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市民文化广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泰达市某文化广场工程

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5)第1节施工技术能力 (5)第2节编制说明 (5)第3节工程概况 (7)1、建筑设计概况 (7)2、结构设计概况 (8)3、营造作法 (9)4、地下工程作法(见表3-3) (10)5、设备工程概况 (10)6、地质概况 (11)7、施工现场环境条件 (11)8、主要承包项目 (12)第4节施工布署 (12)1、施工总体设想 (12)2、施工目标 (12)3、施工部署原则 (13)4、总体施工顺序的部署原则 (13)5、总平面布置原则 (13)6、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顺序安排 (14)7、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的选择 (14)第二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场地的方法 15第1节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15)1、基础施工 (15)2、主体施工 (15)3、装修施工 (16)第2节劳动力计划 (16)第3节材料进场计划 (16)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7)第1节测量方案 (17)1、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7)2、工程建筑物定位和主轴线控制网的设置 (17)3、标高基准点的测量 (18)4、细部测量 (18)5、难点控制 (19)6、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19)第2节基础工程、观光通道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191、基坑支护 (19)2、土方工程 (21)3、钢筋工程 (22)4、模板工程 (23)5、混凝土工程 (24)第3节基础排水和防沉降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节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主体钢结构施工方案:(包括超长钢柱施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2、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电梯井筒剪力墙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混凝土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0091 泰达市某文化广场工程

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9)第1节施工技术能力 (9)第2节编制说明 (9)第3节工程概况 (13)1、建筑设计概况 (13)2、结构设计概况 (15)3、营造作法 (18)4、地下工程作法(见表3-3) (19)5、设备工程概况 (19)6、地质概况 (23)7、施工现场环境条件 (23)8、主要承包项目 (24)第4节施工布署 (25)1、施工总体设想 (26)2、施工目标 (26)3、施工部署原则 (27)4、总体施工顺序的部署原则 (28)5、总平面布置原则 (28)6、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顺序安排 (30)7、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的选择 (31)第二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场地的方法 (34)第1节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34)1、基础施工 (34)2、主体施工 (35)3、装修施工 (35)第2节劳动力计划 (37)第3节材料进场计划 (37)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39)第1节测量方案 (39)1、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39)2、工程建筑物定位和主轴线控制网的设置 (39)3、标高基准点的测量 (40)4、细部测量 (42)5、难点控制 (43)6、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43)第2节基础工程、观光通道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45)1、基坑支护 (45)2、土方工程 (48)3、钢筋工程 (51)4、模板工程 (54)5、混凝土工程 (56)第3节基础排水和防沉降措施 (67)第4节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68)第5节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68)1、主体钢结构施工方案:(包括超长钢柱施工方案) (69)2、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90)3、电梯井筒剪力墙施工 (93)4、混凝土工程 (95)5、脚手架工程 (99)第6节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100)1、墙面抹灰 (100)2、水泥砂浆地面 (101)第7节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103)1、施工准备 (103)2、操作工艺 (105)3、地下室聚胺酯涂膜外防水 (106)4、操作工艺 (108)5、厕浴间地面聚胺酯涂膜防水施工 (109)6、屋面工程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施工 (110)第8节各种管道、线路等非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12)1、水、暖、电安装质量保证措施说明 (112)2、各种管道线路等与结构主体配合的保证措施 (113)3、给排水系统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16)4、电气安装工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20)5、消防工程 (127)6、施工机械使用计划(见表8-1) (132)第9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专利技术应用 (133)1、采用新技术、推进技术进步目标 (133)2、应用项目及实施措施 (134)第四章管理办法及措施 (136)第1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36)1、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136)2、技术先行 (136)3、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137)4、材料进场保证措施 (137)第2节冬、雨期施工措施 (138)1、冬、雨期施工部位 (138)2、冬期施工 (138)3、冬期施工准备工作 (140)4、安全与防火 (141)5、冬期施工措施 (142)6、雨期施工 (145)第3节施工工序协调措施 (147)1、预留预埋配合 (147)2、卫生间施工配合 (148)3、地下室 (148)4、暗设箱盒安装配合 (149)5、灯具、开关、插座盒 (149)6、施工用电及场地使用配合 (149)7、成品保护配合 (150)第4节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及体系框图 (150)1、项目管理体系框图 (150)2、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及职责 (151)3、总部与项目的关系 (154)4、总部对项目经理部授权范围 (155)第5节保证安全施工措施及体系框图 (156)1、安全管理措施 (156)2、安全组织保证体系 (157)第6节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及体系框图 (158)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158)2、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62)第7节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75)第8节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177)第9节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179)第10节总包管理及服务措施 (181)第11节工程交工后服务措施 (187)第一章综合说明第1节施工技术能力第2节编制说明2.1 编制原则建设单位发布的某文化广场主体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将作为我公司本次投标的重要原则,我公司将积极按照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文件的要求,进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的编制。
文化广场施工方案

