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播量对水稻插秧质量产量影响

不同播量对水稻插秧质量产量影响

不同播量对水稻插秧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目前在水稻高产创建的措施中,研究者们的目光多数还是集中在水稻移栽后的本田管理阶段,从施肥体系的研究到病害的防治均已取得了重要突破。

然而,秧田期的的研究较少且有待于深入。

在水稻育苗时播种量的多少是一个较为关键且值得探讨的问题,播种量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着秧苗的素质和水稻的产量,同时也影响着种植户的生产成本。

从理论上讲,水稻育秧的播种量越小、秧苗的生长密度越稀、单株营养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培育壮秧苗[1]。

但是,就播量这个限度问题而言,所说的稀播,究竟以多稀为适宜呢,而播量大到什么程度又会对秧苗素质及产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呢?本文针对水稻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及水稻插秧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龙粳26:主茎叶片11片1.2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水稻育苗时播量分别设为200粒/loocm2,225粒/loocm2,250粒/loocm2,275粒/loocm2,300粒/loocm2,325粒/loocm2。

采用机器插秧,插秧规格9x3寸。

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不同播量对秧苗叶龄的影响在插秧前一周对各处理的秧苗进行调查。

由图1可知,处理5即300粒,loocm2叶龄最高达到3.6叶,其次是处理4为3.4叶,其余处理均为3.3叶。

2.2水稻苗期株高调查结果处理4株高最高,为lo.ocm,其次是处理6,株高为9.4cm,株高最低的为处理1,为8.0cm。

2.3水稻苗期地上、地下干、鲜重在地上部分中以处理4的干、鲜重最高,分别为32.8g和5.1g,其次是处理5,分别为31.9g和5.0g,以处理2地上鲜重最低,为27.9。

在地下部分中,以处理1地下干、鲜重最高,分别为21.9g 和4g,其次是处理2,分别为19.4g和2.9g,以处理3地下干、鲜重最低,分别为13.9g和1.8g。

2.4插秧后每平方米穴数、每穴株数和空穴率结果在6个处理中,以处理4即275粒/loocm2每平方米穴数最多,每平方米30穴,处理1200粒,loocm2的空穴率最高为7.4%,处理3和处理5空穴率均为0。

壮秧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壮秧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维普资讯

2 一 8
江苏农 业科 学
20 年第 4期 08
壮秧剂不 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 素质及产量 的影 响
钱银 飞 ,张 洪程 ,郭振 华 烨 ,陈 ,李 杰 ,戴其 根 ,霍 中洋 ,许 轲 ,华正雄 ,沙安 勤 ,周有 炎
m, g ek 。供试水稻品种为徐优 43 由江苏徐淮地 区 / 0,
徐 州农业 科 学研究 所育 成 。
1 2 试 验 设 计 .

试 验采 用软 盘 旱 育 育 秧 ( 盘 规 格 : ×宽 × 软 长
高 为 5 m × 8a × . n)播 前 3 8a 2 m 2 8c' , 1 0d配制 营 养
关键词 : 机插水稻 ; 壮秧剂 ; 苗素质 ; 秧 产量
中 图分 类号 :s 1.4 5 10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10 (0 8 0 0 2 0 10 32 20 )4— 0 8— 3
培 育适 合 机 插 的健 壮 秧 苗 是 提 高 水 稻 机 插 质
栽 , 重复 , 3次 每小 区面积 1 5 m×3m) 随机 区 5m ( ,
确机插秧秧苗素质与产量形成 的关系, 为机插水稻 高产 、 优质 、 效 、 确定 量栽培 提供 理论 依据 。 高 精
1 材 料 与方法
1 1 试 验 地 点 及 品 种 .
组排 列 , 1 共 5个 小 区 。肥 料 运 筹 为 纯 N 22 5 6 .
土 , 比分 别 为 0、 . 、 . 、 . 、 . g壮 秧 剂 与 配 0 4 0 8 12 1 6k 10k 筛 菜 园 细 土混 合 均 匀 , 为 P ( K) P 、 0 g过 记 1 C 、 2

