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浅析高考研究论文的解释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研究 文献简述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研究文献简述周永孝(成都,棠外)本研究小组于2019年10月5日,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工具,以“论述类文本”为关键词搜索,显示有关研究论文8126篇,其中8119篇来自各类期刊,7篇为硕士论文。
在其中,近五年(2015.1.1-2019.10.1,下同)的中文文献有28篇。
以“论述类阅读题”为关键词,共搜索到0篇论文。
以之为主题,共搜索到22篇文献,其中17篇来自各类期刊,5篇为硕士论文。
在其中,近五年的中文文献有8篇。
以“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为关键词,共搜索到0篇论文。
以之为主题,搜索有304篇论文,其中有235篇来自学术期刊,65篇属硕士论文,4篇来自会议。
在其中,近五年的中文文献有205篇。
以“高考论述类阅读题”为关键词,共搜索到0篇论文。
以之为主题,显示有133篇论文,其中有122篇来自学术期刊,9篇属硕士论文,1篇来自会议,1篇来自报纸。
在其中,近五年的中文文献有37篇。
研究小组选择以“论述类文本”为关键词搜索到的、近五年的28篇中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重要参考,进行了细致的阅读和分析。
一、研究的内容方面:这28篇论文,其研究的内容大致分类统计如下:由此可以看出,其研究的内容已经比较全面了,覆盖了考题研究、解题研究和相关教学研究;而且其中每个小类也都有涉及。
二、研究的侧重方面这28篇论文,研究的三大方面,即考题研究、解题研究和相关教学研究,其比例图示如下:由此可以看出,三者比较均衡,对相关教学的研究较多一些。
这28篇论文,研究的9个小类,其数量图示如下:由此可以看出,其中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对考题的综合研究,再次是对文本阅读的指导和对相关教学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的获与惑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研究组重点阅读了如下10篇更具代表性的论文:《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的效度检视及建议》[1]、《把握命题之技,探寻读文之道——以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试题为例》[2]、《从2017年高考看论述类文本考查走向及对策》[3]、《从核心素养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命题变化及教学方略》[4]、《论述类文本观点迁移运用类选项解题及技法》[5]、《筛选标疑,细处比对——突破论述类文本局部区域选项类题型》[6]、《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题策略初探》[7]、《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三层次”教学框架刍议——2017年全国卷语文论述类文本的特点及教学启示》[8]、《论述类文本阅读错项设置探微》[9]、《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10]。
2024届高考全国各地模拟考作文汇编【原题+审题+立意+例文】第5辑

2024年高考全国各地模拟考作文汇编【原题+审题+立意+例文】第5辑01【原题呈现】【来源:网络】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女孩要保护好皮肤,清洁时要掌握好“度”,过度清洁就会损伤皮肤。
的确如此,一些事情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说:突破极限,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材料先由语言文字运用Ⅱ中过度清洁会导致皮肤损伤后果的现象,总结出“一些事情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的道理。
然后一转,又提出“突破极限,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的观点。
这两句话并不难理解,第一句强调做事要有“度”,否则过犹不及,后果严重;第二句强调打破“度”的限制,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材料中的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们各有各的道理。
第一句话重在告诉人们要理性、恰当地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不分昼夜地苦学,超出了身体承受的“度”,不但不会提高成绩,反而还影响了身体健康。
第二句话重在激励人们要有一种挑战精神,将生命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从而“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
运动员哪一个不是在打破“度”的限制而挑战极限呢?正因为运动员有了挑战极限、突破极限的精神,体育运动才异常精彩、夺人眼目。
写作时,两者可以并重地进行论述,但最好突出其一,这样更能集中笔墨,更好地展开论述。
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之间不能厚此薄彼,即立其中一个,一定就要驳另一个;宜采用“……固然重要,但……更能……”的逻辑步骤,这样既能突出自己确立的观点,也避免了走向极端。
【立意】①“度”固然重要,突破极限却更加精彩;②凡事要有“度”,过犹不及;③是守住“度”还是打破“度”,不同情况不同选择。
学术会议论文集 → 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学术会议论文集→ 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简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是学术界一种常见的出版形式,它将一场学术会议上的所有论文汇编成一本书籍,以便于学术界的研究者们共享和传播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文档将介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的特点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编写和编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的特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集中展示研究成果:学术会议汇编将一场学术会议上的所有论文集中到一本书籍中,为研究者们提供一种便捷的方式来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
集中展示研究成果:学术会议汇编将一场学术会议上的所有论文集中到一本书籍中,为研究者们提供一种便捷的方式来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