文化广场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为文化广场施工方案的详细说明,主要包括施工目标、施工进度、工程安排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文化广场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广场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2. 施工目标文化广场的施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建设一个开放、舒适、多功能的文化广场,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和展览展示等需求。
•强调文化广场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吸引不同年龄、背景和兴趣的人群。
•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包括休息座椅、公共卫生间、照明设施等。
•考虑可持续性和环保要求,尽量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
3. 施工进度本项目的施工进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3.1 筹备阶段•完成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审批。
•筹集必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法规和要求。
3.2 地基工程•进行现场测量和勘测工作,确保地基的平整和稳固。
•进行地下管线的检查和修复,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周边设施和居民。
3.3 主体结构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包括广场地面、建筑物、景观设施等。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组织,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3.4 室内装修•进行文化广场内部的室内装修工作,包括物品摆放、墙面装饰、灯光布置等。
•强调文化元素的体现,使广场内部具有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
3.5 建设验收和开放•进行建设验收工作,确保广场的质量和安全性。
•安排开放仪式,邀请相关官员和市民参与,标志着文化广场建设的完工和开放。
4. 工程安排根据施工进度,将工程安排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1 工程准备阶段•配置施工设备和材料。
•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如围栏、工棚等。
4.2 地基工程阶段•进行地基测量和勘测。
•清理地表杂物。
•进行地基改造、土方开挖等工作。
4.3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围墙和建筑物的基础设施。
•进行地面铺设、绿化种植等工程。
•安装景观设施和公共设施。
4.4 室内装修阶段•进行室内装修工作,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等。
泰达市民文化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泰达市民文化广场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名称二OO 二年十月八日1目录表 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综合说明···················································1-161 施工技术能力2 编制说明···················································2-43 工程概况···················································5-124 施工部署···················································13-16第二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场地的方法·····17-201 机械设备进场计划···········································17-182 劳动力计划·················································18-193 材料进场计划···············································19-20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21-771 测量方案···················································21-232 基础工程、观光通道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24-353 基础排水和防止沉降措施 (36)4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保护措施 (37)5 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38)6 装修工程施工方案···········································58-597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60-648 各种管道、线路等非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65-759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专利技术.......................76-77第四章管理办法及措施 (78)1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78-1112 冬雨期施工措施·············································79-833 施工工序协调措施 (84)4 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及体系框图·································85-885 保证安全施工措施及体系框图 (89)6 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及体系框图·····························90-1007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01)8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102-1039 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104)10 总包管理及服务措施·········································105-10711 工程交工后服务措施.........................................108-111表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12)表3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112)表4 施工进度计划 (112)2表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1 章:综合说明1. 施工技术能力32. 编制说明2.1 编制原则建设单位发布的泰达市民文化广场主体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将作为我公司本次投标的重要原则,我公司将积极按照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文件的要求,进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的编制。
文化广场施工方案计划

文化广场施工方案计划一、项目概述本文化广场施工方案计划旨在确保文化广场的施工过程能够高效、顺利地进行。
文化广场作为城市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需要充分考虑其功能需求以及安全要求。
本方案将包括项目概述、施工过程、工期计划、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内容。
二、施工过程1.前期准备(1)合同签订: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明确施工方案的责任和要求。
(2)场地勘查:对文化广场的规划场地进行勘察,确保施工的可行性。
(3)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勘察结果确定施工方法和步骤,设计施工方案。
2.场地准备(1)场地平整:对文化广场等场地进行平整处理,确保施工的平稳进行。
(2)临时设施搭建:搭建施工现场所需的临时办公室、仓库等设施,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3.基础施工(1)地基处理:对基础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其稳固性和承重能力。
(2)基础桩基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基础施工,确保广场的稳定性。
4.主体结构施工(1)框架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主体框架的搭设。
(2)砌筑工程:对墙体等结构进行砌筑施工,确保其坚固稳定。
