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9《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2015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答案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答案

返回•《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新35' 49''题量:100满分:100.0截止日期:2015-12-20 23:59一、单选题1《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

•A、颂•B、国风•C、大雅•D、小雅我的答案:B2下列选项中未体现老子“无为”思想的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B、我好静,而民自正•C、我无欲,而民自朴•D、我教化,而民皆向善我的答案:D3“明修栈道,暗度仓”是谁想出的招数?()•A、邦•B、项羽•C、睢•D、信我的答案:D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语出自()。

•A、《道德经》•B、《论语》•C、《庄子》•D、《非子》我的答案:A5罗宾·维乐的管理理念是()。

•A、奖罚分明•B、鼓励员工创新•C、追求利益最大化•D、追求市场最大化我的答案:B6安禄山叛乱中带病出征的将领是()。

•A、国忠•B、光弼•C、郭子仪•D、哥舒翰我的答案:D7“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出自()。

•A、《子兵法》•B、《论语》•C、《道德经》•D、《尚书》我的答案:C8《西厢记》的作者是()。

•A、马致远•B、王实甫•C、元稹•D、光祖我的答案:B9()制度对晋商维系商帮部团结起了重要的作用。

•A、奖励•B、选拔•C、股奉制•D、惩罚我的答案:C10《朱公生意经》的作者是()。

•A、蠡•B、吕不韦•C、胡雪岩•D、白圭我的答案:A11在战略战术上,膑强调()。

•A、以多胜少•B、以少胜多•C、以防为主•D、攻防兼备我的答案:B12()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本性。

•A、冒险精神•B、诚信精神•C、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D、竞争精神我的答案:A13人文主义精神中最重要的容是()。

•A、博爱精神•B、奉献精神•C、牺牲精神•D、敬业精神我的答案:A14经商结交一定要存()。

•A、含忍心•B、节俭心•C、退让心•D、吃亏心我的答案:D15《子兵法》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包括辩证思想和()。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答案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答案

. .返回新《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35' 49''2015-12-20 23:59满分:100.0截止日期:题量:100提交试卷一、单选题1《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

、A?颂、B?国风、C?大雅、D?小雅B我的答案:2下列选项中未体现老子“无为”思想的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教育资料word. .、B?我好静,而民自正、C?我无欲,而民自朴、D?我教化,而民皆向善D我的答案:3“明修栈道,暗度仓”是谁想出的招数?()、A?邦、B?项羽、C?睢、D?信我的答案: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语出自()。

A、?《道德经》B、?《论语》C、?教育资料word. .《庄子》、D?《非子》A我的答案:5罗宾·维乐的管理理念是()。

、A?奖罚分明、B?鼓励员工创新追求利益最大化、D?追求市场最大化B我的答案:6安禄山叛乱中带病出征的将领是()。

A、?国忠B、?光弼C、?郭子仪D、?哥舒翰我的答案:D教育资料word. .7“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出自()。

、A?《子兵法》、B?《论语》、C?《道德经》、D?《尚书》C我的答案:8《西厢记》的作者是()。

、A?马致远、B?王实甫、C?元稹、D?光祖B我的答案:9()制度对晋商维系商帮部团结起了重要的作用。

、A?教育资料word. .奖励、B?选拔、C?股奉制、D?惩罚C我的答案:10《朱公生意经》的作者是()。

、A?蠡、B?吕不韦、C?胡雪岩、D?白圭A我的答案:11在战略战术上,膑强调()。

A、?以多胜少B、?以少胜多教育资料word. .、C?以防为主、D?攻防兼备B我的答案:12()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本性。

、A?冒险精神、B?诚信精神、C?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D?竞争精神A我的答案:13人文主义精神中最重要的容是()。

A、?博爱精神B、?奉献精神C、?牺牲精神D、?教育资料word. .敬业精神A我的答案:14经商结交一定要存()。

大学国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国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国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具体体现是“_________”。

