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基础

合集下载

光伏桩基础分类

光伏桩基础分类

光伏桩基础分类
1. 哇塞,你们知道吗?光伏桩基础有好多种呢!比如说灌注桩,就像给大地打了一根根坚实的柱子,能稳稳地撑起光伏板。

你想想,要是没有灌注桩,那得多不牢固啊!
2. 嘿,还有预制桩呢!这就像是提前做好的坚固模块,直接安装上去,多高效啊!就好比建房子有了现成的材料,快速又可靠!
3. 土钉墙式光伏桩基础也是很特别的哦!它就好像是给光伏系统穿上了一层特别的保护衣,让一切都那么安全稳固。

咱可不得好好了解它呀!
4. 地下连续墙式的光伏桩基础也很厉害呀!那简直就是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光伏的稳定运行,你们说是不是很牛?
5. 土钉墙和灌注桩结合的光伏桩基础呢,这就像是两个强者联手,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给光伏提供了超强保障呢!
6. 预制桩和土钉墙组合的也不错哦!它们在一起就像是最佳搭档,各自发挥优势,让光伏桩基础更完美了,厉害吧?
7. 纯土钉墙式的光伏桩基础呀,那可是独当一面的存在,如同一个坚定的卫士,独自守护着光伏的安稳呢!
8. 灌注桩和地下连续墙搭配的光伏桩基础,哇,这可真是厉害的组合呀,就像是两个大力士一起干活,力量超级大呢!
9. 总之,光伏桩基础的分类好多呀,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我们得根据实际需要来好好选择呀,这样才能让光伏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呢!。

光伏基础

光伏基础

(1)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半导体的光电效应所有的物质均有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半导体材料在正常状态下,原子核和电子紧密结合(处于非导体状态),但在某种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原子核和电子的结合力降低,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搏,成为自由电子.●PN 结合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由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结合而成,N 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空穴,而P 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电子,当P 型和N型半导体结合时在结合处会形成电势当芯片在受光过程中,带正电的空穴往P 型区移动,带负电子的电子往N 型区移动,在接上连线和负载后,就形成电流..(2)太阳能电池种类※在现在的太阳能电池产品中,以硅半导体材料为主,其中又以单晶硅和多晶硅为代表.由于其原材料的广泛性,较高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被市场广泛接受.非晶硅在民用产品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子手表,计算器等),但是它的稳定性和转换效率劣于结晶类半导体材料.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材料的稀有性和部分材料具有公害,现阶段未被市场广泛采用.※现在太阳能电池的主流产品的材料是半导体硅,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同时以氧化状态的硅原料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储藏物质.※京瓷公司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就认识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阔前景和美好未来,率先开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化生产大门.现在已经是行业的龙头,同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也结晶类太阳能电池的主流产品(太阳能电池的70%以上).(3)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破锭(150mm*155mm)切片(线切割) N极烧结电极印刷(正反●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是指电池将接收到的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比率输出功率转换效率=100%太阳能电池板被照射的太阳能※标准测试状态由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受太阳能的辐射强度,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为了表述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和评价其性能,设定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温度为25度,太阳能辐射强度为1000 w/㎡、 分光分布AM1.5的模拟光源条件下的测试为标准测试状态.模拟光源,输出测试边框安装(4)太阳能电池关连的名称和含义分光分布●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太阳能电池电流---电压特性(I-V 曲线)】【日照强度变化和I-V 曲线】 【温度变化和I-V 曲线】【日照强度—最大输出特性 】 【温度-最大输出特性】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120100 80 60 40 20 0最大输出 %-25 0 25 50 75 100最大输出%●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贡献①对防止地球温暖化,减轻对地球环境的贡献从太阳能发电系统排放的二氧化碳,即使是考虑其生产过程的排放量,也绝对少于传统的燃料发电设备,是防止地球温暖化的环保设备.同时在发电时,不排放氧化 硫,氧化氮等污染物,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例:3kW 太阳能发电系统对环境污染物的削减量②对能源和节能的贡献(5)独立电源太阳能发电系统构成减排放CO 2能力:540kg-C/ 年石油替代量:729L/年 森林面积换算:5544㎡ 太阳能电池2。

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

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

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太阳能光伏是一种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

由于太阳能光伏具有环保、可再生等特点,因此在能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太阳能光伏的理化基础:1. 光伏效应光伏效应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它是指当半导体材料接收到光子能量时,其中的电子将被激发从价带升到导带,形成一个电子空穴对(即光生载流子),这种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导致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浓度和电子迁移率增加,因此产生电能。

2. p-n结p-n结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基本结构,其作用是将半导体材料分成p区和n区,其中p区具有富电子特性,n区具有富空穴特性。