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成毯性及素质的影响

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成毯性及素质的影响

S e e d l i n g Qu a l i t y o f Ma c h i n e - T r a n s p l a n t e d R i c e
T ENG F e i , CHEN Hu i — z h e , ZHU De - f e n g , CAI Xu e — q i n g ,
图2不同播种量条件下的秧苗整齐度fig2seedlinguniformitydifferentsowingrates24不同播种量对秧苗spad值的影响可以看出秧盘播种量对水稻秧苗spad值影响十分明显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甬优12图3不同播种量与秧苗sapd值的关系fig3relationshipbetweensowingrate号秧苗spad值均呈下降趋号最低播种量35盘秧苗spad值相对于最高播种量110盘而言分别增加了1643和1853差异明显品种秧苗spad值与其播种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甬优12号spad值与其播种量间存在显著对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968和09815说明籼型杂交稻与粳型杂交稻秧苗spad值与其播种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在较低播种量条件下播种量变化对秧苗spad值影响较大而高播种量时播种量变化对spad25不同播种量对秧盘育秧全盘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播种量不同必然导致播种密度发现变化而成毯性较好的秧苗除了生长整齐外还应保证秧苗紧密不透光即全盘叶面积指数较大
XI ANG J i n g , XU Yi — c h e n g , Z HANG Z h e n g — k a i
( 1 . C h i n a N a t i o n a l Ri c e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R i c e B i o l o g y, Ha n g z h o u 3 1 0 0 0 6, Ch i —

不同播量和不同秧龄钵苗机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量和不同秧龄钵苗机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随 着农 村 劳动 力 的大 量 转 移 和 老龄 化 现 象 的加 剧 , 推进 以 机插 秧 为 主 的水 稻 机械 化 高 产 种 植 技术 , 对 于稳
2 . 5 c m, 每盘 4 4 8 孑 L , 孔径 1 . 6 c m。试 验 设 播 量 和秧 龄 2 个 因子, 播 量设 3 个水 平 , 分 别 为 、 B 6 、 B , 每孑 L 分 别为 5 粒、
钵状营养 土的钵苗进行栽插 , 具 有栽 插不伤根 、 缓苗 期 短、 秧体干重大 、 充实度高 、 产量高的特点 。但 由于钵 苗机插水稻栽插行距较大 , 易造成基本苗低 , 大面积生产 中往往会 出现穗数不足的问题 , 但过大增加播种量 , 又对
水 稻 秧 龄 的弹 性 造成 负 面 影 响 。为此 , 笔 者 以 中熟 中 粳 水 稻 品种 武运 粳 2 7 为试 验 材料 , 采用3 个播期 , 每个 播
量和与之相配套的秧 龄 , 为充分挖掘钵苗机插水稻 的高 产潜力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 与 方法
1 . 1 供试品种 供试 品种 为 武运 粳 2 7 , 由江 苏 ( 武进 ) 水 稻研究所 、 江 苏 中江 种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以加 4 5 ( 浙江 ) / 9 5 2 0 , / 武运粳 2 1 号, 于2 0 0 7 年育成 , 属 中 熟 中粳 稻 品种 。 该 品 种 株 型较 紧凑 , 群 体 整 齐度 好 , 抗倒性强 , 后 期转 色
稻钵盘育秧不 同播种量和不 同秧龄栽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 明, 以每孔播入 6 粒( 即每盘播入
7 3 g  ̄ 关键 词 : 水稻 ; 钵 苗机 插 ; 播量; 秧龄 ; 秧 苗素 质 ; 产 量
中图分类号