2. 多样性和广泛性: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包含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涉及到多个学术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这种多样性和广泛性使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成为研究者们了解不同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思路的重要参考资料。
多样性和广泛性: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包含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涉及到多个学术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这种多样性和广泛性使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成为研究者们了解不同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思路的重要参考资料。
3. 高效的传播方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通过书籍的形式进行传播,以便于研究者们阅读和引用。
相比于单篇论文的传播方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能够更好地推广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高效的传播方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通过书籍的形式进行传播,以便于研究者们阅读和引用。
相比于单篇论文的传播方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能够更好地推广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的重要性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激发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研究者们可以通过阅读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了解到同领域其他研究者的最新工作,从而促进交流和合作的发生。
学术论文名词解释

学术论文名词解释学术论文是一种具有一定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写作形式。
它通常由学者或研究者发表在学术期刊中,以传播学术知识和促进学术交流。
论文的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选择、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对于研究问题的讨论和结论。
下面对学术论文中常见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研究问题:学术论文的研究问题是研究者进行研究的核心问题。
研究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能够填补某种研究空白或解决实际问题。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进行学术研究的一套明确的科学方法。
它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实证研究设计等,用来解决研究问题并验证研究假设。
3.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指研究者通过采集、处理数据并利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对研究问题的实际证据和结论。
实证分析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它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 讨论:讨论部分是学术论文中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解读,包括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对研究假设的验证和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讨论部分也可以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和局限性进行讨论。
5. 结论:结论是学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总结整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6. 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是学术论文中用来支持论点和验证观点的文献资料,通常是其他学者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引用文献在学术论文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和参考作用,也是评价学术论文质量和科学性的重要指标。
7. 摘要:摘要是学术论文的开头部分,对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进行简要概括。
摘要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实证结果和主要结论,起到吸引读者和提供文章概要的作用。
学术论文中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名词和概念,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对于理解学术论文的核心要素和结构以及撰写论文有一定的帮助。
高考效度研究文献述评(PDF)

教育测量与评价高考效度研究文献述评吴根洲【摘要】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效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到目前为止,研究高考效度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类着眼于评价高考选才的有效性;另一类重点探讨高考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程度。
同时,教育公平、教育成本、基础教育等外部因素对高考效度的制约也是高考效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考;效度;测验理论;研究文献【中图分类号】G632.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36(2009)02-0049-03吴根洲/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考、科举和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南昌330031)效度是衡量考试有效性和正确性的指标,即考试能够测量出它欲测特质的有效程度,它是评价考试科学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从理论上说,效度问题的研究依赖于对测验理论的认识与掌握。
