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中荧光光度法的运用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探讨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探讨

谱法的检测准确率不高。

采用基本参数法检测时,如果在食品中含有碳、氢和氧等元素,检测时会出现误差。

很多的农药生产中使用的元素是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又因为使用荧光光谱检测法对这种元素的检测准确度不高,因此使用这样的方法检测蔬菜和瓜果农药残留时,准确率不高。

标准曲线模型需求不时更新
标准样品发生变化和仪器发生变化时,标准曲线模型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仪器的使用发生了变化,在样品检测过程中数据也会发生变化,因此。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分析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分析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分析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当前食品的安全事故频发,这就要求人们去研发一项可以对食品的安全进行准确检验的技术。

荧光光谱便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兴的对食品的安全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技术,由于其破坏性较小,污染较少,分析的时间较短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在对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荧光光谱技术的相关原理出发,探讨该技术在控制食品的质量,鉴别食品的真伪以及对食品中的污染物的残留进行检测等方面来分析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荧光光谱;食品安全;检测应用食品的安全问题同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而食品安全的状况也是同国家中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然而最近几年以来,在食品的安全领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着安全的隐患,比说说假冒伪劣的食品,在食品中参杂着非食品的物质以及工业污染等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对于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也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荧光光谱的检测技术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兴的一项对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的技术,由于自身的检测效率高,污染性较小,所用的成本较低而受到了众多学者的欢迎。

1 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以及优势1.1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荧光是指受到光激发作用的分子自第一激发下单重态最低的振动能级返回基态时所发的辐射,在通常情况下发生在有着平面以及刚性结构的p的电子共轭的体系分子之中。

伴随分子的平面度以及电子的共轭度不断增加,荧光的强度也随之不断得以增加,光谱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红移,这样光谱中的强度与形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荧光性光谱为可以提供有着共轭结构分子组分的分布以及浓度大小有效性的测试方式。

在食品中经常包含许多有着荧光特征的物质,比如说芳香族的氨基酸,多酚类的物质,叶绿素,核黄素,蛋白质中的色氨酸残基,黄酮类的物质,维生素等等,在一些食品的添加剂,工业的污染物以及农药之中也包含有内源性的荧光,这些物质中荧光的图谱可以对食品定性以及定量的技术提供一些基本的信息。

食品 维生素C测定 荧光光度法

食品 维生素C测定 荧光光度法
分 醋酸钠的步骤与加邻苯二胺的步骤合并在一个试管中进行。改进后的方法,不仅克服了经典
法中提取液难配制以及存放时间不宜过长的缺点,而且简化了操作手续,提高了分析速度。
析 3试剂 酸洗活性碳:取 100g活性碳,以 10%的 HCl500ml加热煮沸 2min,以水洗涤 3次(每 次 500ml),然后置 120℃下烘干备用;
9.5 10.8 12.2 14.5 16.9
中 硼酸-醋酸钠的影响:试验表明,作为掩蔽剂的硼酸-醋酸钠溶液在加入空白管后,必
须放置 15min后,荧光强度才完全降到最低值,否则空白值会偏高。
国 工作曲线:试验表明,Vc含量在 0~80μg/14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工作曲线
的回归方程为:
F=1.974+1.281,相关系数 r=0.9991
表 5 几种食品中 Vc的测定结果
Vc含量
回收率
(mg/ml)
(%)
2.36
91.9
122.66
92.0
0.248
92.1
0.228
93.2
平均回收率 (%) 92.3 92.3 92.3 92.3
7参考文献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4 No.1
中 国 分 析 网
式中:F 相对荧光强度; C μg/14ml。

由于本法中 Vc在 0~80μg/14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故本文采用直接定点比较
法来计算样品的 Vc总量。
析 式中:FA
Vc含量(mg/ml)=FFAS--FFAS00 ×C×K×
1 1000
样品液的相对荧光强度;
网 FA0 样品空白液的相对荧光强度;
以水定容至 50ml,取此定容液 50ml,从棉花过滤至 100ml烧杯中,加入 2g活性碳,剧烈搅

实验五食物中核黄素含量测定荧光法

实验五食物中核黄素含量测定荧光法

实验五食物中核黄素含量测定(荧光法)(-)目的意义核黄素是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通过测定食物中核黄素含量,可了解人体核黄素摄入情况。

