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学习知识普及其篇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知识点汇总

光伏发电知识点汇总

光伏发电知识点汇总
一、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的电力,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来转换太阳能为
电能,从而获取可用的电能的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的
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光伏效应原理来实现的,其基本原理是太阳光能照射
到晶体硅片上,太阳光的能量就会在片上被转换成电能,而随着太阳能的
能量不断地被晶体硅片接受,就会形成一个电势差,当电池片的电势太高时,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电池片的电压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这种产生
的电流就是光伏效应产生的电流,以此获取可用的电能。

二、光伏发电的优点
1、环保无污染: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发电过程中不消耗任何
有害物质,也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废气和废水。

2、具有可再生性:光伏发电的可再生性是其他发电方式无法比拟的。

太阳能是持久而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只要太阳光是无限的,就可以持续地
利用太阳能发电,不受地区性制约。

3、成本低廉:太阳能的开采成本极低,只要把太阳能转换设备购买、安装、维护等成本包括在内,光伏发电的总体成本远低于其他发电,尤其
是燃烧煤炭发电的成本。

4、技术先进:光伏发电技术日新月异,其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不
仅可以满足家庭生活用电。

有关光伏发电的知识

有关光伏发电的知识

编者按:本文科普了一些与光伏及光伏产业相关的基础性知识,包括光伏的定义、光伏技术的优势、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各国实施的一些政策鼓励与监管、我国所面临的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因素等等,详细知识点见正文。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太阳能光伏效应,简称光伏(PV),又称为光生伏特效应(Photovoltaic),是指光照时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部位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光伏被定义为射线能量的直接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指太阳能向电能的转换,即太阳能光伏。

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硅等半导体材料所制成的太阳能电板,利用光照产生直流电,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太阳能电池。

光伏技术具备很多优势:比如没有任何机械运转部件;除了日照外,不需其它任何"燃料",在太阳光直射和斜射情况下都可以工作;而且从站址的选择来说,也十分方便灵活,城市中的楼顶、空地都可以被应用。

自1958年起,太阳能光伏效应以太阳能电池的形式在空间卫星的供能领域首次得到应用。

时至今日,小至自动停车计费器的供能、屋顶太阳能板,大至面积广阔的太阳能发电中心,其在发电领域的应用已经遍及全球。

太阳能是一种快速增长的能源形式,太阳能市场在过去十年中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据资料,按年均太阳能系统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太阳能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7.4%,从2003年的598MW增长至2007年的2826MW。

预测到2012年,年均太阳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进一步增至9917MW,而整个太阳能行业的销售额可能从2007年的172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395亿美元。

这种增长势头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全球快速增加的市场需求、日益提高的上网电价和各种政府鼓励措施。

在世界的一些主要国家中,尤其是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法国和韩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机构纷纷以退税、税收抵免和其他激励措施的形式向太阳能产品的最终用户、经销商、系统集成商和制造商提供补贴和经济鼓励,以促进太阳能在并网应用中的使用,降低对其他能源的依赖。

光伏发电基础

光伏发电基础

光伏发电基础一、光伏发电的定义和原理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当太阳辐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会激发出一些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会在半导体中形成一个电场,从而产生一个电势差,使得自由电子向集合区域运动,在集合区域与受控的金属接触时,就可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从而产生了直流电。

二、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1. 光伏组件: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用来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直流电。

2.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3. 交流配电箱:用来分配和控制交流电。

4. 附属设备:包括蓄电池、支架、连接线等。

三、光伏组件的分类1. 单晶硅太阳能板:由单晶硅片制成,具有高效率和长寿命等优点。

2. 多晶硅太阳能板:由多晶硅片制成,价格较单晶硅太阳能板便宜,但效率和寿命相对较低。

3. 薄膜太阳能板:由非晶硅、铜铟镓硒等材料制成,具有轻薄、柔性等特点。

四、光伏发电系统的优缺点1. 优点:(1)可再生能源,无污染;(2)长期稳定运行,维护成本低;(3)适用范围广泛,可在任何地方进行安装;(4)具有独立发电功能,不受外界电网影响。