在p-n结的作用下,太阳光子能量激发半导体中的光生载流子,从而产生电能。

3. 光伏材料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核心部分是光伏材料,目前常用的光伏材料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镓硒等。

这些光伏材料的电能转换效率不同,但都具有光伏效应,因此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 太阳能辐射太阳能辐射是太阳能光伏电池所需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能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多种光谱。

太阳能光伏电池能够转化太阳能,主要依赖于可见光区域的辐射能量,因此保证太阳能辐射的稳定性以及光强度的大小对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5. 温度效应温度是太阳能光伏电池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电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较高温度下,光伏电池的电阻会增加,因此功率输出会减少。

因此,保持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温度稳定对于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太阳能光伏的理化基础包括光伏效应、p-n结、光伏材料、太阳能辐射以及温度效应。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性能,因此对于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光伏基础知识

光伏基础知识
5 太阳能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6 通常将太阳看作是温度为6000K、波长为0.3~3.0um的黑色辐射体。
7 太阳角: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太阳的能量 1 云层对太阳的反射能力很强,按平均云层反射能力54%计,大约有23%的太阳辐射能量被云层反射到宇宙空间区。
2 由于大气的存在和影响,到达地球表面光的太阳辐射能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辐射,另一部分叫散射辐射,这两部分的总和叫总辐射。
3 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光线叫直接辐射;通过云层、大气、灰尘等物体的散射而到达地面的那部分太阳光线叫散射辐射。
4 一般来说,晴朗的白天直接辐射占总辐射的大部分,阴雨天散射辐射占总辐射的大部分,夜晚则完全是散射辐射,对于大多数太阳能器件来说主要是利用太阳能的直接辐射。
5 总之,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以每秒3*105KM/s的速度,每秒发射出的总辐射能量大约为3.75*1026W,是极其巨大的,但只有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范围内,约为1.73*1014W,这其中23%被地球周围大气层吸收;30%被反射回宇宙中;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的为47%,在到达地球表面的47%太阳辐射能中,到达地球陆地表面的辐射能大约为1.7*1013KW,大约占到到达地球范围内的太阳总辐射能量到10%,这10%相当于目前全世界一年内消耗的所有能源总量的35000多倍。
4 太阳光谱:把太阳光中的各色光按频率大小的次序排列而成的光带图叫做太阳光谱。
5 可见光只占整个太阳光谱的一小部分,整个太阳光谱包括紫外区、可见区、红外区三部分。
6 太阳光中能量很强的骨干部分是由0.30~3.0um的波长所组成的,其中波长小于0.40um的紫外区和波长大于0.76um的红外区就是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与红外线。

光伏基础知识介绍PPT(共 62张)ppt课件

光伏基础知识介绍PPT(共 62张)ppt课件

光伏产业链介绍
➢ 组件封装-示意图
TPT
玻璃
太阳电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VA
电极接线柱
互连条
光伏产业链介绍
➢ 组件封装-示意图
玻璃清洗
太阳电池的焊接
太阳电池串的排列
层叠
层压
入库
包装
检验
装边框、接线盒
光伏产业链介绍
➢ 组件封装-焊接
焊接
将单个电池片组成电池串的过程 焊接保证电池的电性能的稳定 焊接过程是重要的一个工艺过程
光伏产业链介绍
➢电池电性能参数
❖ 短路电流 Isc :负载的电阻为零时,太阳电池的输出电流; ❖ 开路电压 Voc :负载的电阻无穷大时,太阳电池的输出电压; ❖ 最大功率点 Pm :太阳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 ❖ 最大功率点电流 Im :输出功率最大时,太阳电池的输出电流; ❖ 最大功率点电压 Vm :输出功率最大时,太阳电池的输出电压;
❖ 并联电阻 Rsh :为旁漏电阻,它是由硅片的边缘不清洁或硅片表面 缺陷引起。
光伏产业链介绍
➢ 各种太阳能电池比较
具体分类
转换效率%
单晶硅
17-20
多晶硅
15-18
多晶硅薄膜 10-12
非晶硅薄膜 6-10
优点
缺点
产业化 阶段
技术工艺最为成熟,市场主导产品, 转换效率高,性能稳定
多晶硅成本比单晶硅低
该过程用于提高组件的机械性能和用于保证组件的电性能输 出
光伏产业链介绍
➢ 组件测试-EL
隐裂
明暗不均
光伏产业链介绍
➢ 组件测试-电性能测试
太阳能电池组件把接收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其输出电流-电压的特性如下图。这 个曲线也称I-V曲线。