(二)原理核黄素受到波长为440~500nm的光照射后能产生光黄素(luniflavin),此物质能产生较强的荧光。

在稀溶液中其荧光强度与核黄素浓度成正比。

试液中再加人低亚硫酸钠(Na2S2O4),将荧光素还原为无荧光物质。

然后再测定试液中残余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两者之差即为食品中核黄素所产生的荧光强度。

(三)仪器与试剂1.荧光光度计2.高压消毒锅3.锥形烧瓶,核黄素吸附柱(如图6-1)4. 1.0mol/L盐酸溶液吸取分析纯浓盐酸83.3ml于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5. 0.lmol/L盐酸溶液将上液按1:10稀释。

6.4%氢氧化钠溶液,0.4%氢氧化钠溶液。

7.3%高锰酸钾溶液。

8.3%过氧化氢溶液。

9.核黄素储备液(23ug/ml)精确称取已干燥过的核黄素(在干燥器中放置24h)25m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倒入1L容量瓶,加蒸馏水500ml,加入2.4ml 冰醋酸,将其放在温水中摇动使颗粒完全溶解,冷却后稀释至刻度,加入少量甲苯,避光冷藏备用。

10. 核黄素工作液(0.lug/ml)吸取上液1.0ml,加水稀释至250ml。

避光,贮于4℃冰箱中可保存1周。

11.20%低亚硫酸钠溶液用时现配,保存在冰水浴中,4h内有效。

12. 0.04%溴甲酚绿指示剂称取0.1g溴甲酚绿于小研钵中,加1.4m1 0.4%氢氧化钠溶液研磨,加少许水继续研磨直至完全溶解,加水稀释至250ml。

13. 2.5mol/L无水乙酸钠溶液使用时现配制。

14.10%木瓜蛋白酶溶液使用前用2.5mol/L无水乙酸钠溶液配制。

15.10%淀粉酶溶液使用前用2.5mol/L无水乙酸钠溶液配制。

16. 洗脱液丙酮:冰酷酸:水(5:2:9)。

(四)操作步骤整个操作过程需避光进行。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分析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分析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分析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当前食品的安全事故频发,这就要求人们去研发一项可以对食品的安全进行准确检验的技术。

荧光光谱便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兴的对食品的安全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技术,由于其破坏性较小,污染较少,分析的时间较短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在对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荧光光谱技术的相关原理出发,探讨该技术在控制食品的质量,鉴别食品的真伪以及对食品中的污染物的残留进行检测等方面来分析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荧光光谱;食品安全;检测应用食品的安全问题同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而食品安全的状况也是同国家中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然而最近几年以来,在食品的安全领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着安全的隐患,比说说假冒伪劣的食品,在食品中参杂着非食品的物质以及工业污染等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对于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也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荧光光谱的检测技术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兴的一项对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的技术,由于自身的检测效率高,污染性较小,所用的成本较低而受到了众多学者的欢迎。

1 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以及优势1.1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荧光是指受到光激发作用的分子自第一激发下单重态最低的振动能级返回基态时所发的辐射,在通常情况下发生在有着平面以及刚性结构的p的电子共轭的体系分子之中。

伴随分子的平面度以及电子的共轭度不断增加,荧光的强度也随之不断得以增加,光谱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红移,这样光谱中的强度与形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荧光性光谱为可以提供有着共轭结构分子组分的分布以及浓度大小有效性的测试方式。

在食品中经常包含许多有着荧光特征的物质,比如说芳香族的氨基酸,多酚类的物质,叶绿素,核黄素,蛋白质中的色氨酸残基,黄酮类的物质,维生素等等,在一些食品的添加剂,工业的污染物以及农药之中也包含有内源性的荧光,这些物质中荧光的图谱可以对食品定性以及定量的技术提供一些基本的信息。

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分析与思考

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分析与思考

2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分析与思考刘成志(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文章从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必要性分析入手,论述了荧光光度法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应用。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荧光光度法在亚硝酸盐测定中的推广使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荧光光度法;亚硝酸盐;实验测定中图分类号: O657.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刘成志(1961-),男,大专,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测。

1 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必要性亚硝酸盐是一种具有抗菌防腐能力的发色剂,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如果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则会引起中毒,严重时可能会致人死亡。