2. 缺点:(1)初投资较高;(2)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如阴雨天气光伏发电效率会降低;(3)对环境温度和光强度要求较高。

五、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1. 居民家庭:可以用来满足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

2. 工业企业:可以用来为工厂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3. 农业领域:可以用来为农村地区提供电力支持,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 公共设施:可以用来为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等提供电力支持。

六、光伏发电技术的未来发展1. 提高光伏组件的效率,减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发展新型材料和新工艺,如有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

3. 加强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伏发电重要知识点总结

光伏发电重要知识点总结

光伏发电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光伏发电原理光伏发电主要依靠光电效应来实现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光电效应是指在半导体材料中,当光线照射到材料表面时,光子与材料中的电子发生作用,使得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荷载流,最终形成电流。

光伏电池是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晶体管效应,一种是PN结效应。

1. 晶体管效应晶体管效应是指利用多晶硅、单晶硅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表面时,光子与电池中的原子发生作用,使得电子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正电荷和负电荷)。

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被分离,形成电压差,最终产生电流。

2. PN结效应PN结效应是指利用硅、镓、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其结构类似于二极管。

当阳光照射到PN结表面时,光子与材料中的原子发生作用,使得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在PN结处存在电场,电子和空穴被分离,形成电压差,最终产生电流。

二、光伏组件种类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包括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类型。

1. 多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伏电池,其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效率较高。

多晶硅电池的外观呈蓝色,表面呈现出晶粒的纹理。

多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通常在15%~20%之间。

2. 单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是采用单晶硅片制成的光伏电池,其外观呈黑色,表面光滑均匀。

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通常在20%~25%之间。

由于制备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3. 非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是采用非晶硅材料制成的光伏电池,其外观呈黑色,表面光滑均匀。

非晶硅电池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通常在10%~15%之间。

4. 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非晶硅、铜铟镓硒、氧化铟锡等薄膜材料制成的光伏电池,其外观呈灰色或棕色。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极其简单,成本较低,但光电转换效率较低,通常在5%~10%之间。

关于光伏发电方面知识

关于光伏发电方面知识

关于光伏发电方面知识
光伏发电是利用光能将光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一般来说,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电网连接装置和其他电气附件组成。

1. 太阳能电池板:由许多光伏电池组成,它们是特殊的半导体材料,如硅。

当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子与电池材料相互作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2. 光伏效率:光伏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将可用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效率越高,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能量就越多。

当前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板效率一般在15%至20%之间。

3. 逆变器: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适应常用电器设备的需求。

4. 电网连接装置: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电能供应给当地电网,以便实现夜间或天气不好时的补充电力需求。

另外,也可以通过电网购买电能以满足高负载需求。

5. 光伏发电的优势: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形式,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在许多地方都富集了太阳能。

此外,光伏发电的运行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6. 光伏发电的应用:光伏发电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工业设施、农业用地和大规模发电厂等。

它可以为各种电力需求提供电力,如照明、空调、电视、冰箱和其他电器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光伏发电的效能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如云层的遮挡和日照时间的变化。

此外,在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和运维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电池板的定期清洁和维护保养。

光伏发电基本知识

光伏发电基本知识

光伏发电基本知识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具有环保、清洁的特点。

光伏发电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光生电效应。

当光线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时,光子激发了光伏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使得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流。

这种光生电效应是光伏发电的基础,也是光伏电池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电网连接以及支撑结构等组成。

光伏电池组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其中常用的材料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等。

逆变器则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设备,使得光伏电能可以与电网交流电相连。

光伏发电系统的支撑结构一般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稳定性。

光伏发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没有污染。

其次,光伏发电具有分布式特点,可以灵活布局在各种场所,如屋顶、太阳能电站等。

再次,光伏发电具有可再生性,太阳能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能源,不会枯竭。

此外,光伏发电还可以通过电网连接,实现对电能的输送和供应。

然而,光伏发电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仍然较低,一般为15%~20%左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光伏发电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光伏电池的制造成本较高。

再次,光伏发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需要提高,特别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

此外,光伏发电对于太阳光的依赖性较强,需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为了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都在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电站,如中国、美国、德国等。

