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
(完整)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力的合成与分解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5:牛顿第一、三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6: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7:摩擦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8:圆周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0:弹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1:万有引力与航天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3: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4:静电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5: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6:电势能电势电势差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7: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8:宇宙航行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9:机械能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0:功功率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1:势能动能及动能定理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2:电场电场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3: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4:气体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5:磁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6:交变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7: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0:磁场磁感应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1:电磁感应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2: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3:恒定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4: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5:欧姆定律电阻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6:安培力洛伦兹力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7:分子动理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8:力与机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9:动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0:热力学定律。
高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树状网络图思维导

高中物理知识框架图树状网络图思维导(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物理知识框架图树状网络图思维导高中物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知识要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开展梳理,一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物理的学习也是非常帮助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思维导图35页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9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31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32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33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34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3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4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5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6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7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8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35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36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1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3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4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5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6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7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8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9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1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11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12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13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14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知识图谱

梯子分类之直线运动zx01:对概念的理解zx01A:质点zx01B:时间和时刻zx01C:位移与路程zx01D:速度和加速度zx01E: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zx01F: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zx02:平均速度zx02A:平均速度的定义zx02B:一段的平均速度zx02C:多段的平均速度zx03:S—t图、V—t图及其他图像zx03A:对S—t图像的理解zx03B:对V—t图像的理解zx03C:给定物理过程的V—t图zx03D:用V—t图像解题zx03E:S—t图、V—t图及其他图像综合zx04:多段匀变----△S=at2zx05:不涉及t----Vt2–Vo2=2aszx06:单体直线运动----Vt、Vo、a、t、s知三求二Vt=Vo+at s=Vot+at2/2 Vt2-Vo2=2aszx07:相遇与相碰zx07A:竖直方向相遇与相碰zx07B:水平方向相遇与相碰zx08:变换参照系,解题更容易zx08A:水平方向的变换参照系zx08B:竖直方向的变换参照系梯子分类之力的合成、分解与平衡ld01:对概念的理解ld01A:力的基础ld01B:重力和重心ld01C:弹力ld01D:摩擦力ld01E:力的合成与分解ld01F:力概念的综合练习ld02:给情景,受力分析ld02A:斜面上的小球ld02B:斜面上的物块ld02C:梯子与杆的受力ld02D:受力分析综合练习ld03:共点力及其合力ld03A:两个力的合力ld03B:三个力的合力ld03C:多个力的合力ld04:摩擦力ld04A:水平面单体摩擦ld04B:水平面叠放体摩擦ld04C:竖直面单体、叠放体摩擦ld04D:斜面单体摩擦ld04E:斜面叠放体摩擦ld04F:传送带上物体的摩擦ld04G:滑轮联接体摩擦ld04H:摩擦综合练习ld05:单体静态平衡ld05A:墙或斜面上的物体ld05B:绳上的物体ld05C:圆弧上的物体ld05D:三角形结构ld05E:单体静态平衡综合练习ld06:单体动态平衡ld06A:匀直的受力分析ld06B: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的相似ld06C:力三角形的变化ld07:多体动态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ld07A:隔离法ld07B:整体法ld07C:隔离法与整体法综合练习ld08:绳习题模块ld08A:绳的最大力ld08B:滑轮轴的力ld08C:绳上滑轮问题梯子分类之牛顿运动定律nd01:对概念的理解nd01A:惯性和牛一nd01B:力和运动nd01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nd01D:牛二nd01E:F=ma简单计算nd01F:综合练习nd02:超重与失重nd03:连接体问题nd03A:水平物块类nd03B:木板木块类nd03C:弹簧类nd03D:水平小车类nd03E:滑轮类nd03F:综合练习nd04:地面摩擦类nd04A:外力水平nd04B:外力倾斜nd04C:图像、表格相关nd05:空气阻力浮力类nd06:弹簧类nd06A:竖直方向nd06B:水平方向nd06C:重弹簧与轻弹簧nd06D:剪绳类问题nd07:斜面绳杆类nd07A:斜面角度固定nd07B:斜面角度改变nd07C:等时圆问题nd07D:斜面叠放体nd07E:物块受外力及综合题nd08:支架与绳类nd09:木板木块类nd09A:块动力方程nd09B:板动力方程nd09C:块板动力方程综合nd09D:斜面上的块与板nd10:传送带类nd10A:传送带水平nd10B:传送带倾斜nd10C:传送带水平与倾斜综合nd11:系统牛二律nd11A:水平方向nd11B:竖直方向nd11C:系统牛二律综合练习nd12:牛顿运动定律综合练习梯子分类之曲线运动qx01:对概念的理解qx01A: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qx01B:曲线运动的受力情况qx01C:运动的合成与分解qx01D:平抛运动qx01E:圆周运动qx01F:综合练习qx02:运动合成与分解实例qx02A:渡河问题qx02B:联接体速度qx03:平抛运动qx03A:平抛的初步认识qx03B:平抛的运动时间qx03C:平抛的速度三角形qx03D:X(t)与Y(t)qx03E:水平竖直,运动等时qx03F:挡板平抛qx03G:斜面上的平抛qx03H:台阶平抛qx03I:排球轨迹qx03J:多体平抛qx03K:平抛综合练习qx04:圆周运动qx04A:皮带转轮qx04B:水平转台qx04C:竖直面绳杆轨道qx04D:两钉问题qx04E:圆锥摆及类圆锥摆qx04F:火车转弯qx05:其他典型题qx05A:平抛、匀圆等效重力场qx05B:子弹圆筒类qx05C:两小球类梯子分类之万有引力wy01:对概念的理解wy01A:万有引力wy01B:开普勒三定律wy01C:卫星里的超重和失重wy02:星体表面g与高空等效g wy02A:星体表面gwy02B:高空等效gwy03:卫星环绕wy03A:近地卫星。
高中物理力学思维导图(可打印)

