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9(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冲刺模拟卷三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冲刺模拟卷三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冲刺模拟卷三(考时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18·安徽宿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实关注提升中国电影品质赵卫防国产电影已经走过了粗犷式的发展阶段,进入了提升艺术质量的时期。

“新主流大片”等现实题材影片以丰富的类型、扎实的叙事、充沛的人文含量、多样的艺术探索获得了较高的艺术质量,为提升当下国产电影艺术质量提供了重要启示。

由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是近年来国产现实题材影片中的重要构成,也是最能显现其艺术成就的作品。

“新主流大片”中有历史题材影片,但更多作品如《湄公河行动》《救火英雄》《空天猎》《中国推销员》《拆弹专家》《红海行动》《战狼》系列等为现实题材。

这些影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取得了丰盈的艺术成就。

首先,这些影片延续了主旋律电影中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主流价值观,更对其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如《红海行动》用三个层次诠释了爱国主义,探究其多元性和深刻性。

第一个层次表现的是蛟龙突击队对集体同胞的解救。

这与大量同类题材影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并无区别。

第二个层次的表现则突出了对个体同胞(邓梅)的解救。

影片以这种表现,凸显了国家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对每位同胞个体生命的尊重,其以人文厚度获得的国家层面价值远远超过表层的人员损失,是至高无上的。

而影片的爱国主义表现也因此被赋予了人文的高度,超越了第一个层面的普通爱国主义。

在第三个层次中,蛟龙突击队的任务是和恐怖分子抢夺制造脏弹的原料,把蛟龙行动升级到反恐、反战争和拯救人类的高度。

影片的爱国主义表现,在这个层次中也超越了前面两个层次,获得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

其次,这些影片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不同人物。

影片中的人物,摒弃了之前平面化的塑造,被赋予了具体、生动、可感的立体性格,比起以往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含答案解析)板块组合滚动练3 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含答案解析)板块组合滚动练3 Word版含答案

板块组合滚动练(三)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一、语言文字应用(20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被列为高发疾病。

据统计,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

约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其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4倍。

这绝不是________。

动脉血管闭塞后,肢体远端足部就会发生缺血,表现为患足皮肤发凉、发麻、退行性变,严重的患者出现足部坏死,也会出现医学上特有的间歇性跛行现象。

糖尿病足一旦发生感染,后果________,最轻微的表现是蜂窝织炎,皮肤发红发烫,重一点的,皮肤充满水泡,甚至破裂。

一旦出现这些问题,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避免病情不加剧,出现坏死、感染乃至不得不截肢。

其实糖尿病足并不可怕,不必________,关键是要尽早察觉,________。

我们建议患者自学一些简单的检查方法,学会给脚“号脉”,包括摸摸足部皮肤温度是否降低、脚是否有麻木感。

进一步可以进行血管彩超或下肢血管的CT检查。

如果发现有动脉闭塞现象,首先要考虑积极开通血管。

()。

随着国内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兴起,糖尿病足的血管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解决。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来开通血管,类似于心脏支架手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危言耸听波谲云诡闻风丧胆亡羊补牢B.危言耸听不堪设想谈虎色变防患未然C.骇人听闻不堪设想闻风丧胆防患未然D.骇人听闻波谲云诡谈虎色变亡羊补牢[解析]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语境中不是谈社会上发生的令人吃惊的事情,而是谈前文列举的数据对读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故选用“危言耸听”更恰当。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波谲云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背读知识全套8份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背读知识全套8份含答案

考前必读必背背读知识一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理解透彻,记忆准确一、高中课标必背14篇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g)绳,(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gǎ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ǐng)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j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理解性默写]1.(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2014·大纲卷)《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3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3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1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板块组合滚动练11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再泛吴江①王禹偁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②精灵应笑我,绿袍③依旧惹埃尘。

[注] ①本诗写于诗人遭贬之时。

②张翰:吴郡人,西晋文学家。

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大司马东曹掾。

后见祸乱方兴,又因秋风起,以莼鲈之思为由,辞官归吴。

③绿袍:古代低级官员的官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既交代了被贬吴江、疾病缠身的写作背景,也照应了“再泛吴江”的诗题,还与尾联中的“绿袍”相呼应。

B.颔联以“碧波”“疏雨”设喻,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输”“属”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与不满。

C.颈联先以移动的视角写景,再以晓月孤轮、晴山数点,表达了诗人泛舟时的心境。

D.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严守格律,音韵和谐;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融情于景的手法运用得当,抒情委婉含蓄。