5.装修装饰施工(1)室内装修:对广场内各个室内空间进行装修施工,满足功能需求和美观要求。
(2)室外装饰:对广场外立面和周边环境进行美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工期计划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安排。
具体工期计划如下:1.前期准备:1周2.场地准备:2周3.基础施工:4周4.主体结构施工:8周5.装修装饰施工:12周6.竣工验收:1周总工期为28周。
四、质量控制为确保文化广场的施工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质量控制:1.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2.严格管理施工人员,确保人员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合格。
3.建立质量验收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五、安全管理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安全管理:1.建立安全验收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检和联合检查。
泰达市民文化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泰达市民文化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泰达市民文化广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金街,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工程范围包括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灯光音响、绿化景观等方面的设计施工。
二、设计施工原则本工程施工遵循“安全、高效、环保、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依据工程图纸及现场情况,采用现场调整与优化设计的方式,确保施工质量和完成时间。
三、施工派遣施工派遣人员包括:1. 项目经理:全面掌握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材料等方面的信息,负责项目的组织、调度、协调及管理工作。
2. 施工部长:负责施工组织、调度、控制建筑工程全过程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3. 现场主管:负责现场施工的日常管理、调度和安排工作,协助施工部长完成施工任务。
4. 技术员:参与制定施工方案和设计,参与现场建设、监管和管理。
5. 施工工人和技术工人:根据施工安排参与具体的施工项目。
四、施工方案1. 常规施工方式:采用施工顺序控制、工序衔接、作业协调管理的常规施工方式,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2. 安全措施:全程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的安全法规,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监理制度,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 材料采购与管理:选择优质的材料,并严格执行材料进货检验程序,将合格材料及时送到现场,减少材料浪费和损失。
4. 防火施工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5. 环保施工管理:严格管理施工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置,保护环境。
6. 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和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失。
7.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检测施工过程,化解施工纠纷,保证工程的合格验收。
五、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的施工周期为180天,按照如下进度安排:1. 第1-20天:施工现场勘查,制定详细施工方案,采购材料和设备。
泰达市民文化广场施工测量

泰达市民文化广场施工测量
王开彬
【期刊名称】《城市勘测》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通过天津泰达市民文化广场施工测量实践,对其矩形控制网测设、施工放样等进行了精度分析,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方案,满足了施工放样的需要.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王开彬
【作者单位】抚顺市勘察测绘院,辽宁,抚顺,113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
【相关文献】
1.大型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研究--以泰达市民文化广场项目为例 [J], 武兰生
2.泰达市民文化广场的设计创新 [J], 王振刚;武蓝生
3.泰达市民文化广场的艺术钢结构 [J], 王立军;肖景钟
4.天津泰达市民文化广场PTFE膜结构工程 [J], 李中立;宋小兵;刘秋子;徐向增;佟建伟
5.泰达市民文化广场网架脚手架设计 [J], 李晋昌;焦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广场工程测量方案

X文化广场工程测量方案_物业经理人某文化广场工程测量方案1、施工测量前的预备工作1.1.1 校对测量仪器: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无误,本工程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器具都需经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前方可使用。
1.1.2 依据建筑施工总平面图及其他相关资料进展复核,做好坐标掌握点,高程原点、资料的交接工作;1.1.3 熟识图纸,切实了解构造。
建筑等细部尺寸与相对位置的关系;1.1.4 了解各分局部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规划和施工工艺流程,确定各细部的轴线、标高的测量时间、方法;1.1.5 对测量用帮助材料提前进展预备。
2、工程建筑物定位和主轴线掌握网的设置1.2.1 依据规划勘测部门及建立单位供应的坐标掌握点,施工总平面图等资料,进展实地踏勘,编制详尽的工程定位测量方案:包括施测路线、采纳的计算公式、测设精度、所需测量器具等;随后进展建筑物的角点、主轴线的定位,并记录下现场测设的原始数据、图表,经复核无误后,填写资料报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1.2.2 主轴线掌握网布设:本工程依据建筑物的实际状况,依据《工程测量规程》等要求,加密从前测设的主轴线,联测后形成满意施工放样及测量精度的场区主轴线掌握网,闭合无误后,埋设主轴线掌握网节点掌握桩。
掌握桩应设置在安全、易保存的位置,掌握桩前不允许堆放材料,以保证其通视良好;1.2.3 验线掌握轴线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自检合格后工长复检,再由专职质检员专检,确认无误后请监理验线签证。
3、标高基准点的测量1.3.1 标高基准点的引测:依据建立单位供应的由规划部门设置的水准基点引测至施工现场的标高基准点:使用高精度的水准仪及最正确路线、良好的测设方法,现场设置水准基准点4 个(水准点每隔60m 一个)合理布置以满意相互校合和分段施工的需要,并能长期保存;1.3.2 水准基点测设方法及精度要符合《工程测量规程》及相应工艺流程要求;1.3.3 水准基点埋设要稳定、安全牢靠,测设的原始记录要整理保存好,以备查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工程施工测量 (2)第二章钢结构及膜结构安装测量 (8)第三章沉降变形观测 (11)工程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网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见图1 所示;(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图1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4)桩位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平面图利用TOPCON GTS-602AF 全站仪(测角1”,测距1+1PPM),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十字型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面控制网(如图1所示)。
地下室的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如下图2)。
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悬挂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上。
图2 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3 个),采用DS2 精密水准仪(精度1mm/km 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三等水准的精度。