2.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其核心思想是“_________”。

3.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其主张“兼爱”和“非攻”。

4.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其主张“法治”和“_________”。

5.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

2. 老子的“道”与“德”有何区别?3. 墨子的“兼爱”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4. 法家学派的“法治”思想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论述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对现代管理学的启示。

答案一、填空题1. 爱人2. 无为而治3. 墨子4. 重刑5. 治国、平天下二、简答题1. 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道德品质,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仁”是“礼”的基础,没有“仁”的“礼”是虚伪的;同时,“礼”是“仁”的体现,没有“礼”的“仁”是空洞的。

孔子强调“仁”与“礼”的统一,认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理想的人格。

2.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是无形的、不可言说的;而“德”是“道”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可以通过修养得到的。

“道”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德”是相对的、变化的。

老子强调“道”与“德”的统一,认为只有顺应“道”的“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3. 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无差别地爱所有人,反对以血缘、地域、身份等为界限的偏爱。

这一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在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各民族、各阶层之间应超越偏见和歧视,以平等、包容的心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尔雅选修课复习资料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尔雅选修课复习资料

1【单选题】以下哪种文字不是夏商周及秦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A、甲骨文•B、草书•C、篆书•D、金石文字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单选题】古代所说的“扬一益二”中的“益”指的是现在以下哪个地区?()•A、成都•B、西安•C、洛阳•D、开封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3【单选题】曹操《蒿里行》一诗,描绘的是以下哪种场景?()•A、汉时官员劝课农桑的画面•B、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战争惨状•C、文化界百家争鸣的盛况•D、汉末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的状况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4【判断题】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力。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五经”的是()。

•A、《尚书》•C、《礼经》•D、《论语》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义•B、忠•C、仁•D、礼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天人三策》是孟子的儒学著作。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周易》被认为是“五经”之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单选题】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

•A、国试•B、省试•C、文试•D、殿试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2【单选题】科举制最早从()开始实行。

•A、汉朝•C、隋朝•D、唐朝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民贵君轻•B、仁者爱人•C、清静无为•D、以和为贵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4【单选题】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B、庄子•C、老子•D、荀子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5【判断题】孔子的天命观是对鬼神的迷信。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1【单选题】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人是()。

•A、孟子•B、孔子•C、老子•D、庄子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2【单选题】关于老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新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新

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1民本思想贯穿孔子管理思想的每一步。

()1.0分我的答案:V2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1.0分我的答案:V3企业家是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巨大的驱动力。

()1.0分我的答案:V4审时度势要根据随形势的变化做灵活决断,不能墨守陈规。

()1.0分我的答案:V5作为企业管理者,为人处世、交友既要立足于“善”,又要立足于实用。

()1.0分我的答案:X6现代企业的兼并重组很多不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能把对方的人员团结过来。

()1.0分我的答案:V7潞河通渤海,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是京师漕运重要的集散点。

()1.0分我的答案:V8朱元璋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其很重视文化,曾亲自拜访很多名士。

()1.0分我的答案:V9团结、人心和是战胜竞争对手的关键因素。

()1.0分我的答案:V10“君子思不出其位”意为君子所作所为要适得其所,不应越位。

()1.0分我的答案:V伯乐不是人名,是天上的专门管马的神的名字。

()1.0分我的答案:V12创业者要敢于切断自己的后路。

()1.0分我的答案:V13“善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的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继承和发展此优良传统。

()1.0分我的答案:V14汉赋是一种兼具散文和韵文性质的文学形式。

()1.0分我的答案:V15韩非子和孔子认为人心皆善,老子认为人性本恶。

()1.0分我的答案:x16法家思想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活跃于政治舞台。

()1.0分我的答案:X17“君子思不出其位”意为君子所作所为要适得其所,不应越位。

()1.0分我的答案:V18春秋时期的战争大都为正义之战。

()1.0分我的答案:X19企业家在商业运作中要先学会看准,看准以后要大胆付出。

()1.0分我的答案:V20法家思想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活跃于政治舞台。

()1.0分我的答案:X21“买东西”一词与唐朝时期的商业地带东坊、西坊有关。

()1.0分我的答案:V22“水涨船高,人抬人高”是王有龄的名言。

0569《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作业二

0569《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作业二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作业2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名词解释”,共10分。