同时,光伏发电也逐渐应用于家庭和商业领域,成为一种常见的发电方式。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技术,具有环保、清洁的特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

虽然光伏发电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光伏最全知识点总结

光伏最全知识点总结

光伏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光伏发电原理1.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到半导体材料表面时,光子激发了材料的电子,使得电子跃迁到导带而产生电荷分离的现象。

2. pn结:光伏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通过n型硅和p型硅构成pn结,当光子照射到pn 结上方时,激发了电子跃迁到导带,形成光生电荷对,从而产生电流。

3. 光伏效率:光伏电池的电能转换效率是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反映了光伏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通常情况下大致可分为照明效率、光照转换效率和电能转换效率等。

二、光伏发电技术1.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是由多块光伏电池组合而成的组件,通常为硅片、硅膜、硅薄膜等材料制成,主要作用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2. 光伏阵列:由多个光伏组件组合而成的光伏阵列,通常根据实际需求和场地大小进行组合安装,用以产生更大的电能输出。

3.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是将光伏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市电可以使用的交流电。

4. 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电网连接等部分组成的系统,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供应给电网或局部用电系统。

三、光伏发电应用1. 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屋顶、地面、水面等分散的地方,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接入电网。

2. 大型光伏电站:大型光伏电站通常是指规模较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其通常拥有较大面积的光伏组件和配套设施,用于向电网提供大规模的电能输出。

3. 光伏农业:光伏农业是指将光伏组件与农业结合,充分利用农田等区域进行光伏发电,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兼顾农业生产。

4. 光伏充电桩:光伏充电桩是指利用光伏发电技术向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设施,通过太阳能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四、光伏发电市场1. 全球光伏发电发展情况: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其它地区如欧洲、美国、日本等也持续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光伏电力知识

光伏电力知识

光伏电力知识
(一)光伏发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
1、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现在人们通常说的太阳光发电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

2、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以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二)光伏扶贫内涵及意义
1、光伏扶贫内涵。

光伏扶贫具体指通过支持贫困地区已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扶贫,利用贫困地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使贫困人口直接增加收入。

2.光伏扶贫意义。

光伏扶贫既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也是扩大光伏市场的新领域,有利于人民群众增收就业,有力于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变革,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发电基础知识一、光伏发电的概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二、光伏发电的原理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

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

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

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P极区往N极区移动,电子由N极区向P极区移动,形成电流。

光电效应就是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的过程;其次,是形成电压过程。

多晶硅经过铸锭、破锭、切片等程序后,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

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的硼、磷等,就形成P-N结。

然后采用丝网印刷,将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经过烧结,同时制成背电极,并在有栅线的面涂一层防反射涂层,电池片就至此制成。

电池片排列组合成电池组件,就组成了大的电路板。

一般在组件四周包铝框,正面覆盖玻璃,反面安装电极。

有了电池组件和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组成发电系统。

为了将直流电转化交流电,需要安装电流转换器。

发电后可用蓄电池存储,也可输入公共电网。

发电系统成本中,电池组件约占50%,电流转换器、安装费、其他辅助部件以及其他费用占另外 50%。

光伏发电原理图三、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独立光伏发电独立光伏发电也叫离网光伏发电。

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

独立光伏电站包括边远地区的村庄供电系统,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通信信号电源、阴极保护、太阳能路灯等各种带有蓄电池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

(二)并网光伏发电并网光伏发电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

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带有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具有可调度性,可以根据需要并入或退出电网,还具有备用电源的功能,当电网因故停电时可紧急供电。

带有蓄电池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常常安装在居民建筑;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不具备可调度性和备用电源的功能,一般安装在较大型的系统上。

并网光伏发电有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一般都是国家级电站,主要特点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

但这种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还没有太大发展。

而分散式小型并网光伏,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由于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是并网光伏发电的主流。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光伏方阵支架、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另外还有供电系统监控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

其运行模式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将太阳能转换输出的电能,经过直流汇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电柜,由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联接电网来调节。

四、光伏发电的结构组成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设备组成。

其部分设备的作用是:(一)光伏发电电池方阵在有光照(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其它发光体产生的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