因此,国家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用量有着明确规定。

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当其与人体中的低铁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后,会生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含量达到血红蛋白总量的30-40%时,便会引起轻微中毒症状,若是超过60-70%,则会导致人体缺氧而死。

如亚硝胺,医学界已经验证肝癌和胃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有直接关系。

2 荧光光度法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应用荧光光度法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面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荧光探针的强弱程度对食品中的亚硝酸盐进行定量检测。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二氢吡啶荧光探针进行实验。

2.1 实验部分(1)实验试剂和仪器。

本次实验中使用的主要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试剂和仪器试剂材料等级实验仪器型号亚硝酸钠分析纯荧光分光光度计Cary Eclipse 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分析纯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Cary 50型浓盐酸分析纯比色管10ml 亚铁氰化钾分析纯移液器100-1000L 乙酸锌分析纯pH 计FEP20硼酸分析纯恒温水浴锅WB-2000型--超纯水机MiLLi-Q --电子分析天平AL400(2)实验原理。

由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一氧化氮,二氢吡啶荧光探针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后,则会生成吡啶产物(芳构化),通过反应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与亚硝酸盐浓度的线性关系,便可得出溶液中亚硝酸盐的具体含量。

食品检测中荧光光度法的运用

食品检测中荧光光度法的运用

测的方法,物质能否发出荧光与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有 密切的联系,并且与物质所在的外界环境有关系。荧 光光度法,其灵敏性是比较高的,在取样时,可以选 择少量的食品 [1]。荧光光度法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 重现性,可以为食品检测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荧光 光度法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食品检测时 应用荧光光度法主要是对食品发出的荧光进行检测, 但并不是所有食品都能够发出荧光,在食品检测过程 中,需要技术人员结合食品的实际情况添加一些试剂, 从而使食品发出荧光,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Key Words: Food testing; Fluorophotometr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S207;O657.3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越 来越重视。但是,很多食品生产厂家为了牟取自身的 利益,致使食品中的金属元素、维生素等含量超标, 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 要加强对食品的检验检测工作,使用科学的检测方法 明确食品元素含量,以保证食品健康。荧光光度法在 食品检测中的运用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并且这种方法在食品检测时更加便利、快捷。荧光光 度法是以辐射跃迁为基础的一种检测方法,结合波长 以及分子规律,结合物质浓度进行食品检验。该方法 可以用来检测复杂基质中痕量化合物,并且为食品检 验提供科学的保障。
Song Huiping (Shanwei Quality & Measuring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Shanwei 516600, China)
摘 要:本文首先简单说明什么是荧光光度法,然后说明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如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 氨基酸与维生素、兽药残留。

Analysis and Testing 分析检测

食品中砷的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研究进展

食品中砷的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研究进展
c a us e s oi l a n d w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 So me c he mi c a l a d d i t i ve s us e d i n f o o d p r oc e s s i n g i n c l u di n g a r s e n i c wo ul d p ol l ut e f o o d. Chi n a St a n da r d Me t h od de t e r mi n e a r s e n i c i s wi t h c o mp l e x o p e r a t i on a nd l o w s e n— s i t i vi t y . The a t o mi c f l u or e s c e n c e s pe c t r o ph o t o me t r y i s a me t h od wi t h hi g h e f f i c i e nc y a nd l o w c o s t ,i t ha s h i gh s e ns i t i vi t y,l e s s i nt e r f e r e nc e,wi d e l i n e a r r a ng e a nd f a s t a n a l ys i s s pe e d . Thus ,t h e r e s e a r c h pr o gr e s s o f a t o mi c f l uo r e s c e nc e s pe c t r op ho t o me t r y i s r e vi e we d i n t h i s pa pe r i n o r de r t o pr o v i de a r e f e r — e nc e f o r r e l a t e d r e s e a r c h. Key wor ds:a r s e n i c;a t o mi c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s p e c t r oph o t o me t r y;we t di ge s t i o n;mi c r o wa v e di g e s t i on;c a r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2018年8月No.4 August,2018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技术及手段越来越多,也使得食品检测的效率及效果不断提高增强。

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辐射跃迁的食品检测技术,其依波长及分子等种类规律,可对食品中所含各类物质进行测定,并能详细检测复杂基质的痕量化合物,为食品安全提供良好保障[1]。