力学知识结构图力的概念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矢量性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力的分解。
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大小G =mg 。
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周围各地g 值不同。
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g 值较大,赤道g 值较小;通常取g=9.8米/秒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2RMm GF 。
通常取引力常量G =6.67×10-11牛·米2/千克2。
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弹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
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胡克定律F=kx ,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f=μN 。
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
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
“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摩擦力三种常见的力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高中物理分版块知识网络图

r
I U R
I E E反 Rr
U R I
I U E反 R
R l S
E Ir U
R R
r
E
U
电压 U
U IR E反 U IR
P它 IE反
P IU
P热 I 2R
IE I 2R I 2r
IU I 2 R U 2 R
W非 Q+Q内 IE IU I2 r IU IE反 +I 2 R W Q
直线传播、反射
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光的全反射 光 的
衍射
色
散
干涉 光的双缝干涉、薄膜干涉
多普勒效应
偏振
原子物理: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
hν0 W0
截止频率
hν W0
发生条件
遏止电压 eU c 0 Ekm
最大初动能 初动能
光
Ekm hν W0
电 子
饱和光电流 光电流
qE
电场强度 E E U
EF q
dE
U EdE 电势差 U U AB A B
WAB qU AB
U AB
WAB q
A U AO
q
Ep
k
电势φ
Q r
,
1
2
...
Ep
q
电荷 q
静电力 F W qEdE 静电力的功 W W ΔEp 电势能 Ep
场 霍尔效应
回旋加速器
只 加减速直线运动 有 偏转类平抛运动 电 场
对象选取 分析顺序 分析依据
分析方法
F m a
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
描述 模型 方法
时刻、时间
位移、路程
最全高中物理,52张图扫清高中三年知识点

最全高中物理,52张图扫清高中
三年知识点
【物理考点】最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52张图扫清高中三年知识点!(一)--杭州第四中学教育集团钱塘学校
【物理考点】最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52张图扫清高中三年知识点!(一)
史上最全的高中物理思维导图来了,无论是初学物理的同学,还是高三复习的同学,这些思维导图更能让大家厘清思路,掌握知识更牢固!
运动的描述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一定律、第三定律
摩擦力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曲线运动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弹力
万有引力与航天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曲线运动
静电场
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宇宙航行
高三复习,一定要抓好逻辑结构大框架!了解整个知识框架体系后,明确知识的重难点,抓住骨干知识点来进行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史上最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珍藏版)