[解析]B项,“碧波”“疏雨”没有设喻;诗句也并非表达“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与不满”,而是表达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答案] B2.本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生在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时,要结合注释,逐句读懂诗句并进行筛选整合,可以先把诗歌分为几个层次,然后进行概括,最后分点分条回答即可。

颔联,“输野鸟”“属渔人”可见诗人对“野鸟”“渔人”的羡慕,而“野鸟”“渔人”代表的是一种归隐生活。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7(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7(含答案)

板块组合滚动练(七)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到冬季,雪花__________,漫天飞舞。

雪轻柔地飘下,似一双双温柔的纤手抚在脸上,令你沉醉,令你__________。

这样的雪,()。

雪是大自然对北方人的恩赐,银装素裹的美景令很多南方人______________。

这雪,在树梢,在山岭,在路边,到处都有它的存在。

尽它的一份爱心,清洁大地,涤荡灵魂。

如果没有雪,那么冬季将__________。

在飘雪的日子里,让我们伴着雪一起走过这冬季的漫长而寒冷。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飘雪的日子里,让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这冬季的漫长而寒冷。

B.在日子里飘雪,让我们伴着雪一起走过这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C.在飘雪的日子里,让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这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D.在日子里飘雪,让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这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解析]原句一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让我们伴着雪”主客颠倒,应该是“让雪伴着我们”;第二处是“走过这冬季的漫长而寒冷”搭配不当,应该是“走过这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在日子里飘雪”搭配不当,应该是“在飘雪的日子里”,故选C。

[答案] 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徜徉其中,宛若将一层层你包裹轻纱B.你徜徉其中,宛若一层层轻纱将你包裹C.宛若一层层轻纱将你包裹,你徜徉其中D.宛若将你包裹一层层轻纱,你徜徉其中[解析]先有“徜徉其中”,后有轻纱包裹的感觉,故排除C、D项;A项中“一层层你”搭配不当,“一层层”不能修饰“你”。

[答案] B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纷纷扬扬心旷神怡叹为观止平淡无奇B.沸沸扬扬心荡神迷拍案叫绝味同嚼蜡C.纷纷扬扬心荡神迷叹为观止味同嚼蜡D.沸沸扬扬心旷神怡拍案叫绝平淡无奇[解析]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 Word版含答案

板块组合滚动练(一)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位于我国大西北腹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沙漠包围,生态系统脆弱,长期处于荒漠化的威胁中。

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________,用辛勤和智慧,锁住了漫天黄沙,构筑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创造了一个个绿色奇迹。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

这是60多年前宁夏的真实写照。

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________,只要刮一场大风,上了房顶的沙子和沙漠连成一片,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

随着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和沙漠的不断进逼,很多村庄甚至被迫数次搬迁。

()。

在灵武市的黄河东岸,百余亩“天使林”“师生林”等公益林在阳光下________,与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起默默抵御着风沙的侵蚀。

在这片万亩荒滩上植树造林的带头人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40年来他带领宁夏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干部职工一起战沙魔,营造了63万亩绿色屏障,阻挡住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白芨滩治沙路径”。

从被迫抗争到主动出击,从“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从“老典型”到“新面孔”……在与沙漠________的搏战中,不断涌现出的治沙人,建起了一片片绿色“长城”,改变了宁夏山川大地的面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仆后继抚今追昔巍然屹立旷日持久B.前赴后继抚今追昔傲然挺立旷日持久C.前赴后继曾几何时傲然挺立经年累月D.前仆后继曾几何时巍然屹立经年累月[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句中形容宁夏治沙人连续不断,一代接着一代,没有“前面的人倒下了”的意思,故选用“前赴后继”更恰当。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9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19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十九)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一、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江梅引姜夔①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

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②。

漂零客,泪满衣。

[注]①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正值园中蜡梅绽放,词人见梅怀念远方的恋人,因作此词。

②淮南小山(一说刘安)所著辞赋《招隐士》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梅引”,词牌名。

“引”表示词的音律特点,意义、用法同《李凭箜篌引》和《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中的“引”。

B.“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忽相思”三句,开篇点明主旨,词人感慨人间离别,又见江头梅花,引发了他无尽的相思之情。