第二部分为“简答题”,共10分,第三部分为论述题目,共10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5题)1、“四毋追求”“毋意,毋必,毋固”,意思就是:不主观一册,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是。

“四毋追求”对于企业家提高自己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2、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并总结上升为理性知识。

这样,就可以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做事不犯糊涂。

3、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将人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情调在企业管理中一为人中心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标;人力资本包含以下含义;第一,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表现为人能力和素质;第二,人力资本是稀缺的;第三,人力资本是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第四,人力资本向其他一切资本一样,都应当获得回报;第五,人力资本的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共处,但每个人各有所长,不会同流合污;而小人看重的是表面上完全一致,唯唯诺诺,背地里却和你争我夺,导致冲突不断。

“和而不同”是儒家重要的为人处事之道,也是企业充分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实施团队工作法重要的知道原则。

5、“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最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管理者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事准则。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是一个空间概念,不偏不倚就叫做“中”,“中”,即天下孝正道;“庸”是一个时间概念,不改变常道就叫做“庸”,“庸”即天下不变的法则。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简述“学文”与“力行”的关系。

答:不亲上次参与实践,而知知道读书,就会兹常浮华而不切实际的习气,相反,如果只知道身体力行,却不知道读书钻研,就容易执著于自己既定的看法,而被离真理。

儒家文化十五讲期末考试试题

儒家文化十五讲期末考试试题

儒家文化十五讲期末考试试题A卷1.简述孔子的主要思想。

(200字)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

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

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

2.简述孟子的“仁政”思想。

(200字)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

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

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法先王孟子主张行仁政, 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仁政与王道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必须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

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 乃有「不忍人之政」, 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

0569《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2015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569《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2015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569《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2015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0569《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2015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该课程为闭卷考试,试题为以下三种:(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三)论述题目(每题20分,共40分)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绪论一、中国与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道与术:关注层面的差异2)个体与组织:立足视角的差异3)软与硬:管理方式的差异4)模糊与精确:控制手段的差异5)整体与局部:优化范围的差异第二章反求诸己一、君子求诸己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则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厚德载物企业领导人如何做到“厚德载物”:1. 有容乃大2. 容人之短3. 容人之长4.上德若谷保持权力的距离感是高层管理者树立威信的一种方式。

但这种方式却有着更多的玩弄权术的味道,到不了“道”的层面。

5.逆商是情商重要的组成部分,又被译为挫折商,用以衡量人们面对逆境、承受挫折、超越困难的能力。

第三章三达德与为将五德一、智者不惑智是“三达德”中首要的修养,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智者,能有效地辨别是非,坚持恒定的价值取舍标准。

管理者如果缺乏清醒的理智、丰富的阅历,就会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二、仁者不忧(儒家思想的“仁”和管理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儒家对弟子修身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评判社会的基本价值尺度。

《论语》中“仁”字出现的频率达到100多次。

“仁者不忧”是备受孔子青睐的内在品质,是儒家“三达德”的重要修养之一1.仁者爱人“仁,亲也。

从人二”——《说文解字》企业的成功经营,需要员工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同心感,亲情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

管理层应该鼓励、帮助、支持员工与家人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塑造和谐、亲和力强的企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69《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2015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该课程为闭卷考试,试题为以下三种:(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三)论述题目(每题20分,共40分)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绪论一、中国与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道与术:关注层面的差异2)个体与组织:立足视角的差异3)软与硬:管理方式的差异4)模糊与精确:控制手段的差异5)整体与局部:优化范围的差异第二章反求诸己一、君子求诸己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则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厚德载物企业领导人如何做到“厚德载物”:1. 有容乃大2. 容人之短3. 容人之长4.上德若谷保持权力的距离感是高层管理者树立威信的一种方式。