在我国“文革”结束后的高考恢复初期,随着国家对高考的逐渐重视,学术界重新拥有了研究测验理论的“空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介绍测验理论的单篇论文成为研究效度问题的先声。
随后,应用测量理论探讨效度问题的文章也开始陆续出现,这一现象加速了效度研究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考效度问题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研究者身份的多元化,所探讨的问题日趋多元,研究成果的质量也变得参差不齐。
进入21世纪后,一批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测验理论专著在我国陆续涌现,它们为高考效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此外,我国高考研究的整体进展也拓宽了高考效度的研究空间,高考效度已不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形成了一个以它为中心,包括一系列相关问题的“问题簇”。
因此,那些与高考效度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一、直接研究高考效度的文献经过文献整理,笔者发现直接以高考效度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高考研究组的《改革高考,更加准确有效地选拔人才》为代表的着眼于评价高考选才有效性的文献,另一类是以尚鹤睿、邱瓞曾的《医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影响因素分析》为代表的重点分析高考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关联程度的文献。
论文中常见术语的技术解释与说明

论文中常见术语的技术解释与说明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在特定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和用途。
然而,对于初学者或非专业人士来说,这些术语可能会造成困惑和误解。
因此,本文旨在对一些常见的论文术语进行技术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一、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指研究者在开展研究时所追求的目标或意图。
研究目的可以是描述、解释、预测或控制某一现象或问题。
在论文中,研究目的通常会在引言部分进行明确的阐述,以引导读者对研究的整体框架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开展研究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综述等。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研究者需要根据自身研究的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与分析是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目的是获取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而数据分析则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解释的过程,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研究结果与讨论是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包括对研究数据和实证分析结果的呈现和解释。
研究结果应该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的实际情况,并与研究目的进行对比和讨论。
在讨论部分,研究者可以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比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和讨论。
五、结论与展望结论部分是论文的总结和归纳,研究者需要在这里对整个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回答研究问题。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突出研究的核心发现和贡献,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对论文中常见的术语进行了技术解释与说明,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与展望。
这些术语在论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者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可信度。
什么叫做论文

什么叫做论文论文是一种学术性的写作形式,是研究者在特定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和讨论后所撰写的学术文稿。
论文是研究者对于某个具体问题的深入探究和独立思考的结晶,其目的是为了向同行学者、专家和学术界交流研究成果、分享发现,推动学术发展。
论文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评估学术成就和学术能力的重要依据。
论文的特点论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学术性论文是学术界重要的学术贡献,需要在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研究者需要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实证研究、理论推导等方法来获得研究数据,并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论证。
通过书写论文,研究者能够向同行学者展示自己在特定领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
独立性论文是研究者独立进行研究和思考的成果。
研究者需要独立构思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通过独立撰写论文,研究者能够展示自己的学术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
深度论文是对特定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者需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综述,深入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
论文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推导、实证分析等工作,以得出新的研究结论或给出深入的理论阐释。
通过深度研究和综合分析,论文能够为特定领域的学术发展提供新的见解和思考。
结构化论文的结构化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稿。