C.“湿红恨墨浅封题”,是说心中充满了离恨,相思的泪水打湿了红笺,冲淡了墨迹,默默将信封好,题字签押。

此句言简意丰、情思低回。

D.“宝筝空,无雁飞”两句,写恋人曾弹奏宝筝,而今却无处可闻;那些和泪写成的相思,也因无鸿雁传递而难以排遣。

[解析]A项,三个“引”的意义、用法并不相同,《李凭箜篌引》中的“引”是乐府古体诗中的一种诗体,《滕王阁序》中的“引”指序。

[答案] A2.本词在抒发感情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本词抒发的情感,然后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词中多用感性的语言来直抒胸臆。

第二,本词是借记梦而抒相思之作,上片写悲欢两种不同梦境,下片写回忆往昔,运用了虚写(想象)的表现手法来抒发相思之情。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8(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提分练:板块组合滚动练8(含答案)

板块组合滚动练(八)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我不知道有无关于红柳的民间传说,如果依我猜想,她该是侠肠柔骨的女子宁死不屈的灵魂的再现。

她要在这天地之间,留下她的凄清哀婉的绝唱,在甩下一串潇洒和浪漫后,昂起头嫣然一笑,毅然决然地走向天涯,走向大漠深处。

她依旧年年岁岁开花,在蓝天旷野中,在无人注目欣赏的孤城绝域,以自己的一腔天地照耀柔情,将天地方圆留存在柔情之间。

我看见了红柳的妩媚,那一抹于深绿丛中散发出来的美丽,粉紫的细细的叶子,衬出柳枝的翠绿和旷野的落寞,真是__________。

她把她美丽的身影和姿态,留在雪域荒漠;她把她惊人的执着和倔强,留在天地之间。

江南水土固然好,但那儿有着太多的__________。

人们只是为了占有__________和一丁点儿的风光名头,就被搅得__________。

红柳宁愿与大漠瀚海相伴,也不在繁华喧嚣的江南扎根。

(),这里可是红柳的天地啊。

她的微笑、她的爽朗、她的高傲,是天地之间的另一种颜色和性格。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以自己的一腔天地照耀柔情,将柔情留存在天地方圆之间。

B.以自己的一腔柔情照耀天地,将天地方圆留存在柔情之间。

C.以自己的一腔柔情照耀天地,将柔情留存在天地方圆之间。

D.以自己的一腔天地照耀柔情,将方圆柔情留存在天地之间。

[解析]“一腔天地照耀柔情”搭配不当,应该是“一腔柔情照耀天地”,“将天地方圆留存在柔情之间”语序不当,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是“将柔情留存在天地方圆之间”。

[答案] 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红柳在这安心之中寂寞B.这寂寞让红柳安心之中C.红柳安心在这寂寞之中D.在这寂寞之中红柳安心[解析]“在这寂寞之中”是补语,修饰谓语“安心”,此句主语是“红柳”,“红柳”与“安心”构成主谓短语,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组合滚动练(九)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__________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

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__________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__________,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

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

就在这__________,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B.朝不保夕的苦闷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几乎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C.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D.朝不保夕的苦闷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解析]原句的主干是“危机感加上苦闷,每一个人患上了癔症”,缺谓语。

A项,没有辨明逻辑关系,“患病”是“危机感”和“苦闷”使然,缺谓语;B项,副词“几乎”应该修饰限定动词“使”;D项,语序不当,“朝不保夕”对应“强烈危机感”,“囿于现实”对应“苦闷”。

[答案] 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而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B.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就此开启了C.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因而开启了D.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解析]联系前文和补出的文字可以看出,“五石散”有“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作用,并且这种风尚是从何晏开始的,因此可以判定句首要用“从而”或“由此”,“由此”相较“从而”,在时间起始点上更明确,且A项中语序不当,自我麻痹的目的是逃避现实,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明哲保身与生俱来处心积虑人人自危B.全身而退与生俱来殚精竭虑人人自危C.全身而退天赋异禀处心积虑提心吊胆D.明哲保身天赋异禀殚精竭虑提心吊胆[解析]“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全身而退”指为了保全自己,主动地退出曾经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并且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毫无牵挂。

“与生俱来”表示人一生下来就有。

“天赋异禀”形容一个人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用在此处不恰当。

“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人人自危”指每个人都感到危险,不安全。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这里说的是群体,因此用“人人自危”。

[答案] B4.下列五处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5分)①情景一(微信朋友圈):鄙人30岁华诞之际,感谢各位好朋友的垂念。

朋友们的祝福之语,如和煦春风,温馨动人。

②情景二(某访谈):大家都知道令尊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而您作为他的犬子,一定对他的作品非常熟悉吧?③情景三(小贩吆喝):没用的手机可以换不锈钢脸盆,不要拿给小孩玩,感谢大家对环保事业的一份支持,也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④情景四(广播广告):经临床验证,本产品具有治癌的神奇功效,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⑤情景五(采访专家):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华诞”是敬辞,称人的生日,一般称伟大的人物或机构诞生的日子,此处可改为“生日”。