(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 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4)场区内至少应有3 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km,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m。
12. 高程控制将测量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层间测量误差控制±3mm 内,总高测量偏差小于15mm),及时准确地为工程提供可靠的高程基准点,紧密配合施工,指导施工。
(1)平面高程控制网的施测。
将甲方提供水准点复检合格后组成闭合环,采用双仪1、粗钢筋;2、回填土高法进行引测。
;3 、混凝土(2)基准点埋深及形式。
图3 控制点做法在本工程中,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设在一起。
如图3 所示。
(3)测量器具配置。
选用DSZ2 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FS1 平板测微器一台,2m 铟钢尺两把,50m 钢卷尺一把。
(4)技术要求。
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MW= 1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W——闭合差,mm;L ——相应线路长度;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采用三等水准测量,具体要求如表2。
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表表2(5)成果的处理及复测周期。
每一测站观测成果应于观测时直接记录于三、四等水准测量手薄中,不得记于其他纸张上最后进行转抄,每一测站观测完毕,立即进行计算和校核,各项校核数据都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方可将仪器转入下一站。
由于本工程水准网较简单,只进行简单的高差改正即可。
各高程基准点的复测工作,每一月进行一次。
(6)标高点的竖向传递。
用水准仪、塔尺及钢尺等沿塔吊立杆、电梯井内壁或内控点预留孔洞进行传递,在每层弹出500mm 线作为放样窗台、门洞、钢结构等的基准。
(7)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
1)钢筋工程。
利用往返观测将工作基点的引测至柱竖向钢柱上,此项工作的精度不得低于水准网的精度要求,此工作经复测无误后,交给工长作为整个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
工长在进一步引测过程中,层间偏差值不得超过±3mm 的要求。
现场标高点用红或蓝胶带纸进行标识,应注意胶带纸上下边的统一。
在绑扎门窗洞口过梁时,可用5m 钢卷尺将标高再向上传递,拉尺过程中应保持立筋垂直,以免造成立筋垂直偏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过梁钢筋偏低的质量问题。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梁梁接头钢筋的顶标高,看钢筋是否有保护层,锚入本楼层的墙筋顶标高,电梯井下口上部筋顶标高等。
2)模板工程。
板底模支设高度是依据测设于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所以测设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是模板工程标高控制的着重点。
测设时可选择位于满堂脚手架的角点、中间点底部稳定可靠、垂直的立杆,将标高测设其上,扶尺人员注意标高的上方是否有扣件、横杆阻碍标高点向上的传递。
然后用红或蓝胶带纸做统一的标识。
测设完毕后可沿立杆向上传递,定出水平杆的标高点,利用细线将各标高点连线,检查合格后(连线应重合,偏差值小于3mm),可将此细线作为其他脚手架搭设的依据。
待部分板模铺设完成后,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检查模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相邻两块模板的高低差。
若发现问题,现场改正,直至符合表3 的要求。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值表3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吊模侧模底标高,外墙模板标高是否低于混凝土顶面标高,跨度不小于4m。
梁、板跨中标高是否按要求起拱,电梯井底模,焊接预埋件标高高差等。
3)混凝土工程。
工作重点:控制板混凝土顶面标高。
待板底模铺设完成后,即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将距混凝土面500mm 的控制标高测设在剪力墙竖筋及暗柱立筋上,测设标高的数量应保证每面墙上有一标高点。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各标高点拉线,检查找平,此外工作面上也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 以内。
4)室内工程。
室内地坪面积较大,施测时可将建筑500 标高沿内墙每3~5m 测设一点以及柱侧面上,后弹墨线红油漆标识,室内地面在1.5m×1.5m 方格网上做灰饼。
浇筑地面时也可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 以内。
(三)±0.000 以下施工测量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采用TOPCON GTS-602AF 全站仪(测角1”,测距1+1×106),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校测无误后,再根据轴线控制网对其承重的桩基础进行检测,符合桩基础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关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
2.轴线投测方法(1)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
(2)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T2 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 2 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
对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线各一条, 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
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4.施工放样技术要求表表43. ±0.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0.000 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明显且不会沉降的位置,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以便施工中使用。
(3)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
柝模后,抄测结构1m 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
(四) ±0.000 以上施工测量1. 平面控制测量对于局部层的建筑物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外控法),对于不能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的层面应采用内控法。
在建筑物±0.000 测设轴线控制点上架设激光垂准仪,向上传递轴线平面位置。
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2)柱子垂直度检测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
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检测。
(3)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 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1m 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 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
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3. 高程的传递在第一层的柱子和平台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m 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2)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5。
标高测量允许误差表5(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4. 内控制测量方法零层板施工完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
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m的位置。
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cm×1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