不同育秧基质及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不同育秧基质及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秧 育 秧 水 平 ,笔 者 引进 “中锦 ”牌 水 稻 育秧 基 质 及 基 (基质 +100 g);处 理 IV:33%基 质 母剂 育 秧播 种 湿 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质母 剂 ,研究 该 基 质及 母 剂 在不 同播 量下 对 水 稻 机 50 g/盘 (母 剂+50 g);处 理 V :33%基质 母 剂 育秧 播 种
一 97 —
_I舭枇姚
2018.5试验研究
3个 重 复 ,每 盘 取对 角线 上 3点 ,每 点 取 4 cm ,每 点 (9.95 cm)>母剂 (9.31 cm)>黄泥 土 (8.85 cm),总体 上
取 lO株 秧 苗 ,洗 净 吸 干后 测 定 叶龄 、苗 高 、第 1叶鞘 随播 量增 加 而渐 趋 减 少 ,即 50 g处 理 >75 g处理 >
力 、破坏 生态 等 问题 。为探 明不 同基 质及 其配 比和 不 质+50 g);处 理 Ⅱ:100%基 质 育 秧播 种 湿 谷 75 盘
同 播量 对 水 稻机 插 秧苗 个 体 素质 的影 响 ,提 升 机插 (基质 +75 g);处理 Ⅲ:100%基质 育秧播种 湿谷 100 盘
插 秧 苗素 质 的影 响 ,为推 广 水稻 基 质 育秧 提 供 技术 湿 谷 75g/盘 (母 剂 +75 g);处 理 VI:33%基 质母 剂 育 秧
支撑 。
播 种 湿 谷 100 g/盘 (母 剂+100 g);处 理 Ⅶ :黄 泥 土 育
1 材 料 与 方 法
秧 播 种 湿 谷 5O g/盘 (黄 泥 土 +50 g);处 理 Ⅷ :黄 泥 土
高 、顶 叶长 、茎 基 宽 、总根 数 、主 根 长 ,并 称 重 地 上 部 100 g处 理 ,但 不 同播 量 之 间 差 异 不 明显 ;同一 播 量

不同播种量和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种量和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2.14
1.78
3.83
3.06
1.4356
0.3504
1.365 0.244
2.19
2.10
5.85
4.1
1.9999
0.5772
1.561 0.289
1.93
2.28
8.13
6.32
2.4133
0.8935
1.911 0.370
理的白根数占比为 80.93%,从秧苗充实度和根冠 比上可以推出该处理培育的秧苗较健壮;再次是 P3M1 处理。
27.64
18.03
136.0
112.5
·15·
温州农业科技 2019-4
播种量 P1 P2 P3
秧龄 苗高(cm) 叶龄
M1
10.87 2.92
M2
13.13 3.61
M3
13.66 4.16
M1
10.45 2.81
M2
12.17 3.38
M3
12.74 4.05
M1
10.52 2.57
M2
12.81 3.26
M3
12.89 4.37
2. 测定项目及方法 移栽前 1 天取样 130 株,其中 30 株用于考查 秧苗素质,测定苗高、叶龄、叶挺高、茎基宽(cm/10 株)、总根数和白根数。烘干后测定地上干重(g/100 株)和地下干重(g/100 株),并计算根冠比和秧 苗充实度。 成熟后,取样统计产量构成因子,并进行小 区实割测产。
21.03
124.5
109.1
87.63%
26.82
18.14
148.8
121.1
81.38%
26.27

不同品种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不同品种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不同品种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1.试验设计方案1.1 供试品种大穗型品种:武运粳24、淮稻5号、淮稻9号穗数型品种:武运粳23、武运粳21、南粳91081.2 试验设计秧盘规格为58cm × 28cm ×3cm,每个秧盘放置育秧基质厚度为2cm(基质采用有机育秧基质),试验设播种量90g、120g、150g、180g、210g、240g芽谷/盘,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五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

在育秧盘内铺放2.0 cm厚的育秧基质(营养土或者混合物),将芽谷均匀撒播后再覆盖0.5cm厚的基质(营养土或者混合物),播种后浇透水(栽培基质含水量60%)。

即拨前浇透水,出苗前保持湿润,出苗后基质发白前不浇水。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1.3.1成苗数和整齐度测定在水稻秧苗一叶一心期各处理切取8cm×8cm大小的秧苗板面,统计单位面积成苗数;在播种后15-20d切取8cm×8cm大小的秧苗块统计秧苗整齐度,以各处理群体的平均株高为基准,将秧苗株高在平均值的±10%范围的苗为标准苗,高度大于平均值的10%的苗和矮于平均值10%的苗分别划分为大苗和小苗,统计各种苗在群体的比例。

1.3.2形态和生理指标测定在水稻播种后15-20d,当秧苗长到三叶一心时取样测定如下指标。

形态指标:株高、叶龄、绿叶数、黄叶数、各叶叶长和叶宽、茎基宽、根数(10株平均值)、最长根长、根长、根宽、地上部和地下部分的鲜重和干重。

植株干重采用烘箱105℃杀青15分钟,然后在80℃下烘干至恒重。

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乙醇提取法)、根系活力(TTC法)、叶片和根系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含量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O2-。