但这种方式却有着更多的玩弄权术的味道,到不了“道”的层面。

5.逆商是情商重要的组成部分,又被译为挫折商,用以衡量人们面对逆境、承受挫折、超越困难的能力。

第三章三达德与为将五德一、智者不惑智是“三达德”中首要的修养,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智者,能有效地辨别是非,坚持恒定的价值取舍标准。

管理者如果缺乏清醒的理智、丰富的阅历,就会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二、仁者不忧(儒家思想的“仁”和管理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儒家对弟子修身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评判社会的基本价值尺度。

《论语》中“仁”字出现的频率达到100多次。

“仁者不忧”是备受孔子青睐的内在品质,是儒家“三达德”的重要修养之一1.仁者爱人“仁,亲也。

从人二”——《说文解字》企业的成功经营,需要员工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同心感,亲情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

管理层应该鼓励、帮助、支持员工与家人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塑造和谐、亲和力强的企业氛围。

如果管理层能够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对家人、对亲友扩展到对企业员工,就能打造出一个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环境2.力行近乎仁儒家不仅指明了仁的努力方向,而且指明了仁的实现路径。

正所谓“力行近乎仁”,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了。

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要推行人本管理,大会小会反复讲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力行”,一打口号顶不上一次实际行动。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强调实现仁完全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时,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3.克己复礼为仁在企业管理中,“克己”要求管理者克服自己的主观随意性,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复礼”可以理解为“按照游戏规则出牌”,严格按照规矩办事。

所谓“礼”,是各种规范、制度和秩序,用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和欲望,协调关系,减少冲突。

在企业中,作为礼的制定者与裁判员,管理者的所作所为显得至关重要。

他们的行为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向员工无声地传递着是应该循礼而行、还是背礼而走的信号“克己复礼”应该成为企业家的自主意识,甚至成为企业家的一种条件反射。

只有在“克己复礼”成为企业家自觉的习惯时,企业才能形成井井有条而又浑然天成的秩序感三、勇者不惧孔子对勇的理解是见义勇为,敢于决断,知错必改“勇者不惧”是儒家所追求的重要精神境界,也是君子应具备的重要美德之一四、为将五德智、信、仁、勇、严被后人称为“为将五德"四、“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通“智”,意思是,聪明的人不会感到困惑,仁德的人不会感到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

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格应该是智、仁、勇三者的组合。

第四章三忘精神“三忘精神",即“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乐以忘忧”的乐观精神、“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

一、发愤忘食孔子所倡导的“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是基于时间这一稀缺资源而作出的系统思考和合理反应,珍惜时间是企业家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乐以忘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乐以忘忧”是企业家保持充沛的精力与昂扬的斗志所必须具备的一种修养。

三、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并没有灰心丧气,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

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来说,“不知老之将至”背后的那份乐观与豁达依然是极其重要的。

第五章三贵之道“三贵之道”对企业家的重要意义:“三贵之道”指曾子提出的“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

一、动容貌“动容貌”关注的是在与别人交往时的形象,是企业管理者减少交往的阻力、提高沟通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正颜色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来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来的是思想的本质。

相对于有声的语言而言,“正颜色”这一无声的语言是一座更加重要的沟通桥梁。

三、出辞气“出辞气”是一门艺术,是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说话的时候,只有注重措辞和语气,讲究方式和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和激励效果。

第六章四毋追求“四毋追求”对企业管理者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一、毋意“毋意”强调的是,应坚决摒弃想当然的做法,努力防止心智模式钝化,避免形成定式思维,提防个人的情绪因素对决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毋必坚持儒家的“毋必”追求是企业管理者面对日益变化的客观环境所做的明智选择。

在积极进取的奋斗历程中,管理者应秉承不绝对肯定的态度,始终保持着豁达、宽容、开放的心态。

三、毋固“毋固”有两层含义:其一,万事万物并非一成不变的,不能用固有的观点静止地看待事物,而要善于打破常规其二,要打破自我封闭,给别人以表达意见的机会,同时,还要善于多渠道地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四、毋我“毋我”追求反映了儒家不唯我独是的行为准则,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应摒弃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站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积极开展换位思考。

