他们的奉献和付出,戍边英雄们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启示和感动。
军队部队幽默搞笑相声剧本台词参赛作品我要当兵(相声)

我要当兵(相声)甲:人人都有梦想。
乙:对。
甲:你的梦想是什么?乙:我?甲:对乙:取个好老婆。
甲:瞧你那点出息。
乙:俺们那的娃都这么想,娶个好老婆,生个娃放羊,再给娃娶个老婆再生个娃放羊……甲:哦,你就是传说中的陕北“土娃”?乙:恩,但俺现在改名不叫土娃了。
甲:叫啥?乙:福娃。
甲:与时俱进了?乙:这年头谁还不来个开拓创新?这就是解放思想带来的变化。
甲:鸟枪换炮了。
乙:人家行,俺照样行,要不俺一辈子得受穷。
你有啥理想?甲:我想当兵。
乙:当八路军?打日本鬼子?甲:什么时候了?鬼子早打跑了。
乙:那还当啥兵?甲:还得保卫祖国安宁啊?乙:是啊,有陆海空,你想当啥兵?甲:你说的太笼统,陆海空有好几十个兵种呢。
乙:你给俺得不得不。
甲:什么叫得不得不?乙:你给俺说说。
介绍、介绍都有啥兵种?甲:陆军有: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和专业部队组成。
其中陆军又分: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炮兵、装甲兵(坦克兵)、工程兵、通信兵、化学兵(防化兵)、导弹兵(火箭兵)、陆军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空降兵等。
主要装备步兵武器、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直升机、汽车等。
担负在陆地歼灭敌人的任务,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军、空军联合作战。
这是陆军。
乙:俺头一回听说有这么多兵种,那海军?甲:海军有:航空兵、岸防兵、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陆战队等兵种和专业部队组成。
其中现代海军的主要兵种有: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
主要装备:作战舰艇、辅助舰船和飞机,配备有战略导弹、战术导弹、火炮、水中武器、战斗车辆等。
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及对岸上实施攻防作战的能力;有的还具有实施战略袭击的能力。
可独立地或与其他军种协同遂行海洋机动作战。
乙:空军?甲:空军有:航空兵、雷达兵、地空导弹与高射炮兵、空降兵等兵种和专业部队组成。
其中现代空军的兵种主要有: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包括歼击航空兵、歼击轰炸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中滑翔翼特战部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击冰雪灾害中的“拼命三郎”
作者:余杰略舒华钰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08年第03期
今年1月中旬以来,龙胜各族自治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冰雪灾害。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92所学校受灾,冻坏水管、水表、电表、瓦片,毁坏校舍、围墙、道路、运动场、学农基地及其他设施等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
在大灾害当前,全县广大教职工全力以赴抗灾救灾,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奋战在抗冰救灾第一线学校,为保护学校财产、抢修校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为取得抗击冰雪灾害的全面胜利,确保2008年春季学期按时开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马堤乡中心校蒙景良校长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用爱心和责任心演绎了一个个抗雪救灾的感人故事。
他将手机高挂在木楼顶上
灾情发生以来,县教育局启动灾情零报告制度。
电话线断了,县委、政府的救灾指示无法获得,乡里学校的灾情无法反映,放寒假回到老家的蒙校长心急如焚。
情急之下,他领着妻子和小孩高举着手机在自家附近四处寻找手机信号。
最后,小孩在自家木楼外房的阳台上,发现手机有一格信号标志时隐时现,他激动得高喊起来。
蒙校长狂喜不已:“太好了,可以联系上了!”当晚,为了随时掌握灾情消息,蒙校长将手机高挂在木楼顶上的檩条上,一个人睡在楼上房间,彻夜竖着耳朵等待电话……
受灾教师的贴心人
春节将至,受灾教师的安危牵动着蒙校长的心。
该乡退休教师龙道常和杨成兴的子女均不在身边,孤身一人在家,没有人照料,生活较困难。
蒙校长得知情况后,带领中心校工作人员赴两位老教师家中为他们排忧解难,送去慰问金和柴火,还组织附近学校师生为他们献爱心,送柴火,并轮流照料两位老前辈,确保他们安度年关。
同时,蒙校长还看望慰问了身患重病的吴子文和蒙文保两位老教师。
春节期间,蒙校长走访慰问教师,共送去慰问金500元和大米、棉被、蜡烛、柴火等价值近2000元的物资,为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在杨晨星家告别时,这位老教师紧握着蒙校长的手激动地说:“雪灾无情人有情,蒙校长,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灾民的“老庚”
临近开学,蒙校长冒着刺骨的寒风,双脚绑着草绳在冰天雪地中跋山涉水,艰难地行走,前去了解看望全乡各村寨的受灾学生,作开学前的动员工作。
5天里,他共走访看望动员受灾学生26人,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面对冰冻灾害。
他告诉各学校校长,要将受灾家庭的学生优先列入“两免一补”对象,确保全乡中小学生不因灾辍学。
每到一处,群众及学生都亲切地称蒙校长为“老庚”(意为:最亲的自家人)或“同年爷”(意为:家里最敬爱的人)。
抗灾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蒙校长年近50岁,他不顾年老体弱,吃苦耐劳,坚持在抗雪救灾第一线上不懈地工作。
同事叫他少下乡,他说:“灾情这么严重,不下乡怎么行?”老伴劝他要注意身体,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没事,没事!”一次,蒙校长深入本乡受灾最严重的东升小学指导抗灾救灾,为了拍摄该校受灾的情景,他爬上学校后边的护墙,不慎从近6米高的墙上摔下,腰、腿被摔伤,手中的相机、手机也摔烂了……在场的教职工马上将他送往村里的医务室治疗。
当村医告诉他最好去住院时,他焦急地说:“灾情这么重,我怎么能安心住院养伤呢?”最后在同事的劝说下,他才被搀扶到乡医院做了简单的包扎。
第二天,当市、县检查组到该乡检查工作时,蒙校长又一瘸一拐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春节期间,他一直奔波在全乡10多个村的抗雪救灾路上,共跑烂了3双胶鞋,跑了近1000公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