光伏基础知识

光伏基础知识

1%
纬度32°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发电量影响 6% 4.00% 3% 2% 1% 0% 1% 2 3%
纬度34.8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发电量影响 9.50% 7.5 5.5 4 2.5 1 0 1 2
长春:纬度40°,倾角0~90°对发 电的影响
光伏系统所发电量收益需要上税吗?
符合免税条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业主,可由当地 电网企业直接开具普通发票。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助资 金管理有关意见的通知》规定,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免征增值税。也就是说,家中安装光伏 的用户,只要每月上交的余电收益在3万元以内,都不需 要交税。
遮挡对光伏系统的危害
鸟粪遮挡
热呈像仪温度分析
遮挡对光伏系统的危害
遮挡对光伏系统的危害
生活中常见的阴影遮挡
如何鉴别整个系统质量
1.走线 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需要连接线缆。优质的施工,走线一定是整齐.规整的,另外,
线缆外会加装线槽,既美观,又能保护线缆。走线是检验施工的一个标准,但不是硬性 指标,走线基本上不会影响发电量,但是,却能检验施工方的实力。一个优质的施工团 队一定注重每个细节,如果你家系统的线缆走向乱起八糟,你还会觉得你遇到了一个靠 谱的施工方吗? 2.遮挡
包头:纬度37°,倾角0~90°对发 电的影响
西安:纬度34°,倾角0~90°对发 电的影响
大理:纬度21°,倾角0~90°对发 电的影响方位角 Nhomakorabea发电量的影响
1)方位角朝东、朝西变化,对发电量的影响相同;
2)发电量降低曲线为抛物线情况,即方位角由0 逐渐变大时,发电量损失速度加快;

光伏 基础知识 笔测 -回复

光伏 基础知识 笔测 -回复

光伏基础知识笔测-回复什么是光伏?光伏是利用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通过光电效应来实现。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某些材料表面时,能量会被光子吸收,导致电荷的分离和运动,从而产生电能。

光伏技术是一项绿色、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光伏技术的原理。

当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时,光子会激发光伏电池中的电子,使得部分电子脱离原子束缚,形成正负电离子对。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光伏电池的结构。

光伏电池主要由多个薄层半导体材料组成。

光伏电池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正负极,通过连接电路,可以将光伏电池中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以供人们使用。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光伏电池的种类。

光伏电池可以分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新型薄膜光伏电池等多种类型。

其中,单晶硅和多晶硅是目前最常见的光伏电池材料,其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光伏电站的基本组成。

光伏电站由多个光伏电池组成,并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连接起来。

此外,光伏电站还包括光伏电池组串、逆变器、配电系统和监控系统等设备。

逆变器是光伏电站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可以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以满足电网的需求。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光伏电站的优势。

首先,光伏电站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其次,光伏电站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形式,具有广泛的资源分布并且可持续利用。

此外,光伏电站的运营成本较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光伏电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都在逐步下降。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光伏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光伏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光伏电站已经在国内外多个地区建设,用于供电、给水、农业灌溉等方面。

此外,光伏技术还可以与其他能源技术结合,例如风能、储能等,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光伏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能源技术,具有绿色、清洁和可再生的特点。

光伏基础知识整理

光伏基础知识整理

1.什么是光伏发电?什么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辐射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光伏发电是当今太阳能发电的主流,所以,现在人们常说的太阳能发电就是光伏发电。

分布式发电是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但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性的光伏发电设施。

分布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测,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2.您知道光伏发电的历史起源吗?1839 年,19 岁的法国贝克勒尔做物理实验时,发现在导电液中的两种金属电极用光照射时电流会加强,从而发现了“光生伏打效应”。

1930 年,郞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能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

1932 年奥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块“硫化镉”太阳能电池。

1941 年奥杜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1954 年5 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恰宾、富勒和皮尔松开发出效率为6%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同年威克首次发现了砷化镍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镍博膜,制成了太阳能电池,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并发展起来。