②“犬子”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此处是称呼别人的儿子,使用不当。

③“绵薄”是谦辞,指自己薄弱的能力。

④广播稿中应尽量不使用同音字,此处的“治癌”与“致癌”同音,容易造成听众的误解。

⑤“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此处是说自己向别人询问,故可改为“咨询”。

[答案]①“华诞”改为“生日”②“犬子”改为“儿子”③“绵薄之力”改为“自己的力量”④“治癌”改为“治疗癌症”⑤“垂询”改为“咨询”5.下图是某医院的“就诊流程图”,请把这个就诊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将流程图转换为文字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叙述对象应是“病人”,表述时“病人”应是整个句子的主语;其次要运用“后”接着”“再”之类的词清晰地表述出流程的变化,条理要清晰。

考生要特别注意“需要住院的”和“不需要住院的”的两条流程,不能混淆在一起表述,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病人在门诊挂号,经医生检查、诊断后,需要住院的,拿医生开的住院单去挂号收费处缴费住院;不需要住院的,拿医生开的处方去缴费取药后离院,如需输液,就到急诊科输液后离院。

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气概。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江心皎洁的秋月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与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3)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生梦蝶”典故表达悲愁,以杜鹃表达悲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悬;(2)舫,唯;(3)蝴蝶。

[答案](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肯定美学的悖论与生态文明在当代的环保运动中,一些激进环保主义者抛出肯定美学,即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审美价值,自然物都是美的,否定自然界丑的存在。

毫无疑问,激进环保主义者要在美学与伦理之间架构桥梁,通过把所有自然物纳入美的范畴,从而实现保护的伦理诉求。

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往往把对自然的欣赏集中在那些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观上,而忽视了其他景观——这种精英式的审美姿态极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似乎暗示了某些平凡或丑陋的景观可以被人类任意摒弃甚至破坏。

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

激进环保主义者主张,自然要按如其所说的样子来欣赏。

第一,拒绝自然的“艺术化”。

观看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欣赏,而将这石头迁移至客厅的壁炉,则将自然物当成了艺术品。

第二,不要判断。

非判断的欣赏才是肯定美学,因为排斥了任何评价的尺度。

第三,不要比较。

肯定美学不仅认为自然物具有肯定的美学性质,且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所有自然物都一样美。

肯定美学本质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只对人类自身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

在以人为中心的美学传统中,审美价值完全依赖人的赋予。

人类中心主义仅关注人而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在此观念支配下的美学无疑也抹杀了自然美之客观特性。

肯定美学通过解构审美关系中人的中心作用而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与颠覆。

重新审视并消解审美中人的“中心”性是合理的,但肯定美学偏激追求“自然自律”即“去人化”也表现了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化与片面性。

从理论层面来看,肯定美学在消解人的“中心”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滑入了另一极端——“自然中心主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以自我为尺度进行活动是一种必然。

审美也是如此,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离开人不可能谈论审美欣赏。

从现实层面而言,这种“去人化”的思路也使肯定美学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流于空谈。

按照肯定美学的观点,自然界所有事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且相等,不可比较。

既然如此,在自然保护中就必须对各个物种或景观加以相同的保护。

对人类来说,这并不切合实际,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确定哪些为重点,哪些不是重点。

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衡量事物美的尺度来确定物种的价值。

而尺度的建立势必要将比较评价因素纳入其中。

最终,没有人的参与,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肯定美学的建构也失去了伦理价值。

肯定美学的支持者不考虑国家、地区、种族的差异而无条件保护所有物种的伦理诉求,显然忽视了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时所带来的严重不平等。

在当前的环境格局中,若第三世界国家完全无视人民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响应发达国家环保运动的号召而停止发展,这是一种平等吗?更何况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曾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疯狂掠夺。

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超越物种差异所追求的平等,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场运动一开始就定位为其他物种向人分权的无关国家、阶级等的普遍性行动,从而否认自己的立场,但它却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无论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或“生态”中心主义,这种“中心化”其实仍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与“去中心化”的生态文明相去甚远。

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既关注人的权利,也凸显自然的内在价值。

西方的生态运动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根除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肯定美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肯定美学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是美的,都具有审美价值,都应该加以保护,而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美学往往关注自然景观的外形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