一般来说,论文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结论等组成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写作要求和目的。
研究者需要根据文献和实证研究结果,有条理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论文的观点和结论。
论文的写作过程通常,论文的写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题目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
在选择题目时,研究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感兴趣的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和批判、研究问题的实际意义和研究可行性等。
选题的重要性在于确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
文献综述在进行研究之前,研究者需要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高中教育中的文学作品研究与解析

高中教育中的文学作品研究与解析在高中教育阶段,文学作品的研究与解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高中教育中文学作品研究与解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文学作品研究的重要性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时代和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通过研究和解析,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此外,文学作品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二、文学作品研究的方法与技巧1. 文本分析: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结构和风格等方面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学生可以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比喻和象征等,来解读作品中的隐含意义和主题。
2. 时代背景分析: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3. 作者研究: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作者的其他作品、日记和信件等来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倾向。
4. 文学批评理论:学生可以学习一些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批评等,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入的解析和研究。
三、文学作品研究与解析的教学策略1. 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种形式的教材和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使用文学作品的电子版、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及相关的艺术品和影视作品等来辅助教学。
2. 学生参与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写作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作品的研究和解析中来。
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语境强化语言运用
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
侯南羽
高考英语浙江卷分析及备考策略
绍兴一中
张宗旺
二等奖
6篇
重视基础凸显能力正确引导中学英语改革
上虞市丰惠中学
徐玉茹
剖析07高考英语探索高考复习策略
诸暨中学
应富强
立足语言环境强化文化意识
诸暨二中
张勤奋
由今年高考书面表达想到的一些教学建议
绍兴市高级中学
陈静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分析与对策
绍兴市第一中学分校
孙国海
2007年高考阅读理解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分析
上虞中学
魏国珍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分析及解题技巧指导
绍兴柯桥中学
王莉
立足语境优化能力
绍兴市高级中学
李玥东
2007年浙江省英语高考卷评析:立足基础注重语用与时俱进
诸暨中学
马敏芳
奖项:高考研究论文学科:高中历史获奖总数:13(篇)
奖级
标题
标题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一等奖
3篇
剖析2007,备考2008
新昌中学
何继钢
浅谈对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的认识与体会
绍兴一中分校
张惠作
注重双基凸显过程强调能力
新昌县鼓山中学
宋益芳
二等奖
5篇
从2007年高考看高中物理图象教学
新昌县知新中学
吕晓萍
回归经典突出过程关注发展
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屠立平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研究及教学反思
基础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上虞市崧厦中学
朱建敏
2007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分析及复习策略
新昌中学
陈佳红
二等奖
5篇
掌握热点突破难点关注经典注意细节-从近年高考看如何搞好高三化学复习
诸暨市牌头中学
朱荣飞
注重知识的有效归纳和灵活运用
新昌县澄潭中学
甘瑾
遵循考纲,体现新课程理念---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1)化学试题评价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一等奖
3篇
时代·创新·人文——2007年文科综合测试全国I卷选择题(历史部分)评析
绍兴一中
赵寅芬
中国近现代史(上)高考命题研究与备考策略
上虞中学
高国荣
在具体史事和现实视野中考查学科素养——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历史试题中的三对关系
新昌县知新中学
许彩仙
二等奖
4篇
整合课程资源 实现“精讲巧练”
新昌中学
陈炯
2007年文综卷I历史题的发展变化与教学思考
诸暨二中
周丽女
新课程形势下高考历史复习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上虞中学
陈苗君
从高考试题的导向性谈如何组织高三历史的有效教学
新昌县澄潭中学
俞质良
立足校本,做好高考应对
绍兴市稽山中学
袁丽
彰显历史底蕴 考查人文素养——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I历史试题评析
