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浙江版 6-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题卷

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
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 )
A.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
③民众组成陪审法庭
④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
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
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 年)已过尚依
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高考加油,高考加油,高考加油
高考资料浙江版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高考加油,高考加油,高考加油
高考资料浙江版
A.贵族垄断立法权 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1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大投资
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
A.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8学考选考(4月)历史试卷-答案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历史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B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 项正确。
【考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2.【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尚贤、尚同”“节用、节葬”,该观点符合墨家思想主张。
A项是儒家孟子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B项正确;C项是儒家孔子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D项属于道家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考点】百家争鸣——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答案】B【解析】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A、C、D都不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4.【答案】D【解析】篆书小篆创始于秦代,故A项错误;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故B项错误;楷书形成于汉末,故C项错误;晋代开始盛行,行书它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的古代艺术——东晋的书法名家5.【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元朝疆域辽阔,为实施有效管理,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而非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故A项错误;B项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行省制度不属于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元朝行省制度6.【答案】C【解析】①成就都出现在元代;②成就都出现在宋朝;③成就都出现在汉朝;④成就都出现在明朝。
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选择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宋明理学,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的古代艺术,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7.【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王阳明“致良知”主张的目的,故①错误;材料“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良知,故②正确;“无私则无心”属于明朝李贽的思想主张,故③错误;“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通过“致良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浙江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信息技术真题解析(供参考)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技术试题姓名:准考证号:考生须知: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
全卷共16页,第一部分1 至10页,第二部分11至1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B. 只有最新的信息才具有价值C. 只能借助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D. 信息不能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答案】A【解析】A. 计算机处理信息,本质上是对二进制数进行计算处理,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计算机才能处理。
B. 信息具有时效性,但是过期的信息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C. 计算机只是处理信息的其中一种技术D.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但不能脱离载体2.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的内容,该语言的简称是()A. WWWB. URLC. HTTPD.HTML【答案】D【解析】WWW:万维网,全称为”World Wide Web”)。
URL:统一资源地址(网址)。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浏览器与服务器传输)。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3.使用某OCR软件进行字符识别,发现识别正确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有()①识别前没有进行倾斜校正②识别前没有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③识别前没有放大显示④扫描原始文稿时设置的扫描分辨率较低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识别率和图像的切斜度、分辨率、区域类型划分等有关。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技术试题 含答案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技术试题姓名:准考证号:考生须知: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
全卷共13页,第一部分1 至8页,第二部分9至13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B. 只有最新的信息才具有价值C. 只能借助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D. 信息不能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2.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的内容,该语言的简称是()A. WWWB. URLC. HTTPD.HTML3.使用某OCR软件进行字符识别,发现识别正确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有()①识别前没有进行倾斜校正②识别前没有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③识别前没有放大显示④扫描原始文稿时设置的扫描分辨率较低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使用Access软件打开数据库,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前打开的数据库文件名是“2016年.accdb”B. 当前正在编辑的数据表中共有6条记录C. 删除当前记录,原第4条记录“编号”字段值变为“3”D. 可在“编号”和“地市”字段之间插入一个新字段5.使用UltraEdit软件查看字符内码,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图中内码所对应的字符是()A. bdoaMLNVB. 填充颜色C. 背景backD. 技术abcd6.使用GoldWave软件对文件“背景.wav”进行处理,处理前后的部分界面分别如第6题图a 和第6题图b所示,下列操作可实现该处理效果的是()第6题图a 第6题图bA. 设置标记后剪裁B. 设置标记后插入静音C. 设置标记后删除D. 设置标记后静音7.某算法部分流程图如第7题图所示。
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3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稷下学宫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鲁国的教育中心②采用官学的办学形式③吸收了私学的长处④兴盛于春秋时期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2.原始时代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则使用“铁犁牛耕”,这一变化反映了A.冶铁技术带来划时代的变化B.铁农具占据主导地位C.古代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D.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3.“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4.唐代的市制有日中击钲二百下开市、日落前击钲三百下关市的惯例,而宋代却是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这一变化说明宋朝A.夜市和晓市繁荣B.对市进行严格管理C.市突破时间限制D.海外贸易非常发达5.读下图,在对全国的有效管理方面,图二较图一出现的主要变化是图一图二①最高地方行政官员接受中央监督②对地方实现了垂直管理③对藏族聚居地区进行直接管理④对东南海域的联系和管理加强A.①②B.①③④ C.②③④D.③④6.在论及儿童教育时,王阳明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
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通用技术试题及解析