根系发根力和盘结力。

发根力测定是指将秧苗根剪去,放在清水中3-7天,具体视情况而定,以长出新生根数较多比较好,计算新生白根数。

不同播量与培养土对机插连晚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量与培养土对机插连晚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土+ 基质母剂 作为培 养土 ; E ( 对照) , 黄泥土作 为培 养 土。2 0 1 2年试验设 E 、 E 和E 3 个处 理 , E 为对照 。 E 、 E 中基质和 E 基质母剂 由中 国水稻 研究所稻
培发展十分迅速。目前 , 在早稻生产上机插秧技术 已比 较成熟 , 但在 连作晚稻 上 , 尚存 在一些技 术难题 , 尤其 是如何培育壮秧方面。 鉴 于此 , 本试验探讨 了不 同培养 土、 播种量对连晚机插秧秧苗素 质和产量的影响 , 以期 为连作晚稻机插技术 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发展带来 的劳动力大量转移
和农业生产机械化 的快速 推进 ,瑞 安市水稻机插秧栽
1 . 1 . 2 不同营养土育秧试验
2 0 1 1 年供试 品种为天优华 占, 2 0 1 2年供试 品种为 天优华 占和 甬优 9号 ; 播种量为每盘播芽谷 9 0 g , 每个 处理播 2 0盘 , 各处 理 同期播种 , 分别采 用不 同营养 土 作为 培养 土的 简易半 旱育秧 。2 0 1 1 年试 验设 5个处 理, 分别以 E ~ E 表示 : E , 基 质作 为培养 土 ; E , 泥浆 + 基质盖 土作为培 养土 ; E , ,泥浆作为 培养土 ; E ,黄泥
l 材料与方法
1 . 1 试验设计
试验 于 2 0 1 1 年和 2 0 1 2 年分别在 瑞安市塘下镇鲍 五村和鲍 四村进行 , 供试 品种为 天优华 占和 甬优 9号 , 供试大 田土壤为青紫滩涂 田 , 土壤肥力 中等 , 有 机质含
量4 1 . 6 m g / k g ,速效磷 2 2 m g / k g ,速效钾 8 5 m g / k g , p H
的 田块作 试验 田, 大 田四周 留 5 0 c m作保护行 , 再将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所提供 , 种子千粒 重为 2 . g 45 。
1 . 试验 设 置 2
试验于 2 0 0 7年在 中国水 稻研究所试 验场进行 , 采 用标准机插秧秧盘 , 秧盘规格 为长 5 m、 2 l、 8c 宽 8c 高 n
移栽后每小 区定株选择 1 丛 , 0 定期进行分蘖调查
28c . m。播前每秧盘放 底土 4k , g底土 由细砂壤土 8 % 0
和细牛粪 干肥 2 %混合而成 , 0 并加 入底 土总重 03 . %的
收稿 日期 :0 8 0 — 4 2 0 — 10
壮秧剂和 0 %的复合肥 。试验设 5 . 5 个播 种量处理 , 每
盘播种量分别为 1 0g 10g 10 8 和 6 , 4 、2 、0 0g 0g 以常 规苗床旱育为对 照( K)苗床旱育播种量为 6 / , C , 0g  ̄ m 3
摘 要: 以高产早 稻品种金早 4 7为材料 , 研究 了不 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 明,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秧苗素质有 明显影 响 , 随着播 种量增加 , 叶片 生长受抑制 , 叶龄降低 , 同时也影 响根部 的生 长发
育, 生长的秧苗细弱 , 苗重, 比下降 , 苗高 秧苗素质较低 ; 播种量对机插秧苗 的整齐度也有影 响。 相同种植 密度下 , 稀播
素 ,基 肥 、分蘖 肥和穗 肥 的 比例 分别 为 5 %,0 0 3%和
2 %。 0 过磷酸钙施 3 5k / 7 g m , h 全作基肥 , 氯化钾施 2 5 2
k]m 基肥和分蘖肥各 占 5 %。适时进行病虫 和杂草 g 2 h 0 等管理 , 保持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正常。 每处理小 区面积 为 1. m , 02 3次重复 。
秧苗 的分蘖早发 , 最高分蘖数多 , 有效穗和产量增加 。 关键词: 水稻 ; 机插秧 ; 播种量 ; 秧苗素质 ; 产量
