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交通大学8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201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考研教育网版

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参考答案单选题参考答案1C2. D 3. D 4. B 5. A 6.B 7. A 8. C 9. B 10. B 11. B 12. C 13. C 14. A 15. D 16. A多选题参考答案17 ABD 18 ABC 19 AB 20 CD 21 AC 22 ABC 23 ABCD 24 ABCD 25. ABCD 26. BCD 27. BD 28. AC 29. BCD 30.ABD31. AB 32 ABCD 33 ABC1.A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2.B地理环境3.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性4.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5.B良好的群众基础6.B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7.A把人民赋予的权力8.A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9. D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的确定10.B全面实现农业、工11.B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12.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3. B科学没有国界14.A人与人关系的协调15B在发展中16.A理想信念教育34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全部要点,不用自己拓展】(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得到检验、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
(3)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考研辅导2011考研政治马原真题共22页

(3)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 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人的认识能力有一 个提高的过程。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提出正是人 们认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践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作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应
1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 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 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 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 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 )。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 烧更好的出路?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 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有效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 是放错,不同的垃圾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 不同的垃圾只有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 源的价值,投放避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 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他们分出来。
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 个国家小,我们只呢"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 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 出路"(5分)
分析题参考答案
1.(1)人改造自然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前提。实践决定认识。 在本材料中,有人认为垃圾应该全部回收利 用,是实践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错误 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力学2011--2014年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 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1 页共 3 页3.如图所示截面;其面积为Z1轴的惯性矩为I Z1 ,试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 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2 页共 3 页dPk Pk(题二图)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 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3 页共 3 页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1 页共 4 页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2 页共 4 页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3 页共 4 页A CA B C D三、(15分)画出图示梁的剪力图、弯矩图,并4KN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4 页共 4 页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 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1 页共 4 页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 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1 页共 5 页2a 2ad a图)板上冲剪出一个如图阴影形状所示的孔,则剪切面面板材料的极限切应力为,则需要的最小τ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 材料力学 本页为第 2 页 共 5 页(题7图) (题8图).金属构件的工作应力一个周期内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示,材料的180MPa σ-=力集中影响因子,表面加工影响因子,尺寸影响因子,其工作安1.5k σ=0.8β=0.75σε=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 材料力学本页为第 3 页共 5 页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 材料力学 本页为第 4 页 共 5 页(题六图) (题七图)七、(18分)结构受力如图示,集中力F 水平方向,位于x-y 面集中力偶,各杆均为圆形截面杆,直径,图中,杆材料的M Fa =3cm d =0.5m a =性模量,,,,,规定的稳定安全系200GPa =E 1100λ=260λ=304MPa a =MPa 12.1=b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01 材料力学 本页为第 5 页 共 5 页数,试按压杆稳定性条件设计F 的值。
[]3st n =。
马理论考研真题答案

马理论考研真题答案(注意:本文基于假设情景,仅供参考)第一部分:马理论考研真题解析在马理论考研真题中,考察了众多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的实践问题。
本文将对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解析,以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其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整个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细节和具体史实请考生自行参考教材,下同)1. 哲学萌芽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形成初步雏形;2. 哲学形成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逐渐形成并建构起来;3. 哲学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系统且具体化;4. 当代哲学发展阶段: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拓展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
第二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它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如下:1. 价值论: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它揭示了商品交换和原始积累等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强调劳动力的剥削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人阶级的压迫。
3. 利润率下降趋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矛盾导致利润率的长期下降趋势。
4.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强调无产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使命,以及无产阶级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抽象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剖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第三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其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华侨大学2016年《885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1
共 1 页 第 1 页
2
华侨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科目代码 885
招生专业 科目名称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20 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3、一化三改 4、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40 分)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简述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 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4、简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含义? 三、论述(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计 90 分) 1、结合理论与现实,谈谈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2、结合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谈谈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3、结合现实,论述如何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大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动车组检测技术与故障诊断》郭世明著,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T 401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盛肖龙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725大学化学
《大学化学教程》(第二版)古国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26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运新兵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727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
《焊接冶金与焊接性》刘会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28企业物流管理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实用教程》乔志强、程宪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29道路与铁道施工安全
204英语二
教育部制订的2015年《英语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
251法语
《大学法语》李志清高等教育出版社
301数学一
教育部制订的2015年《数学考试大纲》
302数学二
教育部制订的2015年《数学考试大纲》
303数学三
教育部制订的2015年《数学考试大纲》
601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望一《流体力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17物流学概论
《物流学概论》(第二版)周启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18企业管理学
《企业管理学》(第二版)杨善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19现代测试技术
《现代测试技术》汉泽西,肖志红,董浩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01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孙志礼冷兴聚魏延刚曾海泉东北大学出版社
70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卢秉恒机械工业出版社
703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朝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
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就是要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3.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占有者。
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4.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高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维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发展模式D.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党的领导及正确的政策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
2011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部分真题及答案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①人改造自然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前提。
实践决定认识。
在本材料中,有人认为垃圾应该全部回收利用,是实践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错误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一合理说法的提出充分证明了认识和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正确的。
③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提出正是人们认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④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具有相对性。
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⑤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体现为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影响实践,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本题材料表明,绿色处理观念的提出正是正确的认识,用来良好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
(2)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在本题中,体现了如下矛盾分析方法。
①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方法论。
在材料中,针对垃圾处理问题,不能再采用粗放型处理方法,要变废为宝,没有退路就必须多想出路,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
②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这是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
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
在本题中,对于旧的垃圾处理方法向新的方法转变,正是应用了这一方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交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样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本页为第 1 页共 1 页
注意:本试题共三
道大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3小时,所有答案均应写在由考场发给的
专用答题纸上,答在其它地方为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30分)
1、“两参一改三结合”
2、立三路线
3、共产国际
4、统筹兼顾
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6、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45分)
1、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内容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5分,总计75分)
1、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
2、试论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3、试论“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