高中物理最强思维导图值得珍藏值得打印
运动的描述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一定律、第三定律
摩擦力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曲线运动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弹力
万有引力与航天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曲线运动
静电场
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宇宙航行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功率
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
电场电场强度
气体
磁场
交变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磁场磁感应强度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恒定电流
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安培力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分子动理论
力与机械
动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定律
热与热机
光
原子核
机械波
波粒二象性
物态和物态变化
相对论简介
实验与探究
机械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知识结构图力的概念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矢量性 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力的分解。
重力 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大小G =mg 。
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周围各地g 值不同。
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g 值较大,赤道g 值较小;通常取g=9.8米/秒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2R Mm GF= 。
通常取引力常量G =6.67×10-11牛·米2/千克2。
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弹力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
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胡克定律F=kx ,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 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f=μN 。
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
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
“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摩擦力三种常见的力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表达式F 合=ma ,其中F 单位:牛(N );m 单位:千克(kg );a 单位:米/秒2(m/s 2)。
意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存在“平衡’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功 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即:有功必有能量形式的转换.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形式转换。
大小:W=FScos α(两个要素: ①力 ②力方向上有位移)单位:焦(J )正功 :表示动力功(即力与位移夹角小于900。
) 负功:表示阻力功(即力与位移夹角大于900。
)功率 平均功率tWP = 单位:瓦(焦/秒) 即时功率P=FVcos α,单位:瓦(焦/秒)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22mvE K =。
(动能是运动状态的函数,是标量)动能定理 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W=E K2—E K1(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做功的过程)势能 由于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和物体各部分间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势能。
重力势能 E P =mgh h 为物体距零势能位置的高度。
零势能位置可依具体问题解题方便而定,故重力势能的大小只有相对的意义。
重力势能的变化表示了重力做功的多少。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同样,在只有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也保持不变。
冲量 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单位 牛·秒。
冲量的方向,即力的方向。
动量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 单位:千克·米/秒。
动量的方向,即速度的方功和能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表达式Ft=P 末-P 初系统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冲量和动量运动和力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V t =V 0+atS=V 0t+21at 2 as V V t 2202+= 20tV V V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平抛物体的运动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分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规律:水平方向 Vx = V 0,X=V 0t竖直方向 Vy = gt ,y =221gt 合 速 度 V t =,22y x V V +与x 正向夹角tg θ=xy V v匀速率圆周运动特点:合外力总指向圆心(又称向心力)。
描述量:线速度V ,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α,圆轨道半径r ,圆运动周期T 。
规律:F= m r V 2=m ω2r = mr T 224π 简谐运动 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
振动图线描述量:振幅A ,周期T ,频率f (=T1)。
相关物理量的周期性变化:位移、回复力、即时速度、即时加速度,动能与势能等。
单摆周期公式:T=2πgi 机械波 振动在媒质中传播形成波;媒质各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但不随波形一起迁移,波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
波形图线描述量:波幅A ,波长λ,波速V ,周期T ,频率f 。
描述公式:V=Tλ=λf波的形式:横波和纵波。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叫阻尼振动。
振幅保持不变的振动叫无阻尼振动或等幅振动。
物体在周期性外力(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受迫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振幅增大的现象叫共振。
干涉 波的叠加:两列波重叠区域,任何一点的位移等于两列波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二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波相遇,使媒质中有的地方振动加强,有的地方振动减弱,且加强与减弱部分相间隔的现象叫波的干涉。
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衍射 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孔和障碍物时,绕过孔和障碍物的现象叫波的衍射。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可比拟。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物体 的 运 动A 0 t/sX/cm Tλx/cmy/cm A 0V 天体运动问题分析ma R GMm =2 R v m R GMm 22= R m R GMm 22ω= R T m R GMm 222⎪⎭⎫ ⎝⎛=π光学知识结构图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均匀介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本影半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真空中光速 c = 3.0×108米/秒反射定律入射线、反射线与法线共面,且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成虚像;像与物等大小,正立,且与镜面位置对称。
折射定律光线从第一种媒质射入第二种媒质时,入射线、折射线与法线共面,且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i)与折射角(r)正弦的比值为一常量n,n=risinsin(n由两种媒质种类决定),称为第二种媒质对第一种媒质的折射率。
如第一种媒质是空气或真空,n又称为第二种媒质的折射率。
全反射现象光线从空气或真空中射向其它媒质(n密>n疏)时,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C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反射光最强.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SinC=n1光的色散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形成按一定次序(红、橙、黄、绿、蓝、靛、紫)排列的光谱。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同种媒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紫光折射率最大,对红光折射率最小。
棱镜光从玻璃棱镜的一个侧面射入,从另一个侧面射出时,出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相比,向底面偏折。
全反射棱射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光的本性光谱光的波动性光的粒子性发射光谱由发光物体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吸收光谱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干涉的应用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特点:①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射金属的极限频率,才可以发生;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③光电子的发射是光照瞬间进行的;④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光子光在空间传播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
光子的能量E=hv,h=6.63×10-34焦·秒,称普朗克常量。
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hv-W=21mv2,其中W为逸出功,21mv2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故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里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都是微观世界中的意义)。
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r射线,由低频到高频,构成了范围非常广阔的电磁波谱。
连续光谱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的光谱。
明线光谱(线状谱)由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组成的光谱。
各种元素都有一定的线状谱,元素不同,线状谱也不同,故线状谱又称原子光谱。
光谱分析根据光谱来鉴别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光谱分析。
做光谱分析时,可利用明线光谱也可以利用吸收光谱。
热学、原子物理知识结构图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①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②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 ,分子质量数量级10-26kg③阿伏伽德罗常数 N A =6.02×10 23mol -1。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实验基础 ①扩散现象;②布朗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r 0=10-10m ; r = r 0时,f 引=f 斥;r >r 0时,f 引>f 斥;r <r 0时,f 引<f 斥。
分子的动能: 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由温度T 决定分子的热能:分子间由相互作用力和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与体积V 有关 物体的内能: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与T 、V 有关物体的内能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做功——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热传递——物体之间(或物体各部分间)内能的转移W+Q=ΔE能量守恒定律分子动理论热和功原子物理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结构汤姆生模型a 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a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a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a 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极个别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是180°天然放射线α射线: α粒子流。
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贯穿本领小,电离作用强。
β射线:高速电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