水稻 移栽 已成 为制 约水 稻生 产全 程 机械 化 的瓶 颈,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 , 农业结构 调整 , 农村 劳动力
次重复。所有处理种子均在 3月 2 6日浸 种 、 芽 , 催 3月
4月 2 6日, 秧苗移栽人大 田, 试验 田土壤为粘性水 稻土 , 肥力 中等偏上 , 每丛移栽 3本 , 种植 规格 为 2 m 0c
×1 . c 各处理施肥量一致 , 10k/m 纯氮 的尿 8 m。 5 施 8 g 2 h
机 械化 、 集约化 、 规模 化及产业化 的重要途径 , 日本 在 和韩 国, 水稻机械化插 秧 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 , 但在我 国还存在着不少 问题 , 如机插秧育秧用种量大 、 秧苗质 量差及机插效果不理想等 ,从而影响 了插秧质量和产 量I 。研究表 明, 水稻的秧苗素质是水稻高产 的重要保 证, 对产量形 成有重要影 响 , 为提 高水稻秧苗 的素质 , 人们从育秧方式 、 播种量 、 种子处理和秧 田施肥等方面 上进行研究 [ 1 3 。降低播 种量 , - 9 节省育秧成本 , 培育均匀 健壮、 生长一致 、 秧龄适 宜的秧苗 , 是发展机械化 插秧 的重要保证 。本文研究 比较 了不 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
何文洪等: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中 国 米 20 08年第3 期
等原 因 , 苗易徒 长 , 秧 苗高反而增加 , 但秧苗较弱小 。
下烘 干至恒重 , 分别测定地上部和地 下部重量 。 1 茎蘖动态调查和测产 . 4
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 为进一步完善机插育秧技术 ,
加快我 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 提供理论依据 。
l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供试 材 料 .
供试 品种为早 籼迟 熟新品种金早 4 , 7 由中国水稻
维普资讯
稻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
中 国 米 20 0 8午第 3期
不 同播 种 量 对 水稻 机 插 秧 苗 素 质 及产 量 的影 响
何 文洪 陈惠哲 朱德峰 徐一成 林 贤青 张玉屏 2
( 江 大学 农 学 院 , 北 荆 州 4 4 2 ; 国水 稻 研 究 所 水 稻生 物 学 国家 重 点 实验 室 , 江 杭 州 3 0 0 ; 长 湖 30 5 中 浙 10 6 通 讯 作 者 , — a :h n u h@13cm) E m i c eh i e 6 . l z o
3 0日播种 , 播后灌 1 次平 沟水 以保墒 促齐 苗 , 后采 用 人工喷水方式保持床土湿润不发 白,播种后用专用育
苗无纺布覆盖。
转移 ,我 国现 有传统稻作技术 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对现代稻作技术的要求 , 急需实现种植的机械化… 。水 稻机插秧是我 国种植机械化的 主要方 向之一 ,是水稻
1 秧 苗 素 质 考 查 . 3
于秧苗一 叶一心期 各处 理带土 切取 8c ×8c m m 秧块 ,统计 单位面积成苗数 ,并根据播种量计算成苗 率。分别在播种后 2 2 , 8 m× m秧块一 0d和 5d 取 c 8c 个 , 别测量 其所有 秧苗 的株高和叶龄 , 分 统计秧苗整齐 度, 以各处理群体的平均株高为基准 , 将秧苗株高在平 均值的± 0 1%范围的苗划 为标准苗 , 高度低 于平均值的 1%的苗 和高 于平 均值 1%的苗分 别 划 为大 苗和 小 0 0 苗 ,统计各种 苗在群 体的 比例。每处理取 代表性 秧苗 3株, 0 测定株高 、 叶龄 、 根长和主根数 , 在 15 并 0 ℃烘箱

基金资助 :浙江省 重大科技@ ̄(06 10 9 O) 国家 2 0 C 2 3 一 1;
科技支撑计划 ( 0 D D 8 0—0 浙江省农业综合科 2 6 A 2B 1 1) 0 ;
技开发推广项 目( 0 — ) 2 7 6 0
6 ・ 0
维普资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