数学教学应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分析2007年高考浙江卷(数学)的感想
新昌县鼓山中学
徐飒
2007年高考数学(浙江卷)评析
诸暨私立高级中学
马蓉
奖项:高考研究论文学科:高中英语获奖总数:19(篇)
奖级
标题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一等奖
4篇
找准切入点突破瓶颈口
诸暨天马实验学校
赵洁
解读大纲分析试题备战08
绍兴市第一中学分校
上虞市菘厦中学
郭利风
注重“两性”统一追求厚积薄发——新课程影响下的07年浙江语文高考与高考复习
绍兴一中分校
阮玲
浅析高考作文命题的“诗意与失意”——2007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的比较与分析
诸暨市私立诸暨高中
徐敏
语文教学过程问题初探
上虞中学
赵斌
二等奖
7篇
中国古典戏曲教学和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
上虞中学
孙蔓红
诸暨市牌头中学
黄钰锋
慎终追远——解读07高考历史题及复习启示
上虞市城南中学
冯华琴
解题的源头活水——能力与素养——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历史部分阅卷体会
绍兴市一中分校
张叠、裴英杰、
余红兵
在创新中注重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对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的思考
新昌县鼓山中学
朱辉明
三等奖
6篇
把握高考命题特点 确定科学备考策略——从2007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今后的历史备考策略
诸暨市湄池中学
斯幼敏
近年高考阅读的命题特点及高考阅读备考策略
绍兴一中
顾向晖
三等奖
9篇
从NMET2007谈高三英语阅读教学
浙江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屠飞科
夯实基础注重策略贴近时代渗透思想
绍兴县鲁迅中学
汪程俊
新课程下的多角度、多层次评价
诸暨市牌头中学
杨烨
2007年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评析
上虞中学
陈银君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调应用开拓创新
主干知识重点考,解题能力最重要
绍兴县越崎中学
丁江南
轻松应对物理图象问题
诸暨市天马学校
陈丹
关于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类型研究
诸暨市牌头中学
赵攀
奖项:高考研究论文学科:高中化学获奖总数:16(篇)
奖级
标题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一等奖
3篇
品味07高考化学实验题---谈08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诸暨市学勉中学
刘建明
新昌县澄潭中学
卢碧永
打造物理高考复习与应试的利器--思维导图
上虞市崧厦中学
陈钟辉
应对“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
新昌中学
唐光善
三等奖
7篇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新昌县知新中学
吴秀燕
立足基础,拓展创新,提升能力
绍兴县越崎中学
谢忠华
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妙用
上虞中学
陈江、陈培正
重视基础凸显能力
绍兴县越崎中学
郭小燕
绍兴一中分校
张伟丰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诸暨市草塔中学
金晓东
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地理部分)评析
新昌县知新中学
徐祝余
取材生活化情景命题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上虞市上虞中学
姜张木
三等奖
6篇
浅谈日照图的高考动向及判读方法
诸暨市牌头中学
边碗红
2007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评析
上虞中学
叶承龙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问题设置的探究——以07年浙江高考卷散文阅读题为例
新昌中学
卢八妹
散文阅读之我见
诸暨中学
何华明
奖项:高考研究论文学科:高中数学获奖总数:22(篇)
奖级
标题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一等奖
5篇
由高考试题反思对数学中几对关系的教学
绍兴市稽山中学
王志江
平和中彰显课改理念——07年浙江高考数学的评析与感悟
奖级
标题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一等奖
3篇
传承接轨思
新昌县澄潭中学
王红妃
踏实基础提高能力
绍兴一中
沈初见
二等奖
4篇
在平和中亮剑
越城区鉴湖中学
杨杨
能力知识并重细节决定成败
新昌中学
石秀芹
平稳中求创新
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
顾娃仙
谈谈生物高考学生的复习方法指导及教师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诸暨市荣怀中学
马瑞
三等奖
6篇
2007年高考理综生物分析与复习启示
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
孙玉燕
回归课本基础重视应用能力检测
绍兴县柯桥中学
李春姣
基础中提升能力向实施新课改过渡
绍兴县华甫中学
周建良
从0607年生物高考题看遗传部分内容的复习策略
诸暨市学勉中学
孙晶
研究2007年高考生物试题指导2008年生物高考复习
绍兴县鉴湖中学
王冰权
三等奖
11篇
数学高考题题源探析
绍兴市稽山中学
王琛
传统出亮题,基础是导向——从07部分高考题谈08数学高考复习方向
诸暨市学勉中学
陈卓莉
平面向量——同点同法不同形
诸暨市浬浦中学
王苏文
继续中创新,拓展中挖掘——从07年浙江高考之立体几何谈起
诸暨市湄池中学
殷加兴
06、07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与08备考方略
绍兴一中
金江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2007年一道浙江数学高考题(理科)的分析与思考
绍兴一中分校
葛江峰
2007年浙江省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分析
新昌县澄潭中学
王新兵
与主干知识点整合,综合考查导数应用能力——例谈高考“导数”命题新趋势
绍兴市稽山中学
骆永明
2007年浙江数学高考卷浅析
绍兴一中分校
张凤娥
你就大胆的往前走——浙江省四年高考作文自主命题的分析与对策
绍兴县柯桥中学
吴国林
2007年浙江卷作文的随思闲想
绍兴县柯桥中学
郑了湄
高考套话作文探究
绍兴市高级中学
马雄亮
你原来可以如此美丽——200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绍兴县鉴湖中学
吴亚娟
“行走在消逝中”的传声筒效应
绍兴县越崎中学
潘碧清
高考语文现代文主观题失误及对策
从2007年高考浙江省数学试卷看高考复习中的几个关系
诸暨中学
张小明
解读2007年高考概率统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