在光生伏特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

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

(二)光伏发电蓄电池组其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

太阳能电池发电对所用蓄电池组的基本要求是:a.自放电率低;b.使用寿命长;c.深放电能力强;d.充电效率高;e.少维护或免维护;f.工作温度范围宽;g.价格低廉。

(三)光伏发电控制器是能自动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

由于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及放电深度是决定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能控制蓄电池组过充电或过放电的充放电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四)光伏发电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由于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是直流电源,而负载是交流负载时,逆变器是必不可少的。

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运行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

独立运行逆变器用于独立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为独立负载供电。

并网逆变器用于并网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

逆变器按输出波型可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

方波逆变器电路简单,造价低,但谐波分量大,一般用于几百瓦以下和对谐波要求不高的系统。

正弦波逆变器成本高,但可以适用于各种负载。

(五)光伏发电跟踪系统由于相对于某一个固定地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每天日升日落,太阳的光照角度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如果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时刻正对太阳,发电效率才会达到最佳状态。

世界上通用的太阳跟踪控制系统都需要根据安放点的经纬度等信息计算一年中的每一天的不同时刻太阳所在的角度,将一年中每个时刻的太阳位置存储到PLC、单片机或电脑软件中,也就是靠计算太阳位置以实现跟踪。

采用的是电脑数据理论,需要地球经纬度地区的的数据和设定,一旦安装,就不便移动或装拆,每次移动完就必须重新设定数据和调整各个参数;原理、电路、技术、设备复杂,非专业人士不能够随便操作。

把加装了智能太阳跟踪仪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速行驶的汽车、火车,以及通讯应急车、特种军用汽车、军舰或轮船上,不论系统向何方行驶、如何调头、拐弯,智能太阳跟踪仪都能保证设备的要求跟踪部位正对太阳!五、光伏发电的特点(一)优点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

中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与常用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在:①无枯竭危险;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⑤能源质量高;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二)缺点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却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在现有的条件下,生产国内自己使用的电池板还说的过去,不过大量出口等于污染中国,造福世界了,据统计,生产一块1m×1.5m的太阳能板必须燃烧超过40公斤煤,但即使中国最没有效率的火力发电厂也能够用这些煤生产130千瓦时的电——这足够让2.2瓦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泡按照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发光30年。

而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寿命只有20年。

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

③目前相对于火力发电,发电机会成本高。

④光伏板制造过程中不环保。

六、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一)用户太阳能电源:(1)小型电源10-100W不等,用于边远无电地区如高原、海岛、牧区、边防哨所等军民生活用电,如照明、电视、收录机等;(2)3-5KW家庭屋顶并网发电系统;(3)光伏水泵:解决无电地区的深水井饮用、灌溉。

(二) 交通领域如航标灯、交通/铁路信号灯、交通警示/标志灯、宇翔路灯、高空障碍灯、高速公路/铁路无线电话亭、无人值守道班供电等。

(三) 通讯/通信领域:太阳能无人值守微波中继站、光缆维护站、广播/通讯/寻呼电源系统;农村载波电话光伏系统、小型通信机、士兵GPS供电等。

(四) 石油、海洋、气象领域:石油管道和水库闸门阴极保护太阳能电源系统、石油钻井平台生活及应急电源、海洋检测设备、气象/水文观测设备等。

(五) 家庭灯具电源:如庭院灯、路灯、手提灯、野营灯、登山灯、垂钓灯、黑光灯、割胶灯、节能灯等。

(六) 光伏电站:10KW-50MW独立光伏电站、风光(柴)互补电站、各种大型停车厂充电站等。

(七) 太阳能建筑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材料相结合,使得未来的大型建筑实现电力自给,是未来一大发展方向。

(八) 其他领域包括:(1)与汽车配套:太阳能汽车/电动车、电池充电设备、汽车空调、换气扇、冷饮箱等;(2)太阳能制氢加燃料电池的再生发电系统;(3)海水淡化设备供电;(4)卫星、航天器、空间太阳能电站等。

七、光伏发电的发展历程早期历史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

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

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

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时,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

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

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

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