1 荧光光度法简述简单来说,荧光光度法就是一种利用物质散发出来的荧光而对其实施检测的方法。

当然,被检测物质是否能散发出荧光,主要取决于物质的分子结构,同时还受被检测物质所处环境的影响。

荧光光度法的光谱范围一般处于X 光谱区,再者,还有红外光谱区。

荧光光度法的优势有很多,包括灵敏度高、取样少、准确度高、选择性强、具重现性等。

据相关研究表明,利用荧光光度法实施食品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可达ng/mL ,且少量食品样本就能得到准确结果[2]。

另外,荧光光度法所具有的重现性还可为检测人员提供更多参考数据。

荧光光度法也存在一定缺陷。

如,利用荧光光度法对食品进行检测时,其要求被检测食品可散发出荧光方能检测,然而在实际生活当中,有部分食品是无法散发出荧光的,因此,在进行实际检测时,检测人员需依食品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入相关试剂,以使食品能够散发出荧光,再对其实施检测,这样就会导致检测所需时间延长,影响检测效率。

2 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2.1 运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据相关研究,老年痴呆症主要是因机体铝元素含量过多而引起,机体铝元素含量过高,会抑制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与代谢,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的生理活动,从而引起骨质疏松,进而诱发老年痴呆症。

为此,食品检测非常重视对食品中所含铝元素的检测。

现用于检测食品中所含铝元素的荧光光度法主要有微波消解—荧光光度法、铝—环丙沙星—十二烷基硫酸钠荧光体系[3]。

硒是人类机体生长与发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但硒元素的过度摄入也会引发不良后果。

硒元素广泛存在于多种食品当中,为有效控制人体硒元素的摄入,就有必要对食品当中的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

现用于检测食品中所含硒元素份量的荧光光度法主要有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荧光分光光度法,其灵敏性较好,检测精度较高,且具强重现性,广泛应用于基层检测机构。

随着专家学者们对此检测方法的不断深入探讨与研究,现此检测方法的操作过程不断得到简化,降低了其污染风险,并可应用于测定大批量样品。

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虽具较高检测精度,但其所需精密检测设备较多,不便于进行广泛推广使用。

荧光光光度法在食品中所含金属元素的检测还被应用于铅检测当中。

很多食品中都含铅元素,人体无法代谢铅元素,久而久之,就会积聚于人体中,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因此,食品检测也非常重视铅元素的检测。

当前应用于食品铅元素检测的荧光光度法主要是利用铅与浓盐酸混合生成的配合物所散发出来的蓝色荧光进行检测。

此方法具良好线性关系,且具较高回收率,可广泛应用于苹果、蔬果罐头等食品的铅元素检测当中。

2.2 运用于检测食品所含氨基酸及维生素含量酪氨酸是食品当中所含的重要的氨基酸之一,也是人体实现神经传递的重要前提,因此,检测食品中所含酪氨酸的量也非常重要。

荧光光度法可测定食品中的酪氨酸含量,操作简便,检测速度较快,重现性较强,且具较高灵敏度。

叶酸是人类机体所含的重要B 族维生素。

检测人员可利用超声波技术来提取食品中所含叶酸,然后再利用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此方法方便快捷,且检测结果相对准确。

当前,利用荧光光度法可对清水大米所含叶酸量进行检测,也可测定花生、黄豆等食品中的维生素B 1含量。

另有报道,利用荧光光度法检测肉类食品及金华佛手的维生素B 1含量,并有合并利用同步扫描技术对食品中维生素B 1,B 2及B 6含量进行检测的研究。

维生素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可与邻苯二胺发生反应,从而生成具强荧光性的缩合物,依低浓度时缩合物的荧作者简介:王艳晓(1985— ),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化学教育,工业工程。

食品检测中荧光光度法的运用研究王艳晓,张雯雯(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发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测工作也倍受社会关注。

荧光光度法是应用于食品检测的先进手段之一,其操作简便、检测速度较快且较为安全,可用于测定食品当中金属元素、维生素等含量,并可对食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本文简单阐述了荧光光度法的概念,并就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食品检测;荧光光度法;食品安全现代盐化工Modern Salt and Chemical Industry第4期2018年8月No.4 August,2018光强度与维生素C含量的线性关系,即可对被检测物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计算。