3.光伏电池是怎么发电的?光伏电池是一种具有光、电转换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它直接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直流电,是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单元,光伏电池特有的电特性是借助与在晶体硅中掺入某些元素(例如磷或硼等),从而在材料的分子电荷里造成永久的不平衡,形成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内可以产生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并积累,从而在其两端闭合时便产生电能,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4.光伏发电系统由哪些部件构成?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方阵(光伏方阵由光伏组件串并联而成)、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交流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光伏组件,而光伏组件又是由光伏电池串、并联并封装而成,它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组件产生的电为直流电,我们可以利用也可以用逆变器将其转换成为交流电加以利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以即发即用,也可以用蓄电池等储能装置将电能存放起来,根据需要随时释放出来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升高电压下降
Voltage (Volts)
Constant Irradiance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
6.00 5.00
(Vmp, Imp)
Current (Amps)
4.00
3.00
R = Vmp / Imp
2.00
辐射 1000W/m²温度25º , C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世界十大生产厂
1999 RANK 1999 32.5 1 30.3 2 30 3 22.2 4 12 5 13 6 10 10 ??? 160 201.3 7 7 ? 2000 RANK 2000 41.9 3 42 2 50.4 1 28 4 18 5 17 6 14 14 12 235.3 287.65 2001 RANK 2001 58.2 2 54 3 75.02 1 39 4 26 5 19 7 18.02 8 7 14 10 7 23 6 9 14 9 340.24 396.14
1.00
0.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Voltage (Volts)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发电的应用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发电的应用
太空事业 通讯 阴极保护 提水 边远地区居民 机械动力 并网系统 建筑一体化
10 100
State of Charge (% )
Depth of Discharge (% )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逆变器技术
推挽逆变
桥式逆变 高频逆变
软开关技术
高频链逆变 双向逆变技术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内电场将电子扫出太阳电池
新产生的空穴
光子入射
电子通过外电路返回 并填入空穴
电子流出电池表面 自由电子
PN 结电场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Standardized Outdoor Spectrum (AM 1.5)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大气质量(光谱分布)
中午的太阳
下午的太阳
大气质量为1 (AM 1)
大气质量1.5
(AM 1.5)
大气层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标准输出特性
2002/07/29
安装调试
尽可能的工厂安装
因地制宜
安全第一 规范验收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向客户交接
简捷的语言文字图表说明 简单的故障检修
售后服务及维护计划
赢得客户赞同和验收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蓄电池的 “周期”
蓄电池容量
+ -
一次充放电的过程叫 ‘一个周期’ 蓄电池寿命决定于其放电深度和周期 光伏系统可以使用浅放电蓄电池 光伏系统最好用深放电蓄电池
可用放电深度
每天用电深度
保留不用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蓄电池的充放电
17
20 hour rate
实际太阳辐射记录
晴天
多云、阴雨
1000W/m²
1000W/m²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标准太阳的光谱分布
紫外 可见光 红外
辐射 强度
( mW/cm² /nm)
1.2 1 0.8 0.6 0.4 0.2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波长 ( nm )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系统工程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收集当地的地理气象资料
地点经纬度
日照情况 温度
气候变化情况
最差的日照情况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收集用电负荷情况
负荷量 负荷的时间、地理分布 最大浪涌负载 电源质量要求 交流或直流电的需求 主次负荷的区别
2002/07/29Fra bibliotek光伏电池生产流程图
硅片生产线 硅晶冶炼成纯硅 电池生产线 掺杂扩散 组件生产线 电池串连接
熔铸或生长单晶
减反膜涂层
层压封装
机加工、切片
丝网印刷
边框、接线盒
表面处理
电气测试
组件电气测试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硅片生产
晶锭加工修整
光伏发电基础
切片机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P型半导体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电池片分拣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自动串焊接装配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电池串结构
e–
晶硅电池
电池片间串接导电带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封装、检测
光子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硼掺杂形成P型半导体
外层电子缺乏形成空穴
临近电子移动填充空穴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磷掺杂形成N型半导体
多余的电子在晶格间游动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PN结电场的形成
P型区域
N型区域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应用系统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Simple Series Configurations II
With 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系统控制主要目标
高速切片
高速线切割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表面处理
绒面处理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磷扩散
丝网印刷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沉积镀膜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丝网印刷电极
光伏发电基础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征求客户意见
预算 供电可靠性 应用技术水平 扩容 美学观点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系统设计
系统构成 光电阵列设计
控制器
逆变器 蓄电池组
线路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子阵列

相对独立连接或安装的一组组件
阵列

所有为同一负荷供电的光伏阵列总称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系统构成
白天充电
24小时应用
负荷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应用的优势
能源的独立性 全世界分布相对均匀 几乎无运行成本 高可靠性 随用随有 最低的送电成本 可扩充性
BP SOLAR KYOCERA SHARP SIEMENS ASTROPOWER SANYO ISOPHOTON PHOTOWATT RWE(ASE) MITSUBISHI TOTAL WORLD TOTAL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电池的生产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电池种类
砷化镓及其化合物电池
硒铟铜及其合金电池 碲化镉电池 硅电池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光伏发电基础
中国科学院 电工研究所
2002/07/29
常用术语
电池片 – 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
组件

实际应用的最小单元
4.00 3.50 3.00 60
Isc Imp
50
Current (Am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