可以说,换位思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是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促进合作的基础。

第七章修己之道一、力行与学文只有将“学文”与“力行”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显著地提高修身的效果二、博学慎思孔子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主张学与思不可偏废,这不仅是儒家弟子的修身之道,也是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成长的有效路径三、与朋友交与朋友交,既是人们感情和归属的基本需要,也是人们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人脉基础。

真正的朋友是人一生的财富。

四、三省吾身通过不断地省自身、纠己错,曾子构筑起一套自我管理的闭环系统,为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展示了一条非常实用的修己之道。

第八章上下同欲一、上下同欲者胜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善于利用共同愿景来实施领导和管理,那些基业长青的公司都有着清晰的愿景,并能让这一愿景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中二、通志与众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只有做到“通志与众”,才能让企业的共同愿景真正演变成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成为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三、始于足下美好的愿景只是好的开始,企业愿景需要有一个顺利实施的过程第九章无为与有为一、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非消极、偷懒的管理方法,而是“无为故无败” 的积极进取的管理方法,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二、抽身谋大计管理大师孔茨等人认为,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中层管理者或基层管理者,都需要具备四种管理技能,分别为: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理性技能、设计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以及理性技能,即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对于任何管理层次都非常重要;但管理层次越低,越注重专业技能;管理层次越高,越强调设计技能,即规划决策技能如此说来,高层管理者在时间安排上的取舍标准非常明确:抓大放小,就重避轻,树立起强烈的战略意识。

三、君逸臣劳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做到大事有为,小事无为,就必须让别人为自己所用,形成“君逸臣劳”的管理机制第十章在位谋政一、不出其位1、职位与职责的关系对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作一定的引申,从在不在位与谋不谋政两个维度进行系统的思考,就可以得到一个有关“在位”与“谋政”的矩阵:1.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谋其政”意味着管理“到位”;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味着权力“归位”。

只有做到权力各归其位,才能确保每个人履行好各自的职责;3.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管理者“在其位,不谋其政”,就会出现“虚位”的现象;4.不在其位,谋其政,如果管理者“不在其位,谋其政”,就表明他“越位”了。

之所以出现“越位”的现象,可能是制度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个人方面的原因。

二、赏罚孰明“赏罚孰明”是决定企业的凝聚力,进而决定企业的执行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三、赏罚有信管理者权威的确定过程,就是“小信”不断积累的过程。

可见,无论是奖励权,还是惩罚权,要真正落到实处,要求员工对管理者的承诺具有信任感,也就是要求管理者具有良好的声誉四、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第十一章莫贵于人一、为政在人人本管理,就是将人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强调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中心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标;人力资本包含以下含义:第一,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第二,人力资本是稀缺的;第三,人力资本是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第四,人力资本像其他一切资本一样,都应当获得回报;第五,人力资本的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二、有贤且知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谨防“三不祥”,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立有效的识才机制,努力发现贤良的人才1、国有三不祥即“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晏子明确提出国家的三种不祥征兆:其一,有贤人却不知道;其二,知道谁是贤人却不用;其三,用了贤人却对其不信任。

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谨防“三不祥’’,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立有效的识才机制,努力发现贤良的人才。

三、选贤课能韩非子的“因任而授官”的思想中渗透着让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人本”的一面,对于构筑人本管理的用才机制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四、富贵敬誉第十二章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共处,但每个人各有所长,不会同流合污;而小人看重的是表面上完全一致,唯唯诺诺,背地里却你争我夺,导致冲突不断。

“和而不同"是儒家重要的为人处事之道,也是企业充分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实施团队工作法重要的指导原则。

一、和与同异“和”体现的是基于多种事物所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同”则是由相同因素叠加构成的简单同一体.事物如果缺乏多样性,世界必然变得单调、乏味;员工如果缺乏多样性,企业必然失去生机和活力,竞争力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二、和造大事“先和而造大事”不仅是军事斗争的原则,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击败竞争对手的不二法则1、团队工作法是指与以往每位员工分别负责承担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的一部分不同,由若干员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