现业内人士已成功利用此法对各类蔬菜中的微量维生素C含量进行检测。

相比于其他检测方法,利用荧光光度法检测食品所含维生素C的操作更加简便,且检测灵敏度较高。

也有利用此法对各类饮料及枸杞中所含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的报道。

荧光光度法在食品维生素含量的检测还被应用于检测食品中所含维生素E。

人体主要通过蔬菜水果摄取维生素E,维生素E的含量是评价蔬菜水果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

利用荧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E含量主要是通过测定维生素E的特异性进行评价,其可在λex/λem=295 nm/340 nm处散发出强烈的荧光。

荧光光度法可应用于检测大批量蔬菜水果的维生素E含量。

要注意的是,在检测食品中所含维生素E的量时,若要使用荧光光谱法,则应特别注意石油醚的萃取,以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3 运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当中,为防治害虫,或是祛除杂草、促进作物生长等,种植物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农药,而农药残留的降解相对困难,若人们长期食用含大量农药残留的农作物,待农药残留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为此,要严格做好农作物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针对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应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其流入市场当中。

荧光光度法可详细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且其操作简便,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同时具高灵敏度。

当前应用于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的荧光光度法主要为荧光光光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研究人员利用荧光光谱仪对常见的3种农药实施了荧光光谱测量,了解了这3种农药的荧光特征,并利用此点对市售农药进行了区分。

另有研究人员利用荧光光度法有效检测了面粉及小米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将荧光光度法与导数技术进行结合使用,避免了单独利用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时的背景干扰与谱带重叠给检测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使得检测操作更加便利,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4 运用于检测食品的硝酸盐含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食品检测也分外重视食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现用于检测食品中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的荧光光度法主要为普通紫外分光光度法,两种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03 mm、208 mm,但两者对于光谱的吸收均具一定重叠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检测结果。

因此,现多利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在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将亚硝酸盐的一阶导数值为0的波长当作被检测物的硝酸盐的测定波长,从而来测定食品中所含硝酸盐的量。

利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关键在于将不同质量与浓度的亚硝酸盐208 mm处的一阶导数值视为0,所以,在检测食品所含亚硝酸盐的量时,均选取208 mm波长当作硝酸盐的测定波长,以免因亚硝酸盐而致测量结果精度不准确[4]。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相对简单,且其灵敏度较高,可广泛应用于基层食品检测当中。

伴随我国食品检测的力度不断加大,不管是普通紫外分光光度法,还是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其都将发挥着更多、更大的作用,为食品检测提供技术保障。

伴随分析试剂的不断研发,分光光度法检测也将获得迅速发展,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2.5 运用于测定食用油的品质食用油当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但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的有氧化性稳定性较差,若经高温煎炸,这些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即被破坏,致食用油的品质下降,营养价值降低。

因油分子发生氧化及分解反应,还可能会产生其他有害物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荧光光度法可应用于食用油的品质检测当中,以迅速鉴别食用油的品质。

相关研究人员利用激光荧光法分析并测定了经煎炸过后的食用油。

另有研究人员利用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对经煎炸过后的食用油的质量进行了测定,观察了煎炸前后的食用油质量变化,并确定了食用油经煎炸过后的废弃临界值。

还有相关研究人员在行试样处理后,于λex/λem=386 nm/406 nm处对被检测样品的荧光强度进行测定,检测出了被测定食用油的苯并芘含量。

各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荧光光度法检测食用油品质的操作简便,检测迅速,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荧光光度法于食品检测中的运用还有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如苯甲酸、苏丹红等,以及对食品中所含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如酚及酚类化合物、黄曲霉素、甲醛及甲醛化合物等,检测方法及检测技术设备也不断更新。

3 结语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食品标准也正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食品检测也正朝灵敏化、微量化的道路前进。

荧光光度法是我国实施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广泛应用于食品营养成分及有害成分的检测当中,有效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

相信随着荧光光谱仪的广泛应用及新型实验技术的不断研发,荧光光度法将在食品检测当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也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宋惠萍.食品检测中荧光光度法的运用[J].现代食品,2018(3):104-105.[2] 蔡颖荷.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风,2015(19):123.[3] 刘吉楠.荧光光度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89.[4] 陈奇卉.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分析[J].时代报告,2016(36):289.现代盐化工·研究与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