年 月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通用技术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2分/题,共26分)1.如图所示是一款医学影像智能阅读片机器人,能读取病人的医学影像,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
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A.能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B.能够自主学习,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C.能替代医生阅片,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体现了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D.可以提升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体现了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技术的综合性是指综合运用到多方面知识、多学科知识,而不是技术实现的功能。
2.浅色的鞋穿久了会发黄。
试验时将浅色的鞋放在耐黄变测试仪中,温度调到50°C左右,并用强光长时间不间断地照射,以快速检测鞋的发黄情况。
该试验的方法属于:A.模拟试验法B.强化试验法C.优选试验法D.虚拟试验法【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题干描述的时候提到长时间不间断地照射”,属于加强了试验因素的影响,“快速检测鞋的发黄情况”,说明试验目的属于快速得到试验结果。
因此属于强化试验法。
3.小明构思了下列悬吊式抓取机构的方案,其中在力F的作用下,不能将工件夹紧的是:【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图C所示的抓取机构,在力F的作用下,夹住工件的两个夹爪会左右松开,因此不能实现工件加紧,所以本题答案为C。
4.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叠的婴儿床,下列对婴儿床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无尖棱凸角,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B.课快速地展开和收拢,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校目标C.可折叠,便于携带,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D.整体车采用圆形结构,符合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D选项及题目在描述的时候并未提到“整体采用圆形结构”是为了遵守某方面的规定,因此无法体现技术规范原则。
5.图中漏标的尺寸共有几处A.1处B.2处C.3处D.4处【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左图开口槽小口的厚度是1处,槽的深度是1处,φ12的圆孔圆心到右边轮廓线的距离是1处,共少标3处。
2018年4月、11月浙江省信息技术选考试题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技术试题姓名:准考证号:考生须知: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
全卷共16页,第一部分1 至10页,第二部分11至1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B. 只有最新的信息才具有价值C. 只能借助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D. 信息不能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2.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的内容,该语言的简称是()A. WWWB. URLC. HTTPD.HTML3.使用某OCR软件进行字符识别,发现识别正确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有()①识别前没有进行倾斜校正②识别前没有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③识别前没有放大显示④扫描原始文稿时设置的扫描分辨率较低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使用Access软件打开数据库,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前打开的数据库文件名是“2016年.accdb”B. 当前正在编辑的数据表中共有6条记录C. 删除当前记录,原第4条记录“编号”字段值变为“3”D. 可在“编号”和“地市”字段之间插入一个新字段5.使用UltraEdit软件查看字符内码,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图中内码所对应的字符是()A. bdoaMLNVB. 填充颜色C. 背景backD. 技术abcd6.使用GoldWave软件对文件“背景.wav”进行处理,处理前后的部分界面分别如第6题图a和第6题图b所示,下列操作可实现该处理效果的是()第6题图a 第6题图bA. 设置标记后剪裁B. 设置标记后插入静音C. 设置标记后删除D. 设置标记后静音7.某算法部分流程图如第7题图所示。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5)

专题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与科学时代的到来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2-
2.(2016· 4月浙江选考)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 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 ( ) A.批判古典主义 B.追求伦理道德 C.讴歌自然的人性 D.反对专制王权
关闭
薄伽丘提倡人欲,这与教会提倡的禁欲冲突,由此得出薄伽丘在《十日谈》 中讴歌了自然的人性,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错 误。 C
解析
关闭
答案
模块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与科学时代的到来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3-
3.(2016· 10月浙江选考,节选)【加试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斯廷小教堂的两幅壁画:
图1 《雅典学院》
图2
《创世纪》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基本思想 但丁 《神曲》 赞颂了人的 伟大, 揭露了 教会的贪腐 文艺复兴的 先驱 彼特拉克 《歌集》 文学作品中 谱写了人性 的欢歌 薄伽丘 《十日谈》 讴歌人性, 讽刺教会, 批判 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提 倡平等 讴歌人性最具代表性的作 人文主义之 品, 但主要集中在人性中 父 的本能方面, 被称为“人 曲”
模块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与科学时代的到来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7-
二、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建筑风格、艺术 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 1.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1)是佛罗伦萨最高建筑,其中大圆顶(由布鲁内列斯奇设计和监 造)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 (2)它的建造,体现出开阔明朗的世俗情怀和创新基础上的古典倾 向,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3)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4)它与洗礼堂和“乔托钟楼”组成佛罗伦萨大教堂建筑群。 2.乌菲齐博物馆:由瓦萨里设计并监工;最初是行政办公大楼,后 来成为存放美第奇家族收藏艺术珍品的场所;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 术宝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3.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A.战国B.西汉C.南北朝D.北宋4.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
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
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7.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其主张①重建儒学信仰②人人都有良知③无私则无心④道德自我完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
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
”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
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1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A.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汉11.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
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
……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
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
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
上述言论的背景是A.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12.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
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
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4.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①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②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③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④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5.“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
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16.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
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
下列项中属于其“失”的是①公职选举②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③民众组成陪审法庭④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
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
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A.贵族垄断立法权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1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
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20.“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抱持这样的认识,形成于18-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极大地丰富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下列项中属于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的内容是①人的情感②人的个性③尊重自然④宽容心态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1.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
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B.慕尼黑协定签订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A.联邦银行B.全国工业复兴署C.农业调整署D.紧急救济署23.右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
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
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①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③“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④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大事年表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2001年中国加人世贸组织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
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图1 图2①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加试题】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
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
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
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
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
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
这说明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27.【加试题】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上述言论意在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C.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28.【加试题】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9.【加试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